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19铝合金火箭贮箱筒体多环焊缝残余应力分析与调控
1
作者 占小红 黄舒文 +4 位作者 王建峰 段宇航 程立宏 卢书林 赵耀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7-1138,共12页
作为推进系统的一部分,可重复使用火箭贮箱的服役性能会直接影响火箭的回收次数。由于现有的实验方法难以揭示贮箱焊缝复杂的应力关系,因此,针对2219铝合金贮箱多环缝筒体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模型,进行搅拌摩擦焊应力仿真... 作为推进系统的一部分,可重复使用火箭贮箱的服役性能会直接影响火箭的回收次数。由于现有的实验方法难以揭示贮箱焊缝复杂的应力关系,因此,针对2219铝合金贮箱多环缝筒体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建立模型,进行搅拌摩擦焊应力仿真并校核,以研究可重复火箭贮箱多条环焊缝的应力影响关系,并探明最优的焊接顺序,从而提高构件服役性能。结果显示:整体残余应力以纵向残余拉应力为主,受温度梯度与位移约束的影响,焊缝之间的残余应力会进行传递,使得5条环焊缝的应力峰值产生差异,其中横、纵向残余应力峰值最大相差33.9%、23.3%。在不同焊接顺序下,焊后残余应力峰值、分布均不同,初焊焊缝在筒体中部,且约束位置变化幅度大的焊接顺序拥有最好的焊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环焊缝 搅拌摩擦焊 有限元仿真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2219铝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阳 刘崇宇 +1 位作者 贾桂龙 何克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3-514,共12页
通过熔炼,向2219铝合金熔体中分别添加0.15%(质量分数)的Zr、Sc、La和Ce,制备含不同稀土元素的Al-Cu合金铸锭;对所得合金进行均匀化热处理、热轧、固溶及时效处理,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对2219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 通过熔炼,向2219铝合金熔体中分别添加0.15%(质量分数)的Zr、Sc、La和Ce,制备含不同稀土元素的Al-Cu合金铸锭;对所得合金进行均匀化热处理、热轧、固溶及时效处理,研究稀土微合金化对2219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Sc元素均可提高2219合金中Al_(3)M(Al_(3)Zr、Al_(3)Sc、Al_(3)(Sc,Zr))相的密度,而添加La、Ce元素,则会在合金内分别形成Al_(11)La_(3)和Al_(8)Cu_(4)Ce相;上述第二相均可通过抑制再结晶来细化铝合金晶粒。此外,Al_(3)M相能促进θ″相的形成和转化,并可有效地提升人工时效态合金的纳米析出相密度。经历人工峰值时效处理后,含Sc合金强度最高。而在自然时效态合金中,含La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稀土元素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硬质颗粒细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付兴宇 兰箭 +1 位作者 杜诺 匡泳科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7,共6页
为了探究2219铝合金中硬质颗粒细化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镦拔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应变梯度理论计算了负应力三轴度下不同尺寸颗粒的应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等效半径从18μm降低到3μm时,颗粒的应力集中系数增大约1.79倍;当应力三轴度从-... 为了探究2219铝合金中硬质颗粒细化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镦拔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应变梯度理论计算了负应力三轴度下不同尺寸颗粒的应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等效半径从18μm降低到3μm时,颗粒的应力集中系数增大约1.79倍;当应力三轴度从-0.67上升到-0.33时,颗粒的应力集中系数平均增长了约46.4%。设计了不同高径比的镦粗试样,验证了实际热变形过程中上述参数对颗粒细化的影响。通过对金相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当应力三轴度从-0.70提高到-0.33时,半径大于16μm的颗粒的占比从25.0%下降到18.7%,应力三轴度的绝对值越小,越有利于颗粒的细化;大尺寸颗粒在变形后占比变化更大,对应了更高的断裂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热变形 硬质颗粒 颗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研究
4
作者 周巍 黄亮 +3 位作者 刘昊 李俊辉 王睿 冒文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0,共9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2219铝合金火箭贮箱箱底瓜瓣构件的尺寸精度,进行了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的研究。方法设计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方案,基于LS-DYNA R8.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2219铝合金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有限元模型,...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2219铝合金火箭贮箱箱底瓜瓣构件的尺寸精度,进行了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的研究。方法设计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工艺方案,基于LS-DYNA R8.0有限元软件,建立了2219铝合金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有效验证。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了板料成形过程及其成形效果,阐明了瓜瓣构件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的变形行为。结果板料冲压成形后的等效应力显著集中于圆角过渡区域,应力分布不均导致贴模性较差。引入电磁成形后,板料在瞬时交变脉冲电磁力的作用下具有显著的应力震荡效应,等效应力经高速震荡后可得到有效释放,在放电电压为10 kV条件下,平均应力从71.1 MPa下降至30.4 MPa,降低了57.2%。板料的贴模间距曲线幅值更均匀,平均贴模间距从0.91 mm降低至0.52 mm,随放电电压的不断提高,瓜瓣构件的平均贴模间距不断减小。结论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可有效改善瓜瓣构件的贴模性,经过放电电压12 kV以上的电磁成形后,板料的平均贴模间距在0.5 mm以下,降低了4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成形 磁脉冲辅助冲压成形 2219合金 数值模拟 等效应力 尺寸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2219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炎光 王会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8-92,共5页
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2219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由525℃升高到535℃时,基体中粗大的未溶相回溶至基体,提高了基体过饱和... 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2219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由525℃升高到535℃时,基体中粗大的未溶相回溶至基体,提高了基体过饱和度,有利于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当固溶温度超过540℃时,基体中出现过烧现象,导致断后伸长率明显下降。因此,该合金适宜的固溶处理温度为535℃,经535℃/1.5 h固溶+175℃/18 h峰时效处理后,2219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93.5 MPa、305.9 MPa和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固溶温度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镦拔2219铝合金硬质相形貌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兰箭 杜诺 +1 位作者 付兴宇 张世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7,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2219铝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多向镦拔工艺改善2219铝合金中硬质相形貌。随着累积变形量增加到7.9,硬质相面积占比从9.66%降低为7.37%;并且其中长径比大于3的硬质相占比由初始的83.15%降低到34.23%。基于应变梯度理论建立了... 为进一步优化2219铝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多向镦拔工艺改善2219铝合金中硬质相形貌。随着累积变形量增加到7.9,硬质相面积占比从9.66%降低为7.37%;并且其中长径比大于3的硬质相占比由初始的83.15%降低到34.23%。基于应变梯度理论建立了长椭球硬质相的细观模型,考虑到硬质相尺度效应,当其长径比从1增加到8时,应力集中系数从3.17增大为11.67;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硬质相的尺度效应逐渐弱化。通过多向镦拔实验证明了其可以有效改善硬质相形貌;将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应变梯度理论应用于2219铝合金硬质相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多向镦拔 硬质相 细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中厚板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析出相分布特征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华 李志航 +4 位作者 郝云飞 季亚娟 陈敏 陶虎威 姜炳鑫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2-116,124,共6页
研究了2219-C10S铝合金10 mm中厚板在双轴肩搅拌摩擦焊(BT-FSW)过程中,在不同焊接速度下的焊缝金相组织和析出相分布情况,为提高2219-C10S铝合金BT-FSW的焊接接头质量和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结果表明,由于在板厚方向上的热输入不均匀,... 研究了2219-C10S铝合金10 mm中厚板在双轴肩搅拌摩擦焊(BT-FSW)过程中,在不同焊接速度下的焊缝金相组织和析出相分布情况,为提高2219-C10S铝合金BT-FSW的焊接接头质量和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结果表明,由于在板厚方向上的热输入不均匀,导致在焊核中心区域出现了团状结构。在焊缝不同区域,析出相Al_(2)Cu的含量占比、大小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焊核中心区,析出相的面积占比和平均尺寸最小,且以颗粒形式呈现弥散分布,析出相颗粒的数目最多;轴肩影响区的析出相面积占比最高,轴肩影响区和热影响区的析出相尺寸近似。通过周期浸润腐蚀试验发现,母材区耐腐蚀性最差,热影响区和轴肩影响区其次,焊核中心区耐腐蚀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双轴肩搅拌摩擦焊(BT-FSW) 析出相 周期浸润腐蚀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转速对搅拌摩擦增材2219铝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明 李一迪 +3 位作者 汪辉 赖瑞林 于澍 李云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5-1226,共12页
采用搅拌摩擦增材法(AFSD)制备2219铝合金零件,研究200、300和400 r/min三个不同的主轴转速对沉积态2219铝合金(2219-AFSD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合金母材(2219-T87合金)相比,2219-AFSD合金组织相对均匀,无明显... 采用搅拌摩擦增材法(AFSD)制备2219铝合金零件,研究200、300和400 r/min三个不同的主轴转速对沉积态2219铝合金(2219-AFSD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合金母材(2219-T87合金)相比,2219-AFSD合金组织相对均匀,无明显组织缺陷;在摩擦热和塑性变形的作用下发生动态再结晶,2219-AFSD合金晶粒得到明显细化。沉积过程中温度越高,2219-AFSD合金晶粒尺寸越大,第二相回溶的驱动力越大,导致沉淀强化相重新溶解至基体、θ相尺寸减小及数量减少。2219-AFSD合金极限抗拉强度为265.6~312.5 MPa,约为母材的58%~68%;而2219-AFSD合金的伸长率优于母材,提高至母材的278%~294%。此外,晶粒尺寸和极限抗拉强度与主轴转速呈正相关,断裂伸长率与主轴转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增材 2219合金 晶粒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预变形对2219铝合金板材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高剑 刘胜胆 +5 位作者 覃秋慧 伍英明 何克准 贾桂龙 张航 赵千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83-3594,共12页
采用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扫描开尔文测试(SKPFM)、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研究拉伸预变形量(0~10%)对2219铝合金板材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增加,最大腐蚀深度和腐蚀电流密度减... 采用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扫描开尔文测试(SKPFM)、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研究拉伸预变形量(0~10%)对2219铝合金板材局部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增加,最大腐蚀深度和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腐蚀形式从晶间腐蚀为主逐渐转变为点蚀为主,腐蚀性能提高;预变形量从0%增大到4%时,最大腐蚀深度快速减小,而后缓慢减小。通过对比预变形前后晶界微观组织特征以及晶内和晶界区域伏打电势的变化,分析和探讨了腐蚀形式变化及腐蚀性能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预拉伸变形 局部腐蚀性能 伏打电势 晶界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处理对2219铝合金扩散连接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婷 孟令刚 +3 位作者 亚斌 陈曦 周秉文 张兴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5-101,共7页
采用湿喷丸技术处理铝合金表面,研究喷丸强度对2219铝合金扩散连接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丸强度的提高,表面粗糙度由0.1 mm N的1.917μm增加到0.3 mm N的3.401μm,且过大的喷丸强度易导致表面出现轻微的剥落损伤现象;喷丸强化提供的... 采用湿喷丸技术处理铝合金表面,研究喷丸强度对2219铝合金扩散连接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丸强度的提高,表面粗糙度由0.1 mm N的1.917μm增加到0.3 mm N的3.401μm,且过大的喷丸强度易导致表面出现轻微的剥落损伤现象;喷丸强化提供的残余应力场可以促进界面的扩散连接过程,一方面加速溶质原子扩散并在界面聚集成相且与氧化物产生交互作用;另一方面促进再结晶晶粒形成,利用新晶界的动态迁移过程消除原始界面,两者共同作用提升了界面的愈合效果,0.1 mm N时界面剪切强度可由无喷丸的12.6 MPa提升至41.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湿喷丸 界面愈合 2219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珩 邵斌 +2 位作者 刘佳斌 宗影影 单德彬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6,共10页
采用热压缩方法研究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为360~51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变... 采用热压缩方法研究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变形温度为360~510℃,应变速率为0.01~10 s^(-1)。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和微观组织的影响,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热压缩峰值应力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逐渐降低。电弧增材合金在420℃及以下温度仅发生滑移变形,450℃及以上发生动态再结晶,480℃为最佳锻造温度,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可有效细化增材晶粒。本构方程以动态再结晶温度(450℃)为临界点分为两段,动态再结晶温度以下变形激活能为212.53 kJ·mol^(-1),动态再结晶温度以上为163.37 kJ·mol^(-1)。沿晶界分布的共晶θ相在热压缩过程中发生破碎和固溶,变形温度越高或应变速率越小,固溶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2219合金 热压缩 组织演变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2219铝合金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瑞林 杨新岐 +3 位作者 唐文珅 罗庭 赵耀邦 窦恩惠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在主轴转速250~350 r/min、横向移动速度50~150 mm/min工艺参数下进行2219-T87铝合金搅拌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stir deposition,AFSD)实验,探究工艺参数与多层热循环对沉积层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主轴转速250~350 r/min、横向移动速度50~150 mm/min工艺参数下进行2219-T87铝合金搅拌摩擦沉积增材(additive friction stir deposition,AFSD)实验,探究工艺参数与多层热循环对沉积层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轴转速250 r/min,移动速度100 mm/min工艺参数下可获得成形良好的单道16层增材试样。增材区晶粒尺寸发生显著细化,在4~6μm之间,细小等轴晶组织取代沉积棒料粗大的无规则晶粒组织。增材试样发生剧烈的动态再结晶,整体再结晶晶粒在80%以上,试样底部(第1层)受到多次热循环影响,再结晶晶粒达到91.8%。增材区域织构基本由Cube、Copper、P和RtB四种再结晶织构以及S、T和Brass织构构成。增材试样的硬度和抗拉强度相比于沉积棒料都明显降低,其中,第16层沉积层硬度最大为80HV,约为沉积棒料母材的55.6%;第1~8层沉积层硬度均匀在60HV。增材区水平(longitudinal direction,LD)方向第9~16层和1~8层的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243.0 MPa和219.3 MPa,约为母材的60.0%和52.9%;平均伸长率为19.4%和24.5%,分别约为母材的181.1%和229.0%。增材试样LD方向断裂模式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 2219-T87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蠕变时效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湛利华 朱喜霖 +1 位作者 杨有良 汤智茂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6,共9页
目的研究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蠕变变形行为、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探明焊接态铝合金材料的蠕变变形与强化机制,为超大型高筋薄壁构件板坯搅拌摩擦拼焊+蠕变时效形性一体化制造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蠕变时效实... 目的研究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蠕变变形行为、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探明焊接态铝合金材料的蠕变变形与强化机制,为超大型高筋薄壁构件板坯搅拌摩擦拼焊+蠕变时效形性一体化制造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蠕变时效实验和室温性能测试,研究了有焊缝和无焊缝材料的蠕变时效行为与力学性能演变,结合应力指数、激活能计算和透射电镜表征,分析了焊缝对2219铝合金蠕变时效特性的影响。结果与母材相比,有焊缝铝合金整体蠕变量更低,但前期短时蠕变速率高而后期长时变形速率低,变形机制由母材的扩散蠕变转为位错攀移;有焊缝材料蠕变时效后抗拉强度增加量相对更少,屈服强度增加量基本相同,表现为加工硬化能力降低。同时,焊核区晶粒细小、晶内析出大量弥散的GPⅡ区、θʹʹ和θʹ相,且晶界附近出现无沉淀析出带,热影响区和热机影响区析出相长大,但热机影响区析出相开始出现粗化。结论在蠕变时效过程中,搅拌摩擦焊后的2219铝合金复杂的微观组织演变会提高材料的蠕变变形和强度提升敏感性,上述发现为优化搅拌摩擦焊与蠕变时效成形工艺参数匹配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搅拌摩擦焊 蠕变时效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的平面应变压缩变形行为及本构方程
14
作者 覃秋慧 刘胜胆 +3 位作者 唐建国 何克准 贾桂龙 张航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30,共10页
通过平面应变压缩试验获得2219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20~480℃、应变速率0.1~10 s^(-1)、最大真应变1.2条件下的压缩变形行为;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和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分别建立峰值应力本构方程和应变补偿本构方程,获得合... 通过平面应变压缩试验获得2219铝合金在变形温度320~480℃、应变速率0.1~10 s^(-1)、最大真应变1.2条件下的压缩变形行为;基于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和Arrhenius双曲正弦模型,分别建立峰值应力本构方程和应变补偿本构方程,获得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和应力指数,分析合金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压缩过程中,合金的流变应力先迅速升高,达到峰值应力后稍有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峰值应力本构方程预测的真应力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57%;应变补偿的本构方程预测得到的真应力与试验值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2.6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3。建立的本构方程都能够准确预测2219铝合金在平面应变压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在整个变形过程中热变形激活能范围为135.138~145.410 k J·mol^(-1),应力指数范围为5.920~6.930,表明变形时合金主要的扩散机制为晶格扩散,主要的变形机制为位错攀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平面应变压缩 本构方程 热变形激活能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时效处理对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与微观沉淀析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海涛 陈福龙 +4 位作者 何宗仁 石佳瑷 韩玉杰 曹宏东 郑菁桦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2,共9页
热冲压–淬火一体化工艺是复杂形状铝合金薄壁件的先进成形技术,但受限于较长的标准T6处理时间,如2219铝合金需要不短于12 h。本文研究了2219铝合金的快速双级时效热处理工艺,利用高低温模具内时效处理代替标准的T6处理,通过试验研究了... 热冲压–淬火一体化工艺是复杂形状铝合金薄壁件的先进成形技术,但受限于较长的标准T6处理时间,如2219铝合金需要不短于12 h。本文研究了2219铝合金的快速双级时效热处理工艺,利用高低温模具内时效处理代替标准的T6处理,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效条件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了快速双级时效试验研究,探究了第一步时效温度与时间以及第二步时效时间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第一步时效温度从220℃提高至305℃,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随着第二步时效时间从0.5 h延长至4 h,合金的强度提高。然后,根据快速双级时效试验结果对时效参数范围进行优化,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模内时效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时效条件为220℃/230℃/240℃×5 min+175℃×4 h时,屈服强度不低于T62态的91%,抗拉强度不低于T62态的100%;当时效条件为240℃×5 min+175℃×4 h时,随着模具接触压强从0.33 MPa提高至1.82 MPa,合金的抗拉强度从393 MPa提高至419 MPa。最后对包含时效条件240℃×5 min+175℃×4 h在内的几组典型时效条件下的试样进行TEM分析,观察了其沉淀相的形态与分布。本文提出的高低温双级时效热处理制度,在保证合金性能的前提下,相较于传统时效工艺(175℃×12 h或175℃×18 h),总时效时长减少超过63%,大幅缩短了高强铝合金薄壁冲压件成形后的时效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快速双级时效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沉淀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洋大气条件下2219铝合金FSW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启达 张华 +2 位作者 王彩妹 张健 刘德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0,36,共4页
对8 mm厚的2219铝合金板进行了搅拌摩擦焊试验,在热带海洋大气条件下对接头表面进行暴露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暴露时间下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 对8 mm厚的2219铝合金板进行了搅拌摩擦焊试验,在热带海洋大气条件下对接头表面进行暴露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SEM)、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暴露时间下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接头的拉伸性能降低,暴露3月后接头抗拉强度为400 MPa,断后伸长率为17.53%,暴露12月后抗拉强度下降到363.25 MPa,断后伸长率下降到15.9%;断裂形式由韧性断裂发展为局部脆性断裂,最终发展为大部分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洋大气 2219合金 搅拌摩擦焊 腐蚀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少凯 唐春 +4 位作者 计培智 朱小玲 周洁 杨娇 兰翔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以航天领域常用的2219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酒石酸浓度、硫酸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和氧化电压对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并研究了热水封闭时间对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以航天领域常用的2219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酒石酸浓度、硫酸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和氧化电压对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并研究了热水封闭时间对氧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浓度为50 g/L,酒石酸浓度为80 g/L,氧化电压为16 V,氧化温度为35℃,氧化时间为28 min时,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最佳。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随热水封闭时间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当热水封闭时间为40 min时,其耐腐蚀性能最佳,经336 h中性盐雾实验后无腐蚀斑点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酒石酸-硫酸电解液 阳极氧化 电化学阻抗谱 热水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在弱腐蚀下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虎威 郝云飞 +3 位作者 邵明皓 姜炳鑫 李志航 张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微区电化学阻抗测试、周期浸润测试和浸泡腐蚀,结合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探究了2219铝合金在1 mg/L氯化钠和0.1 mg/L硫化钠混合溶液环境下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前后焊缝未发现明显的力...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微区电化学阻抗测试、周期浸润测试和浸泡腐蚀,结合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探究了2219铝合金在1 mg/L氯化钠和0.1 mg/L硫化钠混合溶液环境下的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前后焊缝未发现明显的力学性能损失,焊缝耐腐蚀性能:WNZ>HAZ/TMAZ>BM。越靠近焊核中心,受热的作用越大,析出相回溶数量越多,提高了基体中Cu的含量,从而降低了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宏观区域的电偶腐蚀造成母材形貌发生较大变化,游离态的Cu^(2+)得到铝基体腐蚀溶解产生的电子析出,加剧腐蚀,出现大面积剥落现象。热影响区与热机械影响区腐蚀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搅拌摩擦焊 腐蚀电化学 微区电化学阻抗 周期浸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滴复合电弧增材制造2219铝合金组织与性能
19
作者 王勇超 魏正英 贺鹏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5-1595,共11页
为了提高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质量和效率,采用新型的电弧增材制造工艺——熔滴复合电弧增材制造(DAAM)技术来制造铝合金样品.采用全新的熔滴生成系统(DGS)代替传统的送丝系统,使得材料的添加与电弧能量相互独立.成形的材料为2219铝合金... 为了提高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的质量和效率,采用新型的电弧增材制造工艺——熔滴复合电弧增材制造(DAAM)技术来制造铝合金样品.采用全新的熔滴生成系统(DGS)代替传统的送丝系统,使得材料的添加与电弧能量相互独立.成形的材料为2219铝合金,通过熔滴系统添加了微量Mg元素.利用熔滴复合电弧增材制造设备沉积了薄壁结构,沉积速率较传统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大幅提升(约为160 mm^(3)/s).观察和分析薄壁结构截面的微观组织表明,薄壁结构的晶粒形态以柱状晶为主,呈现层内柱状晶和层间等轴晶的周期性分布规律.经过T6热处理后,试样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455.4和417.0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342.4和316.4 MPa.较之前的研究结果对比表明,Mg元素的添加提升了2219铝合金的屈服强度,但导致延伸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熔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变形对2219铝合金网状残余结晶相细化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毛献昌 何海林 +2 位作者 林土淦 林海燕 韦俊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5,共9页
网状残余结晶相(RRCPs)偏聚是影响2219铝合金构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其细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RRCPs的破碎细化机理,本文开展了2219铝合金高温(510和530℃)和中低温(240℃)单向压缩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 网状残余结晶相(RRCPs)偏聚是影响2219铝合金构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其细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明RRCPs的破碎细化机理,本文开展了2219铝合金高温(510和530℃)和中低温(240℃)单向压缩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研究了两种变形温度条件下不同相对压缩量(Δh)对RRCPs破碎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条件下,RRCPs主要以拉断和溶解断裂的形式发生细化;当Δh超过60%时,RRCPs才被大量破碎,形成大量长条状粒子,但破碎的结晶相仍呈带状偏聚。中低温变形条件下,RRCPs的破碎效果较显著,主要以脆性断裂的形式发生破裂和细化;当Δh等于20%时,RRCPs即可产生明显的裂纹;而当Δh大于60%时,结晶相被破碎成大量等轴状粒子,且粒子的分布均匀性较好。综上,与高温压缩相比,中低温压缩更有利于RRCPs的破碎,这可为优化2219铝合金多向锻造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19合金 网状结晶相 变形温度 相对压缩量 细化机理 单向压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