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球磨3%C-Cu复合粉末的微观组织 被引量:4
1
作者 金永平 郭斌 王尔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4-707,共4页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微观组织的C-Cu复合粉末,以利于后续的压制、烧结和挤压等工艺,用机械球磨方法制备了3%C-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运用扫描电镜、背散射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该复合粉末的微观组织随球磨时间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微观组织的C-Cu复合粉末,以利于后续的压制、烧结和挤压等工艺,用机械球磨方法制备了3%C-Cu(质量分数)复合粉末.运用扫描电镜、背散射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该复合粉末的微观组织随球磨时间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机械球磨时间的增加,Cu颗粒由树枝状转变为层片状、块状,最后转变为近球形.球磨2 h,复合粉末中的石墨衍射峰消失.随着球磨的进行,复合粉末中Cu的微观应变逐渐增大.经3 h的机械球磨获得了晶粒尺寸约为20 nm的Cu纳米晶,说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球磨 3%c-cu复合粉末 微观应变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Cu机械球磨复合粉末的热挤压致密化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金永平 郭斌 王尔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了提高3%C-Cu机械球磨复合粉末烧结坯的相对致密度,采用热挤压法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了球磨时间、挤压温度和挤压比对挤压力和复合材料相对致密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或降低挤压温度,均引起... 为了提高3%C-Cu机械球磨复合粉末烧结坯的相对致密度,采用热挤压法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了球磨时间、挤压温度和挤压比对挤压力和复合材料相对致密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或降低挤压温度,均引起挤压力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相对致密度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增加,挤压比是影响相对致密度的主要因素;挤压比相同时,球磨3h粉末的烧结坯在750℃挤压所得复合材料的致密效果最好;复合材料中铜与石墨之间没有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球磨 3%c-cu复合粉末 热挤压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对3%C-Cu粉末压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金永平 郭斌 王尔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90-1494,共5页
针对石墨/铜基复合材料存在烧结膨胀的特点,提出用粉末压制、真空热压烧结和热挤压相结合的致密化工艺。为给后续的烧结提供相对密度较高、质量好的冷压坯,采用刚性模常温单向压制方法研究高能球磨3%C-Cu(质量分数)粉末的压制压力与相... 针对石墨/铜基复合材料存在烧结膨胀的特点,提出用粉末压制、真空热压烧结和热挤压相结合的致密化工艺。为给后续的烧结提供相对密度较高、质量好的冷压坯,采用刚性模常温单向压制方法研究高能球磨3%C-Cu(质量分数)粉末的压制压力与相对密度的关系,用黄培云压制理论考察球磨粉末的压制特性。用扫描电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研究高能球磨粉末的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结果表明,压制压力相同时,粉末压坯相对密度随高能球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高能球磨时间相同时,粉末压坯相对密度随压制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高能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末体越来越难压制。压制压力和保压时间分别为700 MPa和30 s时,所得粉末压坯的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cu粉末 高能球磨 压制特性 相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90W-7Ni-3Fe复合粉末的烧结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马运柱 黄伯云 +2 位作者 范景莲 熊翔 汪登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82-1388,共7页
以喷雾干燥 H2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级90W 7Ni 3Fe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模压成型并在800℃保温120min的条件下对试样进行预烧,研究了试样在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烧结时间下的烧结特性,采用高倍SEM和光学金相分别对断口进行了形貌观察和钨晶粒测... 以喷雾干燥 H2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级90W 7Ni 3Fe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模压成型并在800℃保温120min的条件下对试样进行预烧,研究了试样在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烧结时间下的烧结特性,采用高倍SEM和光学金相分别对断口进行了形貌观察和钨晶粒测试;对烧结样的相对密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保温时间为120min时,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试样的性能有显著的变化,当烧结温度为1390℃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都达到一个极大值,分别为900MPa和13%,此时试样的相对密度为99.0%;当烧结温度为1390℃时,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试样的性能也有显著的变化,试样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相对密度都达到一个极大值;平均钨晶粒度为15~20μm,钨晶粒呈球形或近球形;复合粉末烧结活性高,比传统烧结温度降低80~120℃;试样中出现了W30.73Ni40.21Fe29.06过渡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W-7Ni-3Fe合金 纳米粉末 复合粉末 烧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Cu复合材料内氧化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淑华 徐磊 +1 位作者 方亮 范志康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1-205,共5页
 通过引入高能球磨,为Al2O3/Cu复合材料的内氧化工艺提供了新的粉末制备途径。高能球磨可制备亚稳态的Cu Al预合金粉末,使用该粉末进行内氧化,既可避免复杂的雾化制粉装置,又可使Al的脱溶氧化变得容易,缩短内氧化的周期;Cu2O粉末与Cu A...  通过引入高能球磨,为Al2O3/Cu复合材料的内氧化工艺提供了新的粉末制备途径。高能球磨可制备亚稳态的Cu Al预合金粉末,使用该粉末进行内氧化,既可避免复杂的雾化制粉装置,又可使Al的脱溶氧化变得容易,缩短内氧化的周期;Cu2O粉末与Cu Al预合金粉末一起进行球磨,一方面改善了粉末内氧化的动力学条件,另一方面避免了Cu2O分解后产生的富铜相。球磨过程适宜的酒精加入量为15mL/100g粉料。Cu Al系粉末在经过96h的球磨后合金已经形成,合金粉末向层片结构发展,此时粒子已经细化。X射线衍射图谱中Al的衍射峰的消失是Cu Al系粉末形成合金的标志,并不是晶粒细化所致。Cu 2 0%Al比Cu 0 8%Al的合金更容易细化,层片结构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复合材料 内氧化 复合粉末 高能球磨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控制剂对Al_2O_3/Mo复合粉末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丹丹 倪锋 +1 位作者 魏世忠 徐流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3-40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Al2O3/Mo复合粉末,研究了过程控制剂(PCA)———硬脂酸和无水乙醇对Al2O3/Mo复合粉末细化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粉末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利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测试了粉末的粒度分布。结果表...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Al2O3/Mo复合粉末,研究了过程控制剂(PCA)———硬脂酸和无水乙醇对Al2O3/Mo复合粉末细化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粉末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利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测试了粉末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添加过程控制剂可以有效降低粉末粘球和结块的现象,提高出粉率;不添加过程控制剂时,粉末颗粒大小极不均匀;以硬脂酸和无水乙醇作PCA时,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Al2O3/Mo复合粉末逐渐被细化,颗粒大小相对均匀,颗粒形态经历了从球状向片状再到球形的转化,其中以无水乙醇作PCA时,粉末被细化的速率较高。以硬脂酸作PCA最终制得的粉末较以无水乙醇作PCA最终得到的粉末,粒度分布较为均匀,且细小颗粒的粒径分布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剂 Al2O3/Mo复合粉末 硬脂酸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CaCO_3/SiO_2·nH_2O在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奋 吴海霞 +4 位作者 刘润静 陈建峰 刘学军 魏杰 王艳梅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5-17,共3页
采用SiO_2包覆纳米CaCO_3,制得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CaCO_3/SiO_2·nH_2O具有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的特点。将其加入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中,涂膜的硬度、附着力、耐冲击性和耐老化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其光泽有所下降。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复合纳米CaCO3/SiO2·nH2O 紫外光固化粉末涂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Al_3Ti/Mg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冠男 刘英 李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79-82,共4页
采用原位合成和外加法两种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10%、20%、30%、40%的Al3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XRD衍射分析、微观组织分析以及硬度、压缩强度和磨损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 采用原位合成和外加法两种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10%、20%、30%、40%的Al3T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XRD衍射分析、微观组织分析以及硬度、压缩强度和磨损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颗粒尺寸较细,为1~5μm;外加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颗粒尺寸为5~15μm;Al3Ti颗粒均匀分散在镁基体中,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原位合成法比外加法具有更好的强化效果,随着Al3Ti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压缩强度显著增加;原位合成法、外加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Al3Ti含量分别为20%、30%时耐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Ti/Mg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粉末冶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为碳源合成AlN-Al_2O_3复合粉末及其反应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继林 田修营 +3 位作者 胡传跃 彭红霞 李晶 彭秧锡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27-2832,共6页
以葡萄糖(C_6H_(12)O_6·H_2O)和氢氧化铝(Al(OH)_3)为起始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在氮气(N_2)气氛下合成AlN-Al_2O_3复合粉末。研究了反应温度对AlN-Al_2O_3复合粉末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AlN-Al_2O_3复合粉末的合成反... 以葡萄糖(C_6H_(12)O_6·H_2O)和氢氧化铝(Al(OH)_3)为起始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在氮气(N_2)气氛下合成AlN-Al_2O_3复合粉末。研究了反应温度对AlN-Al_2O_3复合粉末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AlN-Al_2O_3复合粉末的合成反应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N-Al_2O_3复合粉末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在1500℃保温2 h。在1500℃下合成的AlN-Al_2O_3复合粉末主要有少量的片状颗粒和大量的近似球状颗粒所构成,大部分粒径在100~500 nm之间的颗粒发生聚集或堆积形成0.5~1.5μm的大颗粒。在碳热还原反应过程中,Al(OH)_3原料分解生成的Al_2O_3首先生成金属铝蒸汽和Al_2O气体氧化物,然后进一步氮化生成A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AlN-Al2O3 复合粉末 碳热还原法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Cu复合粉末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储爱民 王志谦 +2 位作者 王龙 郭晨光 刘文辉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以硝酸钇、硝酸铜、葡萄糖和尿素为原料,结合低温燃烧合成和氢还原法,制备出Y_2O_3/Cu复合粉末。运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粉末的物相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粉末的热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前驱物具有高比表... 以硝酸钇、硝酸铜、葡萄糖和尿素为原料,结合低温燃烧合成和氢还原法,制备出Y_2O_3/Cu复合粉末。运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粉末的物相和微观形貌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粉末的热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前驱物具有高比表面积(8.5 m^2/g)和高反应活性,还原反应速率快,在500℃通氢气保温1 h可实现完全还原,制备的Y_2O_3/Cu复合粉末由尺寸约为200 nm的近球形颗粒组成,比表面积达到了11.6 m^2/g,Cu氧化后生成的CuO熔化和分解温度相比标准的低2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Y2O3/Cu复合粉末 氢还原 前驱物 低温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Al2O3/Cu复合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储爱民 郭自强 +3 位作者 赵玉萍 张华健 陶俊臣 郭世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137,共5页
以硝酸铜、硝酸铝、氯化钠和尿素为原料,结合NaCl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和氢还原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粉末,研究了NaCl掺入量对复合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与Cu(NO3)2的摩尔比为1.5∶1时,前驱物的比表面积达到了最大值,为41.3 m2/g;前... 以硝酸铜、硝酸铝、氯化钠和尿素为原料,结合NaCl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和氢还原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粉末,研究了NaCl掺入量对复合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与Cu(NO3)2的摩尔比为1.5∶1时,前驱物的比表面积达到了最大值,为41.3 m2/g;前驱物氢还原后得到的Al2O3/Cu复合粉末颗粒尺寸为2μm左右,比表面积为15.6 m2/g;对复合粉末采用SPS烧结,烧结块体中Al2O3粒子和Cu基体之间的结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复合粉末 氢还原 前驱物 低温燃烧合成法 氯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iAl_2O_4/Al_2O_3复合粉末的制备新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涛 郦剑 +1 位作者 凌国平 范景莲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9-342,共4页
本研究采用高温氧化的方法制备出纳米NiAl2O4/Al2O3粉体.在纳米Al2O3粉体表面包覆一层金属Ni,在1350 ℃高温下焙烧Ni/Al2O3复合粉体得到纳米NiAl2O4/Al2O3粉体.利用TEM对Ni/Al2O3复合粉体进行观察,发现Ni/Al2O3复合粉体颗粒成球形,大小... 本研究采用高温氧化的方法制备出纳米NiAl2O4/Al2O3粉体.在纳米Al2O3粉体表面包覆一层金属Ni,在1350 ℃高温下焙烧Ni/Al2O3复合粉体得到纳米NiAl2O4/Al2O3粉体.利用TEM对Ni/Al2O3复合粉体进行观察,发现Ni/Al2O3复合粉体颗粒成球形,大小为50~60 nm;通过对Ni/Al2O3复合粉体的DTA分析,显示Ni/Al2O3复合粉体在900 ℃和1*!300 ℃下有新相生成,经XRD检测,新相分别为NiO和NiAl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NiAl2O4/Al2O3复合粉末 制备工艺 比表面积 化学活性 化学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填充型粉末橡胶复合粒子的制备及成粉机理
13
作者 张周达 陈雪梅 马新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4-848,共5页
以纳米CaCO3浆料和丁苯胶乳(SBR)为原料,将两者直接混合制得了纳米CaCO3填充型粉末橡胶复合粒子。研究表明,当粉末化体系中纳米CaCO3和SBR的重量比≥1时,纳米CaCO3兼具隔离剂和凝聚剂的作用。复合粒子的粒径随着纳米CaCO3填充量的增加... 以纳米CaCO3浆料和丁苯胶乳(SBR)为原料,将两者直接混合制得了纳米CaCO3填充型粉末橡胶复合粒子。研究表明,当粉末化体系中纳米CaCO3和SBR的重量比≥1时,纳米CaCO3兼具隔离剂和凝聚剂的作用。复合粒子的粒径随着纳米CaCO3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所制得的复合粒子的颗粒尺寸均小于200μm,纳米CaCO3以50nm原始粒径均匀分散在复合粒子中;其成粉机理为纳米CaCO3表面的钙离子和胶乳粒子表面的负离子发生键合作用,破乳而形成粉末橡胶复合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填充型粉末橡胶 复合粒子 成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粉末冶金Fe_3Al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马洪涛 尹衍升 李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研究了Cu含量对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施加载荷和改变转速对加入不同量铜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了不同铜含量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 研究了Cu含量对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施加载荷和改变转速对加入不同量铜粉末冶金Fe3A l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了不同铜含量Fe3A l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加入12%的Cu可使Fe3A l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载荷和转速对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受铜的加入量的影响;铜的加入影响复合材料的磨损形式和磨损机理,当含铜量较少时,复合材料以磨粒磨损为主,随加入铜的量的增多,其磨损形式变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的粘着磨损形式,加入大量铜时,则以粘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基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磨损机理 磨粒磨损 粘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用PA6/PA12复合粉末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15
作者 方亮 汪艳 陈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4,51,共6页
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了用于3D打印的尼龙(PA)6/PA12复合粉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粉末微观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试了复合粉末的熔融和结晶温度,同时测试了不同PA12含量下复合粉末的表观密度、粒径分布... 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了用于3D打印的尼龙(PA)6/PA12复合粉末,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粉末微观形貌与结构进行分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试了复合粉末的熔融和结晶温度,同时测试了不同PA12含量下复合粉末的表观密度、粒径分布、熔体流动速率(MFR)和注射成型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粉末颗粒近球形,其结晶度明显低于纯PA6粉末的结晶度,当PA12的质量分数增加至20%时,复合粉末的结晶度由纯PA6的66.48%降至42.66%;随着PA12含量的增加,复合粉末的表观密度减小,粒径大于150μm的粉末含量增加,当PA12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粉末的表观密度仍大于0.35g/cm^3,粒径在75~100μm的粉末含量虽有所减少,但仍在70%以上,且加入成核剂可明显减少大粒径粉末的含量;MFR及注射成型件的韧性随PA12含量增加而提高,但成型件强度和模量下降;PA12使复合粉末的烧结温度有明显的降低,烧结温度窗口增大,有利于选择性激光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尼龙12 复合粉末 溶剂沉淀法 选择性激光烧结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l_2O_3复合粉末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阳 魏世忠 +3 位作者 潘昆明 单康宁 姚丽莹 宋向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沸蒸馏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Al_2O_3掺杂W粉末,并经煅烧以及两段氢气还原过程制成W-Al_2O_3复合粉末。通过SEM形貌观察以及XRD物相分析可知,由3种方法制备的Al_2O_3掺杂W粉末经过煅烧均得到了稳态单斜相WO_3和非稳态... 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沸蒸馏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了Al_2O_3掺杂W粉末,并经煅烧以及两段氢气还原过程制成W-Al_2O_3复合粉末。通过SEM形貌观察以及XRD物相分析可知,由3种方法制备的Al_2O_3掺杂W粉末经过煅烧均得到了稳态单斜相WO_3和非稳态六方相WO_3;其中水热合成法制得粉末形貌较为规则,为均匀的小球状;经过一段氢气还原,WO_3被还原为低价态的WO_2和不饱和价态的WO_3-x;二段氢气还原后得到了细小的W-Al_2O_3复合粉末。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W-Al_2O_3复合粉末,由于Al_2O_3包裹在W颗粒表面阻碍了后续被还原W原子的沉积,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细化作用更加明显,颗粒可达纳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2O3复合粉末 溶胶凝胶法 共沸蒸馏 水热合成 煅烧 两段氢气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沉淀-煅烧法制备La_2O_3包覆ZrC纳米复合粉末
17
作者 袁晓虹 范景莲 +1 位作者 成会朝 银锐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2-1106,共5页
以La(NO3)3.6H2O、氨水和ZrC为原料,采用非均相沉淀-煅烧法制备La2O3包覆ZrC复合粉末。采用XRD、SEM、EDS等检测方法,对包覆前驱体粉末和La2O3/ZrC复合粉末的成分、结构和组织均匀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50℃下煅烧2 h后,... 以La(NO3)3.6H2O、氨水和ZrC为原料,采用非均相沉淀-煅烧法制备La2O3包覆ZrC复合粉末。采用XRD、SEM、EDS等检测方法,对包覆前驱体粉末和La2O3/ZrC复合粉末的成分、结构和组织均匀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粉末在750℃下煅烧2 h后,全部转化为La2O3,粉末为近球形,未发生长大;La2O3/ZrC复合粉末的粒径为60~80 nm;包覆后粉末的Zeta电位由48.28 mV变为5.376 mV,ZrC被连续且均匀的La2O3纳米级壳体层包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沉淀 纳米复合粉末 LA2O3 Z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2)AlC粉末粒径分布对TiC_(0.5)-Al_(2)O_(3)/Cu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聂智超 严仰先 +4 位作者 洪嘉婷 廖航宇 宋文龙 邹金明 张雪辉(导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1,共6页
通过不同时间的湿法球磨得到不同粒径分布的Ti_(2)AlC粉末,再与Cu_(2)O粉末和铜粉末混合,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_(0.5)-Al_(2)O_(3)/Cu复合材料,研究了Ti_(2)AlC粉末粒径分布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_(2)AlC粉末... 通过不同时间的湿法球磨得到不同粒径分布的Ti_(2)AlC粉末,再与Cu_(2)O粉末和铜粉末混合,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_(0.5)-Al_(2)O_(3)/Cu复合材料,研究了Ti_(2)AlC粉末粒径分布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_(2)AlC粉末中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由0增加到70.27%,复合材料中增强相颗粒TiC_(0.5)和Al_(2)O_(3)在基体中分散更均匀,但是当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为98.07%时,增强相颗粒出现聚集现象;随着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率与相对密度先减小后增大,硬度与屈服强度则先升后降,当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为70.27%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_(0.5)-Al_(2)O_(3)/Cu复合材料 Ti_(2)AlC粉末粒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粉末粒度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纪磊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Al2O3-TiC复合材料 粉末粒度 结构陶瓷材料 断裂韧性 增韧方法 微观结构 纤维强化 抗蠕变性能 工程材料 缺陷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粉末粒度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纪磊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5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Al2O3-TiC复合材料 粉末粒度 结构陶瓷材料 抗蠕变性能 工程材料 断裂韧性 微观结构 缺陷形成 增韧方法 相变增韧 纤维强化 高硬度 耐高温 耐腐蚀 抗热震 微裂纹 强度 应用 耐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