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YF_(4):Yb,Tm复合TiO_(2)/Bi_(2)WO_(6)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机制及产物毒性评价
1
作者 曾金 高艳 +4 位作者 王赵鹏 谢雨芸 刘俊 梁旗 王春英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416-5431,共16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紫外光和蓝光发射的稀土上转换材料NaYF_(4):Yb,Tm。采用溶剂/水热法依次将TiO_(2)和Bi_(2)WO_(6)复合在NaYF_(4):Yb,Tm上,制备出复合材料NaYF_(4):Yb,Tm@TiO_(2)(P)@Bi_(2)WO_(6)。对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 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紫外光和蓝光发射的稀土上转换材料NaYF_(4):Yb,Tm。采用溶剂/水热法依次将TiO_(2)和Bi_(2)WO_(6)复合在NaYF_(4):Yb,Tm上,制备出复合材料NaYF_(4):Yb,Tm@TiO_(2)(P)@Bi_(2)WO_(6)。对材料进行一系列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之间具有紧密的包覆结构,复合后的比表面积有所增大,但孔径变小,XRD(X射线衍射)、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证实了材料中氧空位的存在,PL(光致发光光谱)和UV-Vis DRS(紫外可见漫反射)结果显示TiO_(2)/Bi_(2)WO_(6)对NaYF_(4):Yb,Tm上转换发射的蓝紫光有明显吸收。探究了不同催化剂投加量、2,4-D浓度和外界因素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复合光催化剂对2,4-D有着优异的降解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3h内最优降解率达96%以上;②最佳催化剂投加量在1.0g/L;③水中常见阴离子对降解影响较大,阳离子基本没有影响;强酸条件下会促进反应,碱性条件下会明显抑制反应;腐殖酸低浓度下对反应有部分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下抑制作用明显。通过EPR(电子顺磁共振)测试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h^(+)(光生空穴)是去除污染物2,4-D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质。通过GC-MS(气质联谱)、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测定降解中间产物,并推测出两条降解路径。此外,利用T.E.S.T毒性评估软件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详细的毒性评价,结果显示降解后产物的综合毒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稀土上转换 机理 毒性评价 降解 催化剂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中2,4-二氯苯氧乙酸残留 被引量:30
2
作者 耿志明 陈明 +1 位作者 王冉 郑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建立了柑橘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样品用水提取,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用丙酮溶解。丙酮溶液上硅胶固相萃取柱,用甲醇洗脱,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HPLC条件:二极管... 建立了柑橘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样品用水提取,提取液经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用丙酮溶解。丙酮溶液上硅胶固相萃取柱,用甲醇洗脱,洗脱液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溶解。HPLC条件: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波长:282nm;色谱柱:ODS-3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为8:2(体积比),pH3.0。在0.2~2.0mg/kg添加范围内,回收率86.5%~96.6%,变异系数2.45%~8.35%,最低检测限为0.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2 4-二氯苯乙酸(2 4-D) 柑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完全抗原和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3
作者 余若祯 施汉昌 +2 位作者 何苗 郭洁菡 钱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以小分子环境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半抗原,牛血清蛋白(BSA)为载体蛋白,通过与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的偶联反应,合成适当结合比、性能良好的2,4-D完全抗原,并制备了2,4-D的多克隆抗体.完全抗原合成方法为:在pH6、0.05mol/L... 以小分子环境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半抗原,牛血清蛋白(BSA)为载体蛋白,通过与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的偶联反应,合成适当结合比、性能良好的2,4-D完全抗原,并制备了2,4-D的多克隆抗体.完全抗原合成方法为:在pH6、0.05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偶联反应,2,4-D的最终浓度控制为12mg/mL,于4℃条件下反应18h,EDC的加入量控制在6~9mg之间.以结合比为16:1的完全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效价达到6.55×106兔抗血清.抗血清稀释2000倍,剂量-反应曲线在2,4-D浓度为0.5~2000mg/L的范围内线性度最好,相关系数R=0.9946.抗血清稀释8000和16000倍,2,4-D的检测范围为8μg/L^125mg/L,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52和0.9655.经过免疫检测条件的优化,制备的抗血清可以用于饮用水中2,4-D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完全抗原 抗体 免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代谢中的水解反应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佳 徐雯丽 +2 位作者 胡静 凌敏 姚建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3-1930,共8页
2,4-二氯苯氧乙酸(2,4-D)是应用广泛的农用除草剂和植物生长素,在它的代谢过程中,涉及多种化学反应.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分别研究了它在代谢过程中的三条水解反应途径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Ⅰ)2,4-D水解反应有两种模式,C(1)... 2,4-二氯苯氧乙酸(2,4-D)是应用广泛的农用除草剂和植物生长素,在它的代谢过程中,涉及多种化学反应.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分别研究了它在代谢过程中的三条水解反应途径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Ⅰ)2,4-D水解反应有两种模式,C(1)―O键解离的氢转移和C―Cl键解离的氯被取代.(II)C―Cl键的解离能垒明显低于C(1)―O键的解离能垒,即水解速率较快,反应动力学占优势.在三条反应途径中,途径(2)和(3)优先水解C―Cl键,再水解C(1)―O键.由于受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中间体在降解过程中的浓度有明显区别.(Ⅲ)对于水解反应,采用导体极化连续模型(CPCM)考虑溶剂化效应,可更合理地阐述水解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势能面 水解 溶剂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与2,4-二氯苯氧乙酸的直接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岚 史惠祥 汪大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04-2206,共3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kinetics of direct oxidation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by ozone molecule, the oxidation of 2,4-D by ozonation was studied in a laboratory scale reactor.2,4-D dissolved in water was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kinetics of direct oxidation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by ozone molecule, the oxidation of 2,4-D by ozonation was studied in a laboratory scale reactor.2,4-D dissolved in water was dissociated to deprotonized and protonated spec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dependence of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s on the degree of dissociation. A kinetics model in view of dissociation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overall 2,4-D degradation for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was proved to be good for practical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士权 查河霞 赵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5-1438,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含量。水果或蔬菜样品10.0g经0.2mol·L^-1硫酸溶液10.0mL提取后,用二氯甲烷10.0mL萃取,二氯甲烷层再用35mmol·L^-1氢氧化钾溶液5.00mL反萃取,取水相,经AG-19保护...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含量。水果或蔬菜样品10.0g经0.2mol·L^-1硫酸溶液10.0mL提取后,用二氯甲烷10.0mL萃取,二氯甲烷层再用35mmol·L^-1氢氧化钾溶液5.00mL反萃取,取水相,经AG-19保护柱及AS-19阴离子分离柱分离,以35mmol·L^-1氢氧化钾溶液淋洗色谱柱,所得淋出液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2,4-二氯苯氧乙酸的质量浓度在5.0mg·L^-1以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mg·L^-1。加标回收率在93.6%-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1%-5.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水果 蔬菜 2 4-二氯苯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酸(3-硝氧甲基)苯酯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未东 张奕华 +3 位作者 张治国 季晖 于晓琳 彭司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获得抗炎活性强、胃肠道副作用小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方法 :以间羟基苯甲醛为原料 ,经还原、溴代和硝氧化 ,最后与双氯芬酸进行酯化反应 ,制备 2 (2 ,6 二氯苯胺基 )苯乙酸 (3 硝氧甲基 )苯酯(ZLR 9) ;观察ZLR 9对二甲苯致炎... 目的 :获得抗炎活性强、胃肠道副作用小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方法 :以间羟基苯甲醛为原料 ,经还原、溴代和硝氧化 ,最后与双氯芬酸进行酯化反应 ,制备 2 (2 ,6 二氯苯胺基 )苯乙酸 (3 硝氧甲基 )苯酯(ZLR 9) ;观察ZLR 9对二甲苯致炎小鼠和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抗炎活性 ,对热板法实验和扭体实验小鼠的镇痛活性及致大鼠胃肠道反应 ,研究体内外ZLR 9的NO释放。结果 :ZLR 9结构经MS、IR、1HNMR确证 ,它的抗炎镇痛活性强于DC Na ,胃肠道副作用显著小于DC Na ,并小于文献报道的硝酸酯类NO DC ,体内有明显的NO释放。结论 :Z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 6-二氯苯胺基)苯乙酸(3-甲基)苯酯 合成 抗炎镇痛活性 非甾体抗炎药 间羟基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深度氧化法处理2,4-二氯苯氧乙酸农药废水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爱因 孙红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6-679,共4页
对臭氧深度氧化法降解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2,4-D)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催化臭氧化降解2,4-D成效显著,臭氧/紫外(UV)深度氧化法是最好的臭氧化处理方法。2,4-D200mg/L的水样,反应30min,2,4-D降解完全,75min时矿化率达75... 对臭氧深度氧化法降解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2,4-D)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催化臭氧化降解2,4-D成效显著,臭氧/紫外(UV)深度氧化法是最好的臭氧化处理方法。2,4-D200mg/L的水样,反应30min,2,4-D降解完全,75min时矿化率达75%以上。碱性反应氛围有利于臭氧化反应进行。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显著降低臭氧化反应去除2,4-D的效果,自由基参与的反应历程对于2,4-D的降解十分重要。双氧水的引入对2,4-D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双氧水分解消耗OH-,没有缓冲的反应体系pH降低,限制了双氧水的分解和.OH自由基链反应。总之,单独臭氧化对2,4-D降解有一定的反应效率,在有利于.OH产生的体系中,2,4-D降解效率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羟基自由基 2 4-二氯苯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臭氧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董里 李治国 +1 位作者 史惠祥 周威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7-249,262,共4页
研究了臭氧氧化条件下 2 ,4-二氯苯氧乙酸在鼓泡反应器内的去除动力学 ,考察了 p H、温度、气体流量、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得到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与温度和 p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鼓泡反应器 反应动力学 去除 动力学研究 速率常数 初始浓度 气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表征及色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银珍红 陈小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49-953,共5页
以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苯和十二醇为混合致孔剂,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法对聚合物进行了... 以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苯和十二醇为混合致孔剂,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作为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分子印迹整体柱。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分析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模板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印迹整体柱及空白整体柱上容量因子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流动相中甲醇的体积分数、pH值、流速对印迹整体柱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制备的分子印迹整体柱可在15 min内分离2,4-二氯苯氧乙酸及其类似物苯氧乙酸,分离度为1.52。对柑桔提取液进行了分离测试,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热引发原位聚合 整体柱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质在Comamonas koreensis CY01介导的2,4-二氯苯氧乙酸还原脱氯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弋博 武春媛 周顺桂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8-252,共5页
从广东四会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还原Fe(III)和腐殖质(HS)的兼性厌氧菌,编号为CY01,该菌株被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韩国丛毛单胞菌)。以Comamonas koreensis CY0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厌氧条件下HS(腐殖质)的模式物AQDS对... 从广东四会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还原Fe(III)和腐殖质(HS)的兼性厌氧菌,编号为CY01,该菌株被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韩国丛毛单胞菌)。以Comamonas koreensis CY0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厌氧条件下HS(腐殖质)的模式物AQDS对微生物介导的2,4-D(2,4-二氯苯氧乙酸)还原脱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CY01具有使2,4-D进行脱氯降解的能力,CY01引起的2,4-D的脱氯降解过程是伴随着电子供体葡萄糖的氧化同时进行的;2)反应体系中加入AQDS,会促进2,4-D的降解过程,AQDS在Fe(III)/HS还原菌和2,4-D之间充当电子穿梭体。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Y01菌株引起的2,4-D的还原脱氯过程的完成是随着电子供体的氧化产生电子,然后AQDS将产生的电子加速传递至2,4-D,使2,4-D发生还原脱氯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Comamonaskoreensis 还原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H_2O_2催化氧化2,4-二氯苯氧乙酸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治国 周威明 +1 位作者 董里 史惠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0-543,共4页
利用Fe2 +/H2 O2 对 2 4 二氯苯氧乙酸 ( 2 4 D)进行催化氧化 ,通过GC MS和HPLC检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为 2 4 二氯苯酚、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 ,氯离子则是从这些中间产物上释放 .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到小分子酸 ,如乙醇酸、乙醛酸、... 利用Fe2 +/H2 O2 对 2 4 二氯苯氧乙酸 ( 2 4 D)进行催化氧化 ,通过GC MS和HPLC检测到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为 2 4 二氯苯酚、邻氯苯酚和对氯苯酚 ,氯离子则是从这些中间产物上释放 .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到小分子酸 ,如乙醇酸、乙醛酸、顺丁烯二酸 .提出了 2 4 D的Fe2 +/H2 O2 降解的可能历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乙醇酸 催化 H2O2 乙醛酸 反应过程 中间产物 FE^2+ 氯苯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与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莉 徐小艳 +1 位作者 许志锋 黄健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6,共5页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Fe3O4为磁性载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相应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ag-MIPs)。采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等对Mag-MIPs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吸附实验...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Fe3O4为磁性载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相应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ag-MIPs)。采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等对Mag-MIPs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吸附实验表明该磁性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非印迹聚合物。采用Mag-MIPs为固相萃取材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质量浓度约为50μg·L-1模拟水样中的2,4-D进行了分析检测,样品回收率范围为91.7%~110.4%,相对平均偏差为7.38%(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表征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识别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梅花 牛玉玲 +3 位作者 龚艳茹 王玥 王惠军 龚波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首次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19)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溴化铜/2,2’-联吡啶(CuBr/Bpy)为催化剂,采用表面引发原... 首次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19)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溴化铜/2,2’-联吡啶(CuBr/Bpy)为催化剂,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2,4-DMIPs),并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比例对该印迹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动态、静态及竞争试验考察了该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4-DMIPs对模板分子2,4-D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与2,4-二氯苯酚和2,4-二氯苯甲醛相比,2,4.DMIPs对2,4-D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84和3.75,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31和2.29。采用Scatchard模型分析,可以得到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分别为76.92和142.91mg/g,离解常数亿分别为632.91和2309.47mg/L。将2,4-DMIPs作为固相萃取剂,对豆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10%,方法的检出限为20ng/g。该印迹聚合物可以富集分离测定2,4.D,稳定性好,并且能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2 4-二氯苯乙酸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根成 项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1-1244,1259,共5页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2,4-二氯苯氧乙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4-二氯苯氧乙酸能淬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热力学公式计算了结合常...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2,4-二氯苯氧乙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4-二氯苯氧乙酸能淬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热力学公式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力类型。用圆二色光谱技术探讨了2,4-二氯苯氧乙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乙酸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荧光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2,4-二氯苯氧乙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利芳 张丽霞 陈超球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 6种稀土 -二氯苯氧乙酸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通式为 RE(DCP) 3 、RE(DCP) 3 phen、RE(DCP) 2 hq(RE=L a、Y;DCP=2 ,4-二氯苯氧乙酸根 ;phen=邻菲罗啉 ;hq=8-羟基喹啉 )。6种配合物均溶于二甲基甲酰胺 (D...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 6种稀土 -二氯苯氧乙酸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方法确定其通式为 RE(DCP) 3 、RE(DCP) 3 phen、RE(DCP) 2 hq(RE=L a、Y;DCP=2 ,4-二氯苯氧乙酸根 ;phen=邻菲罗啉 ;hq=8-羟基喹啉 )。6种配合物均溶于二甲基甲酰胺 (DMF)、二甲基亚砜 ,但不溶于水、乙醇、丙酮。 RE (DCP) 3 为白色粉末 ,RE(DCP) 3 .phen为粉红色粉末 ,L a(DCP) 2 .hq为黄色粉末 ,Y(DCP) 2 .hq为淡绿色粉末。摩尔电导 7.44~ 33.6 1s· cm2· mol- 1。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分析 ,表明同类配合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均相似 ,游离配体及配合物在紫外光区均产生π-π* 跃迁吸收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2 4-二氯苯乙酸 邻菲罗啉 8-羟基喹啉 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含2,4-二氯苯氧乙酸及氮杂环配体的Ag(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晓敏 谷长生 +3 位作者 纪丽丽 李世杰 李泳 宋文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3-1070,共8页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2′-联吡啶、4,4′-联吡啶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自然挥发法制备了2个配合物{[Ag2(ELBA)(4,4′-bipy)2(NO3)]·2H2O}n(1)和[Ag2(ELBA)2(2,2′-bipy)]n(2)(ELBA=2,4-二氯苯氧乙酸,4,4′-bipy=4,4′-联吡啶,2,2′...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2′-联吡啶、4,4′-联吡啶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自然挥发法制备了2个配合物{[Ag2(ELBA)(4,4′-bipy)2(NO3)]·2H2O}n(1)和[Ag2(ELBA)2(2,2′-bipy)]n(2)(ELBA=2,4-二氯苯氧乙酸,4,4′-bipy=4,4′-联吡啶,2,2′-bipy=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研究了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为一维结构,其中,配合物1是通过4,4′-联吡啶和银离子间的作用形成梯状结构;而配合物2是通过Ag…Ag作用构筑S状结构。配合物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配合物 2 4-二氯苯乙酸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构筑的三核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颖群 陈志敏 匡云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5-189,共5页
以2,4-二氯苯氧乙酸(HL)和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三核锌(Ⅱ)配合物[Zn3L6(2,2'-bipy)d。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7385(6)nm,b=1.32958(7)nm,c=1.51580(10)nm,a... 以2,4-二氯苯氧乙酸(HL)和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三核锌(Ⅱ)配合物[Zn3L6(2,2'-bipy)d。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7385(6)nm,b=1.32958(7)nm,c=1.51580(10)nm,a=66.961000)°,β=69.3870(10)°,γ=72.992O(10)°V=1.83377(19)nm°,Dc=1.656g·cm^-3 Z=1,μ(Mo Kα)=1.483mm-1,F(000)=920,最终偏离因子R1=0.0306,wR2=0.0757。由于2,4-二氯苯氧乙酸根的桥联配位作用,配合物形成了三核结构。在该配合物的分子中。位于中间位置的锌(Ⅱ)离子的配位数是6,处于八面体配位环境中,而位于端位的2个锌(Ⅱ)离子的配位数都是5,处于三角双锥配位环境中。本工作还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磁性、荧光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28~300K范围内,配合物有抗磁性;当激发波长为664nm时.配合物在660nm附近有1个强的荧光发射峰:在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Zn(H)/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核锌(Ⅱ)配合物 2 4-二氯苯乙酸 晶体结构 磁性 荧光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鲜酯和2,4-二氯苯氧乙酸协同诱导裂殖壶菌积累DHA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裕芳 刘磊 +4 位作者 杨雨欣 曾彦霖 李玉芹 周蓉 张妙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00-5907,共8页
目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促进裂殖壶菌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积累以及提高其产量很有潜力的策略。添加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裂殖壶菌DHA积累已有报道,但同时添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促进裂殖壶菌中DHA积累鲜见报道。本工作采... 目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促进裂殖壶菌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积累以及提高其产量很有潜力的策略。添加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裂殖壶菌DHA积累已有报道,但同时添加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促进裂殖壶菌中DHA积累鲜见报道。本工作采用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酯(DA-6)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协同诱导裂殖壶菌积累DHA,提高DHA含量和产量,以DHA为指标优化了DA-6和2,4-D的最佳协同浓度。结果表明:0.05mg/L DA-6和0.5mg/L 2,4-D协同处理裂殖壶菌,裂殖壶菌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没显著增加,但DHA含量和产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58.32%和5.17g/L,相比于单独添加DA-6分别增加17%和23%,相比于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空白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8%和48%。本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协同诱导裂殖壶菌中DHA的积累,提高DHA产量,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DHA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鲜酯 2 4-二氯苯乙酸 裂殖壶菌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十二碳六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构筑的双核镉(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和电化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颖群 李昶红 +1 位作者 李薇 匡云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90-1894,共5页
The study of carboxyl complexes has drawn great interests,mainly because of their intriguing variety of architectures and topologies as well 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such as functional materials,bioche... The study of carboxyl complexes has drawn great interests,mainly because of their intriguing variety of architectures and topologies as well 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many fields,such as functional materials,biochemistry,medicine,and 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髤配合物 2 4-二氯苯乙酸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