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暴雨过程分析
1
作者 陈海涛 林敏 常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195-195,198,共2页
本文利用MICAPS实时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普遍高温少雨,各数值预报对降雨把握不准。对降水预报的根本还应该是基于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特别是基于... 本文利用MICAPS实时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普遍高温少雨,各数值预报对降雨把握不准。对降水预报的根本还应该是基于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特别是基于最新的天气实况图,从天气实况出发,对降水预报作出必要的调整;副高强度和位置的变化、副高北抬发展、副高的位置限定了水汽输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冷涡 辽宁营口 2018年7月13-14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13—14日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宝山 贾凡妮 +2 位作者 张琬婷 刘国禹 崔忠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76-177,180,共3页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吉林省2017年7月13—14日发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雨总量大、范围广、强度大、伴有强对流特征、降水时段集中、汇流快、产流急;高空影响系统不显著,低空影响系统主要是低空急流和副热带高压...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吉林省2017年7月13—14日发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雨总量大、范围广、强度大、伴有强对流特征、降水时段集中、汇流快、产流急;高空影响系统不显著,低空影响系统主要是低空急流和副热带高压后部切变;中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的高、低空急流相配合并稳定维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不稳定能量和水汽;不稳定能量显著,CAPE的变化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有2条路径,偏南路径是主要水汽源地,降水前中低层来自2个方向的水汽输送为本次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者交汇是导致吉林省中东部发生强降水的原因;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及盆地效应决定了此次大暴雨极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切变线 急流 吉林省 2017713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4月5-7日延安市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及预报服务 被引量:1
3
作者 同明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173-175,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天气资料和陕西秦智网格预报产品,对2018年4月5-7日延安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Pa高空槽转竖东移过程中,西伯利亚中部冷空气经西北路径向东南推进,暴发此次寒潮天气。对于本次寒潮天气过程,秦智网格... 利用常规观测天气资料和陕西秦智网格预报产品,对2018年4月5-7日延安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Pa高空槽转竖东移过程中,西伯利亚中部冷空气经西北路径向东南推进,暴发此次寒潮天气。对于本次寒潮天气过程,秦智网格系统准确预报出此次降温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降温趋势、最低温度出现时间,为提前预报和及早开展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当平流降温起主要作用时,秦智网格系统最低温度预报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当非绝热降温起主要作用时,秦智网格系统最低温度预报结果与实况相比偏高,需要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环流形势 预报服务 秦智预报 陕西延安 20184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6月7—9日遂川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4
作者 黎丽 韩啸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85-185,187,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各种数值预报模式、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等,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6月7—9日遂川县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动力及热力3个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数值预报模式 江西遂川 201867-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中尺度单体合并在昭通小河镇“2010.7.13”灾害性天气中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安生 郭荣芬 +1 位作者 柴秀芬 徐八林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2期96-101,共6页
低纬度高原特殊地形影响下的云和降水与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情形,中-γ尺度暴雨就是特征鲜明的一类,由此系统引发的降水突发性较强,常造成灾害。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卫星资料、加密乡镇雨量站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 低纬度高原特殊地形影响下的云和降水与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情形,中-γ尺度暴雨就是特征鲜明的一类,由此系统引发的降水突发性较强,常造成灾害。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卫星资料、加密乡镇雨量站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月13日云南昭通小河镇灾害性天气分析发现:短时性、高强度,在降水开始的1 h左右就达到暴雨量级,是此次过程的降水特点;中低层风向辐合、高冷低暖、整层潮湿,低层偏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及对流不稳定能量堆积,以及边界层辐合线的触发提供了中尺度天气背景;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此次暴雨形成的云图中尺度特征;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镶嵌在中-β尺度上的中-γ尺度单体为形成强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该类系统以"单体合并型"和"自壮大升尺度型"居多,且"单体合并型"占较大比例;单体组织化合并可能是部分这类暴雨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尺度 暴雨 积云合并 特征分析 云南昭通小河镇 20107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