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酸性树脂催化酯化制备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家为 丁亚波 +2 位作者 田学国 张华锋 王志伟 《北方药学》 2015年第2期82-83,共2页
异抗坏血酸钠是由2-酮基-D-葡萄糖酸经过甲酯化转化合成制备,合成过程是生产D-异抗坏血酸钠的关键步骤,实际生产中均采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甲酯化反应。本文主要探讨了2-酮基-D-葡萄糖酸经过树脂催化甲酯化生成2-酮基-D-葡萄糖酸甲... 异抗坏血酸钠是由2-酮基-D-葡萄糖酸经过甲酯化转化合成制备,合成过程是生产D-异抗坏血酸钠的关键步骤,实际生产中均采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进行甲酯化反应。本文主要探讨了2-酮基-D-葡萄糖酸经过树脂催化甲酯化生成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的树脂催化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树脂:2-酮基-D-葡萄糖酸(ml∶g)=0.5∶1,酯化反应时间为4h,酯化温度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抗坏血 化转化 2-酮基-d-葡萄糖酸甲酯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料分批培养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文敬 赵峰梅 +3 位作者 杨庆文 郭金权 秦丽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研究了补糖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并在50kL发酵罐上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工业应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能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开始补糖时发酵液中的残... 研究了补糖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并在50kL发酵罐上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工业应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能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开始补糖时发酵液中的残糖浓度以3%~6%为宜;补料分批培养方法及AR4菌株可用于2-酮基-D-葡萄糖酸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料分批培养 2--d-葡萄糖 发酵液 发酵罐 补糖 工业应用 研究结果 养生 AR 糖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生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魏转 余泗莲 +2 位作者 孙文敬 周强 李中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6-639,共4页
2-酮基-D-葡萄糖酸(2KGA)是合成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及D-异抗坏血酸的前体,通常采用细菌发酵的方法由D-葡萄糖转化而来。本文概述了2KGA的生物合成途径、2KGA产生菌的选育、2KGA的发酵条件、2KGA的发酵工艺、2KGA发酵产物的提取... 2-酮基-D-葡萄糖酸(2KGA)是合成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及D-异抗坏血酸的前体,通常采用细菌发酵的方法由D-葡萄糖转化而来。本文概述了2KGA的生物合成途径、2KGA产生菌的选育、2KGA的发酵条件、2KGA的发酵工艺、2KGA发酵产物的提取、国内2KGA发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发酵 D-异抗坏血 D-异抗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球状节杆菌K1022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文敬 赵峰梅 +3 位作者 郭金权 杨庆文 贾哲君 蒋明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从 2 酮基 D 葡萄糖酸产生菌球状节杆菌K10 2 2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 3种噬菌体 ,分别将其命名为KS2 11、KS2 12和KS2 13。采用紫外诱变或自然选育的方法 ,获得了 6株具有抗噬菌体能力的 2 酮基 D 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研究了抗株C2 ... 从 2 酮基 D 葡萄糖酸产生菌球状节杆菌K10 2 2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 3种噬菌体 ,分别将其命名为KS2 11、KS2 12和KS2 13。采用紫外诱变或自然选育的方法 ,获得了 6株具有抗噬菌体能力的 2 酮基 D 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研究了抗株C2 2 4和K2 32的遗传稳定性 ,并在 5 0kL的发酵罐上进行了发酵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经多次传代 ,菌株C2 2 4和K2 32对噬菌体的抗性及其发酵产酸能力没有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球状节杆菌 抗噬菌体菌株 发酵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AR4产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文敬 杨庆文 +3 位作者 黄惠英 郭金权 赵峰梅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以淀粉水解糖为碳源,研究了不同氮源、碳氮比、金属离子、接种量以及环境因子(培养基起始pH值、通气量、温度)对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产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源、碳氮比、培养基... 以淀粉水解糖为碳源,研究了不同氮源、碳氮比、金属离子、接种量以及环境因子(培养基起始pH值、通气量、温度)对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产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源、碳氮比、培养基的起始pH值、通气量及温度对该菌的产酸均有显著影响。在适宜培养条件下,该菌的摇瓶产酸及发酵转化率分别可达13.5%和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AR4 2--d-葡萄糖 发酵 抗噬菌体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2-酮基-D-葡萄糖酸直接合成异Vc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郑大贵 叶红德 +3 位作者 余泗莲 叶青 谢国豪 谢嘉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5-117,共3页
以2-酮基-D-葡萄糖酸(2-KG)为原料,在酸催化下直接合成异Vc;用TLC法定量测定异Vc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用酸的种类和用量、2-KG浓度等因素对异Vc收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对反应结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2--d-葡萄糖 异VC 化反应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A46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文敬 杨庆文 +3 位作者 赵峰梅 马虎玲 秦丽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70,共4页
从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46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1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KS461。透射电镜观察表明,KS461呈近球形,直径为52nm。以荧光假单胞菌A46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了4株对噬菌... 从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46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1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KS461。透射电镜观察表明,KS461呈近球形,直径为52nm。以荧光假单胞菌A46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了4株对噬菌体KS461具有抗性的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菌株,并研究了这些变异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8次传代,这些变异株对噬菌体的抗性及其发酵产酸能力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荧光假单胞菌 噬菌体 抗噬菌体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光法测定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文敬 周延政 +3 位作者 冯晓燕 魏转 余泗莲 周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75-377,共3页
通过测定发酵液的旋光度及其葡萄糖质量浓度,计算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质量浓度,并考察该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的旋光度、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 通过测定发酵液的旋光度及其葡萄糖质量浓度,计算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质量浓度,并考察该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的旋光度、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2-酮基-D-葡萄糖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2.60%,RSD为2.17%(n=5)。该方法可用于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葡萄糖 发酵液 旋光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发酵及膜分离技术在2-酮基-D-葡萄糖酸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文敬 魏转 +2 位作者 林琳 余泗莲 周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44-246,共3页
研究中和剂和底物总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并初步考察膜分离技术在发酵产物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酮基-D-葡萄糖酸的补料分批发酵中,以NaOH或Na2CO3代替CaCO3作为中和剂,能够有效提高发酵培养基中的... 研究中和剂和底物总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并初步考察膜分离技术在发酵产物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酮基-D-葡萄糖酸的补料分批发酵中,以NaOH或Na2CO3代替CaCO3作为中和剂,能够有效提高发酵培养基中的底物总浓度,且发酵转化率可达90%左右;在NaOH或Na2CO3作为发酵中和剂的情况下,膜技术可应用于2-酮基-D-葡萄糖酸的提取中,且有助于其提取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高浓度发酵:膜分离技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量法测定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晓燕 周延政 +3 位作者 孙文敬 王大明 余泗莲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14-317,共4页
在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的基础上,考察葡萄糖对2-酮基-D-葡萄糖酸测定的影响,改进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碘量法测定技术。结果表明:滴定样品溶液所消耗的I2标准溶液的体积、样品溶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 在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的基础上,考察葡萄糖对2-酮基-D-葡萄糖酸测定的影响,改进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碘量法测定技术。结果表明:滴定样品溶液所消耗的I2标准溶液的体积、样品溶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2-酮基-D-葡萄糖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5.68%,RSD为1.35%(n=5)。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可用于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葡萄糖 发酵液 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文敬 赵峰梅 +3 位作者 赵生旺 秦丽 郭金权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6-41,共6页
考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并研究了噬菌体侵染后菌体形态、种子培养过程和发酵过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导致了发酵转化率的下降、发酵周期的延长和发酵液过滤速率的降低。发酵前期、中期... 考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并研究了噬菌体侵染后菌体形态、种子培养过程和发酵过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导致了发酵转化率的下降、发酵周期的延长和发酵液过滤速率的降低。发酵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噬菌体侵染所造成的危害差异显著(p<0.01),侵染时期愈早所造成的危害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2--d-葡萄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浆粉预处理对粘质沙雷氏菌发酵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婧 徐慧 +1 位作者 刘建军 田延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3,共4页
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浆粉在粘质沙雷氏菌SD136作用下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组合复配玉米浆粉,结果表明:最佳玉米浆粉复配比为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3∶1,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达到(171.39±4.5)g/L,发酵时间... 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浆粉在粘质沙雷氏菌SD136作用下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组合复配玉米浆粉,结果表明:最佳玉米浆粉复配比为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3∶1,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达到(171.39±4.5)g/L,发酵时间由40 h缩短至37 h,对糖转化率达到95.22%。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的组合复配能够提高粘质沙雷氏菌SD136的发酵效率和2-酮基-D-葡萄糖酸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玉米浆粉 优化 粘质沙雷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污染对荧光假单胞菌K1005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峰梅 孙文敬 +2 位作者 米丽娟 宋崴 蒋明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4,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噬菌体污染对荧光假单胞菌K1005的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早期的噬菌体污染减缓菌株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发酵周期大大延长和发酵转化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噬菌体污染 2--d-葡萄糖 发酵 荧光假单胞菌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节杆菌C224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优化及其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文敬 高培玲 +4 位作者 魏转 崔凤杰 周延政 滕文华 刘敬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6,共6页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球形节杆菌C224菌株利用大米淀粉水解糖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强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发酵动力学模型。在50 L的发酵罐上考察了通气量与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并基于Logistic方程、...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球形节杆菌C224菌株利用大米淀粉水解糖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强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发酵动力学模型。在50 L的发酵罐上考察了通气量与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并基于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物料平衡计算分别构建了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气量低于1.5 v.v-1.m-1时,发酵生产强度明显减小,糖酸转化率有所降低;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以120.0~180.0 g/L为宜,过高或过低对生产强度和糖酸转化率均有不利影响。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球形节杆菌C224菌株分批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强度达6.36~6.54 g/(L.h),糖酸转化率为0.96~0.97 g/g。所构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效果良好,各项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说明其能够揭示球形节杆菌C224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代谢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发酵 动力学 球形节杆菌 大米淀粉水解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AR4在2-酮基-D-葡萄糖酸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文敬 陈丽 +2 位作者 任蓓蕾 张建国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在噬菌体存在的情况下,采用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R4在200m3发酵罐上进行了2-酮基-D-葡萄糖酸的发酵生产。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AR4对生产环境中噬菌体的抗性稳定,发酵周期短,发酵转化率高;经过10次传代,... 在噬菌体存在的情况下,采用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R4在200m3发酵罐上进行了2-酮基-D-葡萄糖酸的发酵生产。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AR4对生产环境中噬菌体的抗性稳定,发酵周期短,发酵转化率高;经过10次传代,荧光假单胞菌AR4对噬菌体的抗性及其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能力没有改变;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可以用于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荧光假单胞菌 噬菌体 抗噬菌体菌株 D-异抗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固定化细胞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萍 苗晓燕 +2 位作者 张筱梅 周强 孙文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8-261,共4页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考察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结果表明:利用5.0%海藻酸钠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7次;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最适质量浓度为0.75g/1...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考察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结果表明:利用5.0%海藻酸钠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7次;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最适质量浓度为0.75g/100mL,固定化细胞的适宜发酵温度为30~36℃;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的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基本相同,分别可达13.5g/100mL和9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荧光假单胞菌 2--d-葡萄糖 海藻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秋玲 刘佳 +3 位作者 张权 杨彬 陈修来 刘立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7,共6页
为了实现异维生素C前体2-酮基-D-葡萄糖酸在沙雷氏菌Serratia sp. FMME043中的高效生产,在30 L发酵罐中对补料策略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溶氧控制在40%,在发酵16、22 h及28 h时分别补加64、... 为了实现异维生素C前体2-酮基-D-葡萄糖酸在沙雷氏菌Serratia sp. FMME043中的高效生产,在30 L发酵罐中对补料策略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溶氧控制在40%,在发酵16、22 h及28 h时分别补加64、80 g和96 g硫酸铵,并且当残糖浓度降至15~25 g/L时,分五次等量补加801 g葡萄糖,优化后,发酵44 h,2-KGA的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268.5 g/L和1.04 g/g,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58.4%和9.9%。本研究结果为目前报道的产量和转化率在国内外属领先水平,为2-酮基-D-葡萄糖酸及异维生素C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氏菌属 2--d-葡萄糖 发酵优化 溶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JD1202利用大米淀粉水解糖连续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泗莲 汪美生 +6 位作者 孙文敬 崔凤杰 魏转 余彬 周强 齐向辉 王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1-197,共7页
研发荧光假单胞菌JD1202转化大米淀粉水解糖为2-酮基-D-葡萄糖酸的连续发酵工艺。考察了连续发酵起点、稀释率和补料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率和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具有显著影... 研发荧光假单胞菌JD1202转化大米淀粉水解糖为2-酮基-D-葡萄糖酸的连续发酵工艺。考察了连续发酵起点、稀释率和补料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率和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具有显著影响;在稀释率和补料培养基成分保持不变的条件下,2-酮基-D-葡萄糖酸大量合成期的任何时段均可作为连续发酵的起点,其细胞浓度、残糖浓度和2-酮基-D-葡萄糖酸浓度均稳定在一定范围。较适的连续发酵操作条件为:稀释率0.065h-1,补料培养基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170.0g/L。在此条件下,连续发酵达到稳态时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质量浓度为130.34g/L,生产强度平均为8.47g/L.h,发酵转化率为89.46%。连续发酵工艺是一种高效的2-酮基-D-葡萄糖酸生产方法,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荧光假单胞菌 大米淀粉水解糖 连续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2-酮基-D-葡萄糖酸(2KGA)产生菌的发酵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雪娇 程晓志 +1 位作者 冯晨龙 王丽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分离到一株能产生2-酮基-D-葡萄糖酸(2KGA)的菌株,经过16S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本实验室命名为P.putida KD-1。本文研究了培养基组成中不同碳源、氮源、初始玉米... 分离到一株能产生2-酮基-D-葡萄糖酸(2KGA)的菌株,经过16S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本实验室命名为P.putida KD-1。本文研究了培养基组成中不同碳源、氮源、初始玉米浆浓度、补加葡萄糖浓度、初始pH和发酵控制pH对P.putida KD-1发酵生产2KGA产量的影响。检测2KGA采用两种方法,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显示,以6%的葡萄糖、1%玉米浆为初始浓度,补加5%葡萄糖,初始pH6.7,发酵维持pH5.5,200rpm,30℃恒温培养96h,2KGA产量可以达到55g/L。表明该菌的发酵过程具有一定优化空间,可作为日后发酵产2KGA的新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葡萄糖 菌种鉴定 假单胞菌 发酵研究 碘量法 高效液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连续酯化新工艺研究
20
作者 李园园 高莉 +4 位作者 李月番 曹琳青 曹晓伟 张抗 龚舒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12期24-25,共2页
以2-酮基-D-葡萄糖酸(2KG)为原料,甲醇为溶剂,不用浓硫酸,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通过连续甲酯化反应,制得2-酮基-D-葡萄糖酸酯。结果显示,选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可以节约成本,实现连续化,有利于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
关键词 2--d-葡萄糖 浓硫 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