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5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及验证
1
作者 赵少猛 董瑞玲 +6 位作者 刘大伟 营凡 李森 赵桂苹 张敏红 文杰 冯京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3-1323,共11页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号公、母鸡各132只,根据性别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2只鸡。肉鸡自由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喂至42日龄。每周测定肉鸡的体重和体蛋白重,建立体重与体蛋白重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即为肉鸡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验证试验分三个阶段(0~10日龄、11~24日龄、25~39日龄)分别开展。在0、11和25日龄时,分别选择200、150、100只健康广明2号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按照Aviagen育种公司推荐标准和预测模型计算出的蛋白质需要量配制饲粮,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生长试验发现:21日龄和42日龄广明2号公鸡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母鸡(P<0.01);分阶段建立肉鸡体重与体蛋白重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前期R 2均为0.99,后期为0.98;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肉鸡体蛋白的生长需要量,再按照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效率,进一步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1~21日龄公、母鸡分别为每克日增重(ADG)需要0.251和0.228 g饲粮蛋白质(单位表示为g·g^(-1)ADG),22~42日龄公、母鸡分别为0.272和0.268 g·g^(-1)ADG。结合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蛋白质需要量(Crude protein requirement,CPR)预测模型:0~21日龄:CPR=2.365×BW 0.75+0.251×ADG(公鸡),CPR=3.165×BW 0.75+0.228×ADG(母鸡);22~42日龄:CPR=2.955×BW 0.75+0.272×ADG(公鸡),CPR=2.560×BW 0.75+0.268×ADG(母鸡)。验证试验发现:0~10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1~24日龄和25~39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粮的蛋白含量是按照AA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利用模型预测出的。由于广明2号肉鸡和AA肉鸡的生长曲线以及采食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并不能说明预测模型存在问题。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使用广明2号肉鸡,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体重和日增重,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经过比较发现,除1~21日龄试验组肉鸡饲粮蛋白质的供应量超过需要量12.2%外,其余各组肉鸡在各个阶段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与实际供应量之间的差异均不超过10%。这一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广明2号肉鸡饲粮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基本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明2号肉鸡 析因法 蛋白质生长需要量 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驱动的肿瘤‑免疫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2
作者 刘馨春 邱志鹏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患者在接受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疗法时会经常出现一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生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探究IL-2对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包含细胞因子IL-2的肿瘤-免疫动力学模型。计算... 患者在接受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疗法时会经常出现一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生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探究IL-2对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包含细胞因子IL-2的肿瘤-免疫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模型的无肿瘤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并从数值上刻画了模型的动力学性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IL-2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T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免疫系统更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原因;IL-2诱导的CD8+T细胞增殖率的增加虽然会促进免疫细胞更快地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增加肿瘤复发的几率;过多IL-2的存在反而会促进肿瘤的生长。本文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表明,对癌症患者进行IL-2免疫疗法时,存在IL-2注射的最佳剂量。然而,肿瘤细胞的种类纷繁复杂,针对不同的肿瘤细胞,选取不同的参数进行模拟,才会得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IL-2 肿瘤 免疫 动力学模型 基本再生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25(OH)D水平构建2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3
作者 周晶晶 李东风 +4 位作者 李时慧 郑丽丽 刘桂 丁丞章 袁幸运 《安徽医学》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T2DM并发尿路感染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07例T2DM...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探讨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T2DM并发尿路感染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07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对尿路感染患者完善中段尿培养检查并收集培养结果。将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按照7∶3比例分为建模组(n=425)及验证组(n=182)。建模组采用logistic回归明确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T2DM并发尿路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应用内部(建模组)及外部(验证组)验证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607例T2DM患者中,共有99例(16.31%)发生尿路感染,检出病原菌70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64.29%)为主,尿路感染患者25(OH)D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病程长、清蛋白偏低、高C反应蛋白(CRP)及低25(OH)D水平是建模组T2DM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所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T2DM并发尿路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部验证的校正曲线显示观察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拟合度良好(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0.875~0.943),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在10%~75%时,使用列线图预测尿路感染风险的净获益率更高。对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结果与内部验证结果相一致。结论 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血清25(OH)D水平减低,基于25(OH)D及其它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T2DM患者尿路感染甄别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V2G的重卡换电站电池热模型
4
作者 彭夏泠 韩松 +1 位作者 刘勋川 贺国刚 《南方能源建设》 2025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目的]重卡换电站能解决换电重卡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痛点,但其动力电池存在容量大、使用频率高、热失控风险高等问题。[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建立了耦合双向充电机的电池热-电耦合模型,对电动重卡动力电池热特性进行研究,应用C... [目的]重卡换电站能解决换电重卡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痛点,但其动力电池存在容量大、使用频率高、热失控风险高等问题。[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建立了耦合双向充电机的电池热-电耦合模型,对电动重卡动力电池热特性进行研究,应用COMSOL-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耦合模型,可以有效控制电池车辆到电网(Vehicle to Grid,V2G)工况下的电压电流。在V2G工况前期,最大电流密度在负极与负极极耳的交界处,最小电流密度在正极与正极极耳的交界处,正极极耳温度比负极极耳高4.1℃;在V2G工况后期,最大局部电流密度从极耳向电池下端转移,底部区域因浓度的影响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电芯温度高于极耳温度;热滥用工况下,副反应发生顺序为SEI膜分解、负极分解、正极与电解液反应,其中,电极副反应生热是导致电池进入无法返回的热失控的主要原因,SEI膜的分解反应是电池开始热失控的标志。[结论]所提外电路-热电耦合模型能有效反映在重卡换电站双向充电机激励下,电池热电耦合模型的温度分布与热失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卡换电站 双向充电机 外电路-热电耦合模型 V2G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Pi2脉动识别模型
5
作者 张怡悦 邹自明 方少峰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1,共16页
Pi2脉动是一种不规则的超低频波(Ultra-Low Frequency,ULF),是磁层与电离层耦合的重要瞬态响应,其发生与亚暴爆发有密切的关系.Pi2脉动作为地球磁层中的一种扰动现象,其发生信号隐藏在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面对持续增长的观测数据量,... Pi2脉动是一种不规则的超低频波(Ultra-Low Frequency,ULF),是磁层与电离层耦合的重要瞬态响应,其发生与亚暴爆发有密切的关系.Pi2脉动作为地球磁层中的一种扰动现象,其发生信号隐藏在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面对持续增长的观测数据量,如何有效地判断某段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是否有Pi2脉动发生,是构建Pi2脉动识别模型的关键.利用子午工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的地磁场分量数据,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ResCNN),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Pi2脉动识别模型,用于判别某段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是否有Pi2脉动发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现有公开发表的Pi2脉动机器学习识别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更低的虚报率、漏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2脉动 Pi2脉动识别模型 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房水中IL-6和IL-2水平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
6
作者 何高均 徐小凤 李明江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5/2023-10医院收治的107例107眼POAG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5/2023-10医院收治的107例107眼POAG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平均缺损值(MD)判断视神经损伤程度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视神经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房水中IL-6、IL-2水平。分析房水中IL-6、IL-2水平与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结果:重度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占比、患眼眼压、双眼眼压差均高于轻度、中度组,房水中IL-6、IL-2水平显著低于轻度、中度组(均P<0.05)。POAG患者房水中IL-6、IL-2水平与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61、-0.358,均P<0.001)。合并高血压、眼压、双眼眼压差、房水中IL-6、IL-2水平是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房水中IL-6、IL-2水平和合并高血压3个解释变量,其中房水中IL-2水平是最重要的根节点变量,也是最为重要的预测因子。该决策树模型的AUC为0.710(95%CI:0.599-0.820,P=0.001),敏感性为0.581、特异性为0.737,约登指数为0.318,预测价值高。结论:房水中IL-6、IL-2水平与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基于合并高血压、眼压、双眼眼压差、房水中IL-6、IL-2水平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视神经损伤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2(IL-2)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A-LSSVM模型的汽油车CO_(2)排放预测
7
作者 吐尔逊·买买提 成思怡 刘亚楼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以排放标准为国Ⅴ的轻型汽油车为研究对象,运用便携式车载尾气排放测量系统(PEMS)对实际行驶中污染物排放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VMD)进行分解降噪处理,再通过麻雀搜索算法(SS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长短... 以排放标准为国Ⅴ的轻型汽油车为研究对象,运用便携式车载尾气排放测量系统(PEMS)对实际行驶中污染物排放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VMD)进行分解降噪处理,再通过麻雀搜索算法(SS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方法,构建一种高精度的轻型汽油车CO_(2)排放预测模型。通过随机森林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轻型汽油车CO_(2)排放的关键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利用VMD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分解降噪处理,再采用SSA算法优化LSSVM模型,最终建立基于VMD-SSA-LSSVM的轻型汽油车CO_(2)排放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CO_(2)的预测精度和拟合效果均优于单一的LSSVM、LSTM以及VMD-LSSVM、VMD-LSTM、VMD-SSA-LSTM模型,能够为轻型汽油车CO_(2)排放预测提供参照;VMD-SSA-LSSVM模型在轻型汽油车CO_(2)排放预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汽油车排放 PEMS 随机森林 皮尔逊系数 VMD-SSA-LSSVM模型 CO_(2)排放预测 特征参数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荷载耦合作用下煤体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磊 陈礼鹏 +4 位作者 谢广祥 范浩 李少波 邹鹏 张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0-2642,共13页
CO_(2)吸附会对煤体产生损伤劣化作用进而降低其稳定性,对CO_(2)封存的长期安全性提出挑战,明确CO_(2)劣化作用并建立本构模型至关重要。采用损伤力学理论和统计理论推导出能够综合反映CO_(2)吸附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煤体总损伤变量的计算... CO_(2)吸附会对煤体产生损伤劣化作用进而降低其稳定性,对CO_(2)封存的长期安全性提出挑战,明确CO_(2)劣化作用并建立本构模型至关重要。采用损伤力学理论和统计理论推导出能够综合反映CO_(2)吸附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煤体总损伤变量的计算公式,并重点考虑了压密段的影响,分段建立了CO_(2)作用下煤体的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方程,明确了模型各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CT扫描实验系统、MTS 816实验系统确定了本构模型参数,并采用自主研制的气−固耦合实验系统对不同CO_(2)压力下煤体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CT扫描获取的裂隙率和运用Weibull分布理论分别定义了吸附和受载作用下的损伤变量,结合损伤理论进一步得到二者耦合作用下的总损伤变量,并建立了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②基于CT扫描技术的裂隙三维重构真实反映了CO_(2)作用前后裂隙扩展特征,CO_(2)压力越高,裂隙扩展越充分,煤样三维裂隙参数和损伤变量越大,所形成的空间裂隙网络越复杂;③CO_(2)对煤体力学性质劣化作用显著,煤体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随CO_(2)压力增加分别降低了49.78%和22.63%,CO_(2)对煤体的溶胀效应、塑化效应和气楔效应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力学参数的降低;④建立的CO_(2)作用下煤体细观统计损伤模型理论曲线与单轴实验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CO_(2)对煤体力学特性的损伤劣化作用,体现了损伤本构模型及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本构模型 损伤变量 力学特性 裂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管道止裂韧性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宇光 甄莹 +2 位作者 刘媛媛 张振永 白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碳中和目标下,超临界态CO_(2)管道输送已成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超临界CO_(2)管道止裂控制体系尚未构建,管材止裂韧性难以预测,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 碳中和目标下,超临界态CO_(2)管道输送已成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超临界CO_(2)管道止裂控制体系尚未构建,管材止裂韧性难以预测,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通过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规范标准,对超临界CO_(2)管道止裂控制研究进展及最新标准体系进行了简要综述;在系统收集已开展CO_(2)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信息及数据的基础上,对现有止裂韧性预测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由此确定了CO_(2)管道止裂韧性预测模型修正形式,并对不同模型适用范围及预测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修正模型解决了传统止裂预测模型过于激进的问题,同时降低了DNV推荐方法的保守性。建议将修正模型与DNN预测方法相结合,以使管材韧性值处于止裂区域;同时开展高效准确的CO_(2)管道裂纹动态扩展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可为我国CO_(2)管道止裂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管道输送 延性断裂 双曲线模型 断裂 韧性 夏比冲击功 止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的农户接受机制研究--基于UTAUT2科技接受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妍 沈宇航 徐杰凯 《现代金融》 2024年第1期48-57,47,共11页
在江苏省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明确影响江苏省农户接受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的因素有利于农险业务在江苏省的深入推广与普及。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2)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科技赋能农... 在江苏省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明确影响江苏省农户接受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的因素有利于农险业务在江苏省的深入推广与普及。基于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2)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科技赋能农业保险接受与使用的影响因素使用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976份有效数据,以结构方程(SEM)验证假设及变量的净效益,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个体创新性、感知信任和感知安全正向影响接受意愿,促进条件、习惯和接受意愿正向影响接受行为,接受意愿、相对优势和感知安全也发挥着显著中介效应。同时,农户规模、家庭收入和谷物种植结构对各主要路径存在部分异质性效应。基于此,提出从农险关键价值链环节赋能、增强农户科技管理意识、加强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监管等方面促进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险科技 UTAUT2模型 创新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超临界CO_(2)损伤的椭球形三维裂缝计算新模型
11
作者 纪国法 林中天 +1 位作者 聂一林 赵文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0,共10页
目前超临界CO_(2)压裂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室内岩石损伤机理和劣化力学参数测试,对压裂形成的三维裂缝形态研究较少。为刻画超临界CO_(2)压裂过程的裂缝形态展布,基于Griffith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平面应变条件下椭球形裂缝扩展的三维计算... 目前超临界CO_(2)压裂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室内岩石损伤机理和劣化力学参数测试,对压裂形成的三维裂缝形态研究较少。为刻画超临界CO_(2)压裂过程的裂缝形态展布,基于Griffith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平面应变条件下椭球形裂缝扩展的三维计算新模型;结合前人室内测试结果,回归了岩石弹性力学参数与超临界CO_(2)多浸泡因素关联式,讨论了超临界CO_(2)压力、温度、施工排量、初始弹性模量、初始泊松比、缝内净压力、储层厚度等参数对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上下存在水层的目的层采用超临界CO_(2)压裂时更应采取控缝高的措施;针对低渗储层,可优先考虑超临界CO_(2)压裂;超临界CO_(2)压裂工艺更适用于最小水平主应力大的储层;超临界CO_(2)压裂时,有助于低排量下获得相同的平均缝宽。研究成果对非常规油气水平井超临界CO_(2)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岩石力学 损伤 三维裂缝 模型 平面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老年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重构关系
12
作者 韩延辉 张恒亮 +5 位作者 赵劲东 李炳强 陈瑞晓 普照坤 张辉锋 王丽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关系。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120例,根据重构指数分为正性重构组47例和非正性重构组7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yG和AIP与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TyG和AIP对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正性重构组吸烟、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TyG、AIP显著高于非正性重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水平显著低于非正性重构组(P<0.05,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钙、TyG、AIP是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OR=7.253,95%CI:2.458~13.364,P=0.035)、AIP(OR=6.017,95%CI:2.205~12.025,P=0.030)是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yG、AIP预测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66,联合预测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TyG和AIP与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正性重构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正性重构的有效指标,对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 冠状血管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2)-AR-TVTP模型的I_(BD)波动周期非对称性和持续性分析
13
作者 陈丽芬 谢新连 林嘉俊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源于国际贸易的衍生需求,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市场。选取1999年11月~2021年12月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I_(BD))月度数据,在检验序列平稳性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滞后长度,构建两区制的时变转换概率马... 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源于国际贸易的衍生需求,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市场。选取1999年11月~2021年12月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I_(BD))月度数据,在检验序列平稳性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滞后长度,构建两区制的时变转换概率马尔科夫转换自回归模型,分析I_(BD)波动周期的持续时间、转换拐点和非对称性等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拟合I_(BD)波动周期的主要特征,周期平均持续时间为33.7个月,自2008年9月之后呈缩短态势,上升期和下降期交互更频繁;I_(BD)波动周期具有非对称性,周期内上升期持续时间比下降期长,I_(BD)维持上升期更具有稳定性。周期性特征结果可为干散货航运业造船投资和市场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AR-TVTP模型 I_(BD)波动周期 转换拐点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邓春颖 李其英 +4 位作者 刘文曲 王建霖 丁静雅 万政伟 刘玉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 构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完成多导睡眠监测的52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通过... 目的 构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完成多导睡眠监测的52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通过对T2DM患者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确定了OSAHS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使用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进行评估。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OR=1.09,95%CI:1.01~1.17)、高血压病史(OR=3.80,95%CI:3.43~4.26)、血清低密度脂蛋白(OR=1.35,95%CI:1.03~1.56)及25(OH)维生素D(OR=0.94,95%CI:0.91~0.96)水平是T2DM合并OSAH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5)。根据上述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T2DM合并OSAHS发生的AUC分别为0.742和0.78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P> 0.05)。DCA显示预测模型能够获得净收益的风险阈值大于0.9。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并验证了一种性能良好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T2DM患者合并OSAHS的早期识别和筛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杂质CO_(2)混合体系的气液相平衡计算模型
15
作者 秦锋 蔡子璇 +4 位作者 明红芳 张帆 何梓睿 朱晨阳 李大树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5期87-96,共10页
对含杂质CO_(2)体系相平衡的准确表征是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中的关键。为探讨针对此类体系相平衡计算的最佳热力学模型,基于CO_(2)/N_(2)、CO_(2)/O_(2)与CO_(2)/H_(2)O等3种二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分别使用状态方程(PR... 对含杂质CO_(2)体系相平衡的准确表征是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中的关键。为探讨针对此类体系相平衡计算的最佳热力学模型,基于CO_(2)/N_(2)、CO_(2)/O_(2)与CO_(2)/H_(2)O等3种二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分别使用状态方程(PR、SRK、BWRS、CPA、GERG-2008)和活度系数模型(NRTL、UNIQUAC)进行了气液闪蒸计算。结果表明,针对含杂质CO_(2)二元混合体系,CPA方程具有最高的计算精度,其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仅为4.75%。随后,采用CPA方程对CO_(2)/N_(2)、CO_(2)/N_(2)/O_(2)和CO_(2)/N_(2)/O_(2)/H_(2)O等混合物的相包络线进行了预测,其对泡点、露点压力的计算与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偏差小于3.5%,表明了CPA方程可作为一种简单且准确的含杂质CO_(2)混合体系相平衡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杂质CO_(2) 相平衡 活度系数模型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U型铆接构件不同加载角度下失效特性试验及数值模型研究
16
作者 牟浩蕾 张经纬 +2 位作者 赵一帆 解江 冯振宇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在坠撞载荷作用下,运输类飞机的机身连接构件失效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针对U型铆接构件,采用试验与仿真方法,研究其在不同加载工况(纯拉脱、30°、45°、60°和90°纯剪切)的失效特性,揭示U型件厚度和加载角度对其... 在坠撞载荷作用下,运输类飞机的机身连接构件失效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针对U型铆接构件,采用试验与仿真方法,研究其在不同加载工况(纯拉脱、30°、45°、60°和90°纯剪切)的失效特性,揭示U型件厚度和加载角度对其失效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基于峰值载荷失效的双线性单元模型(梁单元、六面体单元、4六面体簇单元和8六面体簇单元模型)和SPR2(self-piercing rivet 2)约束单元模型,得到可应用于坠撞仿真分析的铆钉数值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加载角度增大,铆钉承受载荷由拉脱载荷变为剪切载荷,铆钉失效由钉头拉脱变为钉杆剪断;U型件承受载荷由面外拉伸载荷变为面内挤压载荷,失效位移减小;随着厚度增加,U型件不易发生变形,失效载荷增加,失效位移减少。基于峰值载荷失效的双线性单元模型中,8六面体簇单元模型获得的失效载荷与失效位移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8六面体簇单元模型与SPR2约束单元模型获得的失效载荷偏差均在10%以内,但8六面体簇单元模型的失效载荷偏差更小;两个模型获得的失效位移偏差稍大,但SPR2约束单元模型的失效位移偏差相对较小(15%以内)。8六面体簇单元和SPR2约束单元模型可应用于飞机坠撞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铆接构件 失效特性 双线性单元模型 SPR2约束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RMOD模型在某钢铁厂SO_(2)扩散模拟中的应用
17
作者 孟晓静 张子璐 +1 位作者 付林志 赵坤庆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4期2-5,共4页
以某钢铁厂为例,通过对其及周边区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应用AERMOD大气扩散模型对污染气体SO_(2)的最大小时、最大日均、季均、年均浓度进行模拟,并结合鞍山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模拟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SO_(2)季平均浓度... 以某钢铁厂为例,通过对其及周边区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应用AERMOD大气扩散模型对污染气体SO_(2)的最大小时、最大日均、季均、年均浓度进行模拟,并结合鞍山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模拟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SO_(2)季平均浓度模拟值与各个监测站点监测值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SO_(2)年平均浓度模拟值与监测值的误差仅为0.0014 mg/m^(3);钢铁厂SO_(2)小时浓度、年均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厂区中心偏南的位置,SO_(2)气体主要向东北和西南方向扩散;SO_(2)的最大小时、最大日均、年均浓度均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内,且占标率在6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OD模型 钢铁厂 SO_(2)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算法的D2D通信信道分配最优化数学模型
18
作者 胡俊华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04-1010,共7页
针对现阶段D2D(Device-to-Device)通信信道分配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基于匈牙利(KM:Kuhn Munkras)算法的D2D通信信道分配最优化数学模型。在D2D通信系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计算D2D通信信道传输速率,将系统中的各个变量表示在一个二维坐标... 针对现阶段D2D(Device-to-Device)通信信道分配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基于匈牙利(KM:Kuhn Munkras)算法的D2D通信信道分配最优化数学模型。在D2D通信系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计算D2D通信信道传输速率,将系统中的各个变量表示在一个二维坐标系中,构建线性规划图,根据该图求解D2D用户的最佳发射功率;基于KM算法建立D2D通信信道分配最优化数学模型,实现D2D通信信道分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D2D通信信道分配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更好,通信系统的吞吐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算法 通信系统模型 线性规划图 D2D通信信道分配 分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R模型下国产电影字幕人机英译对比研究——以《流浪地球2》的字幕翻译为例
19
作者 冯瑞贞 李若凡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6期4-9,共6页
国产电影字幕的翻译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部在海外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为文化产业及国家形象“走出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瑞典学者J... 国产电影字幕的翻译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部在海外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为文化产业及国家形象“走出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瑞典学者Jan Pederson提出的FAR字幕翻译质量评估模型为研究框架,比较国产电影《流浪地球2》中字幕英译的三个不同版本:人工翻译、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和生成式AI翻译,分析不同版本的翻译质量及其局限性,对比不同翻译方法对电影情节架构、人物角色塑造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探究不同翻译方式对于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等因素的适应性。基于实际应用需求,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为汉译英字幕翻译实践和研究以及FAR模型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为提升国产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借鉴,从而推动国产电影字幕翻译多元化,促进国产电影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推广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模型 人机翻译 电影字幕翻译 《流浪地球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CO_(2)管道泄漏动态压力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海山 王海锋 +6 位作者 柳歆 路建鑫 胡其会 李玉星 朱建鲁 殷布泽 列斯别克·塔拉甫别克 《天然气与石油》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高压CO_(2)管道运行过程中可能因为腐蚀或外部因素发生泄漏,由于CO_(2)相态复杂,管内压力相应产生复杂动态响应变化,管内压力动态变化规律对于减压波预测、管材韧性止裂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工况下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压力变化特性,... 高压CO_(2)管道运行过程中可能因为腐蚀或外部因素发生泄漏,由于CO_(2)相态复杂,管内压力相应产生复杂动态响应变化,管内压力动态变化规律对于减压波预测、管材韧性止裂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工况下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压力变化特性,基于等熵原理建立了高压CO_(2)管道泄漏管内动态压力计算模型,并结合工业规模CO_(2)管道泄漏实验数据以及HYSYS软件计算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比HYSYS软件,新建模型对于高压CO_(2)管道泄漏过程压降的预测与实验结果更吻合,平均预测误差为3.9%,表明新建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高压CO_(2)管道泄漏过程管内压力的动态响应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高压CO_(2)管道泄漏过程管内动态减压特征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CO_(2)管道 CO_(2)管道泄漏 动态压力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