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荧光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廖显威 梁晓琴 +2 位作者 王莹 吴雪梅 范志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 3种有较高杀霉活性的 2 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探索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设计具有特定光电转换功能材料的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的构型优...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RHF/AM1对 3种有较高杀霉活性的 2 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探索新型有机发光材料以及设计具有特定光电转换功能材料的分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的构型优化表明 ,分子具有一定的平面结构 ,且具有较大的离域π键。对优化后的构型进行振动分析 ,其最小振动频率分别为 1 3 5 0 ,9 66,7 5 3cm-1,均未出现虚频率。 4种化合物的HOMO和LUMO之间的能量差ΔE分别为 7 83 8,7 70 6,7 2 88eV ,ΔE较小 ,离域电子容易激发。在此基础上用RHF/CI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荧光光谱 ,选用 1 1 5 3个组态进行计算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 量子化学 荧光光谱 光电转换 振动频率 几何构型 分子前线轨道能量 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氧基对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的荧光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于贵 孟宪信 李文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7-361,共5页
本文合成了新型的含有乙酰氧基的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研究了此类化合物在固态和溶液中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乙酰氧基是一种很有趣的取代基,在甲苯溶液中具有给电子特性,而在多晶粉末中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使之具有吸电子特性,导致发射... 本文合成了新型的含有乙酰氧基的2-苯乙烯基苯并噻唑。研究了此类化合物在固态和溶液中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乙酰氧基是一种很有趣的取代基,在甲苯溶液中具有给电子特性,而在多晶粉末中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使之具有吸电子特性,导致发射谱和激发谱中的长波带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氧 2-苯乙烯 苯并噻唑 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法合成2-(4-取代苯乙烯基)苯并噻唑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楚平 王念贵 +1 位作者 贾慧琴 许想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08-1010,共3页
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强的分子可极化率,对外场响应灵敏,光谱响应范围可以大幅度移向长波区,是一类重要的功能化合物。它在非线性光学[1]、电致发光[2,3]和光致变色材料[4]等方面已得到重要应用。
关键词 微波辐射法 合成 2-(4-取代苯乙烯)苯并噻唑 2-苯并噻唑 4-取代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高质高效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
4
作者 胡杰 丁军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4-1280,共7页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含氧基团对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具有适量的介孔比例能有效保障催化剂孔道结构的稳定性,而酚羟基比羧基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因此用H_(2)O_(2)氧化介孔为主的活性炭ECAC得到的ECAC-H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ECAC-H所得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达87.62%(w),收率86.57%。套用10次后,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仍有86.93%(w),收率85.92%。该碳基固体酸催化策略可有效抑制副产物的生成,可为实现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绿色工业化合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改性活性炭 固体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2,2-二(5-甲基-2-四氢呋喃基)丙烷为极性调节剂合成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新贺 刘淑琴 +2 位作者 王雪 徐林 李传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3,共7页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2,2-二(5-甲基-2-四氢呋喃基)丙烷(DMOP)为极性调节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SIBR),研究了不同DMOP/n-BuLi(摩尔比)和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的三元共聚合反应动... 以正丁基锂(n-BuLi)为引发剂,2,2-二(5-甲基-2-四氢呋喃基)丙烷(DMOP)为极性调节剂,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合成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SIBR),研究了不同DMOP/n-BuLi(摩尔比)和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的三元共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并与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THF)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分数为12%,St/Ip/Bd(质量比)为22/38/40,设计单臂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4的条件下,3种单体的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随着DMOP/n-BuLi(摩尔比)的增大或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各单体聚合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聚合反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当DMOP/n-BuLi为1.0时,3种单体St,Ip,Bd的Ea″分别为71.868 kJ/mol,53.553 kJ/mol,71.403 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6.61×10^(10)min^(-1),5.68×10~7min^(-1),7.88×10^(10)min^(-1);随着DMOP与nBuLi摩尔比的增大或聚合反应温度的降低,共聚物中总1,2-结构含量和Ip3,4含量明显增加,而Bd1,4和Ip1,4结构含量明显减少;DMOP在用量较小的情况下其效果优于较大THF用量的情况,促进聚合反应速率的能力明显高于T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 2 2-二(5--2-四氢呋喃)丙烷 四氢呋喃 阴离子聚合 聚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 被引量:4
6
作者 刘鸿 邓勇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1,共3页
以肉桂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SiO_2负载钨磷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了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肉桂酸(5.92 g)与邻苯二胺(4.96 g)的摩尔比为1:1.05,SiO_2负载钨磷杂多酸催化剂负载量质量分... 以肉桂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SiO_2负载钨磷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了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肉桂酸(5.92 g)与邻苯二胺(4.96 g)的摩尔比为1:1.05,SiO_2负载钨磷杂多酸催化剂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催化剂用量为1.2 g,反应时间为9 h 时,2-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的收率可达8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邻苯二胺 二氧化硅负载钨磷杂多酸 2-苯乙烯苯并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共聚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坚 林明德 +1 位作者 俞强 占敏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苯乙烯与 1- (2 -叔丁基过氧异丙基 ) - 3-异丙烯基苯 (D12 0 )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聚合后过氧基团以侧基的形式被保留在共聚物大分子链上。凝胶色谱分析发现 ,随原料单体中 D12 0比例增加 ,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 ,分子量分布变窄 ;... 苯乙烯与 1- (2 -叔丁基过氧异丙基 ) - 3-异丙烯基苯 (D12 0 )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聚合后过氧基团以侧基的形式被保留在共聚物大分子链上。凝胶色谱分析发现 ,随原料单体中 D12 0比例增加 ,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 ,分子量分布变窄 ;DSC分析发现共聚物中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随 D12 0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但仍高于 D12 0单体过氧基团的分解温度。苯乙烯与 D12 0的竞聚率为 :r D12 0 =0 .70 0 ,r St=0 .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大分子过氧化物 1-(2-叔丁过氧异丙)-3-异丙烯 共聚合 竞聚率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咪唑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锌的合成与光致发光特性
8
作者 张蕾 张学俊 张丹 《河北化工》 2011年第11期47-50,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4-咪唑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配体以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4-咪唑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配体以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576 nm;热重分析实验也表明了金属锌配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咪唑苯乙烯)-8-喹啉 锌配合物 合成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溴代环己酮引发的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9
作者 王冠军 石艳 +1 位作者 付志峰 杨万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31-1533,共3页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α-haloketone, 2-bromocyclohexanone, as the initiator in the presence of CuBr/Cu/2,2′-bipyridine or CuBr/ N,N,N′,N″,N″-pentamethyldiethyl...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α-haloketone, 2-bromocyclohexanone, as the initiator in the presence of CuBr/Cu/2,2′-bipyridine or CuBr/ N,N,N′,N″,N″-pentamethyldiethylenetriamine catalytic system.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eded in a living fashion with that the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onomer conversion and the polydispersity was relatively low through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with CuBr/N,N,N′,N″,N″-pentamethyldiethylenetriamine as the catalyst. The initiation efficiency of 2-bromocyclohexanone in both catalysis systems was about 80%. 1H NMR and 13C NMR verified the presence of 2-oxocyclohexyl and bromine atom at the both ends of polystyrene chain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derived from the 2-bromocyclohexan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溴代环己酮 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引发剂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氯-2-(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3-喹啉甲酸的合成及其环化(英文)
10
作者 符鑫博 高文涛 +1 位作者 王东方 赵雅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1-705,共5页
设计了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为起始化合物与4-三氟甲基苯甲醛(2)通过"一锅法"反应合成(E)-6-氯-2-(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3-喹啉甲酸(3),化合物3在PPA的作用下发生傅瑞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得到2-氯-10-三氟甲... 设计了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为起始化合物与4-三氟甲基苯甲醛(2)通过"一锅法"反应合成(E)-6-氯-2-(4-三氟甲基苯乙烯基)-3-喹啉甲酸(3),化合物3在PPA的作用下发生傅瑞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得到2-氯-10-三氟甲基-12H-苯并[4,5]卓酮并[1,2-b]喹啉-12-酮(4)。所合成的化合物3,4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得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氯甲-3-喹啉甲酸乙酯 三氟甲 2-苯乙烯喹啉 多聚磷酸 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建宏 张梅梅 +4 位作者 程相林 王建设 王留成 宋成盈 张家丽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定量测定反应液中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Hypersil C18(150 mm×4.6 mm i.d)型色谱柱,以V(甲醇):V(水)=50∶50作为流动相(用氨水调节流动相的p H为7.0~8.0);检测波长254... 建立了一种同时定量测定反应液中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Hypersil C18(150 mm×4.6 mm i.d)型色谱柱,以V(甲醇):V(水)=50∶50作为流动相(用氨水调节流动相的p H为7.0~8.0);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0.9 m L/min.结果表明,待测物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两种物质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47~0.426 g·L^-1和0.059~0.273 g·L^-1,检出限分别在1.23×10^-3g·L^-1和0.78×10^-3g·L^-1,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8.20%~101.03%和98.78%~99.76%,测定结果的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5%和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2-苯并噻唑 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对铜缓蚀行为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霍胜娟 陈利红 +1 位作者 祝卿 方建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65-2572,共8页
2-巯基苯并噻唑(MBT)是Cu的高效缓蚀剂,但是缓蚀机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从宏观角度对缓蚀效率进行评估,并利用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电位控制下的微观吸附构型.结果表明:在较高电位(... 2-巯基苯并噻唑(MBT)是Cu的高效缓蚀剂,但是缓蚀机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从宏观角度对缓蚀效率进行评估,并利用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电位控制下的微观吸附构型.结果表明:在较高电位(大于0 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SCE))下,MBT和金属Cu之间发生电子转移,MBT以硫醇式的环外S和N与金属Cu(I)离子配位在表面形成聚合物膜;在较低电位(小于0 V,vs SCE)下,MBT通过环外S原子以硫醇离子形式在金属Cu表面直立吸附.表面膜阻止了腐蚀介质的侵蚀,起到了较好的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2-苯并噻唑 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的改性及其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小军 李芬芳 +1 位作者 周茂林 范成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100,共5页
在2-巯基苯并噻唑分子中引入硼元素(B)和油溶性基团正辛氧基,合成了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正辛基硼酸酯(OTB),以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铜片腐蚀性试验分别考察了加有OTB的菜籽油(RO)的摩擦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 在2-巯基苯并噻唑分子中引入硼元素(B)和油溶性基团正辛氧基,合成了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正辛基硼酸酯(OTB),以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铜片腐蚀性试验分别考察了加有OTB的菜籽油(RO)的摩擦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分析了载荷?摩擦时间?添加剂含量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菜籽油中添加OTB后,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均显著下降,特别在较高的载荷下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并表现出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作为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2-苯并噻唑(MBT) 菜籽油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醇-氯化钠-水体系萃取铑(Ⅲ)-氯化亚锡-2-巯基苯并噻唑络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云涛 王伟 吴立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7,共3页
研究了丙醇 -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 -氯化亚锡 -2_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 ,在HCl介质中 ,铑(Ⅲ)的萃取率是99 % ,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 ,并建... 研究了丙醇 -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 -氯化亚锡 -2_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 ,在HCl介质中 ,铑(Ⅲ)的萃取率是99 % ,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 ,并建立了双水相体系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铑(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丙醇 氯化钠 氯化亚锡 2-苯并噻唑 萃取 分光光度法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基铵高效催化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建敏 王路 +3 位作者 王亚丽 屈学俭 蒋大振 肖丰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2-505,共4页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基铵二元催化剂高效催化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当n-Bu4NI/ZnBr2摩尔比为2时,在短时间内(30min)可将苯乙烯环氧化物几乎完全转化为环状碳酸酯,无其它副产物的生成.在ZnBr2/n-Bu4NX的催化体系中加入Au/SiO2氧化催化剂时...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基铵二元催化剂高效催化合成苯乙烯环状碳酸酯,当n-Bu4NI/ZnBr2摩尔比为2时,在短时间内(30min)可将苯乙烯环氧化物几乎完全转化为环状碳酸酯,无其它副产物的生成.在ZnBr2/n-Bu4NX的催化体系中加入Au/SiO2氧化催化剂时,能将苯乙烯直接氧化,然后碳酰化实现“一锅法”制备环状碳酸酯.在此合成路线中担载的纳米金催化第一步苯乙烯环氧化反应;ZnBr2/n-Bu4NBr催化第二步CO2环加成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80℃,1MPa,4h)将环状碳酸酯的产率提高到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环状碳酸酯 苯乙烯 苯乙烯环氧化物 二氧化碳 溴化锌-卤化正四丁 Au/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胺基甲基)-苯并噻唑-2-硫酮的缓蚀性能及吸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军平 张秋禹 +1 位作者 范晓东 颜红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3,78,共4页
为了研究缓蚀剂分子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以2-巯基苯并噻唑、甲醛和苯胺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了3-(苯胺基甲基)-苯并噻唑-2-硫酮(PAMMOA),利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对合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 为了研究缓蚀剂分子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以2-巯基苯并噻唑、甲醛和苯胺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了3-(苯胺基甲基)-苯并噻唑-2-硫酮(PAMMOA),利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对合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其在Fe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缓蚀剂能够有效抑制饱和CO2环境下、模拟腐蚀介质中N80钢的腐蚀,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其分子中最高占据轨道(HOMO)的电荷主要分布在巯基苯并噻唑环上,同时分子中的苯胺基上也有一定的电荷分布,而其最低空轨道(LUMO)的电荷主要分布在巯基苯并噻唑环上,当其分子与Fe金属表面发生吸附时,分子中的巯基苯并噻唑环和苯胺基在同一平面上,并平行吸附于Fe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吸附 PAMMOA 2-苯并噻唑 分子动力学模拟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1 位作者 李桂云 王爱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45,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采用旋转氧弹法、PDSC法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性能以及与几种抗氧化和抗磨添加剂间的协同性能。... 介绍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采用旋转氧弹法、PDSC法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性能以及与几种抗氧化和抗磨添加剂间的协同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并与添加剂Lube-515复配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衍生物 抗磨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的合成及其测定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龙巍然 李映晖 +2 位作者 岑怡红 洪涛 曹秋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63,共5页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冲体系(pH 8.0)中,BTSPQT与Cu2+在室温下可形成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59±0.40)×109,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0 nm。基于此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Cu2+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25~0.40 mg/L,且浓度在2.5 mg/L以下的常见离子均不干扰0.40 mg/L Cu2+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面粉和茶叶中铜的直接测定,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偶氮))喹啉三氮烯 铜(Ⅱ)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自组装膜电极同时测定米吐尔和对苯二酚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传银 陆光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4-275,共2页
Mercaptobenzothioz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modified electrode was fabricated successfully,and cylic voltam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s modified electrode.The electroch... Mercaptobenzothioz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modified electrode was fabricated successfully,and cylic voltam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s modified electrode.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emtol and P-benzenediol were studied on the SAMs in Britton-Robinson buffer solution.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metol and p-benzenediol can be catalyzed on the SAMs.They can not only be determined singleness but also be determined in mixture simultaneously and doesn’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in a large range of concentration.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metol and P-benzenediol in waste photographic imaging agent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自组装膜电极 米吐尔 对苯二酚 同时测定 环境污染物 含量测定 显影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定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殷贤华 姜燕 +2 位作者 吕斌川 陈德勇 陈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了减少由于橡胶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掺假而导致橡胶制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提出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MBT的有效含量进行定量研究。利用太赫兹透射测量得到MBT和聚乙烯混合物在0.3THz~1.4THz的吸收特征谱,提出了一种基于最... 为了减少由于橡胶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掺假而导致橡胶制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提出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MBT的有效含量进行定量研究。利用太赫兹透射测量得到MBT和聚乙烯混合物在0.3THz~1.4THz的吸收特征谱,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的MBT定量检测模型,将LS-SVR模型分别与偏最小二乘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模型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330%,2.5583%和2.3869%。结果表明,LS-SVR的定量模型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其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本研究为MBT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定量分析 太赫兹时域光谱 2-苯并噻唑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