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下我国动力和统计结合实时气候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范可 田宝强 刘颖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4-755,共12页
本文研究建立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下我国动力和统计结合的气候预测模型,并开展2015年夏季和2016年冬季气候我国160个站点和主要区域实时气候预测。夏季降水的实时预测起报于2月,冬季气温的预测起报于10月。研究结果表明,尽管NCE... 本文研究建立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下我国动力和统计结合的气候预测模型,并开展2015年夏季和2016年冬季气候我国160个站点和主要区域实时气候预测。夏季降水的实时预测起报于2月,冬季气温的预测起报于10月。研究结果表明,尽管NCEP-CFSv2耦合气候模式能较好预测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中海温异常的演变,但对我国160个站点夏季降水和冬季气温预测仍有较大的偏差。因此,基于NCEP-CFSv2耦合模式预测结果,分别建立我国160个站点冬季气温和夏季降水异常的动力和统计结合气候预测模型。同时,利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开展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和华北冬季气温的区域气候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以上预测模型在2015/2016年的实时预测中较NCEP-CFSv2有更好的预测效能。相对于NCEP-CFSv2耦合模式的预测结果,2015年夏季降水距平空间相关系数ACC从0.21提高到0.31(超过0.01信度的显著性水平),距平同号率提高到60%,2016年冬季气温ACC从0.19提高到0.32(超过0.01信度的显著性水平),距平同号率提高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2016极强厄尔尼诺事件 NCEP-CFSv2耦合气候统计 动力和统计结合际增量 实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期间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国丽 李思航 +4 位作者 刘子洲 顾艳镇 翟方国 王际朝 冯俊乔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共11页
本文利用HYCOM(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再分析数据对北赤道流(NEC)、棉兰老流(MC)以及黑潮(KC)所构成的NMK环流系统在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厄尔尼诺期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 本文利用HYCOM(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再分析数据对北赤道流(NEC)、棉兰老流(MC)以及黑潮(KC)所构成的NMK环流系统在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厄尔尼诺期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NEC和MC输运均显著增强,最大值分别达到66 Sv(1 Sv=106 m^3/s)和49.4 Sv,北赤道流分叉纬度最北可达16°N,KC输运没有明显增强。NMK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主要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热带西北太平洋15°N以南、160°E以西海域出现的气旋式环流异常有关。该环流异常出现自厄尔尼诺事件的前期阶段,并于爆发阶段达到顶峰,主要是由15°N以南区域出现的强西风异常所引起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期间NEC、MC输运和NBL的平均值均大于1992—2014年间所有厄尔尼诺事件的平均状况,但与1997/1998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平均值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K环流系统 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 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6年超强El Nio在成熟/衰减阶段对澳洲夏季风环流与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蔚 管兆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1-812,共12页
2015/2016年发生了超强El Nino事件,Nino3区海温异常在2015/2016年冬季超过了2.5℃,其对全球气候异常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此次El Nino事件可归类为东部型。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温资料及CMAP降水资料等,通过诊断... 2015/2016年发生了超强El Nino事件,Nino3区海温异常在2015/2016年冬季超过了2.5℃,其对全球气候异常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此次El Nino事件可归类为东部型。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温资料及CMAP降水资料等,通过诊断分析,揭示了2015/2016年强El Nino事件盛期和衰减期海温异常对澳洲夏季风环流异常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及其途径。澳洲地区受此次El Nino事件影响,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某些地区降水减少达60%-80%。影响途径主要有:1)海温异常通过Gill型响应造成水平环流异常并进而影响澳洲夏季风减弱。2015/2016年ENSO事件成熟期及衰减期,在西太平洋赤道地区出现海温负异常,导致此处热带地区产生了负异常的热源分布,并由此激发产生了位于赤道北侧和南侧的异常反气旋式环流。位于海洋性大陆南侧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引起澳洲夏季风减弱,从而利于抑制上升运动,造成了澳大利亚降水量显著减少;2)通过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上升和澳洲地区下沉的垂直环流异常导致澳洲降水显著减少。在El Nino事件盛期,因海温异常偏暖导致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产生显著的异常上升运动,其补偿性的下沉运动因Walker环流而出现在海洋性大陆地区,以及因澳洲大陆夏季风减弱而出现在澳大利亚中东部地区,由此构成了中东太平洋—澳洲副热带的垂直环流圈,此东北—西南向的垂直环流圈对澳洲降水减少的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中国南方的上升运动与海洋性大陆及澳洲地区的下沉运动之间通过局地经圈环流产生了联系,表明东亚冬季风异常减弱对澳洲夏季风减弱可能存在间接影响。这些结果对深刻认识超强ENSO事件对亚澳季风的影响机理以及寻找澳洲降水预测线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型ENSO事件 澳洲夏季风环流 降水异常 海洋性大陆 2015/20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长江暴雨洪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方伟 訾丽 邱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5,共4页
2016年汛期的集中强降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较大洪水。通过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和主要大气环流指数等影响长江流域降雨的气候因子,筛选出历史上主要因子相似的年份,从而揭示了这些年份环流和降雨等方面的异同,并找出了长江流域集中强降... 2016年汛期的集中强降雨导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较大洪水。通过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和主要大气环流指数等影响长江流域降雨的气候因子,筛选出历史上主要因子相似的年份,从而揭示了这些年份环流和降雨等方面的异同,并找出了长江流域集中强降雨的主要气候因素为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副高偏强偏大、500 h Pa中高纬盛行经向环流、极涡强度指数偏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 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指数 厄尔尼诺事件 长江中下游 2016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7月长江区域性洪水重现期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冬英 贾建伟 邓鹏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1,共4页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6~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导致长江梅雨期降雨异常偏多、暴雨频发,中下游地区发生了3场区域性大洪水。通过干支流控制性水文站和水利工程的观测资料,还原出天然来水量过程,统计了洪峰流量和不同...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6~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导致长江梅雨期降雨异常偏多、暴雨频发,中下游地区发生了3场区域性大洪水。通过干支流控制性水文站和水利工程的观测资料,还原出天然来水量过程,统计了洪峰流量和不同时段洪量,结合现有历史洪水资料和工程设计成果,分析了2016年洪水特征和重现期。分析结果表明,宜昌以下干流河段均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重现期在5~10 a之间;清江、资水、水阳江、鄂东北诸支流等发生特大洪水,水位、流量超过历史最高纪录,重现期为100~200 a一遇;修水、饶河等发生一般洪水,重现期在20 a一遇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洪水 厄尔尼诺事件 洪水重现期 长江流域 2016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镇江市“2016.07”雨水情特性分析
6
作者 柳莹 姚允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4-7,共4页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2次编号洪水,中下游发生1999年以来最大洪水。通过调查和收集"2016.07"暴雨洪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等方法对该次暴雨总量与强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并进一步分...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2次编号洪水,中下游发生1999年以来最大洪水。通过调查和收集"2016.07"暴雨洪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等方法对该次暴雨总量与强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并进一步分析、论证其量级、重现期,形成科学的水文资料,总结出镇江市"2016.07"暴雨洪水具有总量大、范围广、历时长,上游来水大,长江水位高,河流顶托重、外排难等特点。研究结果有助于把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镇江市暴雨、洪水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可为今后的防汛减灾、洪水预测预报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事件 2016洪水 雨水情特性 防汛减灾 镇江市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