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γ-Bi_2MoO_6/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左广玲 叶红勇 李入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9-82,共4页
采用共沉淀及微波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γ-Bi2MoO6/Fe3O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试样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制... 采用共沉淀及微波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γ-Bi2MoO6/Fe3O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试样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γ-Bi2MoO6/Fe3O4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与液相迅速分离。γ-Bi2MoO6包覆在Fe3O4表面形成的核壳结构使催化剂吸收带边红移,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磁性γ-Bi2MoO6/Fe3O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优于纯γ-Bi2MoO6。当Fe3O4的质量分数为10%时,光催化活性最好,重复使用3次,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能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bi2MoO6 FE3O4 磁性 可见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4Si_3O_(12)-Bi_4Ge_3O_(12)赝二元系统析晶行为及其晶体生长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波波 徐家跃 +3 位作者 申慧 张彦 陆宝亮 江国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了Bi4(GexSi1-x)3O12(BGSO)固溶体(x=0~0.4),研究了它的固溶特性和析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组成混合料在900℃左右固相反应能生成BGSO纯相;XRD分析显示,在x=0~0.4区间内,Bi4Si3O12和Bi4Ge3O12可以完全互... 本文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了Bi4(GexSi1-x)3O12(BGSO)固溶体(x=0~0.4),研究了它的固溶特性和析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组成混合料在900℃左右固相反应能生成BGSO纯相;XRD分析显示,在x=0~0.4区间内,Bi4Si3O12和Bi4Ge3O12可以完全互溶,其晶格常数随x的增加呈线性增长。采用坩埚下降法生长了x=0.15组成的BGSO混晶,获得了透明晶体,并测试了晶体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4Si3O12-bi4Ge3O12 析晶行为 坩埚下降法 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3Ti_4O_(12)/α-Bi_2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琪 徐海燕 +1 位作者 吴四维 傅敏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6-2392,共7页
以工业二氧化钛(TiO_2)、五水合硝酸铋(Bi(NO_3)_3·5H_2O)为原料制备了Bi_3Ti_4O_(12)/α-Bi_2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 以工业二氧化钛(TiO_2)、五水合硝酸铋(Bi(NO_3)_3·5H_2O)为原料制备了Bi_3Ti_4O_(12)/α-Bi_2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等表征方法对光催化剂结构进行分析,表明复合样品中形成了Bi_3Ti_4O_(12)/α-Bi_2O_3/TiO_2异质结结构,其禁带宽度减小、吸收带边红移,光催化效率有明显提高。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TiO_2与Bi(NO_3)_3·5H_2O质量比为1∶2.5,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5 h时,复合样品光催化活性最佳,在12 W LED灯下,180 min后对浓度为1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的去除率达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Ti4O12/α-bi2O3/TiO2复合光催化剂 亚甲基蓝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法间位聚芳硫醚酰胺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刚 张美林 +1 位作者 龙盛如 杨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16-1318,共3页
通过合成一种新的含二酰胺键的单体,将其与硫化钠进行常压溶液缩聚,合成出了间位聚芳硫醚酰胺酰胺(m-PPSAA),通过红外、核磁证实了其化学结构,用DSC、TG等手段对m-PPSAA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性能,通过X射线衍... 通过合成一种新的含二酰胺键的单体,将其与硫化钠进行常压溶液缩聚,合成出了间位聚芳硫醚酰胺酰胺(m-PPSAA),通过红外、核磁证实了其化学结构,用DSC、TG等手段对m-PPSAA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表明m-PPSAA为结晶型聚合物,通过溶解性试验表明m-PPSAA能溶解于DMF、DMSO、NMP等溶剂,比PPS的溶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双(对氟苯甲酰基)二氨基苯 间位聚芳硫醚酰胺酰胺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法间位聚芳硫醚砜酰胺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5
作者 张刚 李东升 +3 位作者 刘静 王孝军 龙盛如 杨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27,31,共4页
通过合成一种新的含二酰胺键和砜基的单体,将其与硫化钠进行常压溶液缩聚,合成出了间位聚芳硫醚砜酰胺酰胺(m-PPSSAA),其黏度达0.46g/dL,并通过红外、核磁(NMR)、紫外(UV)证实了其化学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等... 通过合成一种新的含二酰胺键和砜基的单体,将其与硫化钠进行常压溶液缩聚,合成出了间位聚芳硫醚砜酰胺酰胺(m-PPSSAA),其黏度达0.46g/dL,并通过红外、核磁(NMR)、紫外(UV)证实了其化学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m-PPSSAA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性能,通过溶解性试验表明m-PPSSAA能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溶剂,比聚苯硫醚(PPS)的溶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双(对氟苯甲酰基)二胺基二苯基砜 间位聚芳硫醚砜酰胺酰胺 聚合条件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