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5%小偏置正面碰撞的某乘用车前端结构改进设计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林峰 刘卫国 +2 位作者 张君媛 张乐 周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400-2405,共6页
对比分析25%小偏置正面碰撞车体结构变形与正面全宽和40%偏置碰撞车体结构变形异同点。针对小偏置碰撞车体结构变形特点提出车体前端结构优化措施,优化措施包括结构改进与材料加强两个方面。对优化后的整车模型进行25%小偏置碰撞虚拟实... 对比分析25%小偏置正面碰撞车体结构变形与正面全宽和40%偏置碰撞车体结构变形异同点。针对小偏置碰撞车体结构变形特点提出车体前端结构优化措施,优化措施包括结构改进与材料加强两个方面。对优化后的整车模型进行25%小偏置碰撞虚拟实验,结果表明车体结构优化效果显著,乘员舱侵入量明显减小。进行了正面全宽和40%偏置碰撞工况下的减速度波形验证,证明改进整车模型刚度配置合理,不会影响乘员约束系统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性 25%小偏置正面碰撞 车体结构评价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面25%重叠偏置碰撞测试的轿车改进设计 被引量:15
2
作者 肖龙 李莉 +1 位作者 段大伟 刘优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91,共8页
根据2012年8月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新推出的车辆正面25%重叠碰撞测试规程对某款轿车进行碰撞仿真和试验,结合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分析了车辆正面小重叠碰撞事故的特点,并根据评估规程评估该车的车体结构仅达到及格等级。为提高该车的碰... 根据2012年8月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新推出的车辆正面25%重叠碰撞测试规程对某款轿车进行碰撞仿真和试验,结合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分析了车辆正面小重叠碰撞事故的特点,并根据评估规程评估该车的车体结构仅达到及格等级。为提高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从车体结构设计和关键部件材料更换这两条途径对该车进行改进,改进后在同一工况下的仿真结果显示车辆的车体变形程度和乘员舱侵入量明显减小,车体结构评估等级提升为良好,说明改进后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25%重叠碰撞 碰撞安全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正面偏置碰撞小身材驾驶员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葛如海 傅靖江 +1 位作者 吕玫 许长龙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5-362,共8页
现有的汽车驾驶员约束系统都是基于50百分位的男性假人设计的,并不适用于小身材驾驶员。为了更好的保护小身材驾驶员,在研究了对50百分位男性假人在40%偏置碰撞中实现最大保护程度而设计的约束系统使用在小身材驾驶员之后的保护效果的... 现有的汽车驾驶员约束系统都是基于50百分位的男性假人设计的,并不适用于小身材驾驶员。为了更好的保护小身材驾驶员,在研究了对50百分位男性假人在40%偏置碰撞中实现最大保护程度而设计的约束系统使用在小身材驾驶员之后的保护效果的基础上,分析偏置碰撞中车身绕Y轴、Z轴旋转的角度曲线,对角度波形进行优化分析。同时研究安全气囊的点火时间、排气孔直径大小对小身材驾驶员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50百分位男性驾驶员,小身材驾驶员胸部和颈部受到的伤害更大,颈部向后时的剪切力增加了7倍,颈部弯矩也增加了0.5倍。车体绕Y轴旋转角度最小化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小身材驾驶员头部和颈部造成的伤害。将气囊点火时间从35 ms提前至25 ms,可以降低颈部所受26%的向后的剪切力和30%的弯矩伤害,从而提升偏置碰撞中小身材驾驶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正面偏置碰撞 小身材驾驶员 角度波形 安全气囊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40%偏置碰撞中约束系统对女性驾驶员的保护研究
4
作者 洪亮 傅靖江 周海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提高正面40%偏置碰撞中女性驾驶员安全性,利用仿真软件MADYMO建立包括驾驶员座椅、转向系统、安全气囊、男性假人、安全带等在内的男性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并经试验验证;然后参照2015版欧洲新车评价规程,调整驾驶员座椅位置,并用女性... 为提高正面40%偏置碰撞中女性驾驶员安全性,利用仿真软件MADYMO建立包括驾驶员座椅、转向系统、安全气囊、男性假人、安全带等在内的男性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并经试验验证;然后参照2015版欧洲新车评价规程,调整驾驶员座椅位置,并用女性假人代替男性假人,建立女性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最后利用女性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分析驾驶员约束系统参数对女性驾驶员伤害的影响。结果显示,缩短转向柱长度,将使头部与胸部伤害降低,但使颈部伸张弯矩增加;当气囊4点钟、8点钟、12点钟拉带长度分别为180,180,270 mm时,头部伤害指标较原始值上升25.50%;当安全带限力等级由5.0 k N降至2.5 k N时,胸部压缩量降低1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40%偏置碰撞 约束系统 设计参数 女性驾驶员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小偏置碰撞策略及测试评估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贾丽刚 农天武 +1 位作者 劳兵 林智桂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5,共4页
随着汽车事故的增加,且小重叠碰撞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小偏置碰撞试验逐渐成为焦点。基于IIHS公布的最新车辆碰撞试验结果,统计超过100余款不同类型的25%小偏置碰撞车辆,建立碰撞转角与碰撞区域的数学模型,将25%小偏置碰撞归结为三种不... 随着汽车事故的增加,且小重叠碰撞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小偏置碰撞试验逐渐成为焦点。基于IIHS公布的最新车辆碰撞试验结果,统计超过100余款不同类型的25%小偏置碰撞车辆,建立碰撞转角与碰撞区域的数学模型,将25%小偏置碰撞归结为三种不同的碰撞策略,分别是吸能策略、掠过策略和掠过与吸能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对三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偏置碰撞试验可运用合理的碰撞策略达到法规要求,对25%小偏置碰撞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小偏置碰撞 数学模型 碰撞策略 碰撞区域 测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5%小偏置碰撞的车身结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崔营营 衣本钢 +2 位作者 田洪生 毛立忠 闫军飞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43,共6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车辆在25%小偏置碰撞中的侧滑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有限元仿真、参考车型侧滑结构分析及实车碰撞试验,对车身25%小偏置碰撞过程中的侧滑策略及传力路径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环状安全车身”与横向引导式边梁是25...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车辆在25%小偏置碰撞中的侧滑过程进行分析,并基于有限元仿真、参考车型侧滑结构分析及实车碰撞试验,对车身25%小偏置碰撞过程中的侧滑策略及传力路径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环状安全车身”与横向引导式边梁是25%小偏置碰撞时提供侧向力的关键结构;基于轻量化设计的车身侧滑策略在保证车辆安全性能的同时可使车身增加的钣金质量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小偏置碰撞 车身侧滑 环状安全车身 车身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IHS小偏置碰撞的车身前端结构开发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玉超 曾繁林 杜波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3,共6页
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考虑了25%小偏置碰撞工况,对车身前端结构提出了"避能"结构的设计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上短梁,使它与前纵梁、前副车架通过传力机构连成一体,同时提高了上、下A柱的结构刚度。通过仿真优... 在某车型开发过程中,考虑了25%小偏置碰撞工况,对车身前端结构提出了"避能"结构的设计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上短梁,使它与前纵梁、前副车架通过传力机构连成一体,同时提高了上、下A柱的结构刚度。通过仿真优化及试验验证,使原车体评价为Poor等级提升到Good等级,证明了"避能"结构设计理念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前端结构 25%小偏置碰撞 “避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近似模型的汽车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8
作者 姜平 鲍娣 +1 位作者 夏梁 谢有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3-449,共7页
为提高某车型前端结构的耐撞性,文章基于正面40%偏置碰撞工况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过程中,使用组合近似模型拟合变量与响应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响应的高精度预测;使用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multi-objec... 为提高某车型前端结构的耐撞性,文章基于正面40%偏置碰撞工况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过程中,使用组合近似模型拟合变量与响应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对响应的高精度预测;使用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获得该优化问题的帕累托(Pareto)前沿,并在确定性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汽车工艺参数在工程实际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其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最后对可靠性优化方案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可靠性优化设计,优化的部件质量减小,整车吸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B柱下方的峰值加速度和防火墙侵入量也满足了可靠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组合近似模型 正面40%偏置碰撞 可靠性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