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SIRT1、GATA-3表达及气道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歆 刘维英 +2 位作者 武晨 梁雪杰 开锦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6-693,共8页
目的探究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哮喘+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哮喘+VD_(3))组,每组8只。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小鼠于第1、8、15天给... 目的探究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哮喘+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哮喘+VD_(3))组,每组8只。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小鼠于第1、8、15天给予卵清蛋白(OVA)混悬液0.2 ml致敏,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于第22~28天使用1%OVA雾化吸入激发,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次雾化30 min,1次/d,连续激发7 d;哮喘+VD_(3)组每次雾化前30 min给予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注射液(4μg/kg),对照组和哮喘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激发后麻醉处理采集小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气道黏液水平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gE及BALF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肺组织SIRT1、GATA-3表达水平(SIRT1、GATA-3的平均OD值)与小鼠血清IgE及BALF中IL-4、IL-5、IL-13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肺组织气管及伴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支气管管腔狭窄,气道黏膜上皮增生,气管内黏液分泌增多;哮喘+VD_(3)组小鼠上述改变较哮喘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血清IgE和BALF中IL-4、IL-5、IL-13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肺组织中GATA-3表达均增高(P<0.05),肺组织中SIRT1表达降低(P<0.05);与哮喘组比较,哮喘+VD_(3)组小鼠血清IgE和BALF中IL-4、IL-5、IL-13水平及肺组织GATA-3表达均降低(P<0.05),肺组织SIRT1表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SIRT1表达水平与GATA-3表达量、血清IgG及BALF中IL-4、IL-5、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小鼠肺组织GATA-3表达水平与血清IgG及BALF中IL-4、IL-5、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可缓解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肺组织中SIRT1的表达,抑制GATA-3的表达,进而降低炎性因子(IL-4、IL-5、IL-1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25-维生素d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GATA结合蛋白-3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子幸 胡欣 +3 位作者 陶诗萌 何友军 蔡传云 江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前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老年抑郁量表(GDS-1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测试,并根据PSQI评分将患者按照失眠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度失眠组32例、中度失眠组38例、重度失眠组35例。运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评估患者客观睡眠质量,监测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及觉醒次数;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3、TNF-α水平。结果重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觉醒次数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总睡眠时间少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P<0.05);中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SE、MoCA评分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25(OH)D3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失眠严重程度、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及血清25(OH)D3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老年人 认知 25-维生素d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负性调控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NF-κB信号通路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颖芳 赖国祥 +2 位作者 柳德灵 林庆安 廖云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44-2048,共5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ASMCs并使之被动致敏,以1,25-(OH)2D3作为干预因素。EMSA法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ASMCs并使之被动致敏,以1,25-(OH)2D3作为干预因素。EMSA法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观察NF-κB p65的核易位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及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维生素D 24-羟化酶(CYP24)和IκBαmRNA的表达水平;放线菌素D处理实验检测IκBαmRNA的表达。结果:(1)1,25-(OH)2D3显著削弱被动致敏HASMCs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及其亚单位p65的核易位;(2)1,25-(OH)2D3能通过增加被动致敏HASMCs中IκBα的mRNA稳定性及减少其蛋白磷酸化水平2个途径显著上调细胞中IκBα的表达;(3)1,25-(OH)2D3显著上调被动致敏HASMCs中VDR的mRNA表达并诱发其功能性反应。结论:1,25-(OH)2D3能通过上调被动致敏HASMCs中IκBα的表达抑制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且这一作用与VDR有关,这可能是其调控被动致敏HASMCs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平滑肌细胞 1 25-维生素d3 核因子κβ 受体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谷丽娟 刘建萍 +1 位作者 霍亚南 刘精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36-39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肌酐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肌酐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常规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钙、血磷、体质指数及胰岛素等指标。结果 (1)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与体质指数、血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2型 1 25-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欣 黄健 +5 位作者 刘畅 杨静 黄匀 李晓颖 闵亚丽 于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探讨1,25-(OH)_2维生素D_3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血管生成素样蛋4(Angptl4)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A组),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每组各30例。将60例DN患者按性别、年龄配... 目的探讨1,25-(OH)_2维生素D_3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血管生成素样蛋4(Angptl4)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A组),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组(C组),每组各30例。将60例DN患者按性别、年龄配对再随机分为接受1,25-(OH)_2D_3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检测所有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尿Angptl4,血1,25-(OH)_2D_3、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钙(C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Angptl4,治疗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12周,并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和C组患者ACR、尿Angptl4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1,25-(OH)_2D_3、血Angptl4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比,C组患者ACR、尿Angptl4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1,25-(OH)_2D_3、血Angptl4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ACR和尿Angptl4水平下降(P<0.05),血1,25-(OH)_2D_3、血Angpt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Angptl4水平与血1,25(OH)_2D_3的水平呈正相关(r=0.526,P<0.05),与尿Angptl4水平呈负相关(r=-0.656,P<0.05),与尿ACR水平呈负相关(r=-0.621,P<0.05)。结论 DN患者血Angptl4水平明显下降、尿Angptl4水平明显上升,而补充活性维生素D_3后,DN患者的血Angptl4水平有所提升,且蛋白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1 25-维生素d3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抑制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颖芳 赖国祥 +1 位作者 戚好文 吴昌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可能作用。方法:离体培养HASMCs,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1,25-(OH)2D3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确定1,2... 目的: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可能作用。方法:离体培养HASMCs,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1,25-(OH)2D3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确定1,25-(OH)2D3最佳作用浓度;用最佳作用浓度刺激HASMCs 48 h后以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1,25-(OH)2D3在10-9-10-7 mol/L范围内能显著抑制哮喘血清被动致敏的HASMCs增殖(P<0.05),且10-7 mol/L时抑制作用最强;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这一最佳作用浓度的1,25-(OH)2D3能显著抑制被动致敏HASMCs由G0/G1期向S期的转化;此外,1,25-(OH)2D3能显著抑制被动致敏HASMCs中PCNA的表达。结论:1,25-(OH)2D3能抑制哮喘血清被动致敏的HASMCs增殖,有助于哮喘气道重塑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1 25-维生素d3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人胃腺癌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方安 卢娟 +2 位作者 朱志芬 于龙顺 潘龙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对胃腺癌MGC-80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1,25-二羟维生素D3(10-6、10-5、10-4mmol.L-1)作用于MGC-803细胞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试验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测定...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对胃腺癌MGC-80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1,25-二羟维生素D3(10-6、10-5、10-4mmol.L-1)作用于MGC-803细胞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试验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TRAP-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1,25-二羟维生素D3作用24、48、72和96h后胃腺癌细胞生长均明显受抑制,48h后细胞周期出现向G0/G1期移行的特征性动力学改变,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对人胃腺癌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维生素d 胃腺癌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颖芳 柏长青 +1 位作者 戚好文 吴昌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7-528,531,共3页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VD)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其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VD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VD)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及其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VD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改变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的MMP-9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提示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细胞脱落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改变,而VD组可部分逆转上述病理改变;②VD组的支气管内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和平滑肌细胞核数显著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③VD组肺组织MMP-9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D干预可明显减轻慢性哮喘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并可通过部分抑制肺内MMP-9的表达来延缓气道重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1 25-维生素d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哮喘大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妍 周新 王笑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58-862,共5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大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即CD4+CD25+Foxp3+T细胞)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8只Wistar大鼠用卵白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四组(n=7)。治疗组1于激发前1 h给予口服1,25(OH)...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哮喘大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即CD4+CD25+Foxp3+T细胞)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8只Wistar大鼠用卵白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大鼠哮喘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四组(n=7)。治疗组1于激发前1 h给予口服1,25(OH)2D3;治疗组2于激发前1 h给予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组3则于激发前1 h给予以上两药联合应用;组4于激发前1 h不用药(哮喘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和IL-10水平,计数总细胞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reg与CD4+T细胞的比值;检测肺组织中IL-10和Foxp3mRNA表达。以未造模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7)。结果哮喘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与哮喘对照组比较,各哮喘治疗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IL-4水平降低而IL-10水平增高;外周血和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reg与CD4+T细胞比值明显增高;肺组织中IL-10 mRNA和Foxp3 mRNA表达增加。各哮喘治疗组间及其与正常对照组间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哮喘大鼠给予1,25(OH)2D3可增加外周血和脾脏Treg比例和Foxp3mRNA表达水平。提示1,25(OH)2D3对Treg具有调节作用,对哮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维生素d 哮喘 气道炎症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海园 唐征 +2 位作者 施婴婴 王慧 刘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7-915,共9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获得脐血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分化、成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获得脐血单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诱导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以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用1,25(OH)2D3(10 nmol/L)干预(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来源DCs分化、成熟各阶段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1,25(OH)2D3对DCs分化成熟过程中维生素D受体(VDR)和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的影响;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凋亡情况。另设不使用1,25(OH)2D3干预者为对照组。结果①干预组iDCs表面CD14分子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40.05%vs 5.14%,P<0.001),而CD1a和CD11c分子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2.73%vs 30.07%,P<0.01;91.27%vs 95.94%,P<0.05),mDCs表面CD80、CD86和HLA-DR分子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2%vs 17.75%,P<0.01;51.10%vs 69.76%,P<0.01;69.38%vs 92.35%,P<0.01)。②随着DCs的分化成熟,iDCs和mDCs的CYP27B1表达均显著高于单核细胞(P=0.005,P=0.002),而且mDCs CYP27B1的表达显著高于iDCs(P=0.01)。iDCs和mDCs的VDR表达显著低于单核细胞(P=0.01,P=0.003),但iDCs和mDCs的VD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③干预组iDCs的CYP27B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VDR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1,25(OH)2D3对mDCs的CYP27B1和VDR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④FITC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rhTNF-α刺激48 h后,干预组DCs的早期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8%vs 9.23%,P<0.01);rhTNF-α刺激72 h后,干预组DCs的晚期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9.39%vs 7.27%,P<0.01)。结论 1,25(OH)2D3抑制了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的分化和成熟,促进脐血单核细胞来源DCs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维生素d3 树突状细胞 分化 成熟 凋亡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Th17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顾磊 徐庆 曹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41-4142,共2页
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具有多方面活性,如调节肾、肠道钙、磷代谢及组织生长分化等功能,主要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来介导。1,25(OH)2D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多方位调控机体... 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具有多方面活性,如调节肾、肠道钙、磷代谢及组织生长分化等功能,主要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来介导。1,25(OH)2D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多方位调控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细胞调控 活性代谢产物 免疫调节作用 维生素d受体 机体免疫功能 生长分化 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哮喘气道重塑小鼠模型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颖芳 洪景芳 +2 位作者 柳德灵 林庆安 赖国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itD组。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反复激发9周(共31次)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V...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itD组。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反复激发9周(共31次)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VitD组在每次OVA激发前1 h予以腹腔注射100 ng 1,25-(OH)2D3。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OVA进行致敏和激发。末次激发后24 h处死小鼠。肺组织分别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及上皮下纤维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核移位及IκBα、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测肺组织中IκB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哮喘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下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的结构改变,而1,25-(OH)2D3的干预可有效减轻上述病理改变;(2)1,25-(OH)2D3明显抑制哮喘肺组织中NF-κB p65的核移位;(3)1,25-(OH)2D3能通过上调IκBα的mRNA表达并抑制其磷酸化来上调哮喘肺组织中IκBα的蛋白表达。结论 1,25-(OH)2D3可通过负性调控NF-κB信号通路来拮抗哮喘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小鼠 1 25-维生素d3 核转录因子-ΚB IΚB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悦 刘莉侠 +4 位作者 杨明珍 曾庆曙 黄震琪 吴炜 安福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模型组经腹腔给予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经尾... 目的观察并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模型组经腹腔给予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给予100 ng/d的1,25-二羟维生素D3,正常对照组均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经腹腔及尾静脉注射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 h记录体重并采血,测量血小板计数,评价出血倾向。2周后处死小鼠并解剖,取骨髓涂片,镜下计数巨核细胞。从多方面评估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注射第10天开始,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小鼠进食量开始明显增加,精神和反应逐渐恢复;体重、血小板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出血倾向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产板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高,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低,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在一般情况的改善、体重及血小板数的上升、出血倾向的降低和促进骨髓血小板生成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动物模型 1 25-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分析全反式维甲酸和1,25-二羟维生素D_3诱导结肠癌细胞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俊明 陶莎 +2 位作者 庄菁 梁雪清 罗超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5-261,共7页
为探讨结肠癌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 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研究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 1 ,2 5-二羟维生素 D3诱导分化结肠癌 Lo Vo细胞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 .经比较消减 c DNA文库的序列与基... 为探讨结肠癌细胞诱导分化的机制 ,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 (suppression 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研究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 1 ,2 5-二羟维生素 D3诱导分化结肠癌 Lo Vo细胞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 .经比较消减 c DNA文库的序列与基因库的序列 ,发现 :有 1个基因的序列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中的 1个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高度同源 ,同时发现6个新 EST (基因库登录号为 AW2 66492、AW2 66493、AW2 66494、AW58751 8、AW58751 9和AW58752 0 ) .说明诱导分化涉及到多个基因的表达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和 EST的功能对于结肠癌的防治将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1 25-维生素d3 抑制性消减杂交 基因表达 结肠癌细胞 诱导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莉 王璐璐 吴小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因子TNF-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25(OH)2D3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因子TNF-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25(OH)2D3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1,25(OH)2D3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经1,25(OH)2D3处理72 h后细胞周期出现向G0/G1期移行的动力学改变(F=9.81,P<0.05)。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且与其抑制TNF-α的表达可能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维生素d3 胃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高危角膜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党森涛 陆晓和 +1 位作者 周瑾 白浪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92-896,903,共6页
目的研究药物1,25-二羟基维生素D3(二羟维D3)在高危角膜移植模型中对免疫排斥反应及新生血管生长情况的影响,揭示1,25-二羟维D3作为免疫抑制剂在角膜移植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按不同浓度的1,25-二羟维D3(1... 目的研究药物1,25-二羟基维生素D3(二羟维D3)在高危角膜移植模型中对免疫排斥反应及新生血管生长情况的影响,揭示1,25-二羟维D3作为免疫抑制剂在角膜移植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按不同浓度的1,25-二羟维D3(1×10-5和1×10-7mol/L)及环孢霉素A(CsA)分组,连续用药2周,观察移植物排斥情况并于术后4、7、14d取材行原位杂交等实验,分析各组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1,25-二羟维D3作用下,高危角膜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新生血管生长受抑制;合用CsA后效果更明显。原位杂交实验证实1,25-二羟维D3能显著抑制植片IL-1α、TNF-αmRNA表达(P<0.01);对VEGF表达无直接影响。结论1,25-二羟维D3能有效地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及角膜移植急排期的免疫排斥反应,机制可能包括对前炎症因子(IL-1α、TNF-α)生成的抑制作用,而对VEGF无明显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 1 25-d3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气道重塑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颖芳 赖国祥 +1 位作者 柳德灵 林庆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17-3520,共4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及上皮下纤维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的α-SMA表达。结果:(1)哮喘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细胞脱落、上皮下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的结构改变,而1,25-(OH)2D3的干预可有效减轻上述病理改变;(2)VD组肺组织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OH)2D3能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α-SMA的表达并有效抑制哮喘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1 25-维生素d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俊波 宋云熙 +2 位作者 曾雪峰 王彦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43-745,共3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处理后DC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对DC表型和分泌细胞因子IL-10...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处理后DC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体外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对DC表型和分泌细胞因子IL-10和IL-12的影响;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DC过继卵蛋白致敏小鼠肺组织病理特点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结果经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后,DC表达CD80和MHCⅡ均明显降低,而CD11c变化不明显;分泌IL-10显著增加,而分泌IL-12显著降低。过继小鼠肺组织未见典型的哮喘样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抑制DC成熟,经其处理后DC过继致敏小鼠可诱导对抗原的免疫耐受,避免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1 25-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欣 蒋文勇 +1 位作者 刘倩 于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159-2161,共3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mmol/LD-葡萄糖)、高糖组(含25mmol/LD-葡萄糖)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细胞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mmol/LD-葡萄糖)、高糖组(含25mmol/LD-葡萄糖)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的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SMA和E-cad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6.576±1.044vs.4.715±0.776;0.752±0.086vs.0.491±0.023,P<0.05),而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2.085±0.553vs.4.970±0.845;0.163±0.036vs.0.478±0.062,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可能通过下调α-SMA的表达,上调E-cad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 1 25-维生素d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E-钙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海园 唐征 +2 位作者 王翼 施婴婴 刘志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体外分离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对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体外分离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 IL-4)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 TNF-α)培养8 d诱导分化为DCs,予1,25(OH)_2D_3(10 nmol/L)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经CD3磁珠阳性分选后获得T细胞,并以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和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混合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1,25(OH)_2D_3干预组DCs刺激同种同体CD3^+T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61.6±8.23对75.21±6.21),且CD3^+CD4^+和CD3^+CD8^+T细胞亚群的增殖率均降低(59.24±10.22对74.54±6.89,47.06±12.10对59.97±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s与同种同体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收集上清液检测细胞因子,1,25(OH)2D3干预组IL-12和IFN-γ浓度均低于对照组(78.84±11.8对99.06±9.07,9.76±2.75对22.45±2.6),而IL-4则高于对照组(49.45±2.84对35.75±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25(OH)_2D_3可抑制脐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s刺激自体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且诱导T细胞免疫应答呈Th2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维生素d3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脐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