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7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山羊FTO基因对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1
作者 姚大为 郭晓飞 +4 位作者 刘玉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张效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过表达载体,并设计合成靶向FTO的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过表达或干扰FTO基因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基因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奶山羊FTO基因的CDS区全长1518 bp,与绵羊(Ovis aries)(NM_001104931.1)、牛(Bos taurus)(NM_001098142.1)和水牛(Bubalus bubalis)(XM_006043050.4)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7%和96%。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过表达FTO能够显著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SREBF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 2,DGAT2)的mRNA水平(P<0.05),显著下调甘油三酯水解相关基因如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干扰FTO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综上,FTO基因在调节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FTO 代谢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2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Tcm细胞的代谢重编程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
2
作者 刘枋 潘春丽 +2 位作者 周智锋 陈淑萍 叶韵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0-578,共9页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诱导生成中央记忆性T(Tcm)细胞及增强T细胞抗肿瘤持久性中的作用。方法:磁珠分选CD8^(+)初始T细胞,与负载癌胚抗原(CEA)的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经白介素-2(IL-2)或IL-7/15/21/23分别诱导培养效应T(Teff)...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诱导生成中央记忆性T(Tcm)细胞及增强T细胞抗肿瘤持久性中的作用。方法:磁珠分选CD8^(+)初始T细胞,与负载癌胚抗原(CEA)的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经白介素-2(IL-2)或IL-7/15/21/23分别诱导培养效应T(Teff)或Tcm细胞;qPCR和WB法分别检测T细胞中Id2和Id3 mRNA、蛋白表达;慢病毒敲减T细胞中Id2基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细胞记忆表型;WB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Seahorse能量代谢仪分析细胞外酸化速率(ECAR)和耗氧速率(OCR);斑马鱼结肠癌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分析Teff和Tcm细胞的抗肿瘤差异,进一步观察敲减Id2基因的Tcm细胞(Tcm-shId2)对第二次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结果:Tcm细胞高表达Id3 mRNA(P<0.05),而Teff细胞高表达Id2 mRNA(P<0.001)。成功构建敲减Id2基因的Tcm细胞(Tcm-shId2)且其Id3表达明显上调,敲减Id2可促进Tcm细胞的形成(P<0.05)。Tcm-shId2细胞通过PI3K/AKT通路进行代谢重编程,有效抑制斑马鱼体内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对第二次移植瘤也能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Id2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改变T细胞代谢模式,从而促进CD8^(+)T细胞向Tcm细胞分化,有效抑制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2 中央记忆性T细胞 T细胞分化 PI3K/AKT信号通路 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调控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红升 张庆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9,共7页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改变其免疫表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肠促胰素,具有降糖、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脓毒症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并与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脓毒症时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可能代表机体能量代谢向有氧糖酵解转换,反映的是PICS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阐述GLP-1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以为通过GLP-1R防治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脓毒症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调节缺氧诱导L0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代谢机制
4
作者 游燕 崔红静 +4 位作者 彭程程 姜丽 张启云 李冰涛 徐国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6-943,共8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QD)含药血清对缺氧诱导L0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代谢机制。方法缺氧条件下评估5个时点(6、12、18、24、48 h)对L02细胞葡萄糖消耗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适缺氧时间;将正常肝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缺氧诱导L02细胞糖...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QD)含药血清对缺氧诱导L02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代谢机制。方法缺氧条件下评估5个时点(6、12、18、24、48 h)对L02细胞葡萄糖消耗及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适缺氧时间;将正常肝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缺氧诱导L02细胞糖耗量降低分为缺氧组、二甲双胍2 mmol/L组、25 g/kg GQD含药血清5%、10%、15%组,以葡萄糖消耗量为药效指标,采用高分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收集各组细胞内的代谢产物信号,以Progenesis QI软件分析数据,通过HMDB等在线数据库,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进一步借助Metabo Analyst 5.0网站分析潜在生物标记物的代谢途径。结果缺氧18 h被确定为缺氧诱导L02细胞模型复制的最佳时间,在此条件下,GQD5%、10%浓度的含药血清能显著提高缺氧L0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鉴定出14种缺氧诱导的L02细胞生物标志物,其中13种显著升高,1种显著降低,而GQD含药血清可使其中3种显著回调。结论GQD含药血清可能通过调控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生物合成及鞘脂代谢通路,改善缺氧诱导的L02细胞糖代谢异常,并提升葡萄糖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 L02细胞 缺氧 代谢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苷通过调控NFE2L2-FTH1-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5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邹倩 董毅 廉红梅 杜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nk)组、对照(Ctrl)组、Log组、顺铂(DDP)组、NFE2L2激活剂(TBHQ)组、NFE2L2抑制剂(ML385)组和TBHQ+Log组,检测细胞生物学行为、谷氨酰胺代谢以及NFE2L2、FTH1、GPX4蛋白表达。构建宫颈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探究Log对于体内宫颈癌进展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FE2L2可能是Log治疗宫颈癌的靶点。Log和DDP均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凋亡,减少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含量、谷氨酰胺酶(GLS1)与谷氨酸脱氢酶(GLUD1)蛋白表达(P<0.05)。NFE2L2激活剂TBHQ得到相反效果,而ML385则与Log效果相似,且Log能抑制NFE2L2、FTH1与GPX4蛋白表达(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og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进展(P<0.05)。结论Log通过抑制NFE2L2-FTH1-GPX4信号通路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铁蛋白重链多肽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谷氨酰胺代谢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poRon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重塑巨噬细胞表型改善肝纤维化的功能研究
6
作者 王海昆 姚萍 +1 位作者 杨涛 席利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3,共8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剂量AdipoRon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00 mg/kg、200 mg/kg AdipoRon灌胃。生化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HE染色、Masson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胶原蛋白I(Collagen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滴沉积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肝内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所占百分比(%)。RT-q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脂质分解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pt1α)的表达,以及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精氨酸酶1(Arg1)、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标志物(Ym-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AdipoRon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结构受损、肝细胞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均得到改善,胶原纤维沉积也明显减少;肝组织中Collagen I、α-SMA和TI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M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肝内脂滴沉积明显减少;Fasn、Scd1、Cd3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parα和Cpt1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CD68+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Arg1和Ym-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此外,高剂量AdipoRon组对各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低剂量AdipoRon组(P<0.05)。结论AdipoRon具有改善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肝内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从而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 肝脏功能 脂质代谢 巨噬细胞极化 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固肾通络方调控脂代谢和自噬保护足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
7
作者 韩佳瑞 王学艺 +4 位作者 朱清 李新宝 李冰 石锦涛 庞欣欣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62-1873,共12页
目的:探究芪黄固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控脂代谢和自噬对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芪黄固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用链脲佐... 目的:探究芪黄固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控脂代谢和自噬对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芪黄固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KD模型。检测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pro)等指标,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和病理变化,检测PPAR-γ、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p62蛋白(SQSTM-1/p62)等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小鼠肾足细胞(MPC-5),用含药血清干预,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和脂质积累。结果: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肾脏损伤,足突蛋白(Podocin)、肾病蛋白(Nephrin)表达下降,血糖、尿蛋白、Scr、BUN上升,PPAR-γ、p62等蛋白表达增加,LC3、苄氯素1(Beclin-1)下降,脂质沉积增多。芪黄固肾通络方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降低PPAR-γ、p62表达,增加LC-3、Beclin-1表达,减少脂质沉积。体外实验显示,芪黄固肾通络方含药血清上调Beclin-1、LC3表达,下调p62、PPAR-γ表达,减轻脂质积累。结论:芪黄固肾通络方可能通过下调PPAR-γ,增强自噬,减轻DKD小鼠肾脏纤维化,保护足细胞,对DKD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固肾通络方 自噬 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 脂质积累 代谢 足突细胞 高糖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片型1-MCP对‘朝霞’水蜜桃果实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贞鹭 肖烟云 +2 位作者 曾玲珍 郑江枫 林河通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为开发能延缓采后水蜜桃果实软化及保持其较高营养价值的简便、安全的保鲜技术,对采后‘朝霞’水蜜桃果实使用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12 h后,在(25±1)℃、相对湿度(RH)85%条件下贮藏,并测定果实硬度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纸片... 为开发能延缓采后水蜜桃果实软化及保持其较高营养价值的简便、安全的保鲜技术,对采后‘朝霞’水蜜桃果实使用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12 h后,在(25±1)℃、相对湿度(RH)85%条件下贮藏,并测定果实硬度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纸片型1-MCP处理对水蜜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未经处理(对照)的水蜜桃果实,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的水蜜桃果实硬度、果肉细胞壁组分(CWM)以及细胞壁多糖成分(离子结合果胶(ISP)、纤维素、共价结合果胶(CSP)及半纤维素)含量均能保持较高水平,而果肉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果胶甲酯酶(PE)和纤维素酶(Cx))活性则相对较低。此外,在贮藏前中期,纸片型1-MCP处理还能抑制水蜜桃果肉水溶性果胶(WSP)含量的上升。综上可知,1.2μL/L纸片型1-MCP能显著抑制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减缓‘朝霞’水蜜桃果实中细胞壁多糖的分解,进一步延缓采后果实软化及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果实 软化 硬度 细胞代谢 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鸡巨噬细胞免疫应答的转录-代谢组学研究
9
作者 陈富斌 张宏 +8 位作者 华永丽 刘琴 冯海鹏 韩松伟 刘佳惠 古雪艳 李建喜 张景艳 张小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5,共10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200μg/mL黄芪多糖(APS)对鸡巨噬细胞HD11免疫作用,探讨200μg/mLAPS对鸡巨噬细胞HD11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CON组)和200μg/mLAPS处理组(A200组),其中A200组和CON组分别...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200μg/mL黄芪多糖(APS)对鸡巨噬细胞HD11免疫作用,探讨200μg/mLAPS对鸡巨噬细胞HD11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空白对照组(CON组)和200μg/mLAPS处理组(A200组),其中A200组和CON组分别用含200μg/mLAPS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和完全培养液培养HD11细胞12 h。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代谢物,之后联合KEGG富集分析,构建相关网络互作图并进行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结果】转录组结果表明,在A200组与CON组中共检测到差异基因1196个,其中上调基因862个,下调基因334个;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吞噬体等多种途径;代谢组结果表明,在A200组与CON组中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138个,其中下调差异代谢物84个,上调的差异代谢物54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物主要富集到氨基酸代谢、类脂物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核苷酸代谢以及信号传导等多个途径;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与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于组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碳代谢、二羧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β-丙氨酸代谢、嘧啶代谢、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等。【结论】200μg/mLAPS处理HD11细胞可能是通过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对HD11细胞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巨噬细胞 转录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免疫学:T细胞在骨代谢调控中的双向作用
10
作者 胡康一 宋永嘉 +3 位作者 文皓楠 宋婷 车志昕 宋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5-891,共7页
骨免疫学强调骨骼和免疫细胞之间的双向通讯。骨代谢稳态是骨形成与骨吸收动态平衡的关键,对骨骼的发育及健康有着重要作用。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通过极化为不同亚群,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参与调节骨稳态。骨骼和免疫系统通过共... 骨免疫学强调骨骼和免疫细胞之间的双向通讯。骨代谢稳态是骨形成与骨吸收动态平衡的关键,对骨骼的发育及健康有着重要作用。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员,通过极化为不同亚群,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参与调节骨稳态。骨骼和免疫系统通过共享多种调节分子和组织微环境而相互影响。本文基于骨免疫学理论对T细胞分类及功能和T细胞对骨代谢作用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代谢性骨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免疫 T细胞 代谢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香豆素抑制SL-221细胞增殖的差异代谢物分析
11
作者 温雪梅 邵雪花 +4 位作者 何翔宇 秦子昕 梁赫 徐玉辉 路伟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3-893,I0013-I0016,共15页
为明确双香豆素(DIC)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卵巢细胞(SL-221)代谢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双香豆素抑制SL-221细胞增殖的毒理机理。结果表明,双香豆素对SL-221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24h的抑制中浓度... 为明确双香豆素(DIC)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卵巢细胞(SL-221)代谢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双香豆素抑制SL-221细胞增殖的毒理机理。结果表明,双香豆素对SL-221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24h的抑制中浓度为1.60μg/mL,且呈浓度依赖性;此外,双香豆素分别与SC79和胰岛素共培养后,均能提升细胞活力;进一步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获得了393个差异代谢物,双香豆素与对照相比上调了364个,下调29个,而50%以上的差异代谢物分布于氨基酸及其代谢物(48.3%)和甘油磷脂类(14.2%)中;差异代谢物富集主要在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糖的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等营养代谢途径中;其中,差异代谢产物肾上腺甾酮(Adrenosterone)、LPC(12:0/0:0)、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和L-缬氨酸-L-脯氨酸(Val-Pro)分别上调了5833.56倍、15.47倍、10.26倍和9.94倍。本研究解析了双香豆素诱导斜纹夜蛾卵巢细胞增殖的代谢调控机制,为该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香豆素 斜纹夜蛾 代谢组学 细胞活性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何赟 欧阳珺雯 +1 位作者 谭谦 胡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44-749,共6页
巨噬细胞是参与宿主防御和稳态调节的关键免疫细胞,在不同组织中具有高度可塑性,经不同刺激后可极化为功能性亚群。细胞代谢的重组过程,即代谢重编程,涵盖了细胞内部包括代谢产物、相关酶类及代谢途径的多样化调整。新近研究揭示了代谢... 巨噬细胞是参与宿主防御和稳态调节的关键免疫细胞,在不同组织中具有高度可塑性,经不同刺激后可极化为功能性亚群。细胞代谢的重组过程,即代谢重编程,涵盖了细胞内部包括代谢产物、相关酶类及代谢途径的多样化调整。新近研究揭示了代谢重编程在塑造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中的关键作用。代谢通过产生生物能量和生物合成前体,改变影响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的代谢物,来驱动和调控巨噬细胞。本文将重点关注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主要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和特定产物在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靶向代谢调控巨噬细胞在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代谢重编程 代谢 极化 眼部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代谢组学揭示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标志物
13
作者 赵惠婷 韩伟 +5 位作者 罗观发 卢雯 付玉娟 谭潇 胡勤刚 杨细虎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目的:通过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DESI-MSI)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本研究纳入的10例OSCC... 目的:通过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DESI-MSI)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本研究纳入的10例OSCC病例均为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住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病例。收集组织样本用于DESI-MSI检测,进一步采用多元及单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然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差异代谢物的诊断能力。最后,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分析确定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OSCC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共鉴定出144种差异代谢物,大多数为脂肪酸。ROC曲线分析发现这144种代谢物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均大于0.7。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与OSCC发生相关的通路为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结论:基于DESI-MSI筛选了具有诊断价值的差异代谢物,发现OSCC组织存在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代谢紊乱,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 空间代谢组学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1号发酵茶复配养生茶调节3T3-L1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天乐 盛思杰 +4 位作者 徐铃琳 吴媛媛 刘仲华 王凯茜 屠幼英 《中国茶叶》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突出,调节血脂、预防肥胖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通过健康饮食方法解决该问题是最简单可行的途径。试验采用白叶1号发酵茶配伍枸杞、山楂制成养生茶,就其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的调脂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将3T3-L...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突出,调节血脂、预防肥胖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通过健康饮食方法解决该问题是最简单可行的途径。试验采用白叶1号发酵茶配伍枸杞、山楂制成养生茶,就其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的调脂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将3T3-L1细胞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后,通过测定油红O染色面积、脂肪和甘油三酯(TG)含量来判断养生茶对脂质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200~500μg/mL范围内,随着养生茶质量浓度的升高,3T3-L1前脂肪细胞的油红O染色面积下降,表明养生茶具有降脂功效。当茶样质量浓度为300、400、500μg/mL时,与模型组相比,细胞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22.64、23.17、30.63个百分点,降脂效果优于阳性药物辛伐他丁。此外,养生茶可以显著减少细胞中的TG含量,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当养生茶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细胞内TG含量最低,与模型组相比降低了89.33%。通过茶饮代谢物与3T3-L1细胞脂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该养生茶中多种成分与3T3-L1细胞的脂质代谢物呈强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脂功能的新式茶饮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白化茶 枸杞 山楂 3T3-L1前脂肪细胞 调节脂肪代谢 功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 MS技术的仙鹤草干预H129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15
作者 同泽华 郭文军 +5 位作者 李萌 徐雅娟 张洪铭 窦泽宇 解生旭 王卫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0-978,共9页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等方法,探讨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A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29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以H1299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集落形成、LDH、Hoechst 33258染色... 目的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等方法,探讨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A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H129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以H1299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CCK-8法、集落形成、LDH、Hoechst 33258染色、AO/EB染色、流式细胞检测、RT-qPCR等实验,检测AP对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HPLC-Q-Orbitrap MS)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检测主要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给药组能够明显抑制H1299细胞的增殖及集落形成,同时LDH的释放量增大,且呈剂量依赖性。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及RT-qPCR分析发现,AP给药后H1299细胞发生皱缩、核碎片增多现象,阻滞于G 0/G 1期,上调凋亡基因caspase-3、Bax,下调Bcl-2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35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PC(O-30∶1)、D-Glutamic acid、PE(18∶0/15∶0)等,主要涉及代谢通路包括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嘌呤代谢等。结论AP可能通过干扰H1299细胞的多条代谢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而发挥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H1299细胞 代谢组学 细胞凋亡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于凡 李娜 +5 位作者 郭莹莹 代心悦 朱文嘉 姚琳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92-402,共11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代谢调控机制。方法: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F1)为受试物,构建铅诱导及F1干预的体外HepG2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物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力,采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选取保护作用最优的高浓度组F1对铅诱导HepG2细胞进行干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检测细胞内源性代谢物水平,筛选潜在差异代谢物并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铅模型组相比,F1干预处理能够显著缓解铅诱导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显著抑制细胞内ROS和MDA含量升高(P<0.05),恢复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P<0.05),同时减少细胞凋亡(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F1能显著回调谷氨酸、谷胱甘肽、硒代-L-蛋氨酸等17种潜在差异代谢物(P<0.01);对F1调控的关键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表明,F1主要影响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硒化合物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等多个涉及氧化还原等功能的代谢通路。结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对铅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和谷胱甘肽合成等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HEPG2 细胞 氧化应激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鳃鳗全组织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揭示原始脊椎动物细胞功能演化及脂肪代谢调控
17
作者 杜泽宇 卢佳丽 +1 位作者 李庆伟 逄越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398,共4页
七鳃鳗(lamprey)是处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演化节点的重要物种,被广泛认为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模型。在长达约5亿年的演化历史中,七鳃鳗展现出独特的“演化停滞”现象,这使其在遗传学和生理学特征上保留了显著的原始... 七鳃鳗(lamprey)是处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演化节点的重要物种,被广泛认为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的关键模型。在长达约5亿年的演化历史中,七鳃鳗展现出独特的“演化停滞”现象,这使其在遗传学和生理学特征上保留了显著的原始性与独特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转录组 细胞功能演化 脂肪代谢调控 七鳃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SLC43A2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18
作者 何敏 赵微 +1 位作者 彭昊 王良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78,共10页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甲硫氨酸和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43 member 2,SLC43A2)基因的表达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甲硫氨酸和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43 member 2,SLC43A2)基因的表达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ESCC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的甲硫氨酸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表达在ES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聚类分析揭示不同表达模式对ESCC患者总体生存期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富集分析寻找ESCC中与甲硫氨酸和SLC43A2基因紧密关联的生物学进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SCC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中SLC43A2蛋白的表达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ESCC细胞SLC43A2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甲硫氨酸限制(methionine restriction)或干扰SLC43A2后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大部分甲硫氨酸代谢相关通路中的关键酶和SLC43A2基因在ESC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5),并且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对ESCC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聚类分析显示高表达SLC43A2基因的A簇患者预后差,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种类和数量显著低于B簇;富集分析显示高表达SLC43A2基因组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通路信号分子显著富集(P<0.01)。此外,限制甲硫氨酸或敲减SLC43A2可抑制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1)。结论:ESCC组织中甲硫氨酸代谢活跃,SLC43A2基因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SLC43A2促进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甲硫氨酸代谢 预后 溶质载体家族43成员2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在脓毒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金慧 蒋政宇 +2 位作者 李斌 刘佳昊 卞金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17,共7页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作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刺激分化为M1促炎型和M2抗炎型,...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负担。作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刺激分化为M1促炎型和M2抗炎型,在脓毒症早期的过度炎症阶段和晚期的免疫抑制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M2巨噬细胞的代谢谱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受多种酶和信号通路的调节,包括腺苷5'-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等通路。这些关键的信号通路和酶通过调控葡萄糖、脂质和氨基酸代谢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并增强其抗炎功能,从而发挥脓毒症保护作用,可为脓毒症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巨噬细胞 脓毒症 代谢重编程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干预对子痫前期胎盘滋养细胞脂质代谢异常致功能失调机制及临床关联
20
作者 李婧睿 锁耀宇 +7 位作者 田甜 曹萍 董治锋 姜楠 张慧萍 吴凯 石青 李桂忠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89-2497,共9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脂质代谢异常与滋养细胞功能障碍的因果关系及PPARγ在缺氧环境下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例PE患者及3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检测脂质沉积情况;构建假手...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脂质代谢异常与滋养细胞功能障碍的因果关系及PPARγ在缺氧环境下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例PE患者及3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检测脂质沉积情况;构建假手术组(Sham组)和减少子宫血流灌注组(Rupp组)大鼠子痫模型(n=12,Sham组与Rupp组各6只);体外培养人滋养细胞HTR-8/SVneo,分组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PPARγ激动剂(Rosiglitazone)组、缺氧+PPARγ拮抗剂(T0070907)组,通过RT-qPCR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FASN、FABP4、PPARγ、LXR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水平表达,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PE组胎盘脂质沉积显著高于对照组,Rupp模型鼠胎盘脂质沉积增加(P<0.001);缺氧条件下滋养细胞FASN、FABP4表达上调(P<0.001),PPARγ、LXRα表达下调(P<0.001);PPARγ拮抗剂T0070907进一步加重缺氧对细胞功能的抑制(P<0.001),且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01),进一步的si-PPARγ敲除实验显示,PPARγ敲除后加剧缺氧导致的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障碍,且这一现象无法被Rosiglitazone缓解。结论子痫前期胎盘脂质代谢异常与缺氧环境下PPARγ介导的脂质合成增加及代谢调控失衡密切相关,导致滋养细胞侵袭及迁移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脂质代谢 滋养细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磷酸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