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剂量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发育期小鼠骨稳态的影响
1
作者 黄启钊 戚华兵 +5 位作者 王晓凤 朱莹 王权 王先行 杜晓兰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4-779,共6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小鼠发育期骨稳态的影响。方法怀孕13.5 d的C3h小鼠分成3组,每日分别经腹腔注射1%的乙醇溶液(对照组),0.5 ng/g的1,25(OH)2D3(低剂量组)和5 ng/g的1,25(OH)2D3(大剂量组),持续至孕鼠分娩... 目的观察大剂量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小鼠发育期骨稳态的影响。方法怀孕13.5 d的C3h小鼠分成3组,每日分别经腹腔注射1%的乙醇溶液(对照组),0.5 ng/g的1,25(OH)2D3(低剂量组)和5 ng/g的1,25(OH)2D3(大剂量组),持续至孕鼠分娩。新生小鼠从第3天开始隔天注射相同剂量的1,25(OH)2D3,连续1个月。观察小鼠出生以及身长、体质量等生长变化情况;1月龄的小鼠分别行X线检查、Micro-CT扫描,胫骨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后经HE、藏红固绿染色,行组织学、骨形态计量分析,观察不同分组发育期小鼠骨骼结构及骨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从E13.5 d开始注射不同剂量的1,25(OH)2D3对孕鼠怀孕过程和小鼠出生没有明显的影响,出生后第7天开始,大剂量组小鼠身长、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月龄时,差异增大,大剂量组身长、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P<0.01);X线检测显示1月龄大剂量组小鼠发生病理性骨折(n=10),其余2组未发现;Micro-CT结果提示大剂量组小鼠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小鼠仅骨皮质厚度有所增加(P<0.05);胫骨组织切片形态计量分析显示大剂量组小鼠破骨细胞数量较其余2组显著增加(P<0.01),而低剂量组破骨细胞数量的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成骨细胞数量较其余2组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剂量1,25(OH)2D3显著降低C3h小鼠骨量,同时使骨皮质菲薄,骨骼质量变差,从而易骨折。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1 25二羟维生素d3 大剂量 发育期 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志 张焕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31,80,共5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VD)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其肺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和血浆中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VD干预组,每组各10只。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复制慢性哮喘...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VD)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其肺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和血浆中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VD干预组,每组各10只。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复制慢性哮喘模型。VD干预组每次激发前给予VD干预。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PAI-1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测血浆中PAI-1含量,采用图像分析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1)哮喘组支气管管壁厚度较对照组和VD干预组显著增加(P<0.01)。(2)哮喘组PAI-1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和VD干预组显著增加(P<0.01)。(3)哮喘大鼠血浆中PAI-1含量较对照组和VD干预组明显增加(P<0.01)。(4)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组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PAI-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2,P<0.01);哮喘组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大鼠血浆中PAI-1含量呈正相关(r=0.942,P<0.01)。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干预可明显减轻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并可通过部分抑制PAI-1的表达来延缓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1 25二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海园 唐征 +2 位作者 施婴婴 王慧 刘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7-915,共9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获得脐血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获得脐血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诱导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以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用1,25(OH)2D3(10 nmol/L)干预(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来源DCs分化、成熟各阶段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1,25(OH)2D3对DCs分化成熟过程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的影响;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凋亡情况。另设不使用1,25(OH)2D3干预者为对照组。结果①干预组iDCs表面CD14分子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40.05%vs 5.14%,P<0.001),而CD1a和CD11c分子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2.73%vs 30.07%,P<0.01;91.27%vs 95.94%,P<0.05),mDCs表面CD80、CD86和HLA-DR分子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2%vs 17.75%,P<0.01;51.10%vs 69.76%,P<0.01;69.38%vs 92.35%,P<0.01)。②随着DCs的分化成熟,iDCs和mDCs的CYP27B1表达均显著高于单核细胞(P=0.005,P=0.002),而且mDCs CYP27B1的表达显著高于iDCs(P=0.01)。iDCs和mDCs的VDR表达显著低于单核细胞(P=0.01,P=0.003),但iDCs和mDCs的VD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③干预组iDCs的CYP27B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VDR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1,25(OH)2D3对mDCs的CYP27B1和VDR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④FITC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rhTNF-α刺激48 h后,干预组DCs的早期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8%vs 9.23%,P<0.01);rhTNF-α刺激72 h后,干预组DCs的晚期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39%vs 7.27%,P<0.01)。结论 1,25(OH)2D3抑制了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的分化和成熟,促进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维生素d3 树突状细胞 分化 成熟 凋亡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气道重塑 被引量:4
4
作者 宋颖芳 赖国祥 +1 位作者 柳德灵 林庆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17-3520,共4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及上皮下纤维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的α-SMA表达。结果:(1)哮喘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细胞脱落、上皮下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的结构改变,而1,25-(OH)2D3的干预可有效减轻上述病理改变;(2)VD组肺组织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OH)2D3能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α-SMA的表达并有效抑制哮喘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1 25-维生素d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欣 蒋文勇 +1 位作者 刘倩 于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59-2161,共3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mmol/LD-葡萄糖)、高糖组(含25mmol/LD-葡萄糖)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细胞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mmol/LD-葡萄糖)、高糖组(含25mmol/LD-葡萄糖)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的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SMA和E-cad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6.576±1.044vs.4.715±0.776;0.752±0.086vs.0.491±0.023,P<0.05),而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2.085±0.553vs.4.970±0.845;0.163±0.036vs.0.478±0.062,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可能通过下调α-SMA的表达,上调E-cad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 1 25-维生素d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E-钙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通过PI3K/AKT/Bcl-2信号通路诱导喉癌细胞Hep-2细胞凋亡 被引量:7
6
作者 桂明才 李兵 +1 位作者 戚思国 周长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2-1425,共4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及其对PI3K/AKT/Bcl-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10-8、10-7、10-6 mol/L)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Hep-2细胞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Hep-2细胞的增殖情况,计算...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及其对PI3K/AKT/Bcl-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10-8、10-7、10-6 mol/L)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Hep-2细胞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Hep-2细胞的增殖情况,计算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ep-2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PI3K、AKT及其磷酸化、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抑制Hep-2细胞增殖(P<0.05),1,25-二羟维生素D3浓度为10-6 mol/L抑制率可达30.71%,在上述浓度内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到10-8、10-7、10-6 mol/L 1,25-二羟维生素D3作用48 h后,Hep-2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凋亡率分别为12.13%、14.05%、16.17%,高于空白对照组的6.82%(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48 h后,Hep-2细胞PI3K、AKT、p-AKT、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5-二羟维生素D3(10-6、10-7、10-8mol/L)能够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1,25-二羟维生素D3可通过影响PI3K/AKT/Bcl-2,从而诱导Hep-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维生素d3 喉癌 HEP-2细胞 P13K/AKT/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补充1α,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对仔鼠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婧 夏俊波 +1 位作者 王娇莉 王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52-2455,共4页
目的观察孕鼠在孕期补充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后,相应仔鼠经卵蛋白致敏与激发后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差异,探讨孕期孕鼠1α,25-二羟维生素D3(VitD3)水平对子代幼鼠气道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30只8周龄BALB/c小鼠按雌雄... 目的观察孕鼠在孕期补充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后,相应仔鼠经卵蛋白致敏与激发后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差异,探讨孕期孕鼠1α,25-二羟维生素D3(VitD3)水平对子代幼鼠气道变应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30只8周龄BALB/c小鼠按雌雄比例2∶1分笼饲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组,哮喘组,50、100、150 ng 1α,25-二羟维生素D3组(50、100、150 ng组),每组6只。阴栓出现表明受孕,记为D0。50、100、150 ng组孕鼠从D0起隔日于皮下注射相应剂量1α,25-二羟维生素D3 0.1 mL。空白组、哮喘组孕鼠从受孕当天隔日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孕鼠产仔后,从各组雌仔鼠中随机选取6只致敏/激发。仔鼠5周龄时哮喘组、50 ng组、100 ng组、150 ng组分别于D0和D2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0.05 mg+氢氧化铝5 μg(0.5 mL),D7~12将致敏小鼠置于密闭容器中,用1%的OVA溶液15 mL超声雾化激发,每天1次,每次30 min。末次激发后24 h处理各组仔鼠,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单盲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IFN-γ水平和血清IgE水平。结果50、100、150 ng组仔鼠变应性气道炎症较哮喘组明显减轻。与哮喘组相比,50、100、150 ng组仔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均明显减少(P〈0.05),且随VitD3剂量增加而减少,呈剂量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IL-4、IL-5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随VitD3剂量增加而减少,呈剂量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明显增高,且随VitD3剂量增加而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gE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随VitD3剂量增加而减少,呈剂量依赖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鼠补充VitD3可以明显减轻仔鼠变应性气道炎症,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维生素d3 支气管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IL-4 IL-5 IFN-γ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干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景鸿 韦丽莹 陈一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以及对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治疗组(C),每组8只。用...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以及对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治疗组(C),每组8只。用鸡卵清蛋白(OVA)结合脂多糖诱导的方法制作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动物模型。C组在每次卵蛋白激发前给予0.1%的1,25-二羟维生素D腹腔注射(4μg·kg^(-1))。进行无创气道反应性检测,收集肺组织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病理HE染色、AB-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和气道黏液分泌情况;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BALF中IL-1β、IL-18、IL-17水平;Ly-6G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BALF中IL-1β、IL-18、IL-17分泌较模型组减少(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肺组织病理提示气道炎症病变较模型组减轻,AHR明显降低;肺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能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抑制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1,25-二羟维生素D3可能通过调节NLRP3/caspase-1/GSDMD信号轴改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性粒细胞 1 25-维生素d3 NLRP3 CASPASE-1 GSd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25-二羟维生素D_3对早期角膜移植小鼠Th1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9
作者 吴静 张瑾 +3 位作者 侯光辉 崔裕波 王超 陈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6-2231,共6页
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μg 1α,25二羟维... 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μg 1α,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干预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大豆油。在裂隙灯活组织镜下观察角膜移植物的透明情况,评估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取角膜移植物做病理学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周血中RORγt及IL-17的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和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α,25-二羟维生素D3显著地抑制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同时减少了角膜移植物的炎性渗出。应用1α,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后,小鼠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降低;外周血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被下调。结论:1α,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小鼠同种异体角膜排斥反应的作用与IL-17及相关细胞因子RORγt细胞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维生素d3 角膜移植术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通过上调Nrf2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改善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韦丽莹 张景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13-2018,2023,共7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D]对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作用以及对Nrf2表达、内质网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24只,雌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B)、1,25(OH)D治疗组(C),每...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D]对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作用以及对Nrf2表达、内质网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24只,雌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B)、1,25(OH)D治疗组(C),每组各8只。用CFA+OVA(完全弗氏佐剂+鸡卵清蛋白)诱导的方法制作小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C组在每次OVA鼻腔滴入激发前给予0.1%的1,25(OH)D腹腔注射(4μg/kg)。进行无创气道反应性检测,收集肺组织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理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炎症变化;计数BALF中炎症细胞及分类,检测BALF中细胞因子IL-4、IL-17、IL-5、CXCL2、CXCL8水平;Ly-6G免疫组化染色了解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CHOP、GRP78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肺组织GSH、MDA浓度;RT-PCR检测肺组织NQ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25(OH)D治疗组BALF中各细胞因子分泌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比模型组降低,肺组织病理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可见比模型组炎症表现减轻,AHR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肺组织CHOP、GRP7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rf2蛋白水平升高,NQO1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通过增强Nrf2蛋白的表达调节氧化应激,并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中性粒细胞 1 25-维生素d3 内质网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与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呈负相关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朝菊 高伟 +2 位作者 霍丽静 赵培 周利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9-1111,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机体淋巴细胞功能失调,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发病机制复杂。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激素,在血中主要形式是25羟基维生素D,[25(OH)VD,],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25-维生素d3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吴文清 柯传庆 +2 位作者 江龙委 吴嘉 孙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行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行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为联合组,同期接受单纯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1,25-二羟维生素D3、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及T细胞亚群与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80%vs 76.7%、93.3%vs 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14.6个月vs 9.3个月、25.8个月vs 18.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56^(+)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后上述细胞水平均下降,联合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D3^(+)、CD4^(+)、CD4^(+)/CD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1,25-二羟维生素D3变化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PFS和OS,是安全有效的,能达到更好的临床获益并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放疗 化疗 1 25-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蜕皮甾酮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摄取和跨膜转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姣妮 龙潇鸿 +1 位作者 邱峰 邱宗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48,共4页
目的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首次研究了蜕皮甾酮的口服吸收与转运特性。方法采用普通Caco-2细胞模型、表达活性CYP3A4酶的Caco-2细胞模型,分别从AP→BL方向和BL→AP方向研究蜕皮甾酮的摄取和跨膜转运规律。结果蜕皮甾酮在2种模型中的表... 目的以Caco-2细胞单层模型,首次研究了蜕皮甾酮的口服吸收与转运特性。方法采用普通Caco-2细胞模型、表达活性CYP3A4酶的Caco-2细胞模型,分别从AP→BL方向和BL→AP方向研究蜕皮甾酮的摄取和跨膜转运规律。结果蜕皮甾酮在2种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在0.1×10-6~1×10-6cm.s-1之间,药物吸收情况为1%~10%;在4 h的实验过程中,4种浓度蜕皮甾酮的ER值均小于1.5。结论研究表明,蜕皮甾酮主要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被细胞摄取和转运,其跨膜转运特性未受到CYP3A4-介导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甾酮 CACO-2细胞模型 25-维生素d3 体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骨-肾-甲状旁腺轴相关因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艳培 廖蕴华 +1 位作者 潘玲 丁文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24-222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不同分期骨-肾-甲状旁腺轴相关因子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37例CKD非透析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不同分期骨-肾-甲状旁腺轴相关因子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37例CKD非透析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GFR)将CKD组再分为4组:CKD 1-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CKD 5期组,比较各组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蛋白、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 )、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 ALP )等水平;对 FGF23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FGF23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CKD 3-5期组FGF23、iPTH、ALP升高,1,25-(OH)2D3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CKD 4-5期组血磷及klotho蛋白升高,血钙降低(P﹤0.05)。FGF23与血磷(r=0.432,P﹤0.001)、iPTH(r=0.409,P﹤0.001)、ALP(r=0.372,P﹤0.001)、klotho蛋白(r=0.383,P﹤0.001)、平均动脉压(MAP)(r=0.276,P﹤0.001)呈正相关;与eGFR(r=-0.600, P﹤0.001)、血钙(r=-0.192,P=0.012)、1,25-(OH)2D3(r =-0.228,P =0.003)、高密度脂蛋白(HDL)(r=-0.252,P=0.001)、清蛋白(r=-0.273,P﹤0.001)、血红蛋白(r=-0.449,P﹤0.001)呈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eGFR、血磷、klotho 蛋白、HDL对 FGF23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 患者 FGF23、iPTH、ALP、1,25-(OH)2D3水平改变早于血钙、血磷、klotho蛋白;eGFR、血磷、klotho蛋白、HDL是FGF23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成纤维生长因子23 KLOTHO蛋白 1 25-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