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叶香茶菜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被引量:2
1
作者 常燕玲 梁晓琴 +4 位作者 黄艳 潘立卫 侯萍 任晨阳 李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为研究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 ex Hook.)Hara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硅胶、反相硅胶C 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 H NMR、13 C NMR、HR-ESI-MS等... 为研究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 ex Hook.)Hara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硅胶、反相硅胶C 18、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 H NMR、13 C NMR、HR-ESI-MS等波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从长叶香茶菜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木栓醇(1)、齐墩果酸(2)、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3)、2α,3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 a,3a,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5)、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6)、cleistocalyxin(7)、熊果醇(8)、2α-羟基乌苏酸(9)、2a,3a,24-三羟基熊果-12,20(30)-二烯-28-酸甲酯(10)、maquatic acid(11)和2α,3α,24-三羟基-12,20(30)-二烯乌苏酸(12)。以上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香茶菜 萜类化合物 -羟基-齐墩果烷-11 13(18)--28 2a 3a 24-羟基熊果-12 20(30)--28-甲酯 木栓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山毛桃根抗脑胶质瘤活性成分及其纳米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唐霖 蒋振奇 +1 位作者 李娟 吴爱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8-472,共5页
采用溶剂提取和萃取方法得到白山毛桃根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萃取物.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了各萃取物对脑胶质瘤细胞U87MG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法比对确认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为2α,3α,24-三羟基-... 采用溶剂提取和萃取方法得到白山毛桃根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萃取物.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了各萃取物对脑胶质瘤细胞U87MG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法比对确认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纳米胶束,对其包封率、粒径及ζ电位等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抗肿瘤活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白山毛桃根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脑胶质瘤细胞U87MG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与标准品比对确认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为乙酸乙酯部位的主要成分,且该成分对脑胶质瘤细胞活性具有较强抑制作用.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的2α,3α,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纳米胶束包封率为64. 7%,粒径为20 nm,粒径分布宽度(PDI)为0. 246,ζ电位为-5. 7 m V.细胞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与单体化合物相比,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纳米胶束对脑胶质瘤细胞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为白山毛桃根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山毛桃根 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 脑胶质瘤 活性成分 纳米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典鹏 韦金育 +3 位作者 陈月圆 李延 潘争红 曾振东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4,173,共4页
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的方法 ,从中越猕猴桃 (Actinidiaindochinensis)的根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 :2α,3α,2 4 三羟基 1 2 烯 2 8 齐墩果酸 (Ⅰ ) ,2α,3α 二羟基 1 2 烯 2 8 乌苏... 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的方法 ,从中越猕猴桃 (Actinidiaindochinensis)的根部分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 ,分别鉴定为 :2α,3α,2 4 三羟基 1 2 烯 2 8 齐墩果酸 (Ⅰ ) ,2α,3α 二羟基 1 2 烯 2 8 乌苏酸 (Ⅱ ) ,2α,3α ,1 9α 三羟基 1 2 烯 2 8 乌苏酸 (Ⅲ ) ,熊果酸 (Ⅳ ) ,β 谷甾醇 (Ⅴ ) ,和 β 胡萝卜甙(Ⅵ )。化合物Ⅰ、Ⅱ、Ⅲ、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其中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猕猴桃 12--28-乌苏 12--28-齐墩果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