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周娟 李丹 龙云铸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8-292,共5页
自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发现感染病例累计7万余例,2019-nCoV传播速度快,影响大。为尽快了解2019-nCoV感染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对2019-nCoV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了解... 自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发现感染病例累计7万余例,2019-nCoV传播速度快,影响大。为尽快了解2019-nCoV感染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对2019-nCoV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了解其致病机制,科学、合理的采取诊疗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nCoV covid-19 SARS-CoV-2 冠状病毒S蛋白 ACE2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97
2
作者 吴安华 黄勋 +1 位作者 李春辉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及感染防控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医疗机构新型冠状肺炎防控须加强预检分诊,早期识别患者,及时管理传染源;切实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接触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时,采取补充预防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培训、监测与督查;采用环境与工程控制措施和加强感染、感控学科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感染 感染防控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服的选择和使用 被引量:68
3
作者 李晔 蔡冉 陆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防护服是医务人员抗击传染病疫情中非常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在应对传播途径未知的新发传染病,以及传播风险很高的传染病中。防护服可以阻止各类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分泌物、喷溅物、颗粒物等接触人体,保护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新冠肺... 防护服是医务人员抗击传染病疫情中非常重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在应对传播途径未知的新发传染病,以及传播风险很高的传染病中。防护服可以阻止各类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分泌物、喷溅物、颗粒物等接触人体,保护医务人员健康,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防护用品。由于本次疫情播散范围大、感染人数较多,对于防护服的需求巨大,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防护服供不应求,一些符合国外标准的防护服也逐渐被使用。作者查阅和比较各国防护服的应用范围和评价指标,以期为医务人员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防护用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防控 标准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常见困惑探讨 被引量:339
4
作者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突发疫情的心理压力和对新发疾病特点的不熟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从医务人员防护、手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突发疫情的心理压力和对新发疾病特点的不熟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从医务人员防护、手卫生、隔离要求等方面对常见的困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感染防控 新发传染病 公共卫生 传染病预防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分期诊治方案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柏启州 王兵 +4 位作者 金大成 张斯渊 贺晓阳 杨宁 苟云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4-771,共8页
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迅猛,但尚无特效抗病毒疫苗或药物。目前国内多地出台了中医防治方案,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各地区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方案以及分期辨治方案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分析新型冠状... 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迅猛,但尚无特效抗病毒疫苗或药物。目前国内多地出台了中医防治方案,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各地区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方案以及分期辨治方案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地区中医防治方案以及一线患者临床特点,核实该病属中医“湿毒疫”范畴,病位在肺脾,病因为疫戾之气,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相关方案认为,中药预防应按照人群体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处方,并根据不同气候、地区以及人群辨证用药,重视综合预防;而治疗则应辟秽化浊、祛湿为治疗的关键点,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按照证候发展规律分5期(观察期、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进行分期辨治。本文通过对疫情期间各地区中医药相关应用进展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及中医药临床治疗的合理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SARS-CoV-2(2019-nCOV) 传染病 中医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建锋(综述) 孟泽松 王贵英(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2-946,共5页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其传染性强、病情进展迅速,造成了重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已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成为COVID-19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其传染性强、病情进展迅速,造成了重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已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成为COVID-19的重点高危人群,其罹患COVID-19的风险高,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高、预后差。但是,目前抗肿瘤相关治疗尤其是肿瘤免疫治疗与COVID-19的关系仍不明确。因此,了解COVID-19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阐明COVID-19感染与肿瘤免疫学及免疫治疗的关系,制定COVID-19疫情下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被引量:18
7
作者 梁继仁 韦松华 +4 位作者 钱秀芳 刘银梅 杨惠英 杨洋 余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排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将某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列为确诊病例组(确诊组),2019-nCov核酸检测至少...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排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建议。方法将某院留观的COVID-19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列为确诊病例组(确诊组),2019-nCov核酸检测至少二次阴性,经上海市静安区专家组会诊后予以排除的患者列为排除病例组(排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资料方面的差异。结果确诊组14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33∶1,年龄中位数为51.5(38.3,63.0)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0例(71.43%);排除组84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0.95∶1,年龄中位数37(29.0,59.75)岁,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14例(16.67%);两组在年龄分布、流行病学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居住地分布以及临床表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诊组白细胞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数占比高于排除组(92.86%VS 7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的患者数占比低于排除组(P=0.001)。两组胸部CT结果比较,确诊组患者磨玻璃样渗出影、斑片渗出影等改变所占的比例高于排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患者由散在或多发肺炎进展为磨玻璃样肺炎的中位时间为3(2,5)d。结论患者年龄、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肺部磨玻璃样等CT表现是COVID-19的特征因素,临床医生在诊疗时应加以甄别,进一步提高COVID-19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楠楠 石婕 +1 位作者 曾丽忠 杨拴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1-266,共6页
自2019年12月中旬开始,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至中国其他省市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 自2019年12月中旬开始,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至中国其他省市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更是成为此次疫情中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肿瘤并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了解其分布特征,以便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更好地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和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对肿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为肿瘤患者如何应对此次疫情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时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的使用指南》解读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小宁 蒋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1-285,共5页
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流行是政府、公众及每位卫生专业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的使用指南》,对从事公共卫生、感... 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流行是政府、公众及每位卫生专业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时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的使用指南》,对从事公共卫生、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医用口罩的使用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了解在社区、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照护中医用口罩佩戴和管理的建议,旨在为口罩的正确佩戴,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医用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管理 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地区8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丹 龙云铸 +4 位作者 黄彭 郭文龙 吴双华 周青 傅京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2月27日株洲市80例确诊为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比...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2月27日株洲市80例确诊为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比较轻型和普通型组、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80例确诊患者中,湖北疫区来源22例(27.5%),非湖北疫区来源58例(72.5%),其中有明确接触传染源者45例(56.3%),无明确接触史者13例(16.3%)。聚集性疫情共17起,涉及病例55例,湖北输入性聚集疫情4起,病例9例,其中家庭聚集3起;本地聚集性疫情13起,病例46例,家庭聚集10起,社交聚集2起,朋友聚餐1起。8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7.5岁;男女比例为1∶1;22例患者(27.5%)合并基础疾病,居前3位的基础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轻型病例8例(10.0%),普通型55例(68.8%),重型11例(13.8%),危重型6例(7.5%)。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腹泻。与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相比,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更高,发生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分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数正常或减低者78例(97.5%),淋巴细胞计数<1.0×109/L者20例(25.0%);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清蛋白均低于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均P<0.05),多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11.3%)患者无肺炎表现,15例(18.8%)患者肺部单侧受累,56例(70.0%)患者肺部双侧受累,17例(100.0%)重型、危重型患者均为双肺受累。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呈家族聚集性发病,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大多数重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减少,可作为临床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预测和仿真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金恺 张虎 +3 位作者 贾鹏 权益 陈梁港旭 王长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2-1312,共11页
传染病的传播分析对于社会公共安全与城市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此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传播,构建了一个城市级结构化疫情预测和仿真模型.该模型基于最新的传染病动力学理论,综合地理信息网络,将易感者、潜伏者、感染者和康复者... 传染病的传播分析对于社会公共安全与城市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此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传播,构建了一个城市级结构化疫情预测和仿真模型.该模型基于最新的传染病动力学理论,综合地理信息网络,将易感者、潜伏者、感染者和康复者(SEIR)模型与社会网络模型相结合,对预测区域进行多层级划分;宏观上使用二分网络模拟公共设施与社区节点的关系;微观上使用改进的SEIR模型模拟节点内部的传染情况;节点间使用智能体追踪个体的传播过程.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的2020年武汉市与北京市疫情确诊及治愈病例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疫情仿真上更灵活,预测结果更准确,并能直观地体现不同人群的分布情况和流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传染病 易感者、潜伏者、感染者和康复者(SEIR)模型 复杂网络模型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颖 苏娜 +2 位作者 陈昭阳 蒋艾豆 徐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4-790,共7页
目的计算机检索磷酸氯喹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文献并提取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目的计算机检索磷酸氯喹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文献并提取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27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主要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初筛文献2788篇,筛选后最终纳入磷酸氯喹用于感染性疾病文献481篇。其中用于疟疾456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4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2篇、寨卡病毒(ZIKV)4篇、人感染禽流感1篇、流感4篇、埃博拉病毒(EBOV)2篇、登革热病毒(DENV)7篇、COVID-19研究1篇。磷酸氯喹治疗疟疾疗效确切,体外研究显示氯喹能抑制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SARS-CoV、ZIKV、DENV和SARS-CoV-2,动物研究显示磷酸氯喹可以抑制小鼠中甲型禽流感诱导的肺自噬细胞增多,但不能抑制病毒载量和促炎细胞因子。此外,磷酸氯喹对埃博拉病毒无效。磷酸氯喹除了恶心、呕吐等常见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心脏及眼部毒性。结论磷酸氯喹对于HIV、SARS-CoV、ZIKV、DENV和SARS-CoV-2具有体外抑制作用,但缺乏临床研究。建议按照诊疗方案给药时,应该警惕磷酸氯喹的不良反应,合并用药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磷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感染性疾病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不同区域工作岗位个人防护专家共识 被引量:198
13
作者 李春辉 黄勋 +62 位作者 蔡虻 陈萍 陈文森 陈修文 邓子德 董宏亮 付强 高武强 高晓东 龚瑞娥 巩玉秀 侯铁英 胡国庆 胡必杰 李洁 李卫光 林玲 刘丁 刘聚源 刘卫平 刘运喜 陆群 马红秋 茅一萍 孟秀娟 逄崇杰 乔甫 任南 单淑娟 孙树梅 汤灵玲 童德军 王辉 王力红 王庆红 文建国 吴红曼 吴红梅 吴静 吴秀颖 鲜于舒铭 向天新 熊薇 徐艳 阎颖 杨怀 杨亚红 姚希 袁晓宁 岳丽青 曾翠 曾烂漫 张浩军 张静萍 张乐 张卫红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左双燕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9-213,共15页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括赴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同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机构;指导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合理有效利用防护用品,同时也覆盖了几乎所有非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使用。本共识通过评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暴露的风险,根据暴露风险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本共识主要内容还包括:个人防护用品介绍及适用范围,三级防护穿脱流程,个人防护用品异常的防范与应急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要合理进行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区域划分,以及重点分诊岗位安排有经验的感染科或呼吸科医生参与分诊,这些是风险评估的前提要求;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既要防止防护不足,又要避免滥用与过度使用,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为前提,预防新冠肺炎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nCoV covid-19 个人防护用品 区域岗位 分级防护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国口罩应用范围及相关标准介绍 被引量:68
14
作者 左双燕 陈玉华 +3 位作者 曾翠 吴安华 任南 黄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6,共8页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了多起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的肺炎。nCoV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加之春运特殊时期,短期内nCoV肺炎患者确诊病例、重症病例、疑似病例均急剧上升。疫情引发医务人员及公众对口罩...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生了多起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的肺炎。nCoV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加之春运特殊时期,短期内nCoV肺炎患者确诊病例、重症病例、疑似病例均急剧上升。疫情引发医务人员及公众对口罩的大量需求,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不同类型的口罩遵循不同的标准。作者调研各国口罩应用范围及相关标准,对口罩的发展历史、分类、标准、评价指标等进行梳理,以期为医务人员及公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口罩 标准 感染防控 公共卫生 传染病预防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医疗队驻地感染防控探讨 被引量:87
15
作者 李六亿 吴安华 姚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为做好救治工作,全国万名以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承担病例的诊治工作。医务人员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做好医务人员驻地感染防控的管理,防止在驻地发生感染传播事件是援鄂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为做好救治工作,全国万名以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承担病例的诊治工作。医务人员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做好医务人员驻地感染防控的管理,防止在驻地发生感染传播事件是援鄂医疗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要求、个人清洁与物品消毒、生活中的感染防控、环境消毒与空气净化等方面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疗队驻地 感染防控 新发传染病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渝西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发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爱华 龙泉 田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发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9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发症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9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院收治的9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均无野生动物接触史,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29例(32.22%);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病例49例(54.44%),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接触史12例(13.33%),均为B型流行病学史病例。聚集性发病73例(81.11%)。年龄为3~89岁,平均(48.19±17.85)岁。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主要集中在18~60岁,且以务工人员为主;B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中≥6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于A型流行病学史病例,以农民为主。A、B型流行病学史两组患者不同年龄、职业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发症状为发热及寒战(43例,47.78%)、咳嗽(干咳为主,27例,30.00%)等。发病初期有73例(81.11%)自行服药。患者患病前行为心理状态调查总均分为(15.16±7.64)分。A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在知晓新型冠状病毒、了解防护措施、知晓开窗通风及室内消毒等方面优于B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在知晓不去人口密集地方面优于A型流行病学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具有早期散发,后期聚集性发病,人传人感染的强传染性。中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具有人群普遍易感性。早期诊断、早期隔离、综合治疗,积极控制慢性基础疾病对控制新冠肺炎病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covid-19 2019-nC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1770例发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苑伟 陈相军 +6 位作者 黄应德 周益 方明旺 曹钰 李大江 曾勇 陈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时了解发热门诊患者的发热原因及临床表现,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大型综合医院2020年1月17日—2月2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流...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时了解发热门诊患者的发热原因及临床表现,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大型综合医院2020年1月17日—2月2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共有1770例患者,男性888例,女性882例,其中21~40岁患者占61.24%。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5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主要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为主,分别占100.00%、40.00%。857份胸部CT普通扫描检查报告中,阳性822份,阳性率为95.92%。结论发热门诊的设立有利于对发热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筛检,就诊患者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以中青年为主,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行胸部CT检查阳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发热患者 流行病学 2019-nCoV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疾控人员工作状况及情绪耗竭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邱倩文 黄冰 +6 位作者 张弘玥 郝莹 李致兴 陈雄飞 王子晨 王声湧 董晓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4-542,共9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的工作状况及职业情绪耗竭影响因素,为保障CDC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2月26日~3月8日期间,采用便利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线上调查我国各级共403名CDC人员...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的工作状况及职业情绪耗竭影响因素,为保障CDC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2月26日~3月8日期间,采用便利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线上调查我国各级共403名CDC人员在COVID-19期间的工作状况及心理情况.结果:疫情期间CDC人员承担多项重要的工作,如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整理、科普宣传及实验室检测等,76.9%(310/403)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长>8 h,职业情绪耗竭检出率为44.7%(180/403).与非流行病学调查员相比,流行病学调查员接触确诊患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检测标本的比例(χ^2分别为31.496、57.489、69.416、48.255)和上级追责压力(χ^2=7.195)、超负荷工作压力(χ^2=23.707)、日均工作时长(t=-8.601)及职业情绪耗竭程度(t=-2.816)均较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总人群中,与一般职员相比,中层干部和领导人员(β分别为1.609、3.892,P<0.05)的职业情绪耗竭程度较高;日均工作时间越长(β=0.179,P=0.006)、越担心被感染COVID-19(β=0.406,P<0.001),职业情绪耗竭越严重;职业自我概念越高(β=-0.152,P<0.001)、组织支持感越高(β=-0.149,P=0.006),职业情绪耗竭程度越低.在流行病学调查员中,接触检测标本的人员(β=2.197,P=0.003)职业情绪耗竭程度较高;工龄越长(β=-0.105,P=0.017),职业情绪耗竭程度越低.结论:CDC人员在抗疫期间大多超负荷工作,建议扩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才队伍从而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提高组织支持力度和CDC人员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感、降低担心被感染COVID-19的焦虑程度,从多方面降低CDC人员的职业情绪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 流行病学调查员 工作状况 职业情绪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SARS-CoV-2的新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军花 李学龙 +3 位作者 刘茜阳 于琳 吴珊珊 尹秀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1-54,共4页
鉴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方法的准确、快速、简便等特性,优化后可以做为检出COVID-19病原的新方法。在不影响结果判读的情况下,通过对扩增时间及检测样本浓度进行优化,以达到预期目的。结果表明,检测SARS-CoV-2的最优反应程序为94℃预变... 鉴于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方法的准确、快速、简便等特性,优化后可以做为检出COVID-19病原的新方法。在不影响结果判读的情况下,通过对扩增时间及检测样本浓度进行优化,以达到预期目的。结果表明,检测SARS-CoV-2的最优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时间、56℃退火时间及72℃延伸时间均降至5 s,且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孵育5 min,最优模板用量比例(初始值设为4 ng)下限调整在(1:1000)^(1:5000)范围内。阳性样本测试结果符合预期。建立了一种简便、省时,适用于检测低载量病毒样本的新方法,为临床提供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019) SARS-CoV-2(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 PCR ORF1a/b基因 同源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