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标识性范畴” |
韩庆祥
潘鑫淼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 |
韩庆祥
汤茂玥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境遇 |
晏扩明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形态逻辑 |
袁茵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
苏培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6
|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当代中国形态研究 |
曹富雄
荣之君
郭淑兰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7
|
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重逻辑 |
谢迪斌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8
|
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 |
王凤才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9
|
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
李维武
|
《哲学分析》
|
2010 |
20
|
|
10
|
20世纪8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特点 |
韦日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1
|
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类型 |
朱庆跃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2
|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节点——基于20世纪上半期的分析 |
聂志红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3
|
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主义讨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王增智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曾中止于20世纪50年代吗?——与杨奎松教授商榷 |
祝猛昌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5
|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正视四重语境 |
张亮
胡文根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古代文学论争研究 |
马兆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构建面向21世纪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
张艳涛
高晨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18
|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
关锋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5
|
|
19
|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的理论逻辑 |
陈金龙
杨亮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20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新发展 |
钟明华
董扬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