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试验
1
作者 许明丽 张天乐 师永东 《湖北植保》 2016年第1期19-20,54,共3页
为了研究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瑞凡)喷雾防治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瑞凡)按150g/hm2、112.5g/hm2和75g/hm2施药后的防效分别为89.20%、85.89%和71.55%,对照药剂30%精甲·嘧... 为了研究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瑞凡)喷雾防治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瑞凡)按150g/hm2、112.5g/hm2和75g/hm2施药后的防效分别为89.20%、85.89%和71.55%,对照药剂30%精甲·嘧菌酯悬浮剂270g/hm2,防效为78.77%。供试药剂3个施药浓度间150g/hm2和112.5g/hm2差异不显著。可见,应用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当地葡萄霜霉病防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4%悬浮剂 葡萄 霜霉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炔酰菌胺防治红香芋疫病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方辉 张惠琴 +1 位作者 陈孝赏 王会福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899-900,911,共3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 g·L^(-1)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红香芋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 500倍液在芋头疫病发生初期6月25日,发生盛期7月12日用药2次,末次药后23 d的防效达79.3%,极显著优于常规用药,且安全性好。
关键词 250 g·L^-1悬浮剂 红香芋疫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槟榔芋疫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庆阳 李宇慧 +4 位作者 张武鸣 袁辉 黄超艳 郑婷 黄小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2期60-60,64,共2页
采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8%精甲霜灵·锰锌、80%烯酰吗啉4种不同药剂对槟榔芋疫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00 mL/hm^2、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50 mL/hm^2、68%精甲霜灵·... 采用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8%精甲霜灵·锰锌、80%烯酰吗啉4种不同药剂对槟榔芋疫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00 mL/hm^2、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50 mL/hm^2、68%精甲霜灵·锰锌1650 g/hm^2与80%烯酰吗啉525 g/hm^2对槟榔芋疫病的防效均较好,可作为常用药剂的替换或轮换药剂用于防治槟榔芋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疫病 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 68.75%霜霉威悬浮剂 68%精甲霜灵·锰锌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霜霉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4
作者 何建群 张润 +4 位作者 王凌燕 毛再慧 李建芸 彭家郁 任丽英 《植物医生》 2016年第2期60-63,共4页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实、新梢、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柄等幼嫩组织,不为害着色后的果实和老化的叶片,常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长不良,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植株抗性差。笔者用4种药剂...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实、新梢、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柄等幼嫩组织,不为害着色后的果实和老化的叶片,常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新梢生长不良,果实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植株抗性差。笔者用4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进行田间试验,以探索出对葡萄霜霉病防控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葡萄生产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葡萄生产 吗啉 药剂处理 病情指数 感染指数 可湿性粉剂 农药剂型 霜脲氰 悬浮剂 流动剂 原药 施药 果粒 霜霉威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