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迪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5,共9页
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开采北极蕴藏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越来越具有现实可行性,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分析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基础、主要法律问题以及学界对解决该问题的建议,认为20... 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开采北极蕴藏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越来越具有现实可行性,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分析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基础、主要法律问题以及学界对解决该问题的建议,认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不可能通过某一特定程序一次性解决,而是现有国际法框架内各国共同参与、区分不同阶段、依次解决多个问题的综合过程。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问题不仅仅是地区事务,也同非北极国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中国应当加强该问题的研究,以期作出积极、适当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200海里外大陆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解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形势及其法律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章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5,共11页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是围绕北极地区所有法律争议的重点所在。本文以评述俄罗斯、挪威和丹麦这三个直接涉及北冰洋中央海区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为视角切入,对有关北极国家划界案的成败得失及其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影响... 北极地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是围绕北极地区所有法律争议的重点所在。本文以评述俄罗斯、挪威和丹麦这三个直接涉及北冰洋中央海区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为视角切入,对有关北极国家划界案的成败得失及其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影响北极国家外大陆架划界申请的障碍并不少。关于北极地位的法律与道德争议,对北冰洋中央洋底地质属性的技术认定困难,以及北极国家间外大陆架相邻部分的划界僵局,都会影响北极地区大陆架划界问题的最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 北极地区 划界 北极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卓有成效的国家实践——200海里外大陆架法律制度下澳大利亚划界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军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8期66-79,共14页
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的新的世界海洋秩序中意义重大。经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澳大利亚划界案审议并通过划界建议书后,使澳大利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够依据国际法而使本国大陆架得以延伸至... 200海里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的新的世界海洋秩序中意义重大。经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对澳大利亚划界案审议并通过划界建议书后,使澳大利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够依据国际法而使本国大陆架得以延伸至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外的国家。澳大利亚划界案是迄今提交的最为复杂的划界案,整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高超的技巧、务实的态度、与周边国家的协调、充分的数据、灵活低调的外交策略等,为其他正在准备提交划界案的国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科学和法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划界案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200海里外大陆架 国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中央海域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新形势与中国因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惠荣 张志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7,共9页
随着北冰洋冰融的加快,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逐渐成熟。作为北极资源聚宝盆的北极外大陆架成为当前北极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角斗场。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际法层面为规制海床及其底土资源的开发活动而专门创设了外大陆架划界制... 随着北冰洋冰融的加快,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逐渐成熟。作为北极资源聚宝盆的北极外大陆架成为当前北极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角斗场。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际法层面为规制海床及其底土资源的开发活动而专门创设了外大陆架划界制度,环北冰洋各国据此围绕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展开激烈的科学与法律交锋。北极外大陆架争端的核心矛盾在于北冰洋中央海域外大陆架及其资源的归属问题。当前环北冰洋国家纷纷提交划界申请案,主张范围动辄超过百万平方公里,各国主张重叠的面积之巨在全球海洋划界实践中前所未有。从各国申请案入手考察当前北冰洋中央海域外大陆架划界的特征趋势和最新动向,对于预判北极外大陆架划界未来走向,甚至对于把握全球外大陆架划界整体形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最终能为我国明确参与北极事务的战略定位和处理同邻国的外大陆架划界争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0海里外大陆架 北冰洋中央海域 海洋划界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200海里外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重叠的“灰区”研究
5
作者 陈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37-53,2-3,共18页
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在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在司法实践中充满纷争。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中,根据《联... 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中,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在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在司法实践中充满纷争。在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中,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适当调整划界方法以达成最终结果,但多次调整又会导致各自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形成与对方经济专属区相重叠产生的"灰区"。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裁决"灰区"效应问题中,灵活处理了200海里外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专属经济区的经济权利间的关系,以权利独立且分离的方式,实现了对"灰区"的权利重叠问题的解决。这一方式和划界趋向,将影响未来海岸相向或者相邻国家间海域边界争端中"灰区"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边界争端 孟加拉湾北部 200海里外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的国际法效力形成机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6条第8款的解释和适用争议研究
6
作者 张志军 毛政凯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1,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6条第8款关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性质和国际法效力的规定存在模糊性,这在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界限的实践中引发了争议。首先,委员会建议是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必要前提;其次,在依据科学标准确定的精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6条第8款关于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性质和国际法效力的规定存在模糊性,这在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界限的实践中引发了争议。首先,委员会建议是沿海国划定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必要前提;其次,在依据科学标准确定的精确界线之下,沿海国并不存在自由划定外大陆架界限的空间;再次,沿海国不以委员会建议为基础划界实际上是对国际法义务的违反,沿海国不同意委员会建议时应当提交修订划界案或新划界案,而非通过国内程序擅自划界。为避免沿海国不合理的外大陆架划界主张对他国海洋权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造成损害,应通过扩大沿海国划界案和委员会建议的公开范围,规范委员会与提案国、利益相关国之间的信息互动等措施完善委员会建议的国际法效力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200海里外大陆架 海洋划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与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职务关系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德明 黄哲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8,共12页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和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程序先后不明和职务范围界限不清的问题将随大陆架划界案和大陆架划界争端数量的增加而日益凸显。解决双方职务关系问题的思路在于建立双方的联系机制,通过增加委员会成员数量、区分委员会成员职...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和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程序先后不明和职务范围界限不清的问题将随大陆架划界案和大陆架划界争端数量的增加而日益凸显。解决双方职务关系问题的思路在于建立双方的联系机制,通过增加委员会成员数量、区分委员会成员职能、增设大陆架界限领域专家的方式,打破双方关系的"隔绝"状态,并确立委员会请求机构协助处理法律问题的机制,最终建立互相引入机制以实现对大陆架界限问题的协调处理和统一意见。中国应主动承担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第三方争端解决机构 200海里外大陆架 职务关系 划界与定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