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KE21 FM在引江济巢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虎 徐学军 代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6,93,共5页
为了对引江济巢工程方案进行优选,利用MIKE21FM模型建立了巢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了引江济巢"菜子湖"和"白荡湖"方案对巢湖水质的改善效果,发现"菜子湖"方案对巢湖水质的改善效果要优于"白荡湖... 为了对引江济巢工程方案进行优选,利用MIKE21FM模型建立了巢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了引江济巢"菜子湖"和"白荡湖"方案对巢湖水质的改善效果,发现"菜子湖"方案对巢湖水质的改善效果要优于"白荡湖"方案;进一步模拟了"菜子湖"方案连续10年引水、联同实施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其它措施条件下的巢湖水质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实施"菜子湖"方案可使巢湖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MIKE21fm模型 引江济巢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对江湖洪期水动力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刘玉娇 余明辉 +1 位作者 黄宇云 吴华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洪水大小由多因素共同决定,湖区洪灾频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将对洪期复杂水动力过程造成影响。为评估其影响,建立了包括鄱阳湖湖区和尾闾以及长江九江到八里江段在内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对1954年大洪水... 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洪水大小由多因素共同决定,湖区洪灾频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将对洪期复杂水动力过程造成影响。为评估其影响,建立了包括鄱阳湖湖区和尾闾以及长江九江到八里江段在内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对1954年大洪水和1991年倒灌2种灾害型洪期过程进行情景模拟,分析了枢纽对长江和湖区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枢纽工程使湖口出流过程更加平缓,具有一定的削峰作用,对长江洪水位基本无影响;1954年大洪水过程,枢纽使湖区水位升高,代表水文站水位壅高最大值为0.021 m;1991年倒灌过程,枢纽使湖区水位降低,湖区水位变化的趋势与湖口流量变化趋势一致,相位稍滞后于流量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江湖水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过程 鄱阳湖 水利枢纽 洪期 MIKE21 fm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行政区域河道防洪水力计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丛晓红 王俊英 唐伟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5-48,55,共5页
现阶段国内跨行政区域河道往往具有行洪空间被侵占、砂石坑林立以及防洪工程体系薄弱等问题,而河道主槽蜿蜒、砂石坑、拦河坎以及复杂的地上物对洪水的影响很难用一维模型进行评估分析。以潮白河京冀段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21FM水动力... 现阶段国内跨行政区域河道往往具有行洪空间被侵占、砂石坑林立以及防洪工程体系薄弱等问题,而河道主槽蜿蜒、砂石坑、拦河坎以及复杂的地上物对洪水的影响很难用一维模型进行评估分析。以潮白河京冀段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21FM水动力学软件搭建二维数学模型,对其进行防洪水力计算和分析。通过模拟分析河道防洪保护区范围、砂石坑不同调蓄能力对水面线的影响、滩地上构筑物对河道流态的影响,研究并确定了河道设计防洪标准和堤防工程标准、砂石坑调蓄能力以及河道的水域空间边界,为下一步河道防洪治理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21fm模型 跨行政区域河道 防洪 水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交汇区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志山 米潭 +1 位作者 姚建 张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2,共7页
为分析自然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下污染物的扩散特征,通过建立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MIKE 21 FM模型,对中国西南中小河流石亭江与其支流鸭子江的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情况进行COD和氨氮扩散情况的数值模拟研究。当汇流比分别为0.50、0.67时... 为分析自然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下污染物的扩散特征,通过建立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MIKE 21 FM模型,对中国西南中小河流石亭江与其支流鸭子江的河流交汇区不同汇流比情况进行COD和氨氮扩散情况的数值模拟研究。当汇流比分别为0.50、0.67时,COD形成的污染带面积较汇流比为0.33时分别增加30.0%、93.8%,COD纵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降低1.8%、3.2%,横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增加1.1%、2.3%,交汇后未出现明显的COD均匀混合位置;氨氮污染带面积较汇流比为0.33时分别增加4.4%、10.6%,氨氮纵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降低1.9%、3.3%,横向质量浓度梯度分别增加2.3%、3.3%,在汇流比为0.33、0.50、0.67时分别于1820、1960、2050 m处均匀混合。研究明确了交汇区不同汇流比情况下的污染物扩散特征,可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同时,MIKE 21 FM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自然河流交汇区污染物浓度场分布,可应用于自然河流交汇区污染物扩散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交汇区 MIKE 21 fm模型 污染物扩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