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寻常的三十年——谈“托尔斯泰学”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兴衰 |
陈建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20世纪50年代前期乡村干部思想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农村建党为中心 |
何志明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20世纪50年代戏曲剧团体制改革研究 |
朱恒夫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4
|
20世纪50—60年代外销绒织物设计特征探微 |
龚建培
王继胜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育系科调整的回顾与反思 |
侯怀银
尹雪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步入戏曲:新文艺人的改造——以20世纪50年代河南豫剧院三团为中心 |
陈宗花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7
|
中国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
刘福军
姜明娟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6 |
1
|
|
8
|
再论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社会再现 |
张均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20世纪50年代台湾文学场域中的五四传统改造问题——以数种台湾文学期刊为考察中心 |
张晓婉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重读20世纪50年代小说经典 |
赵学勇
杨小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1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反思及启示 |
张亚斌
任学丽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2
|
20世纪50年代中苏数学交流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数学发展的影响 |
姚芳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3
|
20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化提速原因探析 |
李建忠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4
|
关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若干思考 |
李伟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5
|
技术与思想:20世纪50年代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民塑造 |
宋学勤
杨越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6
|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日两国大学改革的若干比较 |
胡建华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7
|
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学改革学习苏联经验的史与思 |
蒋纯焦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8
|
从“利用”到“逐步搞掉”——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资本主义思想演变略论 |
王永华
刘德军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9
|
20世纪50年代文学中的“新法接生”——记录新中国生命治理的开端 |
王宇
何秀雯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20
|
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 |
高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