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羟色胺2C受体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 被引量:5
1
作者 邵平 赵靖平 +2 位作者 陈晋东 吴仁容 何益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C型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G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CG/GG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5-羟色胺2c受体基因-759c/T多态性 5-羟色胺 2c受体基因-697g/c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9-1075 A/C和VKORC1-1639 G/A基因多态性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抗凝治疗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吴婉 范静波 +4 位作者 高鹏 方全 陈连凤 林雪 方理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9-1075 A/C和VKORC1-1639 G/A基因多态性对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和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130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突变组和非突变... 目的探讨CYP2C9-1075 A/C和VKORC1-1639 G/A基因多态性对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和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130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突变组和非突变组(AC基因型和AA基因型;GG+GA基因型和AA基因型),采集患者基线资料,记录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出血、栓塞等临床事件。结果本组患者中CYP2C9-1075 A/C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C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和90.8%;VKORC1-1639 G/A基因检测结果显示,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19.2%和80.0%。CYP2C9-1075 A/C基因突变组(AC型)患者使用华法林后INR显著高于非突变组(AA型)(2.7±0.5比2.1±0.6,t=2.56,P=0.01),但两组华法林维持剂量和INR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VKORC1-1639 G/A携带G等位基因组(GG+GA型)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显著高于非携带G等位基因组(AA型)[3.75(3.0,4.5)mg/d比3.0(2.3,3.6)mg/d,U=241.0,P<0.01],前者使用华法林后INR显著低于后者(1.6±0.5比2.2±0.6,t=3.56,P<0.01),两组INR达标率也有显著差异。但两种基因型突变在随访过程中的出血、血栓等临床事件并无差异。结论本组数据显示,VKORC1-1639 G/A基因突变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显著相关,而CYP2C9-1075 A/C基因突变与其无关,两种基因型突变对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出血、血栓等临床结局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9-1075 A/c VKORc1-1639 g/A 基因多态性 心房颤动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C受体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也微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1-804,共4页
随着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者近年来开始将关注点投向治疗精神分裂的新靶点——5-羟色胺2C受体(5-HT2C受体)。一方面,有研究表明激动5-HT2C受体具有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作用,推测其潜... 随着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者近年来开始将关注点投向治疗精神分裂的新靶点——5-羟色胺2C受体(5-HT2C受体)。一方面,有研究表明激动5-HT2C受体具有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作用,推测其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另一方面,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对5-HT2C受体的拮抗作用是其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反之激动5-HT2C受体则可能具有降低体质量的效应。该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就5-HT2C受体的抗精神病效应和与之相关的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c受体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基因多态性 戊卡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