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e recognition using SIFT features under 3D meshes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诚 谷宇章 +1 位作者 胡珂立 王营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817-1825,共9页
Expression, occlusion, and pose variations are three main challenges for 3D face recognition. 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address 3D face recognition using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 features on 3D mes... Expression, occlusion, and pose variations are three main challenges for 3D face recognition. 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address 3D face recognition using 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 features on 3D meshes. After preprocessing, shape index extrema on the 3D facial surface are selected as keypoints in the difference scale space and the unstable keypoints are removed after two screening steps. Then, a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for each keypoint is establish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Next, two local geometric features are extracted around each keypoint through the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Additionally, the features are augmented by the symmetr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approximate left-right symmetry in human fac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valuated on the Bosphorus, BU-3DFE, and Gavab databases, respectively. Good results are achieved on these three datasets. As a resul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es robust to facial expression variations, partial external occlusions and large pose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face recognition se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 expression OCCLUSION large pose changes 3d mesh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调和函数的3-D人脸识别方法
2
作者 丁晓宇 邓娜 马争鸣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2-637,共6页
根据3-D数据的优势,利用图像成像原理和球面调和函数理论,结合3-D投影原理和PCA技术建立了一个3-D人脸模型。该模型用不受光线影响的低维线性子空间的基向量来表示,将结构和纹理两个3-D信息作为整体进行考虑,使得模型只需要通过一组参... 根据3-D数据的优势,利用图像成像原理和球面调和函数理论,结合3-D投影原理和PCA技术建立了一个3-D人脸模型。该模型用不受光线影响的低维线性子空间的基向量来表示,将结构和纹理两个3-D信息作为整体进行考虑,使得模型只需要通过一组参数简单描述。由于本文构建的3-D模型只与人脸的内在属性有关,与光线无关,因此能够排除光线对人脸识别率的影响,本文在AR人脸数据库上的识别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球面谐波 3-d人脸模型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3-D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刁志明 马伟 +1 位作者 刘良军 王俊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89,共5页
基于等效线性模型,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对拟建金佛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地震动力反应分析,重点研究了坝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动应力反应、地震永久变形的规律和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坝顶附近加速度反应较大,应采... 基于等效线性模型,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对拟建金佛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地震动力反应分析,重点研究了坝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动应力反应、地震永久变形的规律和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坝顶附近加速度反应较大,应采取相应的抗震工程措施;坝体动应力反应较小;坝体残余变形不大;大坝整体抗震性能较好,满足给定地震下的抗震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等效线性模型 三维动力分析 永久变形 金佛山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心立方3维光子晶体带隙数值研究
4
作者 汤炳书 沈廷根 王刚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7,共3页
为了数值研究面心立方晶格球形散射体3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采用平面波展开方法分别计算了空气中的介质球与介质中的空气球在不同参量下的能带。结果表明,空气中的介质球不论选任何参量都不出现完全禁带,介质中的空气球在选取适当参量时... 为了数值研究面心立方晶格球形散射体3维光子晶体能带结构,采用平面波展开方法分别计算了空气中的介质球与介质中的空气球在不同参量下的能带。结果表明,空气中的介质球不论选任何参量都不出现完全禁带,介质中的空气球在选取适当参量时能出现禁带,禁带宽度与适当空气球半径、适当基质介电常数的关系相似,禁带位置中心坐标与适当空气球半径、适当基质介电常数的关系相反。此结论推广和补充了相关文献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面心立方3维光子晶体 平面波展开法 能带结构 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情绪面孔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5
作者 钱程 赵越 +2 位作者 牛溪溪 顾佳灿 王爱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三维场景,将Posner线索化范式应用到三维空间,通过两个实验操纵了目标深度、线索有效性以及情绪面孔的效价,考察了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情绪面孔如何影响视觉空间返回抑制。结果发现,(1)情绪面孔作为目标时,目标...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三维场景,将Posner线索化范式应用到三维空间,通过两个实验操纵了目标深度、线索有效性以及情绪面孔的效价,考察了三维空间深度位置上情绪面孔如何影响视觉空间返回抑制。结果发现,(1)情绪面孔作为目标时,目标出现在近处空间,情绪面孔效价与返回抑制存在交互作用,负性面孔下的返回抑制减小;(2)情绪面孔作为线索时,目标出现在远处空间,情绪面孔效价与返回抑制存在交互作用,负性面孔下的返回抑制增大。研究表明,三维空间中情绪面孔能够影响返回抑制的大小,且这种影响在远近空间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返回抑制 情绪面孔 注意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襕干裙的结构创想与三维虚拟复原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紫薇 杨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63,共10页
为适应数智博物馆的纺织服装文物展示,并为新中式服装品牌的结构设计注入灵感。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3款襕干裙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图片分析、等比缩放及工艺推断获得其结构数据;然后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其结构图,并将A... 为适应数智博物馆的纺织服装文物展示,并为新中式服装品牌的结构设计注入灵感。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3款襕干裙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图片分析、等比缩放及工艺推断获得其结构数据;然后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其结构图,并将A型裙结构理论引入到襕干裙裙幅的结构创想中以优化其腰口与下摆;最后在CLO3D软件中进行包含上下搭配与内外层次的三维虚拟复原,得到襕干裙的静态着装效果与动态展示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新中式襕干裙的扇形裙幅展开圆心角可以实现其裙摆截面形态的结构平衡与摆围大小的直观可控;通过压力对比与问卷调查的综合评价,3款襕干裙的复原效果良好,为纺织服装软文物的理论研究与新中式服装工业生产建立了有效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裙 襕干裙 A型裙 三维虚拟复原 CLO3d 数智博物馆 新中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纵横局部二值模式的三维人脸识别 被引量:12
7
作者 汤兰兰 盖绍彦 +1 位作者 达飞鹏 邓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3-1420,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纵横局部二值模式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为了充分体现人脸表面的细节差异,有效表示出由表情引起的局部形状变化,本文首先在人脸网格表面的半刚性区域内检测关键点集,并且由关键点确定中心面片,由中心面片及其周围有序环... 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纵横局部二值模式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为了充分体现人脸表面的细节差异,有效表示出由表情引起的局部形状变化,本文首先在人脸网格表面的半刚性区域内检测关键点集,并且由关键点确定中心面片,由中心面片及其周围有序环确定关键点邻域;其次将网格上中心面片及其周围有序环看成一个整体,从纵向(相邻环上对应面片之间)和横向(同一环上相邻标号面片之间)分别提取网格纵向局部二值模式描述符和网格横向局部二值模式描述符;然后对这两者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网格纵横局部二值模式描述符;最后利用LC-KSVD2字典学习算法在Bosphorus数据库和FRGC v2.0数据库上完成识别实验。在Bosphorus数据库上各表情的平均Rank-1识别率为97.6%,在FRGC v2.0数据库上的Rank-1识别率为97.9%,该实验结果充分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并且对表情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识别 关键点检测 网格纵向局部二值模式 网格横向局部二值模式 特征融合 LC—KSVd2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三维仿真实现 被引量:17
8
作者 强大再 陆长德 +1 位作者 余隋怀 何卫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46-84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三维图形程序标准 Open G L 的三维仿真方法,论述了利用 Open G L进行三维仿真的优点,以及仿真几何模型的构建、模型运动轨迹的确定、仿真过程的动态显示、以及仿真真实感实现的具体算法与策略。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三维图形程序标准 Open G L 的三维仿真方法,论述了利用 Open G L进行三维仿真的优点,以及仿真几何模型的构建、模型运动轨迹的确定、仿真过程的动态显示、以及仿真真实感实现的具体算法与策略。上述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西安飞机公司数控弯管机三维仿真软件的实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三维仿真 表面模型 双缓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脸建模的多姿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异丁 朱斌 甘俊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8-1731,共4页
待匹配人脸图像与原始图像存在姿态和光照的差异,是自动人脸识别的两个主要瓶颈问题。给出了采用三维人脸模型来解决人脸姿态的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问题。通过正侧面图像,利用B样条曲线与径向基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维人脸重建,生成... 待匹配人脸图像与原始图像存在姿态和光照的差异,是自动人脸识别的两个主要瓶颈问题。给出了采用三维人脸模型来解决人脸姿态的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问题。通过正侧面图像,利用B样条曲线与径向基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维人脸重建,生成三维人脸模型库。分别计算待匹配人脸图像的3个自由度,快速估计出人脸的姿态;结合待匹配人脸图像的姿态参数及三维人脸模型库,获得与待匹配图像相同姿态的三维人脸模型库中的二维人脸图像。最后完成了相同人脸姿态的二维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无需复杂的设备、简单易行、识别时间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解决人脸姿态问题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三维人脸重建 姿态参数 径向基函数 B样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面部表情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永超 庄夏 +1 位作者 傅强 杜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3-703,共11页
三维采集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三维数据技术的研究。其中,以三维人脸数据为载体的三维面部表情识别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三维面部表情识别可以极大克服二维识别中的姿态和光照变化等方面问题。对三维表情识别技术进行了系统概括,尤... 三维采集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三维数据技术的研究。其中,以三维人脸数据为载体的三维面部表情识别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三维面部表情识别可以极大克服二维识别中的姿态和光照变化等方面问题。对三维表情识别技术进行了系统概括,尤其针对三维表情的关键技术,即对表情特征提取、表情编码分类及表情数据库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三维表情识别的研究建议。三维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在识别率上基本满足要求,但实时性上需要进一步优化。相关内容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三维人脸 表情特征 表情编码 表情数据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呼吸面罩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殊轶 钱省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提出了利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呼吸面罩个性化设计的方法.利用逆向工程方法获得了三维面部模型,基于人体面部的逆向造型提取出面部的特征点与特征曲线,并就典型的特征曲线进行曲面设计,完成呼吸面罩的造型设计.利用Surfacer与Pro/Enginee... 提出了利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呼吸面罩个性化设计的方法.利用逆向工程方法获得了三维面部模型,基于人体面部的逆向造型提取出面部的特征点与特征曲线,并就典型的特征曲线进行曲面设计,完成呼吸面罩的造型设计.利用Surfacer与Pro/Engineer软件实现了特定人脸呼吸面罩的造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面部三维造型 呼吸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化顺槽顶板降低工作面侧向应力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东勇 康天合 赵永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针对工作面瓦斯尾巷难以维护的一类工程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模拟研究了弱化顺槽顶板岩层对屯兰矿综采工作面采动侧向应力分布的改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对顺槽顶板岩石弱化程度的提高,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峰值降低,影响范围减小... 针对工作面瓦斯尾巷难以维护的一类工程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模拟研究了弱化顺槽顶板岩层对屯兰矿综采工作面采动侧向应力分布的改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对顺槽顶板岩石弱化程度的提高,工作面侧向支承应力峰值降低,影响范围减小。即工作面侧向巷道的稳定性将随着对顺槽顶板硬岩层的弱化程度提高而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化顺槽顶板 采空区模拟 工作面侧向应力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三维物体识别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应强 吴立德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56-761,共6页
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基于模型的三维物体识别系统,它可识别灰度图象中包含的物体,如对遮挡加以限制,还可识别被遮挡的物体.该系统能实现物体的自动建模,也可先定性识别某一物体的立体图对以获取高层知识,然后在高层知识的指导下准确... 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基于模型的三维物体识别系统,它可识别灰度图象中包含的物体,如对遮挡加以限制,还可识别被遮挡的物体.该系统能实现物体的自动建模,也可先定性识别某一物体的立体图对以获取高层知识,然后在高层知识的指导下准确地匹配立体图对中相对应的特征.此外,还提出了利用最能表示物体特征的表面(特征面)来识别物体的方法,以提高系统抗噪声的能力.大量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相当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物体识别 关系属性图 图象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坝肩侧裂面的面连通率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良奎 陈剑平 卢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采用窗口法对拱坝坝肩不连续面进行描绘测量,对获取的不连续面的产状和迹长进行取样偏差校正和蒙特卡罗模拟,从而形咸三维空间的不连续面网络模型。据工程要求对网络模型按一定带宽进行切割、投影、计算,由此可得到侧裂结构面的面连... 采用窗口法对拱坝坝肩不连续面进行描绘测量,对获取的不连续面的产状和迹长进行取样偏差校正和蒙特卡罗模拟,从而形咸三维空间的不连续面网络模型。据工程要求对网络模型按一定带宽进行切割、投影、计算,由此可得到侧裂结构面的面连通率。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坝肩岩体质量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络模拟 侧裂结构面 拱坝坝肩 面连通率 节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板堆石坝坝顶加速度沿坝轴线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晖 李俊杰 康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4-1538,共5页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 对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动力反应计算分析,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以不同坝体高度、不同河谷形状为对象,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坝体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坝高相同、基础输入加速度不变情况下,随河谷宽度增加,坝顶坝轴线最大加速度位置由中间向两岸对称移动;对狭窄河谷,最大加速度在坝轴线中间坝顶部位,对宽阔河谷,最大加速度在靠近两岸的部位,这一结果否定了以往对宽河谷采用二维动力计算结果的做法。进而提出对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除应给出沿坝高的地震放大系数外,还应给出沿坝轴线的地震放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三维动力反应分析 等价线性化方法 地震放大系数 最大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方形描述符和LSSVM的三维人脸区域标记
16
作者 陈智 董洪伟 曹攀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5期40-4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方形切平面描述符的三维人脸模型区域标记算法。新的描述符由三维人脸模型顶点的正方形切平面区域内的几何信息编码而成。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对其进行学习,对三维模型上所有顶点进行分类,实现了对三维...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方形切平面描述符的三维人脸模型区域标记算法。新的描述符由三维人脸模型顶点的正方形切平面区域内的几何信息编码而成。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对其进行学习,对三维模型上所有顶点进行分类,实现了对三维人脸模型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区域的识别和标记。定位仿真实验中,分类准确率可达92.35%。所提描述符具有旋转、头部姿势、三维模型分辨率不变性,对模型的噪声具有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标记三维人脸模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标记 三维人脸 网格标记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正方形切平面描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倾阶梯式建基面上重力坝三维抗滑稳定分析的条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振中 杨凡 赵茜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建基面呈复杂折面阶梯状的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目前尚没有统一和完善的方法。基于三维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及条分法,将坝体看作由若干刚性滑动体组成的重力坝,提出了一种抗滑稳定分析方法——三维抗滑稳定条块法,并设计编制了相应的计算... 建基面呈复杂折面阶梯状的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目前尚没有统一和完善的方法。基于三维刚体极限平衡理论以及条分法,将坝体看作由若干刚性滑动体组成的重力坝,提出了一种抗滑稳定分析方法——三维抗滑稳定条块法,并设计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采用ANSYS前处理模块的荷载计算方法,以某重力坝7号岸坡坝段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该重力坝7号岸坡坝段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该法计算理论较严谨,且与现行规范匹配性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倾阶梯式建基面 重力坝 三维抗滑稳定分析 条分法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万智勇 黄耀英 +2 位作者 赵新瑞 左全裕 李祥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1,共6页
为了分析挤压边墙的变形特性对混凝土面板的施工及应力变形影响,首次采用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ScanStation P40扫描仪对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进行3期扫描,将第1期扫描点云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将第2期、第3期扫描的点云数据分别与基准数... 为了分析挤压边墙的变形特性对混凝土面板的施工及应力变形影响,首次采用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ScanStation P40扫描仪对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进行3期扫描,将第1期扫描点云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将第2期、第3期扫描的点云数据分别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获取挤压边墙的变形特性,然后与同期挤压边墙上的棱镜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边墙中上部呈向下游位移的趋势,而下部呈向上游位移趋势;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挤压边墙顺河向位移变化区域大于棱镜实测顺河向位移变化区域;挤压边墙中上部沉降较大,两岸沉降较小,挤压边墙处于变形发展阶段,尚不适合进行面板施工;2种监测手段得到的挤压边墙变形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表面变形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挤压边墙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适应直角网格计算三维增升装置绕流 被引量:6
19
作者 桑为民 李凤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6,共7页
针对三维增升装置绕流,对存在剪刀叉的不连续外形,基于自适应直角网格,提出并介绍了分区和面搭接技术,采用变长宽比网格,进行了直角网格生成和流场 Euler 方程数值计算.根据几何外形的特点,在直角网格生成过程中,以外形不连续... 针对三维增升装置绕流,对存在剪刀叉的不连续外形,基于自适应直角网格,提出并介绍了分区和面搭接技术,采用变长宽比网格,进行了直角网格生成和流场 Euler 方程数值计算.根据几何外形的特点,在直角网格生成过程中,以外形不连续面作为分区边界,对初始“根”网格实施分区处理,降低了整个网格的生成难度.通过基于外形的自适应网格加密,详细描述了剪刀叉外形和缝道,提高了网格质量.在分区边界面上,基于面搭接技术,构造重叠面积切割算法,实现边界两侧网格间的流场信息传递,保证流场计算中的通量守恒.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方法,结合双时间推进算法,完成了两段机翼、带增升襟翼翼身组合体绕流流场的 Euler 方程数值模拟,对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算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直角网格 三维增升装置 EULER方程 分区面搭接 绕流 机翼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曲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三维静力应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再强 李宏儒 苏永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12-317,共6页
采用邓肯模型对岗曲河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软岩填筑层对坝体工作性能的影响,计算混凝土面板与岩石填筑层的位移和应力及周边缝变形。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下游堆石3D软岩填筑区的影响,坝体最大横断面最大沉降略偏向下游,... 采用邓肯模型对岗曲河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软岩填筑层对坝体工作性能的影响,计算混凝土面板与岩石填筑层的位移和应力及周边缝变形。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下游堆石3D软岩填筑区的影响,坝体最大横断面最大沉降略偏向下游,总沉降量约为坝高的0.2%,面板周边缝位移的绝对值一般都小于2cm,周边缝的止水设计需注意选择合理的止水形式和填缝材料,由于坝址河谷狭窄,受岸坡约束,三维效应对坝体的应力变形影响较明显,为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面板周边缝 应力应变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