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热温度对22Si2MnCrNi2MoA钢渗碳层的影响
1
作者
黄斌
朱洪武
+2 位作者
杨忠
周乐育
刘雅政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5年第3期36-42,共7页
通过固体渗碳试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渗碳层的影响,分析了加热温度一碳浓度一显微硬度一残余奥氏体的关系以及残余奥氏体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当渗碳时间为6h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渗碳层的碳浓度逐渐增加...
通过固体渗碳试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渗碳层的影响,分析了加热温度一碳浓度一显微硬度一残余奥氏体的关系以及残余奥氏体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当渗碳时间为6h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渗碳层的碳浓度逐渐增加,碳浓度分布梯度越来越平缓。22Si2MnCrNi2MoA钢渗碳层的显微硬度一碳浓度关系符合正态分布。在渗碳处理过程中,为了使渗碳表层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组织,22Si2Mn.CrNi2MoA钢渗碳层表面碳浓度应该控制在0.80%-0.90%之间。当表面碳浓度超过0.80%~0.90%时,渗碳完成后需采取后续的工艺措施来消除已经存在的残余奥氏体,如采用长时间自然时效或深冷处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具用钢
22si2mncrni2moa
渗碳
残余奥氏体
加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热温度对22Si2MnCrNi2MoA钢渗碳层的影响
1
作者
黄斌
朱洪武
杨忠
周乐育
刘雅政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5年第3期36-42,共7页
文摘
通过固体渗碳试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钎具用钢22Si2MnCrNi2MoA渗碳层的影响,分析了加热温度一碳浓度一显微硬度一残余奥氏体的关系以及残余奥氏体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当渗碳时间为6h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渗碳层的碳浓度逐渐增加,碳浓度分布梯度越来越平缓。22Si2MnCrNi2MoA钢渗碳层的显微硬度一碳浓度关系符合正态分布。在渗碳处理过程中,为了使渗碳表层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组织,22Si2Mn.CrNi2MoA钢渗碳层表面碳浓度应该控制在0.80%-0.90%之间。当表面碳浓度超过0.80%~0.90%时,渗碳完成后需采取后续的工艺措施来消除已经存在的残余奥氏体,如采用长时间自然时效或深冷处理等。
关键词
钎具用钢
22si2mncrni2moa
渗碳
残余奥氏体
加热温度
Keywords
drilling tools steel
22si2mncrni2moa
earburizing
retained austenite
heating temperature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热温度对22Si2MnCrNi2MoA钢渗碳层的影响
黄斌
朱洪武
杨忠
周乐育
刘雅政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