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世纪文学“入史”问题与未完成的“中华现代性” |
刘江凯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上) |
赵学勇
李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
3
|
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下) |
赵学勇
李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
4
|
试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前现代性 |
杨春时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3
|
|
|
5
|
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对中国20世纪文学中“十七年文学”的一种阐释 |
陈美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
6
|
赵树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
温奉桥
李萌羽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7
|
“20世纪中国文学”论与现代文学学科体制 |
贺桂梅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6
|
|
|
8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及其效应 |
刘新锁
刘英利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2 |
1
|
|
|
9
|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重构——对建国后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回顾与反思 |
温奉桥
李萌羽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0
|
怎样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我的“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整体观及其“四阶段论” |
何休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11
|
时间性分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点考察 |
张弘
|
《学术界》
CSSCI
|
2004 |
3
|
|
|
12
|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阐释与文化政治问题 |
何言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13
|
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
金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14
|
论20世纪中国哈萨克文学的现代转型 |
祁晓冰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4
|
|
|
15
|
一种全球背景下的新文学传统——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美现代性”论纲 |
万莲子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
16
|
现代家族叙事中的女性群像概观——家族文化视界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家族叙事研究系列之二 |
陈宏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7
|
新的突破与新的困境——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性” |
张光芒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18
|
西方现代艺术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研究 |
胡景敏
马云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9
|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另一种进入方式——以贾植芳为个案 |
卢燕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0
|
以“报刊史料”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读《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
陈云昊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