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怎样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我的“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整体观及其“四阶段论” |
何休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
|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重构——对建国后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回顾与反思 |
温奉桥
李萌羽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3
|
“20世纪中国文学”论与现代文学学科体制 |
贺桂梅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0 |
6
|
|
4
|
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
金进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5
|
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的风范读相浦杲先生《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集》 |
孙玉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6
|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思潮与文脉——试论“中国现代文学3” |
张未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7
|
新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
高丽琴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发展与开拓:走向新世纪的老舍研究──兼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 |
杨剑龙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9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地理学系设置的编年史考察 |
朱贵芳
李淼
孙俊
陈铄
李秋赢
和峰燕
朱思吉
|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近20年“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趋势与问题--基于学术专著的考察 |
韦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1
|
“本色的呈现和坚持”——2016—2017年山东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
郭晓平
魏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2
|
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视野——首届“20世纪中国史学”前沿论坛综述 |
公坤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下) |
赵学勇
李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4
|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概述 |
陈思和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5
|
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合法性 |
倪文尖
罗岗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16
|
试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前现代性 |
杨春时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3
|
|
17
|
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对中国20世纪文学中“十七年文学”的一种阐释 |
陈美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18
|
传统与现代:创造性的文学生成——关于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考 |
杨洪承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9
|
赵树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
温奉桥
李萌羽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0
|
时间性分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点考察 |
张弘
|
《学术界》
CSSCI
|
200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