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7月13—14日吉林省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宝山 贾凡妮 +2 位作者 张琬婷 刘国禹 崔忠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76-177,180,共3页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吉林省2017年7月13—14日发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雨总量大、范围广、强度大、伴有强对流特征、降水时段集中、汇流快、产流急;高空影响系统不显著,低空影响系统主要是低空急流和副热带高压...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吉林省2017年7月13—14日发生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雨总量大、范围广、强度大、伴有强对流特征、降水时段集中、汇流快、产流急;高空影响系统不显著,低空影响系统主要是低空急流和副热带高压后部切变;中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的高、低空急流相配合并稳定维持,为暴雨区输送了大量不稳定能量和水汽;不稳定能量显著,CAPE的变化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次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有2条路径,偏南路径是主要水汽源地,降水前中低层来自2个方向的水汽输送为本次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者交汇是导致吉林省中东部发生强降水的原因;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及盆地效应决定了此次大暴雨极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切变线 急流 吉林省 2017年7月13—14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暴雨过程分析
2
作者 陈海涛 林敏 常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195-195,198,共2页
本文利用MICAPS实时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普遍高温少雨,各数值预报对降雨把握不准。对降水预报的根本还应该是基于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特别是基于... 本文利用MICAPS实时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18年7月13—14日营口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普遍高温少雨,各数值预报对降雨把握不准。对降水预报的根本还应该是基于对天气形势的分析,特别是基于最新的天气实况图,从天气实况出发,对降水预报作出必要的调整;副高强度和位置的变化、副高北抬发展、副高的位置限定了水汽输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冷涡 辽宁营口 2018713-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6月14—15日道孚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3
作者 雪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49-149,153,共2页
利用探空资料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7年6月14—15日道孚县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从500hPa环流特征、物理量诊断等方面分析了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以期为高原地区暴雨预报提供借鉴。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实况 过程分析 四川道孚 2017614—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25—26日东辽县气象局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成龙 邹鹏跃 +1 位作者 李婧语 蔡金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5期210-210,212,共2页
介绍了2017年7月25—26日发生在东辽县的暴雨天气情况,并阐述了东辽县气象局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展的应急响应服务情况,包括监测联防、应急响应、预报预警等,总结了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措施,并对服务效果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 介绍了2017年7月25—26日发生在东辽县的暴雨天气情况,并阐述了东辽县气象局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开展的应急响应服务情况,包括监测联防、应急响应、预报预警等,总结了公众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的措施,并对服务效果和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气象部门开展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应急响应 气象服务 吉林东辽 2017725—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锦波 魏邦宪 王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91-191,194,共2页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资料、高空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从降水实况分布、天气成因、卫星云图特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等方面分析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由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高原槽及副高584 dagp... 利用地面区域站降水资料、高空场资料、云图、雷达资料,从降水实况分布、天气成因、卫星云图特征、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等方面分析2017年7月4—6日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由北方冷空气东移南下、高原槽及副高584 dagpm线外围充沛的水汽条件共同影响而产生,也是锋面大型降水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共同影响的结果,物理量场指示清楚,具有典型两脊一槽大型降水环流形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成因 局地强对流 甘肃陇南 20177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11—21日永靖县连续性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章法俊 李云春 +1 位作者 常静 司发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218-219,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形势、地面形势、物理量场、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2017年7月11—21日永靖县出现的连续性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续高温 大陆高压 数值预报 甘肃永靖 2017711-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6月13—14日荆州市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文海松 杨辉 赵卓勋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210-211,共2页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和物理量场资料,从环流背景、中尺度特征分析、卫星云图雷达、物理量诊断等方面,对2011年6月13—14日荆州市出现的一次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和物理量场资料,从环流背景、中尺度特征分析、卫星云图雷达、物理量诊断等方面,对2011年6月13—14日荆州市出现的一次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通过这次分析发现,持续性强降雨期间荆州市上空呈现深厚湿层、低空急流维持、低空切变稳定少动的特征,为以后预报以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为主的天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层切变线 低空西南急流 暴雨 过程分析 湖北荆州 2011613—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19—20日铜仁市中部地区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8
作者 冉阳 胡萍 +2 位作者 冉仙果 陈军 陈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210-211,共2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主要从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2个方面对2017年7月19—20日铜仁市中部地区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配合中低空切变及低空急...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主要从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2个方面对2017年7月19—20日铜仁市中部地区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移的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配合中低空切变及低空急流,地面冷空气触发抬升作用是造成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大的比湿以及水汽通量辐合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加之强烈的上升运动,使辐合区得到加强发展,导致了特大暴雨天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低空急流 物理量 贵州铜仁 2017719—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7月13日青海省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9
作者 雷生国 马秀梅 雷彦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236-236,241,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青海省2015年7月13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典型蒙古冷涡后部的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不断南移,低空暖湿舌和蒙古冷涡干冷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高空急流、低层不稳定层结...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青海省2015年7月13日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典型蒙古冷涡后部的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不断南移,低空暖湿舌和蒙古冷涡干冷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高空急流、低层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线,易出现严重冰雹灾害,冰雹移动路径与地面辐合线移动方向有很好的对应关系;0℃层在4 500 m处,-20℃层则出现在7 500 m,从地面至6 000 m有明显风垂直切变,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大气层结为强对流天气出现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冰雹 天气形势 青海省 20157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1月13—14日罕见东海气旋的风雨成因分析
10
作者 於敏佳 刘菡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受东海气旋影响,2015年1月13—14日舟山市普遍出现了强风暴雨天气。从风力强度、出现时间和年均次数来看,此次东海气旋过程较为罕见。分析资料发现,气旋自身的发生发展是引起此次大风过程的主要原因,北高南低的地面形势又为大风的产生... 受东海气旋影响,2015年1月13—14日舟山市普遍出现了强风暴雨天气。从风力强度、出现时间和年均次数来看,此次东海气旋过程较为罕见。分析资料发现,气旋自身的发生发展是引起此次大风过程的主要原因,北高南低的地面形势又为大风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的气压梯度条件。深厚的南支槽提供的涡度平流、各层暖湿气流提供的温度平流以及水汽凝结产生的潜热释放是东海气旋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充沛的水汽、有利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导致了暴雨的产生。对比日本和EC2家数值预报,日本对于此次大风过程有更好的反映,在降水预报方面,2家模式均较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气旋 大风成因 暴雨成因 数值模式 2015113—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4月7—10日嘉峪关市连阴雨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11
作者 梁小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182-184,共3页
2017年4月7—10日,由于西南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嘉峪关市持续4 d全市范围内出现连阴雨天气。本文运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此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理量场的变化趋势对于天气系统的预报有很好... 2017年4月7—10日,由于西南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造成嘉峪关市持续4 d全市范围内出现连阴雨天气。本文运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此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理量场的变化趋势对于天气系统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阴雨 切断低压 海平面气压 物理量诊断 甘肃嘉峪关 201747-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5日乌拉特中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2
作者 刘波 李淑祺 李元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24-224,226,共2页
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5日乌拉特中旗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环境在高空槽、切变线、地面辐合线等天气系统的触发下形成雷... 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5日乌拉特中旗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环境在高空槽、切变线、地面辐合线等天气系统的触发下形成雷暴天气;500 h Pa下游阻塞高压建立,阻挡上游天气系统快速移动,使上游冷空气堆积,形成冷侵入;中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加剧低层上升运动,为强对流天气提供较好的动力抬升条件;卫星云图特殊区域在此次降水短期、短时预报中起到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强对流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2017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热力条件与动力条件分析
13
作者 祁萍 闫旭东 许显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188-190,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500 h Pa甘肃中北部有西风冷槽东移过境,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层700 h Pa有...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降水资料分析2017年7月26—28日临夏州暖区强降水过程,探讨强降水发生发展的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此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500 h Pa甘肃中北部有西风冷槽东移过境,冷空气势力偏弱;中低层700 h Pa有东北风切入;副热带高压西升北抬至甘肃河东地区并长时间维持;副高外围强盛的低空西南气流在临夏州辐合堆积,湿层深厚,为暖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局部有热对流发生,以混合性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强降水 强偏南气流 热力条件 动力条件 甘肃临夏 2017726—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中尺度单体合并在昭通小河镇“2010.7.13”灾害性天气中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安生 郭荣芬 +1 位作者 柴秀芬 徐八林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2期96-101,共6页
低纬度高原特殊地形影响下的云和降水与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情形,中-γ尺度暴雨就是特征鲜明的一类,由此系统引发的降水突发性较强,常造成灾害。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卫星资料、加密乡镇雨量站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 低纬度高原特殊地形影响下的云和降水与其它地区相比有一些独特的情形,中-γ尺度暴雨就是特征鲜明的一类,由此系统引发的降水突发性较强,常造成灾害。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卫星资料、加密乡镇雨量站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7月13日云南昭通小河镇灾害性天气分析发现:短时性、高强度,在降水开始的1 h左右就达到暴雨量级,是此次过程的降水特点;中低层风向辐合、高冷低暖、整层潮湿,低层偏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及对流不稳定能量堆积,以及边界层辐合线的触发提供了中尺度天气背景;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此次暴雨形成的云图中尺度特征;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镶嵌在中-β尺度上的中-γ尺度单体为形成强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该类系统以"单体合并型"和"自壮大升尺度型"居多,且"单体合并型"占较大比例;单体组织化合并可能是部分这类暴雨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γ尺度 暴雨 积云合并 特征分析 云南昭通小河镇 20107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惠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及EC预报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翰晨 常立秋 +2 位作者 赵明 王丽娜 宋丹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6期167-171,175,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FNL再分析资料、欧洲数值模式(ECMWF,简称EC)资料对2022年7月13日11:00至15日8:00出现在德惠市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并将EC预报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预报误...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FNL再分析资料、欧洲数值模式(ECMWF,简称EC)资料对2022年7月13日11:00至15日8:00出现在德惠市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并将EC预报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预报误差产生原因,提出夏季暴雨落区和时段预报的订正着眼点。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受高空冷涡和低空气旋的共同作用,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850 hPa气旋附近;降水前期德惠市水汽充沛,降雨过程中上升运动较弱;根据德惠市降雨量强度,此次降雨量分为了4个强降雨时段。此次降雨EC预报的降雨落区和降雨时段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其主要原因包括比湿场强度预报与实况有偏差,EC预报中上升运动的强度偏弱,高空冷涡和低空气旋的南移速度较实况偏快。以上3个方面也是对此次数值预报暴雨落区进行订正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落区 降雨时段 气旋 EC预报 误差 吉林德惠 2022713—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