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料分批培养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文敬 赵峰梅 +3 位作者 杨庆文 郭金权 秦丽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研究了补糖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并在50kL发酵罐上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工业应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能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开始补糖时发酵液中的残... 研究了补糖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并在50kL发酵罐上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工业应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法,能有效提高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开始补糖时发酵液中的残糖浓度以3%~6%为宜;补料分批培养方法及AR4菌株可用于2-酮基-D-葡萄糖酸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料分批培养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液 发酵罐 补糖 工业应用 研究结果 养生 AR 糖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生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魏转 余泗莲 +2 位作者 孙文敬 周强 李中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6-639,共4页
2-酮基-D-葡萄糖酸(2KGA)是合成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及D-异抗坏血酸的前体,通常采用细菌发酵的方法由D-葡萄糖转化而来。本文概述了2KGA的生物合成途径、2KGA产生菌的选育、2KGA的发酵条件、2KGA的发酵工艺、2KGA发酵产物的提取... 2-酮基-D-葡萄糖酸(2KGA)是合成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及D-异抗坏血酸的前体,通常采用细菌发酵的方法由D-葡萄糖转化而来。本文概述了2KGA的生物合成途径、2KGA产生菌的选育、2KGA的发酵条件、2KGA的发酵工艺、2KGA发酵产物的提取、国内2KGA发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 D-异抗坏血 D-异抗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球状节杆菌K1022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文敬 赵峰梅 +3 位作者 郭金权 杨庆文 贾哲君 蒋明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从 2 酮基 D 葡萄糖酸产生菌球状节杆菌K10 2 2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 3种噬菌体 ,分别将其命名为KS2 11、KS2 12和KS2 13。采用紫外诱变或自然选育的方法 ,获得了 6株具有抗噬菌体能力的 2 酮基 D 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研究了抗株C2 ... 从 2 酮基 D 葡萄糖酸产生菌球状节杆菌K10 2 2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 3种噬菌体 ,分别将其命名为KS2 11、KS2 12和KS2 13。采用紫外诱变或自然选育的方法 ,获得了 6株具有抗噬菌体能力的 2 酮基 D 葡萄糖酸高产菌株。研究了抗株C2 2 4和K2 32的遗传稳定性 ,并在 5 0kL的发酵罐上进行了发酵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经多次传代 ,菌株C2 2 4和K2 32对噬菌体的抗性及其发酵产酸能力没有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球状节杆菌 抗噬菌体菌株 发酵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AR4产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文敬 杨庆文 +3 位作者 黄惠英 郭金权 赵峰梅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6-49,共4页
以淀粉水解糖为碳源,研究了不同氮源、碳氮比、金属离子、接种量以及环境因子(培养基起始pH值、通气量、温度)对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产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源、碳氮比、培养基... 以淀粉水解糖为碳源,研究了不同氮源、碳氮比、金属离子、接种量以及环境因子(培养基起始pH值、通气量、温度)对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产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源、碳氮比、培养基的起始pH值、通气量及温度对该菌的产酸均有显著影响。在适宜培养条件下,该菌的摇瓶产酸及发酵转化率分别可达13.5%和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AR4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 抗噬菌体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A46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文敬 杨庆文 +3 位作者 赵峰梅 马虎玲 秦丽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70,共4页
从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46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1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KS461。透射电镜观察表明,KS461呈近球形,直径为52nm。以荧光假单胞菌A46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了4株对噬菌... 从2-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46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1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KS461。透射电镜观察表明,KS461呈近球形,直径为52nm。以荧光假单胞菌A46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了4株对噬菌体KS461具有抗性的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菌株,并研究了这些变异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8次传代,这些变异株对噬菌体的抗性及其发酵产酸能力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荧光假单胞菌 噬菌体 抗噬菌体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2-酮基-D-葡萄糖酸直接合成异Vc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郑大贵 叶红德 +3 位作者 余泗莲 叶青 谢国豪 谢嘉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5-117,共3页
以2-酮基-D-葡萄糖酸(2-KG)为原料,在酸催化下直接合成异Vc;用TLC法定量测定异Vc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用酸的种类和用量、2-KG浓度等因素对异Vc收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对反应结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异VC 酯化反应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光法测定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文敬 周延政 +3 位作者 冯晓燕 魏转 余泗莲 周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75-377,共3页
通过测定发酵液的旋光度及其葡萄糖质量浓度,计算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质量浓度,并考察该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的旋光度、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 通过测定发酵液的旋光度及其葡萄糖质量浓度,计算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质量浓度,并考察该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的旋光度、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2-酮基-D-葡萄糖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2.60%,RSD为2.17%(n=5)。该方法可用于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葡萄糖 发酵液 旋光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发酵及膜分离技术在2-酮基-D-葡萄糖酸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文敬 魏转 +2 位作者 林琳 余泗莲 周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44-246,共3页
研究中和剂和底物总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并初步考察膜分离技术在发酵产物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酮基-D-葡萄糖酸的补料分批发酵中,以NaOH或Na2CO3代替CaCO3作为中和剂,能够有效提高发酵培养基中的... 研究中和剂和底物总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并初步考察膜分离技术在发酵产物提取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2-酮基-D-葡萄糖酸的补料分批发酵中,以NaOH或Na2CO3代替CaCO3作为中和剂,能够有效提高发酵培养基中的底物总浓度,且发酵转化率可达90%左右;在NaOH或Na2CO3作为发酵中和剂的情况下,膜技术可应用于2-酮基-D-葡萄糖酸的提取中,且有助于其提取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高浓度发酵:膜分离技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量法测定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晓燕 周延政 +3 位作者 孙文敬 王大明 余泗莲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14-317,共4页
在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的基础上,考察葡萄糖对2-酮基-D-葡萄糖酸测定的影响,改进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碘量法测定技术。结果表明:滴定样品溶液所消耗的I2标准溶液的体积、样品溶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 在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的基础上,考察葡萄糖对2-酮基-D-葡萄糖酸测定的影响,改进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碘量法测定技术。结果表明:滴定样品溶液所消耗的I2标准溶液的体积、样品溶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质量浓度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2-酮基-D-葡萄糖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5.68%,RSD为1.35%(n=5)。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可用于发酵液中2-酮基-D-葡萄糖酸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葡萄糖 发酵液 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污染对荧光假单胞菌K1005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峰梅 孙文敬 +2 位作者 米丽娟 宋崴 蒋明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4,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噬菌体污染对荧光假单胞菌K1005的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早期的噬菌体污染减缓菌株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发酵周期大大延长和发酵转化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噬菌体污染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 荧光假单胞菌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节杆菌C224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优化及其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文敬 高培玲 +4 位作者 魏转 崔凤杰 周延政 滕文华 刘敬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6,共6页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球形节杆菌C224菌株利用大米淀粉水解糖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强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发酵动力学模型。在50 L的发酵罐上考察了通气量与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并基于Logistic方程、...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球形节杆菌C224菌株利用大米淀粉水解糖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强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发酵动力学模型。在50 L的发酵罐上考察了通气量与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并基于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物料平衡计算分别构建了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气量低于1.5 v.v-1.m-1时,发酵生产强度明显减小,糖酸转化率有所降低;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以120.0~180.0 g/L为宜,过高或过低对生产强度和糖酸转化率均有不利影响。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球形节杆菌C224菌株分批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生产强度达6.36~6.54 g/(L.h),糖酸转化率为0.96~0.97 g/g。所构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效果良好,各项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说明其能够揭示球形节杆菌C224分批发酵2-酮基-D-葡萄糖酸代谢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 动力学 球形节杆菌 大米淀粉水解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浆粉预处理对粘质沙雷氏菌发酵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文婧 徐慧 +1 位作者 刘建军 田延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133,共4页
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浆粉在粘质沙雷氏菌SD136作用下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组合复配玉米浆粉,结果表明:最佳玉米浆粉复配比为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3∶1,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达到(171.39±4.5)g/L,发酵时间... 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玉米浆粉在粘质沙雷氏菌SD136作用下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影响,组合复配玉米浆粉,结果表明:最佳玉米浆粉复配比为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3∶1,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达到(171.39±4.5)g/L,发酵时间由40 h缩短至37 h,对糖转化率达到95.22%。玉米原浆粉和酶解玉米浆粉的组合复配能够提高粘质沙雷氏菌SD136的发酵效率和2-酮基-D-葡萄糖酸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玉米浆粉 优化 粘质沙雷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假单胞菌AR4在2-酮基-D-葡萄糖酸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文敬 陈丽 +2 位作者 任蓓蕾 张建国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在噬菌体存在的情况下,采用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R4在200m3发酵罐上进行了2-酮基-D-葡萄糖酸的发酵生产。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AR4对生产环境中噬菌体的抗性稳定,发酵周期短,发酵转化率高;经过10次传代,... 在噬菌体存在的情况下,采用抗噬菌体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AR4在200m3发酵罐上进行了2-酮基-D-葡萄糖酸的发酵生产。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AR4对生产环境中噬菌体的抗性稳定,发酵周期短,发酵转化率高;经过10次传代,荧光假单胞菌AR4对噬菌体的抗性及其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能力没有改变;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可以用于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荧光假单胞菌 噬菌体 抗噬菌体菌株 D-异抗坏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文敬 赵峰梅 +3 位作者 赵生旺 秦丽 郭金权 刘敬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6-41,共6页
考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并研究了噬菌体侵染后菌体形态、种子培养过程和发酵过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导致了发酵转化率的下降、发酵周期的延长和发酵液过滤速率的降低。发酵前期、中期... 考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噬菌体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的危害,并研究了噬菌体侵染后菌体形态、种子培养过程和发酵过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侵染导致了发酵转化率的下降、发酵周期的延长和发酵液过滤速率的降低。发酵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噬菌体侵染所造成的危害差异显著(p<0.01),侵染时期愈早所造成的危害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固定化细胞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萍 苗晓燕 +2 位作者 张筱梅 周强 孙文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8-261,共4页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考察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结果表明:利用5.0%海藻酸钠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7次;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最适质量浓度为0.75g/1...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R4,考察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条件。结果表明:利用5.0%海藻酸钠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重复利用7次;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的最适质量浓度为0.75g/100mL,固定化细胞的适宜发酵温度为30~36℃;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固定化细胞与游离细胞的2-酮基-D-葡萄糖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基本相同,分别可达13.5g/100mL和9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荧光假单胞菌 2-酮基-d-葡萄糖酸 海藻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酮基-D-葡萄糖酸高产的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秋玲 刘佳 +3 位作者 张权 杨彬 陈修来 刘立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7,共6页
为了实现异维生素C前体2-酮基-D-葡萄糖酸在沙雷氏菌Serratia sp. FMME043中的高效生产,在30 L发酵罐中对补料策略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溶氧控制在40%,在发酵16、22 h及28 h时分别补加64、... 为了实现异维生素C前体2-酮基-D-葡萄糖酸在沙雷氏菌Serratia sp. FMME043中的高效生产,在30 L发酵罐中对补料策略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最终确定发酵策略为:溶氧控制在40%,在发酵16、22 h及28 h时分别补加64、80 g和96 g硫酸铵,并且当残糖浓度降至15~25 g/L时,分五次等量补加801 g葡萄糖,优化后,发酵44 h,2-KGA的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268.5 g/L和1.04 g/g,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58.4%和9.9%。本研究结果为目前报道的产量和转化率在国内外属领先水平,为2-酮基-D-葡萄糖酸及异维生素C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氏菌属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优化 溶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雷氏菌Serratia sp.BK-98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炜 谢志鹏 +1 位作者 罗玮 张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71-1376,共6页
引言 2-酮基-D-葡萄糖酸(2-KDG)有着广泛的用途,它能被用作食品添加剂、水泥增塑剂、洗涤剂,是照片显影剂的重要成分;同时它也是除草剂、D-核酮糖、D-阿拉伯糖,特别是D-异抗坏血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前体。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发酵工艺 优化 动力学模型 SERRATIA sp.BK-9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2-酮基-D-葡萄糖酸菌Serratia sp. BK-98的分离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18
作者 张炜 谢志鹏 张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4-267,372,共5页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2-酮基-D-葡萄糖酸(2-KDG)产生菌,综合16S rDNA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该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命名为Serratia sp. BK-98。采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从影响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条件的14个因...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2-酮基-D-葡萄糖酸(2-KDG)产生菌,综合16S rDNA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确定该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命名为Serratia sp. BK-98。采用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从影响2-酮基-D-葡萄糖酸生物合成条件的14个因素中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3个因子:装液量、发酵时间和初始pH。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实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和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确定了装液量、发酵时间和初始pH的最适值分别为6.6mL、57.9h和5.0。在优化条件下,2-KDG的100mL摇瓶发酵产量达到了187.8g/L,100L发酵罐产量达到了192.2g/L,分别较优化前提高了142.6%和148.3%,这两个实验结果均与模型的预测值191.4g/L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2-酮基-d-葡萄糖酸 优化 响应面法 SERRATIA sp.BK-9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发酵过程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文 曾伟主 周景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45,共6页
2-酮基- D -葡萄糖酸(2-keto-D-gluconic acid,2-KGA)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照片显影剂、洗涤剂等,也是合成 D -异抗坏血酸的重要前体。为提高2-KGA的产量及转化率,对2-KGA发酵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5株野生菌株中筛选出最优菌株 Glucon... 2-酮基- D -葡萄糖酸(2-keto-D-gluconic acid,2-KGA)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照片显影剂、洗涤剂等,也是合成 D -异抗坏血酸的重要前体。为提高2-KGA的产量及转化率,对2-KGA发酵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5株野生菌株中筛选出最优菌株 Gluconobacter japonicus CGMCC 1.49,在摇瓶上进行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在3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优化实验,提高2-KGA的产量。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 g/L,玉米浆粉质量浓度为20 g/L,发酵温度为30 ℃时,摇瓶水平发酵产量为76.3 g/L,较优化前提高了120.0%。在3 L发酵罐上控制恒定pH值为6、溶氧浓度30%条件下,一次性补料发酵产量最高为122.1 g/L,较摇瓶水平提高了26.7%,转化率达75.5%。研究表明,发酵过程优化对提高野生菌株产2-KG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优化结果可为后续的放大实验节省发酵成本,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2-KGA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杆菌 2-酮基-d-葡萄糖酸 过程控制 发酵优化 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研究
20
作者 郑志勇 赵占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用海藻酸钠、PVA及PVA与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KG产生菌的固定化细胞,经发酵实验表明,5%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的产酸能力及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固定化细胞。这种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发酵6次以上,在4℃条件下,储存30天,仍具有很好的活... 用海藻酸钠、PVA及PVA与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2-KG产生菌的固定化细胞,经发酵实验表明,5%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的产酸能力及稳定性都优于其它固定化细胞。这种固定化细胞可以连续发酵6次以上,在4℃条件下,储存30天,仍具有很好的活性,与储存前产酸能力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酸 固定化细胞 发酵 海藻 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 前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