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萧红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
单元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2 |
2
|
|
|
2
|
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的漂泊意识 |
翟瑞青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3
|
现代家族叙事中的女性群像概观——家族文化视界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家族叙事研究系列之二 |
陈宏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4
|
女性解放路向选择的经典叙事模式——20世纪中国文学家庭叙事中的“娜拉现象”通观 |
陈宏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5
|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另一种进入方式——以贾植芳为个案 |
卢燕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以“报刊史料”重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读《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
陈云昊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7
|
重返《生死场》、女性主义批评与20世纪90年代知识氛围——重读刘禾《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
杨希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发出“我”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叙述声音 |
宁凡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9
|
“分离”与“回归”——绘图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 |
钱理群
吴晓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4
|
|
|
10
|
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论纲 |
赵学勇
田文兵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11
|
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上) |
赵学勇
李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
12
|
从20世纪月份牌看中国女性泳装服饰美学及影响 |
王巧
李正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13
|
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下) |
赵学勇
李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
14
|
生命过程的解释与对付困境的努力——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蕴及其嬗变 |
程金城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
15
|
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
黄万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
16
|
20世纪中国文学市场化中的“文化审美过滤” |
万莲姣
黄宗喜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7
|
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对中国20世纪文学中“十七年文学”的一种阐释 |
陈美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
18
|
试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前现代性 |
杨春时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3
|
|
|
19
|
东方的“忧郁”:川端康成与20世纪中国文学 |
杨经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
20
|
从脱魅到迷魅——20世纪中国神秘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 |
谭桂林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