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7月25—26日东辽县气象局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成龙 邹鹏跃 +1 位作者 李婧语 蔡金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5期210-210,212,共2页
介绍了2017年7月25—26日发生在东辽县的暴雨天气情况,并阐述了东辽县气象局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展的应急响应服务情况,包括监测联防、应急响应、预报预警等,总结了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措施,并对服务效果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 介绍了2017年7月25—26日发生在东辽县的暴雨天气情况,并阐述了东辽县气象局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展的应急响应服务情况,包括监测联防、应急响应、预报预警等,总结了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措施,并对服务效果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气象部门开展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应急响应 气象服务 吉林东辽 2017年7月25—26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7月25—26日铁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庞丽英 董震元 +1 位作者 庞丽洁 孙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80-183,共4页
本文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资料、卫星云图产品,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6年7月25—26日铁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7月25—26日铁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稳定维持的贝湖低涡,受东部阻塞高... 本文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资料、卫星云图产品,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6年7月25—26日铁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7月25—26日铁岭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稳定维持的贝湖低涡,受东部阻塞高压影响,使低涡底部槽加强,不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后部深厚的暖湿气流在辽宁北部交汇,导致铁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对流层中低层的切变线、急流和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天气动力条件;地面气旋和两高之间强辐合场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造成铁岭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物理量 诊断分析 辽宁铁岭 2016725—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7月20~25日湖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庆丽 郑永光 +2 位作者 李亚萍 高慧琳 李万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7,共7页
利用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性降水有较好监测能力的热带测雨卫星 (TRMM)微波成像仪的85 5GHz资料 ,和GMS逐时红外卫星云图资料 ,分析了 1998 0 7 2 0~ 2 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附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 ,并对其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 利用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性降水有较好监测能力的热带测雨卫星 (TRMM)微波成像仪的85 5GHz资料 ,和GMS逐时红外卫星云图资料 ,分析了 1998 0 7 2 0~ 2 5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附近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 ,并对其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诊断 ,还考察了GMS卫星红外云图云顶黑体温度 (TBB)分布与湖北 0 7 2 0~ 2 2日暴雨落区及雨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 ,暴雨落区及雨峰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的初期有较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8720-25 湖北 中尺度对流系统 暴雨 卫星云图 暴雨落区 雨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7月25—26日辽阳地区暴雨过程天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白志娜 杨丹宁 +3 位作者 芦晓彤 张琳 高凌峰 赵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202-203,共2页
本文利用辽阳地区国家级自动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通过Micaps的高空风场、高度场和地面海平面气压场分析辽阳地区2016年7月25—26日的暴雨过程,得出影响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径向环流带来的充沛水汽、地面低压和低层风切变... 本文利用辽阳地区国家级自动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通过Micaps的高空风场、高度场和地面海平面气压场分析辽阳地区2016年7月25—26日的暴雨过程,得出影响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径向环流带来的充沛水汽、地面低压和低层风切变导致气层辐合抬升,同时,较长的维持时间是此次暴雨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形势 水汽 切变 急流 辽宁辽阳 2016725—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13—14日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贾宝山 贾凡妮 +2 位作者 张琬婷 刘国禹 崔忠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76-177,180,共3页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吉林省2017年7月13—14日发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雨总量大、范围广、强度大、伴有强对流特征、降水时段集中、汇流快、产流急;高空影响系统不显著,低空影响系统主要是低空急流和副热带高压...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吉林省2017年7月13—14日发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雨总量大、范围广、强度大、伴有强对流特征、降水时段集中、汇流快、产流急;高空影响系统不显著,低空影响系统主要是低空急流和副热带高压后部切变;中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的高、低空急流相配合并稳定维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不稳定能量和水汽;不稳定能量显著,CAPE的变化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有2条路径,偏南路径是主要水汽源地,降水前中低层来自2个方向的水汽输送为本次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者交汇是导致吉林省中东部发生强降水的原因;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及盆地效应决定了此次大暴雨极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切变线 急流 吉林省 2017713—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6
作者 何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05-205,210,共2页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低... 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2年7月25—26日天津市西青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型,主要影响系统为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以及高空槽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副热带高压维持不变,在副高西北侧偏南风急流的作用下华北地区有水汽通道形成,来自孟加拉湾源源不断的水汽不断向天津地区输送;特大暴雨天气的对流性和持续性特点较为明显;对流层低层的南风急流强度不断增强,之后短波槽携带大量的冷空气入侵天津地区,推动了垂直运动的发生、发展,有利于特大暴雨天气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天津市 西青区 2012725-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热力条件与动力条件分析
7
作者 祁萍 闫旭东 许显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88-190,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500 h Pa甘肃中北部有西风冷槽东移过境,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层700 h Pa有...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500 h Pa甘肃中北部有西风冷槽东移过境,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层700 h Pa有东北风切入;副热带高压西升北抬至甘肃河东地区并长时间维持;副高外围强盛的低空西南气流在临夏州辐合堆积,湿层深厚,为暖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局部有热对流发生,以混合性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强降水 强偏南气流 热力条件 动力条件 甘肃临夏 2017726—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5月25—26日黔南州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杰 周文钰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242-243,246,共3页
本文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Micaps资料对2014年5月下旬的一场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层波动与低层切变、地面冷空气共同作用的形势下,低层西南急流水汽输送,使黔南州东南部地区出现暴雨,部分乡镇大暴雨的天气。
关键词 暴雨 物理量 雷达卫星 贵州黔南 2014525-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6月25—26日南充市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钟启琴 张力 崔宗鸿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针对南充市2021年6月25—26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自动站、高空实况以及模式格点等资料进行暴雨成因分析,并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因副热带高压缓慢西进、500 hPa低值系统维持在盆地、低层有辐... 针对南充市2021年6月25—26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地面自动站、高空实况以及模式格点等资料进行暴雨成因分析,并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因副热带高压缓慢西进、500 hPa低值系统维持在盆地、低层有辐合系统配合而产生的以稳定性降水为主的降水过程。850 hPa盆地中部到东北部西南低涡、700 hPa低空急流、切变线的维持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本次区域暴雨形成中热力作用不明显,但是由于具备其他条件,仍要考虑本地暴雨的预报。欧洲中心细网格风场预报对此次南充市东部的暴雨预报具有指示意义,西南区域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成因分析 数值预报检验 四川南充 2021625—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锦波 魏邦宪 王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91-191,194,共2页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资料、高空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从降水实况分布、天气成因、卫星云图特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等方面分析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由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高原槽及副高584 dagp...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资料、高空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从降水实况分布、天气成因、卫星云图特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等方面分析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由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高原槽及副高584 dagpm线外围充沛的水汽条件共同影响而产生,也是锋面大型降水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共同影响的结果,物理量场指示清楚,具有典型两脊一槽大型降水环流形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成因 局地强对流 甘肃陇南 20177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11—21日永靖县连续性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法俊 李云春 +1 位作者 常静 司发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18-219,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形势、地面形势、物理量场、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2017年7月11—21日永靖县出现的连续性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续高温 大陆高压 数值预报 甘肃永靖 2017711-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7月25日喀左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子媛 高鹏 梁志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206-207,共2页
根据Micaps系统提供的天气预报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4种产品的分析,利用天气动力学知识,对2016年7月25日辽宁省喀左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切变线的形成,为此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触发机制;... 根据Micaps系统提供的天气预报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4种产品的分析,利用天气动力学知识,对2016年7月25日辽宁省喀左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切变线的形成,为此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触发机制;雷达基本反射率可直观地反映降水强度变化和发展过程;基本径向速度产品正负速度区的变化及零等速线的形状,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变线 华北气旋 卫星云图 多普勒雷达回波 辽宁喀左 20167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19—20日铜仁市中部地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3
作者 冉阳 胡萍 +2 位作者 冉仙果 陈军 陈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210-211,共2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主要从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2个方面对2017年7月19—20日铜仁市中部地区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配合中低空切变及低空急...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主要从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2个方面对2017年7月19—20日铜仁市中部地区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配合中低空切变及低空急流,地面冷空气触发抬升作用是造成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大的比湿以及水汽通量辐合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加之强烈的上升运动,使辐合区得到加强发展,导致了特大暴雨天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低空急流 物理量 贵州铜仁 2017719—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4月7—10日嘉峪关市连阴雨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14
作者 梁小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182-184,共3页
2017年4月7—10日,由于西南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嘉峪关市持续4 d全市范围内出现连阴雨天气。本文运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此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理量场的变化趋势对于天气系统的预报有很好... 2017年4月7—10日,由于西南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嘉峪关市持续4 d全市范围内出现连阴雨天气。本文运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此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理量场的变化趋势对于天气系统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切断低压 海平面气压 物理量诊断 甘肃嘉峪关 201747-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7月24—26日胶州市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其预报服务
15
作者 綦东菊 王晓静 周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194-194,197,共2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14年7月24—26日胶州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州地区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是高低空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空槽以及低空切变是影响暴雨天气的主要系统;水汽通量大值区、假相当位温都与暴雨...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14年7月24—26日胶州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州地区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是高低空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高空槽以及低空切变是影响暴雨天气的主要系统;水汽通量大值区、假相当位温都与暴雨落区一致,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天气 天气形势 物理量 预报服务 山东胶州 2014724-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5日乌拉特中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6
作者 刘波 李淑祺 李元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24-224,226,共2页
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5日乌拉特中旗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环境在高空槽、切变线、地面辐合线等天气系统的触发下形成雷... 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5日乌拉特中旗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环境在高空槽、切变线、地面辐合线等天气系统的触发下形成雷暴天气;500 h Pa下游阻塞高压建立,阻挡上游天气系统快速移动,使上游冷空气堆积,形成冷侵入;中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加剧低层上升运动,为强对流天气提供较好的动力抬升条件;卫星云图特殊区域在此次降水短期、短时预报中起到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强对流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2017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7月24—25日烟台市台风“麦德姆”天气过程分析
17
作者 武强 林曲凤 毕文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234-236,共3页
对烟台市"麦德姆"影响期间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对各种数值模式预报的台风"麦德姆"移动路径和降水落区进行了检验,与历史相似路径台风"麦莎"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纬度高压坝、副热带高压的发展及稳定是影... 对烟台市"麦德姆"影响期间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对各种数值模式预报的台风"麦德姆"移动路径和降水落区进行了检验,与历史相似路径台风"麦莎"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纬度高压坝、副热带高压的发展及稳定是影响台风移动路径进而影响降水落区的主要因素,西风带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台风的移向和移速,T639和日本传真图分别对于"麦德姆"的路径和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强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德姆”台风 副高 高压坝 西风槽 山东烟台 2014724-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地区“7·25”强降水过程之溃变理论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鹏洲 张艳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269-270,共2页
论述了溃变理论之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用此方法分析了京津地区一次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并利用实况雷达监测数据对其验证。结果表明:溃变理论能够准确地预测暴雨天气,V-3θ图结构分析法可作为预测暴雨天气的新方法,是传统暴雨天气预... 论述了溃变理论之V-3θ图结构分析方法,用此方法分析了京津地区一次罕见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并利用实况雷达监测数据对其验证。结果表明:溃变理论能够准确地预测暴雨天气,V-3θ图结构分析法可作为预测暴雨天气的新方法,是传统暴雨天气预测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为气象预报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过程 溃变理论 京津地区 20127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林学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林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会
19
作者 范书义 曹鹏云 《山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山东林学会 第七次会员暨山东代表大会林学会成立五十周纪念会 20031225-26 济南 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