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万帅 霍俊彦 +1 位作者 马彦卓 杨付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共17页
相比于上一代标准,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在同等质量下能够节省大约50%的码率,且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视频应用场景。论文从H.266/VVC的关键技术出发,对标准的现状、实现和应用发展进行深入探讨。H.266/VVC沿用既往标准中的双... 相比于上一代标准,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在同等质量下能够节省大约50%的码率,且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视频应用场景。论文从H.266/VVC的关键技术出发,对标准的现状、实现和应用发展进行深入探讨。H.266/VVC沿用既往标准中的双层码流体系和混合编码框架,针对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量化、环路滤波等所有主要编码模块进行了技术革新,并为屏幕内容视频等应用提供了高效的专用编码工具。H.266/VVC标准目前已处于实用化阶段,官方参考软件VTM和开源编解码器VVenC/VVdeC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软件编解码实现。对H.266/VVC的性能分析可以看出:H.266/VVC针对高分辨率视频取得的编码增益更为突出;主要编码工具对性能的贡献通常以复杂度为代价,但也有部分编码工具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可降低整体编码复杂度。H.266/VVC的硬件实现面临诸多挑战,发展明显滞后于软件实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编码模块的硬件加速方面。H.266/VVC标准发布之后,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目前仍围绕混合编码框架进行探索,聚焦在两大方向:超越VVC的增强压缩关注更为先进的、非神经网络的编码工具,基于神经网络的视频编码则探索采用神经网络的编码工具。除此之外,部分或完全跳出现有混合编码框架的端到端视频编码也在飞速发展,未来视频编码标准与神经网络结合成为趋势,但面临着计算资源依赖和稳定结构两方面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 编码模块 编解码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6/VVC: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国际标准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秀昌 唐贵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2013年制定的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获得成功后,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6/VVC在ITU⁃T的VCEG和ISO/IEC的MPEG通力合作下已于2020年7月完成。尽管VVC视频编码层的结构仍然是传统的基于块的混合视频编码模式,但VVC提供了多项先进的... 在2013年制定的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获得成功后,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6/VVC在ITU⁃T的VCEG和ISO/IEC的MPEG通力合作下已于2020年7月完成。尽管VVC视频编码层的结构仍然是传统的基于块的混合视频编码模式,但VVC提供了多项先进的视频编码工具,较先前的HEVC标准,其压缩率大约提高了一倍。文中主要对VVC标准中新编码技术的特点和性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 HEVC 视频编码标准 联合视频专家组 视频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nm激光光解C2H5SSC2H5产物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被引量:3
3
作者 郝海燕 刘振 祖莉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9-2035,共7页
有机硫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在大气中的光解产物还将造成二次污染,除了存在于有机硫化物中,S―S键还存在于胱氨酸等蛋白质中,S―S键的形成和断裂决定该类蛋白质的活性.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用实验室常见的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266... 有机硫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在大气中的光解产物还将造成二次污染,除了存在于有机硫化物中,S―S键还存在于胱氨酸等蛋白质中,S―S键的形成和断裂决定该类蛋白质的活性.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用实验室常见的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266 nm激光光解C2H5SSC2H5过程,通过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方法检测乙硫自由基C2H5S等光解产物.实验表明266 nm激光主要光解C2H5SSC2H5的S―S键产生C2H5S自由基.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ecke3-Lee-Yang-Parr泛函(B3LYP方法)得到C2H5SSC2H5的S―S键、C―S键和C―C键的解离势能曲线,可知在266 nm光解条件下,C2H5SSC2H5在基态能够发生S―S键、C―S键解离,C―C键不发生解离.本文采用全活化空间自洽场(CASSCF)方法优化得到态和态的C2H5S自由基结构及其跃迁的绝热激发能,以辅助解析实验检测的C2H5S自由基的LIF光谱.实验结合理论计算最终得出,本实验266 nm光解条件下,C2H5SSC2H5主要发生S―S键解离,不排除少量分子发生C―S键解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5S自由基 266 nm光解 S―S键解离 绝热激发能 LIF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全连接网络的H.266/VVC分量间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霍俊彦 王丹妮 +2 位作者 马彦卓 万帅 杨付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引入分量间线性模型(CCLM)预测提高压缩效率。针对亮度色度分量存在相关性却难以建模的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分量间预测算法。该算法根据待预测像素与参考像素的亮度差遴选出相关性强的参考像素构成参考...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引入分量间线性模型(CCLM)预测提高压缩效率。针对亮度色度分量存在相关性却难以建模的问题,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分量间预测算法。该算法根据待预测像素与参考像素的亮度差遴选出相关性强的参考像素构成参考子集,然后将参考子集送入轻量级全连接网络获得色度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VVC测试模型版本10.0(VTM10.0)相比,所提算法可提高色度预测准确度,在Y、Cb和Cr上可分别节省0.27%、1.54%和1.84%的码率。所提算法具有不同块尺寸和编码参数均可使用统一网络结构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 色度帧内预测 分量间预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266nm紫外脉冲激光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辰 高兰兰 邵志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5-1358,共4页
报道了利用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Nd∶YAG晶体,通过Cr4+∶YAG晶体可饱和吸收被动调Q,KTP晶体腔内倍频及BBO晶体腔外四倍频,实现266 nm连续脉冲输出。通过优化激光器外谐振腔,提高腔外非线性变频转化效率。LD抽运功率为4.6 W时,得到532 nm... 报道了利用激光二极管端面抽运Nd∶YAG晶体,通过Cr4+∶YAG晶体可饱和吸收被动调Q,KTP晶体腔内倍频及BBO晶体腔外四倍频,实现266 nm连续脉冲输出。通过优化激光器外谐振腔,提高腔外非线性变频转化效率。LD抽运功率为4.6 W时,得到532 nm激光平均输出功率为154 mW,与腔外直接倍频相比,532 nm激光的平均功率提高了3倍,单脉冲能量和峰值功率提高了2倍,这有利于四倍频转化效率的提高。266 nm紫外激光平均输出功率为3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 266 NM 外谐振腔 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辽单266选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琳 张秀梅 +5 位作者 李刚 李月明 王金艳 贾钰莹 李哲 叶雨盛 《园艺与种苗》 CAS 2021年第10期54-55,69,共3页
为了丰富辽宁省玉米中晚熟区优良品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采用单倍体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早世代配合力测定等方法选育玉米自交系,组配适宜辽宁省中晚熟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辽单266,于202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为了丰富辽宁省玉米中晚熟区优良品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采用单倍体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早世代配合力测定等方法选育玉米自交系,组配适宜辽宁省中晚熟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辽单266,于202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辽单266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齐立涛 刘凤聪 张耀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为了研究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工艺规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正交实验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CFRP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激光脉冲能量、扫描速率对切缝宽度和热影响区宽度的影响规... 为了研究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工艺规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正交实验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了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CFRP的实验研究,得出了激光脉冲能量、扫描速率对切缝宽度和热影响区宽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缝宽度和热影响区宽度随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扫描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实验中最小热影响区宽度为82μm,最小切缝宽度为50μm;激光扫描速率对切缝宽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更高,而激光脉冲能量对热影响区宽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更高;所获得的经验公式能够定量描述切缝宽度、热影响区宽度与激光脉冲能量、扫描速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266nm紫外固体激光切割CFRP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工艺规律 正交实验 266nm紫外固体激光 激光切割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NY266P芯片的小功率开关电源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明丽 方刚 张水平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分析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TNY266P芯片的小功率开关电源,其核心为高频变压器电路和TL4TL431光耦合反馈电路。测试表明,该开关电源效率高、纹波小、输出电压稳定,性能优良,具有频响快、电压调整率... 在分析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设计了一款基于TNY266P芯片的小功率开关电源,其核心为高频变压器电路和TL4TL431光耦合反馈电路。测试表明,该开关电源效率高、纹波小、输出电压稳定,性能优良,具有频响快、电压调整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PWM控制 TNY266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 nm纳秒固体激光在PS上打孔的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齐立涛 李存涛 刘凤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3-519,共7页
为了研究266 nm纳秒固体激光在聚苯乙烯(PS)上打孔的材料去除机理、工艺规律和优化工艺参数,采用了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的去除机理,得到了脉冲数量、脉冲能量以及离焦量对微孔直径... 为了研究266 nm纳秒固体激光在聚苯乙烯(PS)上打孔的材料去除机理、工艺规律和优化工艺参数,采用了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材料的去除机理,得到了脉冲数量、脉冲能量以及离焦量对微孔直径和深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满足要求的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单脉冲打孔条件下,脉冲能量为0.110 mJ时加工出的微孔形状规则、圆度较好以及重铸层宽度较小,脉冲能量为0.500 mJ时,加工出的微孔形状和圆度质量变差,重铸层宽度增大;多脉冲打孔条件下,脉冲能量为0.040 mJ时,加工出的通孔入口处无重铸层,去除机理以光化学作用为主,脉冲能量为0.390 mJ时,加工出的通孔入口处重铸层较为明显,且入口边缘出现过烧蚀现象,去除机理以光热作用为主;脉冲能量和离焦量对孔径影响较大,脉冲数量和正离焦量对孔深影响较大;正交实验得到的优化参数组合为脉冲数量50、脉冲能量0.021 mJ、离焦量0μm时,可以加工出质量较好的微孔。本研究为266 nm纳秒激光加工聚苯乙烯靶球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材料去除机理 工艺实验 266 nm纳秒激光 聚苯乙烯 微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薄膜上打孔的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立涛 刘凤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7-772,共6页
为了研究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膜上打孔的工艺规律和材料去除机理,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266nm纳秒固体激光对CH膜材料的去除机理;取得了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数量对孔径和孔深影响规律的... 为了研究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膜上打孔的工艺规律和材料去除机理,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打孔的实验研究,分析了266nm纳秒固体激光对CH膜材料的去除机理;取得了激光脉冲能量、脉冲数量对孔径和孔深影响规律的数据。结果表明,单脉冲打孔条件下,当激光脉冲能量为0.014mJ时,微孔直径和深度最小,当激光脉冲能量为0.326mJ时,微孔直径和深度最大,孔径和孔深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而增大;多脉冲打孔条件下,当激光脉冲能量较低时,激光对CH膜的单脉冲烧蚀率约为0.56μm/pulse,当激光脉冲能量较高时,激光对CH膜的单脉冲烧蚀率约为1μm/pulse,孔径和孔深随着激光脉冲数量的增加而增大;266nm纳秒固体激光在CH膜上打孔时的微孔形状规则,大小均匀,微孔周围无残渣、碎屑等抛出物,边缘无热影响区,可推断其材料去除机理主要为“光化学蚀除”。该研究对266nm纳秒固体激光加工CH膜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加工CH膜 工艺实验 266nm纳秒固体激光 微孔 烧蚀特征 材料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通育266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初秀成 赵剑峰 +3 位作者 赵基洪 刘伟 邱献锟 赵卫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49-49,53,共2页
通育266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通育266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播量对轮选266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靳建红 孙志军 +4 位作者 谷增辉 马亚 赵蒙蒙 杨红军 于增强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4期57-58,共2页
以轮选2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其产量的影响。在天津武清地区设置二次饱和D-二因素最优试验,对产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播期播量对轮选266产量的影响。通过寻优,轮选266最佳播期为10月10日,适宜播期为10月9~12日;最... 以轮选2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其产量的影响。在天津武清地区设置二次饱和D-二因素最优试验,对产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播期播量对轮选266产量的影响。通过寻优,轮选266最佳播期为10月10日,适宜播期为10月9~12日;最佳播量12.3 kg/亩,适宜播量为11.5~12.6 k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选266 播期 播量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晚糯新品系鄂粳糯266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宏伟 万正煌 李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74-74,77,共2页
鄂粳糯266经试种和示范种植,表现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介绍鄂粳糯26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为鄂粳糯266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鄂粳糯266 选育 应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C两优26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选明 易卫平 +5 位作者 杨震 邓钢桥 彭玲 张跃龙 邓波 王芊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27-28,31,共3页
水稻品种C两优266 2015年参加现育成品种镉低累水稻品种筛选,于2016年2月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发布为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结构调整试点区推荐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从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抗病性、抗倒伏等方面介绍了该组... 水稻品种C两优266 2015年参加现育成品种镉低累水稻品种筛选,于2016年2月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发布为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结构调整试点区推荐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从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抗病性、抗倒伏等方面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并从浸种催芽,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抛插移栽、适宜密度,科学施肥,科学管水,治病防虫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低积累 杂交晚稻 C两优266 特征特性 栽培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轮选26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5
作者 孙志军 谷增辉 +3 位作者 何飞飞 张辉 宋小颖 刘鑫翠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2期23-24,共2页
轮选26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科院赵县试验基地合作,以济麦19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配制单交组合,F_1用济麦22回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于2013年育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2018年通过... 轮选26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科院赵县试验基地合作,以济麦19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配制单交组合,F_1用济麦22回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于2013年育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2018年通过京津冀三地小麦专业委员会联合审定,2019年轮选266小麦新品种列入河北省京津冀一体化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本文介绍了轮选266的选育经过、品种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轮选26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266 nm全固态单频连续波激光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华行 毛佳佳 +7 位作者 叶帅 胡平 周雪 聂鸿坤 李涛 张百涛 何京良 杨克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3,共11页
高功率单频连续波266 nm激光在大容量信息存储、高分辨光谱监测及高精度紫外光刻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紫外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首先综合比较了用于产生高功率266 nm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基本性能,并... 高功率单频连续波266 nm激光在大容量信息存储、高分辨光谱监测及高精度紫外光刻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紫外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首先综合比较了用于产生高功率266 nm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基本性能,并根据主要的激光器频率锁定方法,重点分析了H?nsch-Couillaud(H-C)频率锁定和Pound-Drever-Hall(PDH)频率锁定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连续波单频266 nm激光器发展现状,介绍了本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即基于H-C频率锁定方法实现了功率1.1 W的单频连续波266 nm紫外激光稳定输出。最后,针对进一步提升全固态单频连续波266 nm激光器性能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可能解决路径进行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单频连续波激光器 266 nm 共振增强 频率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6/VVC二维变换的统一硬件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俊煜 孙斌 +3 位作者 黄晓峰 盛庆华 赖昌材 金心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94-1902,共9页
为了降低H.266/VVC中二维变换部分的硬件实现面积和功耗,提出统一的硬件结构,支持全尺寸的离散余弦变换(DCT-Ⅱ,DCT-Ⅷ)和离散正弦变换(DST-Ⅶ).所提结构包括2个并行的一维变换模块和1个转置存储器,其中一维变换模块基于多常量乘法(MCM... 为了降低H.266/VVC中二维变换部分的硬件实现面积和功耗,提出统一的硬件结构,支持全尺寸的离散余弦变换(DCT-Ⅱ,DCT-Ⅷ)和离散正弦变换(DST-Ⅶ).所提结构包括2个并行的一维变换模块和1个转置存储器,其中一维变换模块基于多常量乘法(MCM)设计,针对所有的变换类型和尺寸设计可复用的MCM计算单元.为了能够支持混合块的流水输入,设计支持流水线处理的转置存储器.该转置存储器基于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实现,使用对角线存储方案并配合读写指针进行操作,利用先入先出队列(FIFO)进行块信息缓存.实验结果表明,统一的计算单元可以减小变换结构1.3%的面积和49.5%的功耗,转置存储器能够结合VVC高频置零的特性减少SRAM一半的存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 离散余弦变换(DCT) 离散正弦变换(DST) 硬件结构 专用集成电路(ASIC)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A压赌——P4X266芯片组性能初窥
18
《电子与电脑》 2001年第11期48-56,共9页
随着Pentium 4处理器进入PC主流市场的脚步越来越快,威盛(VIA)与Intel的芯片组之争也愈演愈烈。VIA在被Intel起诉侵犯其技术专利权后毫不示弱,迅速采取动作反诉Intel侵权,并提请法庭禁止Intel Pentium 4处理器的销售。两大业界巨头之争... 随着Pentium 4处理器进入PC主流市场的脚步越来越快,威盛(VIA)与Intel的芯片组之争也愈演愈烈。VIA在被Intel起诉侵犯其技术专利权后毫不示弱,迅速采取动作反诉Intel侵权,并提请法庭禁止Intel Pentium 4处理器的销售。两大业界巨头之争对于主板厂商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距离VIAP4X266芯片组发布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能在市面上看到正式销售的产品还是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台湾一线的主板厂商都没有P4X266的产品供货。我们搜集了五款采用VIA P4X266芯片组的主板进行了测试。这其中包含了基于Socket 423和Socket 478两种架构的产品。Intel如此大动干戈的对付VIAP4X266,究竟是原因何在呢?我们想通过这次测试的结果,从侧面了解一下技术上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X266芯片组 性能测试 PV40AL 4V2A/S 威盛 PENTIUM4处理器 P4-266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nm激光光解间氟溴苯和对氟溴苯(英文)
19
作者 谷希斌 王光俊 +4 位作者 黄建华 陈茂笃 韩克利 何国钟 楼南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62-1066,共5页
采用 266 nm紫外激光对间氟溴苯和对氟溴苯进行了光解动力学研究,在多个角度探测了光解碎片 Br和 C6H4F的时间飞渡谱 (TOF).从光解碎片的平动能分布 P(Et)可以得到:间氟溴苯和对氟溴苯大约有 46.8%和 41.7%的可资用能分配到碎片的... 采用 266 nm紫外激光对间氟溴苯和对氟溴苯进行了光解动力学研究,在多个角度探测了光解碎片 Br和 C6H4F的时间飞渡谱 (TOF).从光解碎片的平动能分布 P(Et)可以得到:间氟溴苯和对氟溴苯大约有 46.8%和 41.7%的可资用能分配到碎片的平动能,其余的分配到碎片的内能;且各向异性参数被确定为 0.7和- 0.4.为了更好地解释实验结果,我们利用从头计算方法对反应体系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吻合 .由此,我们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光解机理且对氟原子的取代效应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6nm激光光解 间氟溴苯 对氟溴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K、8K视频H.266编码性能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宁 孙庭 《广播电视网络》 2021年第3期86-89,共4页
Fraunhofer HHI正式宣布了下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H.266/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本文利用官方H.266编码模型,编写相关测试程序用于实现8K视频的PSNR及PQA分析,对4K/8K VR的H.266编码进行PSNR损伤及PQA评价,解决现有分析软件均不支... Fraunhofer HHI正式宣布了下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H.266/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本文利用官方H.266编码模型,编写相关测试程序用于实现8K视频的PSNR及PQA分析,对4K/8K VR的H.266编码进行PSNR损伤及PQA评价,解决现有分析软件均不支持8K分辨率及对应10比特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 VVC PSNR(图像信噪比) PQA(图像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