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7月12日吉林省中部地区暴雨过程分析
1
作者 于嘉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1期199-200,204,共3页
本文对2018年7月12日吉林省中部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高低空急流配置是造成本次暴雨的原因之一;低空急流将渤海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吉林省中部,为本次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低压中心系统及地面辐合线为... 本文对2018年7月12日吉林省中部地区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高低空急流配置是造成本次暴雨的原因之一;低空急流将渤海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吉林省中部,为本次降水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低压中心系统及地面辐合线为底层提供了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加强了上升运动的强度和高度,并配合地形影响,产生了强烈的动力运动。此次暴雨过程的分析结果可以为以后的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高低空配置 水汽条件 动力运动 吉林省中部 2018年7月12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7月4—5日济宁市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侯红运 李芳 李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231-232,共2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2012年7月4—5日济宁市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并对物理量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低空西南急流在山东西南部的强风速风向辐合为强降水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海上高压阻挡使地面气旋移动缓... 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2012年7月4—5日济宁市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并对物理量场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低空西南急流在山东西南部的强风速风向辐合为强降水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海上高压阻挡使地面气旋移动缓慢是形成强降水的一个主要原因;假相当位温(θse)能量锋区的加强与移向与暴雨的落区较为一致;K指数≥35℃是鲁西南暴雨预报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假相当位温(θse) K指数 山东济宁 20127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恩施州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及影响分析——以2012年7月4~5日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谢萍 单兴佑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0期179-180,共2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资料、卫星雷达和物理量资料分析了2012年7月4~5日湖北恩施州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结果表明:从低层到高层存在着较深厚的暖湿气流层,有不稳定能量的促发,西南急流的形成及充足的水汽供应是导致此次恩施州... 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资料、卫星雷达和物理量资料分析了2012年7月4~5日湖北恩施州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结果表明:从低层到高层存在着较深厚的暖湿气流层,有不稳定能量的促发,西南急流的形成及充足的水汽供应是导致此次恩施州北部出现局部暴雨和大暴雨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成因分析 湖北恩施 20127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11月7日本溪地区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4
作者 崔景轩 刘春溪 +3 位作者 崔曜鹏 张冰莲 王建勋 韩振天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52-154,共3页
本研究基于地面高空观测资料、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11月7日本溪地区强降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受东北冷涡、北上温带气旋以及回流暴雪的综合影响,初期暖湿空气沿冷垫缓慢上滑,辽中地区存在明显的“... 本研究基于地面高空观测资料、欧洲数值预报中心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11月7日本溪地区强降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受东北冷涡、北上温带气旋以及回流暴雪的综合影响,初期暖湿空气沿冷垫缓慢上滑,辽中地区存在明显的“冷—暖—冷”温度垂直结构,存在明显的逆温层和融化层,导致降水开始时以雨雪混合为主;由于强冷平流的降温作用,雨雪转换时间与预报出现1~2 h的偏差,这是此次雪量预报偏小的原因之一;增暖、增湿与北方气旋冷锋后部冷空气作用导致能量锋区和水汽辐合增强,在强动力抬升、水汽辐合作用下,出现了此次本溪地区的强降雪过程;在极暖与极冷气团碰撞下,局地出现弱对流,产生弱雷电,更有利于短时强降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温带气旋 东北冷涡 辽宁本溪 20211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7月21—22日朝阳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预报技术总结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0期206-207,211,共3页
本文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条件、数值预报诊断、雷达等方面,对2012年7月21—22日朝阳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南下冷空气和沿副高外围北上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形成的,加上副高稳定少动... 本文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条件、数值预报诊断、雷达等方面,对2012年7月21—22日朝阳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是由贝加尔湖南下冷空气和沿副高外围北上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形成的,加上副高稳定少动,同时高空正涡度平流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动力结构,为朝阳区域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成因分析 物理条件 数值预报 辽宁朝阳 2012721-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4月5-7日延安市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及预报服务 被引量:1
6
作者 同明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173-175,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天气资料和陕西秦智网格预报产品,对2018年4月5-7日延安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Pa高空槽转竖东移过程中,西伯利亚中部冷空气经西北路径向东南推进,暴发此次寒潮天气。对于本次寒潮天气过程,秦智网格... 利用常规观测天气资料和陕西秦智网格预报产品,对2018年4月5-7日延安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500 hPa高空槽转竖东移过程中,西伯利亚中部冷空气经西北路径向东南推进,暴发此次寒潮天气。对于本次寒潮天气过程,秦智网格系统准确预报出此次降温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降温趋势、最低温度出现时间,为提前预报和及早开展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当平流降温起主要作用时,秦智网格系统最低温度预报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当非绝热降温起主要作用时,秦智网格系统最低温度预报结果与实况相比偏高,需要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环流形势 预报服务 秦智预报 陕西延安 20184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2月12日于田Mw6.9地震破裂过程初步反演:兼论震源机制对地震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勇 许力生 +1 位作者 陈运泰 汪荣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通过反演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W6.9地震的远震波形记录,比较和分析了各种断层面倾角的破裂过程模型,于震后2.2小时确定并发布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并讨论了震源机制不确定性对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根据所确定的破裂模型可知,2014... 通过反演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W6.9地震的远震波形记录,比较和分析了各种断层面倾角的破裂过程模型,于震后2.2小时确定并发布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并讨论了震源机制不确定性对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根据所确定的破裂模型可知,2014年于田MW6.9地震的滑动量分布比较集中,具有朝西南延伸的优势破裂方向的特征.这一特征与该地震的余震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形反演 破裂过程 2014212于田Mw6 9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大地震构造特征及地震海啸灾害 被引量:26
8
作者 马宗晋 叶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1-287,共7页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侧海域发生的地震是自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9级或9级以上。它是由印度洋板块向缅甸微板块底下俯冲过程中的逆断层作用造成的。印度洋板块以每年6~7 cm的速率向北北东方...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侧海域发生的地震是自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9级或9级以上。它是由印度洋板块向缅甸微板块底下俯冲过程中的逆断层作用造成的。印度洋板块以每年6~7 cm的速率向北北东方向运动,与南亚板块发生斜向聚敛俯冲,此运动在该地区解耦为印度洋板块沿巽他海沟的正向俯冲及缅甸微板块东侧的右旋走向平移运动。主震破裂模型研究的结果表明,破裂是由南向北传播的,地震破裂带长达1 200余km,宽度约100 km,最大位移约为20 m,地震断层向上穿透海沟底面,估计约有10 m左右的错距。这次大地震的同震效应导致地球自转轴摆动、地球自转加速,日长缩短。据目前统计,地震引发的大海啸造成305 276人死亡,被此次海啸夺走生命的人数超过了有史以来历次大海啸灾难中死亡人数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1226海啸 大地震 板块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7月20~25日湖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庆丽 郑永光 +2 位作者 李亚萍 高慧琳 李万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7,共7页
利用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性降水有较好监测能力的热带测雨卫星 (TRMM)微波成像仪的85 5GHz资料 ,和GMS逐时红外卫星云图资料 ,分析了 1998 0 7 2 0~ 2 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附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 ,并对其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 利用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性降水有较好监测能力的热带测雨卫星 (TRMM)微波成像仪的85 5GHz资料 ,和GMS逐时红外卫星云图资料 ,分析了 1998 0 7 2 0~ 2 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附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 ,并对其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诊断 ,还考察了GMS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温度 (TBB)分布与湖北 0 7 2 0~ 2 2日暴雨落区及雨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暴雨落区及雨峰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的初期有较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720-25 湖北 中尺度对流系统 暴雨 卫星云图 暴雨落区 雨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7月19日合作市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0
作者 王丽娜 王兴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62-165,共4页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降水量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8年7月19日合作市出现的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是一次副高边缘型中尺度环境配置,500 hPa本地处...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降水量资料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18年7月19日合作市出现的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是一次副高边缘型中尺度环境配置,500 hPa本地处于高原槽前、588 dagpm外围的西南气流中,700 hPa有切变线影响本地,地面存在辐合线。中层水汽一般,低层水汽非常充沛。CAPE值为1 748 J/kg,沙式指数SI为-2.88,具有高层低能舌叠加在低层高能舌之上的能量配置,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建立。雷达反射率因子呈块状到带状的演变,强回波在45~55 dBZ之间,强回波的高度低于-20℃等温线的高度。此次降水过程是对流单体较强发展,维持在合作市上空造成的局地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短、雨量集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背景 物理特征量 甘肃合作 20187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7月28日夏河县暴雨天气影响及气象防灾服务
11
作者 谭久亨 赵宣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214-214,217,共2页
本文介绍了2018年7月28日夏河县暴雨天气过程,并对暴雨天气系统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气象防灾对策,以期为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暴雨天气 影响 气象防灾服务 甘肃夏河 20187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暴雨过程分析
12
作者 陈海涛 林敏 常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195-195,198,共2页
本文利用MICAPS实时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普遍高温少雨,各数值预报对降雨把握不准。对降水预报的根本还应该是基于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特别是基于... 本文利用MICAPS实时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普遍高温少雨,各数值预报对降雨把握不准。对降水预报的根本还应该是基于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特别是基于最新的天气实况图,从天气实况出发,对降水预报作出必要的调整;副高强度和位置的变化、副高北抬发展、副高的位置限定了水汽输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冷涡 辽宁营口 2018713-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思考——兼评2005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华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79,共11页
物权立法是中国民事立法史上的大事,其意义远远超过中国合同法之制定。文章结合2005年7月10日全国人大制定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三次审议稿),分析了我国物权立法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立法建议。具体而言,分析了我国物权立法中总... 物权立法是中国民事立法史上的大事,其意义远远超过中国合同法之制定。文章结合2005年7月10日全国人大制定公布的物权法草案(三次审议稿),分析了我国物权立法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立法建议。具体而言,分析了我国物权立法中总则方面、所有权方面、用益物权方面、担保物权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占有制度方面面临的问题等。在分析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法 20057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草案 物权立法 占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7月6日玛曲局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4
作者 王成福 罗王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209-211,共3页
2018年7月6日玛曲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环流形势,亚洲中低纬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甘南恰好处于副热带高压内部,受西南气流的影响,584 dagpm线西伸到青藏高原西部地区,青藏高原东部有低涡生成,巴湖槽东移... 2018年7月6日玛曲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环流形势,亚洲中低纬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甘南恰好处于副热带高压内部,受西南气流的影响,584 dagpm线西伸到青藏高原西部地区,青藏高原东部有低涡生成,巴湖槽东移到90°E附近时,槽后冷空气分裂南下进入低涡与低涡相结合形成北槽南涡形势,且低涡一直维持在高原东部,使河西中部到高原中部出现暴雨天气。这种形势下,过程以阵性天气开始,以非阵性天气结束,过程雨强不强,但持续时间较长。本次暴雨过程作为汛期暴雨的特殊典型,应当引起预报员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高原 局地暴雨 低涡切变 甘肃玛曲 20187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6月7—9日遂川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5
作者 黎丽 韩啸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85-185,187,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各种数值预报模式、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等,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18年6月7—9日遂川县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动力及热力3个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是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数值预报模式 江西遂川 201867-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7月4—5日涟水县暴雨过程分析
16
作者 陈佳义 陈磊 +1 位作者 唐鹏 叶鸣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区域站雨量、卫星云图、雷达资料、探空资料产品,分析了2018年7月4日夜间至7月5日白天发生在涟水县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在高空西风槽造成西北冷空气入侵和低空西南急流输送水汽的有利条件下产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区域站雨量、卫星云图、雷达资料、探空资料产品,分析了2018年7月4日夜间至7月5日白天发生在涟水县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在高空西风槽造成西北冷空气入侵和低空西南急流输送水汽的有利条件下产生的,暴雨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从K指数、SI指数以及CAPE值分析说明,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充沛的水汽条件和对流不稳定作用下产生。另外,暴雨区地面有强烈的辐合,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造成连续降水对形成大暴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形势 高空急流 雷达回波 探空物理量 江苏涟水 20187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12月贵州省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文钰 张东海 +1 位作者 杨琳 赵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0期167-167,172,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对2018年12月底贵州省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横槽、高原槽和南支槽,700hPa西南急流以及850hPa东北风为此次雨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地面上强大的蒙古冷高压使贵州地面长时间维持低温...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对2018年12月底贵州省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横槽、高原槽和南支槽,700hPa西南急流以及850hPa东北风为此次雨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地面上强大的蒙古冷高压使贵州地面长时间维持低温状态。强盛的西南急流使贵阳探空站逆温层顶温度在此次过程中一直维持在0℃以上,但逆温层之下的冷空气强度很大,同时逆温层高度抬高,两者共同作用为降雪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 环流背景 探空资料 贵州省 2018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7月7—10日汉中市暴雨天气形势分析
18
作者 谢栗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196-197,共2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场等资料分析2012年7月7—10日汉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在典型暴雨天气形势的大背景下,要特别关注秦巴山地局地性强对流的影响。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形势 陕西汉中 201277—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岭市2015年11月7—9日重度雾霾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一鸣 于丽华 +2 位作者 宋佳 张丹丹 毕伊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233-234,共2页
2015年11月7—9日,铁岭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该文通过截取雾霾发生时的各种气象数据,分析了此次雾霾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雾霾是由于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下、近地面层出现较为严重的逆温现象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综合造成的。
关键词 雾霾 PM2.5 大气层结 辽宁铁岭 2015117-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7月30—31日襄汾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
作者 白丽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209-209,共1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等对襄汾县2012年7月30—31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本次暴雨天气期间,襄汾天气主要受到台风"苏拉"北上的影响,使副高维持在豫北区域,随着低槽的向东转移,加上地面...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等对襄汾县2012年7月30—31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本次暴雨天气期间,襄汾天气主要受到台风"苏拉"北上的影响,使副高维持在豫北区域,随着低槽的向东转移,加上地面冷锋的作用,山西大部分区域存在强辐合,最后产生降水。另外,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暴雨天气发生发展提供有利水汽、动力及热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天气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山西襄汾 2012730—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