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雄、儿女与神魔——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故事学” |
张均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人物学 |
张均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再论20世纪50-70年代文艺的社会再现 |
张均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20世纪50—60年代外销绒织物设计特征探微 |
龚建培
王继胜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20世纪70年代上海第七印绸厂马王堆系列印花绸设计的考述与反思 |
龚建培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20世纪50年代高校教育系科调整的回顾与反思 |
侯怀银
尹雪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重构与发展: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体育学院为视角 |
郭振
刘波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8
|
步入戏曲:新文艺人的改造——以20世纪50年代河南豫剧院三团为中心 |
陈宗花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9
|
20世纪50至7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类型 |
朱庆跃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破而不立欲速不达——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开展的科学批判活动 |
胡化凯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1
|
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华文文学中的西方城市书写 |
蔡晓惠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2
|
20世纪50年代前期乡村干部思想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农村建党为中心 |
何志明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从“自由进入”到“限制-融合”:20世纪50—70年代英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
周顺康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4
|
深刻立意与缜密思辨的偕行--读《文艺批评话语研究:20世纪40-70年代》 |
杨艳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5
|
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重探20世纪50—70年代的“学哲学、用哲学”运动及其内部逻辑 |
周展安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6
|
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北半球冬季对流层遥相关的时空演变研究 |
曹杰
李湘瑞
应俊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7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内容的影响——基于教科书文本的分析 |
刘丽群
刘景超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8
|
重读20世纪50年代小说经典 |
赵学勇
杨小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9
|
从荷兰和瑞典的档案看十八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广州帆船贸易 |
范岱克(Paul A.Van Dyke)
丁峻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2 |
4
|
|
20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反思及启示 |
张亚斌
任学丽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