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池塘常规养殖模式与80∶20养殖模式的效益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马金刚 何晏开 +4 位作者 余青华 夏海琴 彭桂元 周遵贵 况开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湿地 池塘养殖 常规养殖模式 “80:20养殖模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鲫模式化(80:20)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伸 《水产养殖》 CAS 2013年第9期26-27,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唐店镇后滩养殖场优秀示范户袁成武以黄金鲫为主导品种,按照80:20养殖模式要求,以黄金鲫为主导品种搭配混养少量鲢、鳙鱼,单产可达1 500 kg,667 m2效益3 600元以上,确立了常规鱼养殖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唐店镇后滩养殖场优秀示范户袁成武以黄金鲫为主导品种,按照80:20养殖模式要求,以黄金鲫为主导品种搭配混养少量鲢、鳙鱼,单产可达1 500 kg,667 m2效益3 600元以上,确立了常规鱼养殖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 池塘准备池塘面积10×667 m2~20×667 m2、水深2.5 m左右.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注排方便,无污染,池底平坦,有淤泥15~20 cm,配备微孔增氧管道一套,水泵一台,一台投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养殖技术 金鲫 模式 80 20养殖模式 生态 品种搭配 池塘面积 池塘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在80∶20池塘养殖中的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南充 钟雷 +4 位作者 杨克 余平 李远鹏 吉红 任同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1-255,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在80∶20养殖模式池塘中应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效益及经济效益。试验塘两口,面积均为0.13 hm2,水深为1~1.3 m ,放养平均体质量242 g的鲤鱼0.42 kg/m3,160 g鲢鱼和330 g鳙鱼0.07 kg/m3。处理组鲤鱼投喂添加微生态... 本试验研究了在80∶20养殖模式池塘中应用微生态制剂的生产效益及经济效益。试验塘两口,面积均为0.13 hm2,水深为1~1.3 m ,放养平均体质量242 g的鲤鱼0.42 kg/m3,160 g鲢鱼和330 g鳙鱼0.07 kg/m3。处理组鲤鱼投喂添加微生态制剂Ⅰ和Ⅱ(每千克饲料各5 mL的饲料,对照组鲤鱼只投喂同样颗粒饲料。40 d和80 d的养殖试验表明,处理组鲤鱼的平均体质量(627 g )高于对照组鲤鱼(565 g ),质量增加量(8961.67 kg/hm2)较对照组(6319.80 kg/hm2)高2641.87 kg/hm2,增加41.8%;处理组滤食性鲢和鳙质量增加量低于对照组。处理组池水氨氮含量低,p H值正常,溶氧量高;饲料系数(饲料成本)比对照组低7.8%;处理组鱼总产值比对照组增加了36888.9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80∶20养殖模式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高效水产养殖模式简介
4
作者 刘永华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模式 80:20养殖模式 综合养鱼模式 反季节养鱼模式 中产养鱼模式 种草养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20池塘养殖青鱼试验
5
作者 侯志国 杨慧 《科学养鱼》 2004年第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青鱼 池塘养殖 80:20养殖模式 鱼种放养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锦鲤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志强 李潇轩 +1 位作者 韩飞 冯冰冰 《水产养殖》 CAS 2018年第8期1-3,共3页
近年来,水产养殖中"生态优先"的养殖理念已逐步得到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加之过去"效益与污染并存"的养殖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作为池塘80:20养殖模式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又一次革新了水产养殖理念,具有极... 近年来,水产养殖中"生态优先"的养殖理念已逐步得到科研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加之过去"效益与污染并存"的养殖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作为池塘80:20养殖模式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又一次革新了水产养殖理念,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核心设备为气提式增氧推水器、固体颗粒分离器等,通过收集和再利用鱼类残饵及粪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工程化 80:20养殖模式 池塘 试验 锦鲤 水产养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气推循环流水集约化养殖大口黑鲈“优鲈1号”试验总结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振业 张林兵 +4 位作者 郜灿 唐燕高 徐跑 顾若波 徐钢春 《科学养鱼》 2015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高效益、高污染”的模式弊端日趋凸显,而随着“生态优先”的养殖理念的融入,近年来,池塘工程化养殖作为池塘80:20养殖模式的技术升级是养殖理念的一次革新,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池塘工程化养殖是通过添...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高效益、高污染”的模式弊端日趋凸显,而随着“生态优先”的养殖理念的融入,近年来,池塘工程化养殖作为池塘80:20养殖模式的技术升级是养殖理念的一次革新,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池塘工程化养殖是通过添加气提式增氧、推水和废弃物收集处理等设备,对鱼类排泄物进行收集和再利用,为新型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该技术推广的核心问题在于优选适宜的品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2014年5-11月笔者在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东湖基地进行了池塘气推循环流水集约化养殖大口黑鲈“优鲈1号”的初步试验,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养殖 大口黑鲈 循环流水 池塘 试验总结 80:20养殖模式 气推 工程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池塘综合养殖黄金鲫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衡仁加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6期38-39,共2页
以吃食鱼为主,优化品种搭配,按照80:20养殖模式要求,以黄金鲫为主,搭配鲢、鳙鱼和少量的黄颡鱼,可获得比较好的效益。笔者通过3年的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综合养殖 金鲫 80:20养殖模式 技术 池塘 品种搭配 黄颡鱼 吃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80:20主养异育银鲫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家庆 《科学养鱼》 2002年第6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主养 异育银鲫 池塘养殖 80:20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雄性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10
作者 李虹 邬清碧 蒋华敏 《内陆水产》 2001年第10期3-4,共2页
关键词 单雄性罗非鱼 民罗罗非鱼 池塘养殖 80:20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80∶20斑点叉尾鮰高产试验
11
作者 徐冰 《内陆水产》 2001年第11期8-8,共1页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池塘养殖 80:20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八月份投料下降,生长变缓,鱼体规格下降,水质难调控
12
作者 陈正锦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14,共2页
笔者:请您简单介绍大丰市淡水鱼养殖概况。大丰商品鱼养殖基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大丰市区域内沿海滩涂匡围淡水池塘20多万亩,其中主养异育银鲫15.6万亩,主养草、鳊鱼3.5万亩,主养斑点叉尾N2.5万亩。以80:20养殖... 笔者:请您简单介绍大丰市淡水鱼养殖概况。大丰商品鱼养殖基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大丰市区域内沿海滩涂匡围淡水池塘20多万亩,其中主养异育银鲫15.6万亩,主养草、鳊鱼3.5万亩,主养斑点叉尾N2.5万亩。以80:20养殖模式为主。年产商品鱼21万吨,其中鲫鱼12万吨,有1万吨是4、5、6、7月份反季节销售,3万吨为6、7、8、9月销售的热水鱼,其余大多为10、11、12、1、2、3月销售的常规鱼。主要销往广州、杭州、上海、成都、重庆、北京和东北等省市和省内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养殖户年纯收入均在十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以上,养殖净单产500~700千克/亩。单个塘口面积大,多在200~400亩;水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 20养殖模式 淡水鱼养殖 反季节销售 投料 生长 规格 鱼体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饲料池塘主养青鱼成鱼试验
13
作者 王永莉 王义民 李涛 《黑龙江水产》 2009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膨化饲料 示范试验 青鱼 成鱼 池塘主养 80:20养殖模式 水产技术推广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膨化饲料池塘主养二龄青鱼成鱼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义民 王明焰 田春 《海洋与渔业》 2008年第11期31-31,共1页
2007年沈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开展了池塘养殖青鱼的示范试验。旨在示范用膨化浮性饲料养殖二龄青鱼的性能,并对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养殖青鱼从二龄鱼种到商品鱼阶段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关键词 示范试验 膨化饲料 青鱼 池塘主养 80:20养殖模式 美国大豆协会 成鱼 水产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鱼鱼苗培育鱼种(零水体排放)试验总结
15
作者 杨秀 张旭彬 +1 位作者 吕妍 刘万学 《黑龙江水产》 2005年第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青鱼 鱼苗 鱼种培育 零水体排放 80:20池塘养殖模式 豆粕型膨化浮性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江一号”团头鲂夏花苗种生态培育技术
16
作者 张永红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1,共2页
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多采用80:20养殖模式进行团头鲂主养,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对该品种的种苗需求量大增.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团头鲂群体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抗病力下降,性成熟提早,体型变长变薄等,严重制约了该... 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多采用80:20养殖模式进行团头鲂主养,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对该品种的种苗需求量大增.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团头鲂群体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抗病力下降,性成熟提早,体型变长变薄等,严重制约了该品种养殖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品种的更新、提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浦江一号"团头鲂是上海市松江区良种场经过10余年选育得到的团头鲂优良品种,具有长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等优点,非常适合池塘、水库养殖.于是,我们于2005年6月9日从上海调进50万尾乌仔苗种,并从乌仔培育到夏花,养殖成活率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培育技术 团头鲂 苗种 夏花 80:20养殖模式 优良品种 养殖成活率 养殖面积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