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云南巧家M_(S)5.0地震微震检测及发震构造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志国 梁姗姗 +3 位作者 刘敬光 翟璐媛 史健宇 周元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0-399,共10页
利用匹配定位方法对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_(S)5.0地震震后24h震源附近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进行遗漏地震扫描和定位,共识别出327个地震事件,约为台网目录的2.4倍,最小完整震级由最初的M_L1.9降至M_L1.1。随后,依据最新目录计算了震后震... 利用匹配定位方法对2020年5月18日云南巧家M_(S)5.0地震震后24h震源附近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进行遗漏地震扫描和定位,共识别出327个地震事件,约为台网目录的2.4倍,最小完整震级由最初的M_L1.9降至M_L1.1。随后,依据最新目录计算了震后震源区的b值,并结合余震展布形态,初步分析此次地震发震构造。研究结果显示,余震序列在平面上显示出NNW-SSE优势展布方向,长度约14km,震源优势深度集中在3~15km;深度剖面展示出主震的发震断层面较陡,并且具有向西倾的趋势。综合主震震源机制解、余震展布形态和周边地质构造背景,认为巧家M_(S)5.0地震发震断层可能为NNW-SSE向走滑性质的断裂,与2014年鲁甸MS6.5地震的发震构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定位方法 微震检测 m_(s)5.0地震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2020年巧家M_(S)5.0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及其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倩 梁姗姗 +2 位作者 于湘伟 章文波 李春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3-1324,共22页
本文联合地震震相报告数据与波形互相关数据,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结合的方法,对2020年云南巧家M_(S)5.0地震以及震后一个月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研究,并结合距主震最近的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特征对巧家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 本文联合地震震相报告数据与波形互相关数据,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结合的方法,对2020年云南巧家M_(S)5.0地震以及震后一个月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研究,并结合距主震最近的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特征对巧家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重定位结果显示,巧家M_(S)5.0主震位于27.19°N,103.17°E,震源深度约为11.9 km,余震震中优势分布方向为近EW向,在深度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10 km深度范围内,整体呈现较为直立的分布形态.重定位后巧家地震序列在N-S、E-W和U-D三个方向上的定位误差分别为:0.64 km、1.06 km和1.94 km.主震震源机制解展示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176°/70°/-13°,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270°/78°/-160°,基于重定位后余震的优势分布方向,本文认为巧家M_(S)5.0地震为与节面Ⅱ参数相近的一次较高角度并以右旋走滑性质为主,发生在上地壳的浅源地震事件.余震序列重定位结果还进一步揭示了巧家地震造成的破裂分为南北两段,破裂方向由东到西,且两段破裂均未破裂到地表,其中南侧破裂较北侧破裂倾角更大且埋深更深,而北侧破裂的时间则短于南侧破裂.此次巧家地震余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的近EW向分支方向高度相似,两个地震的主压应力方向相一致,结合以往鲁甸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鲁甸地震对巧家地震的触发可能性较小.因此,2020年巧家M_(S)5.0地震是该区域块体运动造成的挤压应力累积作用下的一次应力释放过程,产生的破裂为与包谷垴—小河断裂成锐角形式的撕裂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m_(s)5.0地震 地震序列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