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油菜育种四十八年之回顾 被引量:6
1
作者 蒋梁材 张德发 +4 位作者 张启行 杨先惠 董云麟 王行寿 蒲晓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6-113,共8页
概述了四川省农科院油菜育种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鉴定推广;甘蓝型晚熟品种“胜利油菜”的鉴定推广;早、中熟油菜新品种选育及油菜雄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启动;品质育种的兴起及良种繁育、特殊材料研究;品... 概述了四川省农科院油菜育种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鉴定推广;甘蓝型晚熟品种“胜利油菜”的鉴定推广;早、中熟油菜新品种选育及油菜雄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启动;品质育种的兴起及良种繁育、特殊材料研究;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突破。简要分析了我院油菜育种研究对国内外油菜科研的贡献,讨论了油菜育种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育种 四川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洼地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继光 陈洪松 +2 位作者 苏以荣 张伟 孔祥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334-6343,共10页
研究用地统计学方法在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表层土壤水分(0~15cm)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洼地表层土壤水分总体不高(15.0%~27.5%),呈现弱至中等变异特征,并且中等变异一般与含水量较低相对应。洼地... 研究用地统计学方法在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表层土壤水分(0~15cm)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洼地表层土壤水分总体不高(15.0%~27.5%),呈现弱至中等变异特征,并且中等变异一般与含水量较低相对应。洼地表层土壤水分的半变异函数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产生一定的季节变化;块金值、基台值和变程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01~2.74,2.04~7.52和6.0~36.8。块金值和基台值的变化大致与平均含水量呈相反变化趋势;变程在采样初期和中期与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相反,在后期变化趋势相同,结果说明平均含水量对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具有持续主导作用,结合研究目标可以有效指导后续的土壤采样。在剔除趋势效应后,表层土壤水分呈明显的斑块或条带状分布,样块土壤水分不仅具有空间分布的差异而且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其中旱、雨季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明显不同。在喀斯特山区特殊地貌中,土壤平均含水量、地形、微地貌(石丛)和人为管理等因素是造成洼地表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其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水分 时空变异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鸿 王自鹏 +1 位作者 彭建华 喻春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7期817-820,共4页
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一五"期间在农作物育种、丰产高效技术集成、资源环境研究、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安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应重点抓好搭... 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十一五"期间在农作物育种、丰产高效技术集成、资源环境研究、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安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应重点抓好搭建和完善六个创新与服务平台,深化开展六大领域科技创新,集成创新六大技术体系,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统筹推进,坚持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新模式、新机制协调推进,坚持良种、良法、良壤、良水、良制、良机配套发展,努力推动四川省农科院"十二五"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主要进展 展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调查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敦莲 刘本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407-1410,共4页
本文对自中国恢复专利申请制度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各年度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各研究所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以及专利申请和授权的人员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专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创新与提高四川省农业... 本文对自中国恢复专利申请制度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各年度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各研究所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以及专利申请和授权的人员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专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促进创新与提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申请 授权专利 调查与分析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土地资源卫星遥感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雍国玮 石承苍 +3 位作者 申京诗 周华茂 戈和平 黄旭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321-324,共4页
采用卫星磁带计算机处理,航、卫片结合调查,不同比例尺嵌合成图和简化的净耕地系数综合区划取样法,线状地物调左的镜测及数学模型修正,农村居民点分区多点抽样测量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可解决高山峡谷地区土地资源调查中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土地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带石斑鱼的形态和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4
6
作者 区又君 苏慧 +2 位作者 李加儿 王永翠 廖光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5,共5页
2010年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进行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海水网箱人工养殖研究,观察和研究了人工养成的七带石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通过观察、测量、解剖,对114尾七带石斑鱼的外部形态、可量比性状和内部结... 2010年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进行了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海水网箱人工养殖研究,观察和研究了人工养成的七带石斑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通过观察、测量、解剖,对114尾七带石斑鱼的外部形态、可量比性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体呈椭圆形,侧扁,体侧具7条褐色横带,第1条横带仅伸达主鳃盖骨上方边缘,第6条横带分成2条,体侧横带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各鳍边缘白色,背鳍鳍棘部褐色和白色横带相间,鳍条部具有由白色横带延伸而成的3个白斑。胃呈卜型,幽门盲囊发达;肠道长度为体长的0.7~1.4倍,与七带石斑鱼为肉食性鱼类的特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带石斑鱼 形态特征 内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成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国内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的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叶片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明确了它们之间的亲... 【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国内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的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叶片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明确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利用131个随机引物进行PCR,从中筛选出了多态性高、重复性好且扩增条带清晰的24个引物。24个引物在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中共扩增出19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86条,占97.4%。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75个多态性条带。应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后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 2~0.934 2。遗传距离0.58时可将28个野生种划分成2大类。在遗传距离最小的0.02处,有蛟河2号和3号2个野生种,其RAPD分子标记相似性为98%。【结论】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遗传多样性较低。韩国野生软枣猕猴桃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与二道白河、汪清、左家等地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亲缘关系较近。即具有同一地理区域聚类趋势,且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遗传多样性 RAPD 长白山地区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