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苏培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3,共12页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走向中国”向“中国走向世界”时代坐标转换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站在“作者中心地位”用中国话语、中国精神重新书写马...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走向中国”向“中国走向世界”时代坐标转换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站在“作者中心地位”用中国话语、中国精神重新书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对于它的构建来说,其首要环节即是从宏观层面树立起构建的理论目标,明确其理论范式,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成为可能。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视界、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与当代全球新变局的哲学之思、中国传统哲学致思的基本向度与未来走向等三个维度出发,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会发现只有以“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合理性与正当性的哲学视域,才能通向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由之路,创造出一种符合时代语境、中国语境乃至世界语境的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范式 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场学:场域指向、重大使命与创新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4,共8页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理论创新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式,更是致力于自主重构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自觉。交往实践观之所以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范式,其主要根据是,现实场域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和...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理论创新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式,更是致力于自主重构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自觉。交往实践观之所以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范式,其主要根据是,现实场域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和新全球化转换大局的现实场域内在本质趋势的强烈呼唤和鲜明指向;重大使命的出场路径: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观中的逻辑旨归;文明对话与融会创新:融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出场语境、出场路径、出场方式和出场形态的深度关联之中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当代出场的辩证循环,以自身的独特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逻辑,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 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全球化时代、交往实践观与21世纪哲学走向─—再论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平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新全球化时代 交往实践 工业文明 后现代哲学 哲学走向 主体际 现代主义 21世纪 主体性 旧全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拥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5,共9页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至今,整个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由英国一个"典型国家"扩展到全世界。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出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至今,整个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由英国一个"典型国家"扩展到全世界。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出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多个形态。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正在走向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这一复兴进程的第一阶段,全球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第二阶段。此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将指引人类进入一个个性自由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应当为此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剩余价值理论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