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09双相不锈钢本构模型及热加工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亮 帅美荣 +3 位作者 李海斌 王建梅 张旻 王锦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8-54,共7页
目的优化2209双相不锈钢热加工区间,提升其高温变形稳定性。方法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开展压缩实验,分析不同温度(950~1150℃)和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构建基于Arrhenius的双曲正弦本构模型,综合分析热加... 目的优化2209双相不锈钢热加工区间,提升其高温变形稳定性。方法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开展压缩实验,分析不同温度(950~1150℃)和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构建基于Arrhenius的双曲正弦本构模型,综合分析热加工图和变形微观组织演变特征。结果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失稳条件下(950℃/0.01 s^(-1)),奥氏体相所受应变能较小,只有一部分奥氏体晶粒发生了变形;温度升高(1100℃/0.01 s^(-1))后,奥氏体相仍为等轴状晶粒,铁素体相承担塑性变形,此时表现为明显的应变分布不均匀现象;随着应变速率升高到稳定条件(1100℃/1 s^(-1)),奥氏体相承受了更大的塑性变形,且在压缩方向应力的作用下呈现条带状分布,同时发生了γ→δ的转变,这有利于提高钢的热塑性。结论获得了2209双相不锈钢最佳加工区域(1070~1130℃、1~7 s^(-1)),该区域功率耗散系数较大且变化梯度较小,材料热加工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9双相不锈钢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化处理对CHS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熔敷金属晶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柏 唐小华 +4 位作者 罗昌森 蒋勇 罗宏 谢晓萍 余文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1-194,共4页
CHS2209焊条熔敷金属经固溶处理、敏化处理后,进行了晶间腐蚀草酸电解试验。应用金相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晶间腐蚀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应用EDS对CHS2209熔敷金属晶粒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HS2209熔敷金属1070℃固溶处理后,α+γ组... CHS2209焊条熔敷金属经固溶处理、敏化处理后,进行了晶间腐蚀草酸电解试验。应用金相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晶间腐蚀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应用EDS对CHS2209熔敷金属晶粒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HS2209熔敷金属1070℃固溶处理后,α+γ组织分布均匀,铁素体条呈网状。固溶处理使熔敷金属晶界、晶内成分均匀分布,无偏析,降低熔敷金属晶间腐蚀倾向。625~825℃敏化处理后,熔敷金属组织中出现了碳化物析出相颗粒,675℃敏化处理后的熔敷金属组织中析出相颗粒最为粗大。675℃敏化处理熔敷金属晶界的含铬量仅为10.22%,低于不锈钢电极电位对铬含量的要求。在草酸电解条件下,经625~825℃敏化处理后的熔敷金属发生了晶间腐蚀。其中,675℃敏化处理熔敷金属晶间腐蚀最为严重,达到了四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S2209双相不锈钢焊条 熔敷金属 敏化处理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