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坐标图法在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配方优选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涛 李清标 +1 位作者 王国华 祁月月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6期75-76,78,共3页
本文介绍了运用三角坐标图法快速筛选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最佳配方的方法,以乳液稳定性、粒径分布、黏度作为试验指标,选用3种不同类型的乳化剂作为变量,快速筛选出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确定最终配方为98%吡唑醚菌... 本文介绍了运用三角坐标图法快速筛选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最佳配方的方法,以乳液稳定性、粒径分布、黏度作为试验指标,选用3种不同类型的乳化剂作为变量,快速筛选出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确定最终配方为98%吡唑醚菌酯原药占25.6%、溶剂油S150占30%、环己酮占5%、EMULPON CO-360占4%、ATLAS G-5000占0.5%、SOPROPHOR SC占0.5%、Sag1522占0.1%、乙二醇占4%、异丁醇占2%,余量为去离子水.该产品于54℃条件下热贮14 d,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分解率<5%,粒径未出现长大,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水乳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吡唑醚菌酯水乳剂 三角坐标图法 配方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对玉米的防病保健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于晓丽 王培松 +1 位作者 巴信斌 王英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5期92-95,共4页
[目的]了解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在防治玉米大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2012、2013年两年的田间示范试验研究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玉米植株的保健作用。[结果]17.2%吡唑醚菌... [目的]了解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在防治玉米大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2012、2013年两年的田间示范试验研究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玉米植株的保健作用。[结果]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该药剂处理后的玉米穗长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秃头率降低、产量增加。[结论]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乳剂对玉米大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玉米有保健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2%吡唑·氟环唑悬乳剂 玉米 大斑病 防治效果 保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稻瘟病初报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红 李晓刚 章彬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48-49,共2页
2012-2013年,在长沙县、邵东县、绥宁县和桃源县采用田间试验,对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5%吡唑醚菌酯(凯润)16、24 mL/667m2,对水30 kg,均匀喷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 2012-2013年,在长沙县、邵东县、绥宁县和桃源县采用田间试验,对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5%吡唑醚菌酯(凯润)16、24 mL/667m2,对水30 kg,均匀喷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建议制种田防治穗颈瘟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4 mL/667m2,对水30 kg,均匀喷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吡唑乳油(凯润) 稻瘟病 药效 穗颈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与饱粒素水剂组合对玉米大斑病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景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55-155,160,共2页
通过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饱粒素水剂在玉米田应用,验证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明确其组合的使用对玉米有增产作用及对玉米生长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25%吡唑乳油与饱粒素剂组合 玉米大斑病 生长 产量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大豆叶斑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哲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8期138-138,共1页
研究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大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大豆叶斑病防效较好,用药量600 g/hm2,且对大豆生长安全,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25%吡唑乳油 大豆叶斑病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及香蕉苗的安全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郑树壮 张蕊 杨石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的室内毒力,进行巴西蕉叶斑病田间防效试验及对3个品种香蕉幼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的室内毒力,进行巴西蕉叶斑病田间防效试验及对3个品种香蕉幼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17.38、49.25mg/L,显著低于25%戊唑醇乳油。25%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2 000、1 0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高于75%。该药剂800、400、200倍液喷施南天、巴西及粤科等3个品种香蕉幼苗叶片,并未出现叶片变色、变形、生长停滞等药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吡唑乳油 25%戊唑醇乳油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对水稻穗期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水祥 狄蕊 +2 位作者 张震 邱海萍 柴荣耀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110-111,共2页
为提高对水稻穗期稻瘟病的防治水平,特对1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期稻瘟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对水稻穗期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以每667m^2用60g、用药2次为宜,防治效果可达87.67%。
关键词 10%吡唑微囊悬浮剂 稻穗期 稻瘟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醚菌酯水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蒋素莲 谭放军 丁杏芝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98-99,共2页
对10%醚菌酯水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混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200 g/hm2、300 g/hm2、400 g/hm2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9.14%、79.37%、83.4... 对10%醚菌酯水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混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200 g/hm2、300 g/hm2、400 g/hm2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9.14%、79.37%、83.43%,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率分别为7.70%、15.39%、1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乳剂 黄瓜白粉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黑星病毒力测定与防治试验 被引量:19
9
作者 彭埃天 李鑫 +4 位作者 刘景梅 陈玉托 宋晓兵 吴泳梅 杨绍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7,共4页
25%吡唑醚菌酯乳油是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新型杀菌剂,2002年的毒力测定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160μg/mL和320μg/mL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4.46%和98.28%。2003-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用4 000... 25%吡唑醚菌酯乳油是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新型杀菌剂,2002年的毒力测定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黑星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160μg/mL和320μg/mL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4.46%和98.28%。2003-2004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用4 000、3 000、2 000倍液施药3次,对香蕉果实黑星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2.58%、86.96%和92.92%,用3 000、2 000、1 000倍液施药3次,对香蕉叶片黑星病防治效果分别78.69%、83.91%和89.4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腈菌唑乳油4 0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吡唑乳油 香蕉黑星病 香蕉大茎点霉 毒力测定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防治黄瓜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佩圣 程星 +2 位作者 朱金钰 赵清春 寇书莲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37-39,共3页
田间试验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对黄瓜疫病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3次药后7d防效在90%以上,同时对黄瓜霜霉病有比较好的兼治作用。
关键词 60%吡唑·代森联分散粒剂(百泰)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美玲 黄阿兴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4期60-61,共2页
进行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第三次药后10d防效达77%以上,对香蕉叶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20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相对较差。生产... 进行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第三次药后10d防效达77%以上,对香蕉叶斑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20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相对较差。生产上,推荐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叶斑病 25%吡唑乳油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殷茵 陆彦 龚卫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87-88,91,共3页
为了明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性,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2020年梅雨期长、阴雨天气多的情况下,连续用药3次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仍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 为了明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性,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2020年梅雨期长、阴雨天气多的情况下,连续用药3次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仍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次调查防效均在7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建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与24%腈苯唑悬浮剂3200倍液交替使用。本结果可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登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 25%吡唑悬浮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兴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67-67,共1页
针对不同浓度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进行黄瓜灰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灰霉病发病初期,1hm^2用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有限成分)285~350g对水750kg,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 针对不同浓度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进行黄瓜灰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黄瓜灰霉病发病初期,1hm^2用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有限成分)285~350g对水750kg,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间隔期为7天,共喷3次。药后10天各处理防效为80%以上,对黄瓜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吡唑·啶酰分散粒剂 黄瓜灰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卫刚 胡伟群 张蕊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6-137,共2页
为验证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5—6月在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五和基地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00和600mg... 为验证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5—6月在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五和基地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00和600mg/kg浓度对葡萄霜霉病两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9.8%和84.4%,均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并且对葡萄表现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吡唑·代森联分散粒剂 葡萄霜霉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15
作者 杨士玲 马丽 +2 位作者 李新民 王庆芹 赵洪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139-139,143,共2页
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供试药剂的各剂量对黄瓜安全,未发生药害;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黄瓜霜霉病开始发生时立即用药,适宜用量为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37.5~450.0 g/hm2,且与对照药剂250 g/L... 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供试药剂的各剂量对黄瓜安全,未发生药害;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黄瓜霜霉病开始发生时立即用药,适宜用量为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37.5~450.0 g/hm2,且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600 g/hm2防效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吡唑分散粒剂 黄瓜霜霉病 安全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氟菌·唑醚水分散粒剂配方及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鹏 王文桥 +2 位作者 黄啟良 孟润杰 刘颖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4,107,共7页
为筛选25%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fluopicolide·pyraclostrobin)水分散粒剂的配方并明确其田间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本文在选定氟吡菌胺与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干法"加工工艺筛选出25%氟吡菌胺&... 为筛选25%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fluopicolide·pyraclostrobin)水分散粒剂的配方并明确其田间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本文在选定氟吡菌胺与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干法"加工工艺筛选出25%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的优化配方,并制备了达到应用标准的试验样品,开展了该样品田间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Terwet1004、Tersperse 2700、Morwet D425、尿素、超细煅烧高岭土等为配方助剂,加工出的25%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样品崩解迅速,悬浮率高于90%,热贮稳定性合格;在喷施剂量(按有效成分)为480、360、288g/hm2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93.96%、92.31%、89.04%。25%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可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氟吡胺·吡唑分散粒剂 配方筛选 马铃薯晚疫病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等对桃树疮痂病的防治药效
17
作者 汪云法 廖旋刚 周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94-95,共2页
通过新型杀菌剂25%吡唑醚菌酯和60%唑醚·代森联等药效试验表明,2 000和3 000倍液的25%吡唑醚菌酯及750倍液的60%唑醚·代森联处理,在第3次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到93.1%,84.2%和86.5%,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2 000倍液和80%代... 通过新型杀菌剂25%吡唑醚菌酯和60%唑醚·代森联等药效试验表明,2 000和3 000倍液的25%吡唑醚菌酯及750倍液的60%唑醚·代森联处理,在第3次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到93.1%,84.2%和86.5%,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2 0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800倍液处理的76.4%和50.1%,且3个处理对桃树生长都有一定保健作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田间推荐浓度25%吡唑醚菌酯2 000~3 000倍,60%唑醚·代森联750倍。防治时间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间隔15 d左右用药1次,并根据桃树生育期、发病情况连续用药3~4次,至桃果转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吡唑 60%·代森联 桃树疮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文忠 董梦雅 +1 位作者 周俊辉 吴希宝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7期87-89,共3页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的药剂,以感病品种糯稻99-25为试验对象,在黄海农场二生产区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25%吡唑醚菌酯SC900ml/hm^2对水稻穗颈瘟防效最高,为83.25...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的药剂,以感病品种糯稻99-25为试验对象,在黄海农场二生产区进行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25%吡唑醚菌酯SC900ml/hm^2对水稻穗颈瘟防效最高,为83.25%;75%三环唑WP防效其次,为80.17%。因此,25%吡唑醚菌酯SC能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的发生,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穗颈瘟 药效试验 防效 25%吡唑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引根 杨佩华 +4 位作者 王铭 方利民 顾理流 浦冠勤 毛建萍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4-736,共3页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叶和桑椹无明显药害;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和3 000倍液以及40%嘧霉胺粉剂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防治 桑椹小粒性核病 50%灵-硫磺 70%甲基托布津 25%吡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助剂G-100A调控农药对靶传递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桂珍 陈博聪 +2 位作者 杨利超 郑壁稀 张磊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9-305,共7页
随着统防统治技术的发展,将多种农药制剂结合喷雾助剂混配使用已成为主要施药方式之一,但由此也带来了不同企业制剂产品或配方助剂与喷雾助剂之间的桶混稳定性问题。本文将聚丙烯酸酯类微交联结构功能高分子助剂G-100A与脂肪醇聚氧乙烯... 随着统防统治技术的发展,将多种农药制剂结合喷雾助剂混配使用已成为主要施药方式之一,但由此也带来了不同企业制剂产品或配方助剂与喷雾助剂之间的桶混稳定性问题。本文将聚丙烯酸酯类微交联结构功能高分子助剂G-100A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结构高分子助剂、三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等小分子助剂复配后作为配方助剂,制备了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水乳剂,并在田间进行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浓度下,所制备的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水乳剂药液对靶标的黏附力与沉积量显著提高,且具有良好的抗蒸发性能,在防治田间水稻纹枯病时,减量25%仍可达到对照药剂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此外,G-100A还可作为喷雾助剂使用,其在药液中以特有的结构存在,可有效抑制水分蒸发、减少雾滴飘移,并可有效降低雾滴碰撞叶面时的界面能,防止雾滴弹跳。研究表明,G-100A有望作为农药减施的调控手段之一,在更多配方体系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功能助剂 喷雾助剂 G-100A 甲环唑 吡唑 乳剂 对靶传递 药液性能 稻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