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添加剂拆分2-取代芳基丙酸:取代基对手性识别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小平 鲁梦霞 +2 位作者 步知思 吕力琼 童胜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4-550,共7页
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添加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取代芳基丙酸类物质进行了手性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包括缓冲溶液、有机改性剂以及添加剂的浓度等。缓冲溶液的pH值、有机改性剂的种类与浓度,以及添加剂的浓度对色谱... 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添加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取代芳基丙酸类物质进行了手性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包括缓冲溶液、有机改性剂以及添加剂的浓度等。缓冲溶液的pH值、有机改性剂的种类与浓度,以及添加剂的浓度对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均有较大的影响。以YMC ODS-C_(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0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3.3,含25 mmol/L添加剂)为流动相,测定了各2-取代芳基丙酸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结常数,考察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各物质的包结形式。实验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与各对映体均以1∶1的形式包结,同时发现推电子取代基更有利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结行为,为羟丙基-β-环糊精对手性拆分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 2-取代芳丙酸 羟丙-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那他霉素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熊伟 杨放 +1 位作者 李蔷薇 胡杨洋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I0003-I0005,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那他霉素的增溶作用,以及包合物溶液的稳定性。方法25℃下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那他霉素的浓度。通过对曲线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不同pH下包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Kc...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那他霉素的增溶作用,以及包合物溶液的稳定性。方法25℃下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那他霉素的浓度。通过对曲线进行线性回归,计算不同pH下包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Kc)。并在4℃避光条件下考察了包合物水溶液的稳定性。结果随着2-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增加那他霉素的溶解度显著提高,在偏酸性或偏碱性条件下,那他霉素的溶解度增加。而且那他霉素包合物溶液的稳定性明显比那他霉素溶液高。结论对于难溶性药物那他霉素2-羟丙基-β-环糊精的增溶作用明显,且包合物溶液的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丙-环糊精 那他霉素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溶解法测阿莫西林和2-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结常数 被引量:2
3
作者 尹训强 郑洁 +2 位作者 夏新智 韩旭 毕可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97,共4页
本文建立了阿莫西林的校正曲线,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阿莫西林(AMO)-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情况.结果:阿莫西林在波长22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值,在0.42~42μg/mL浓度范围内的阿莫西林溶液与吸光值有良好线性关系,... 本文建立了阿莫西林的校正曲线,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阿莫西林(AMO)-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情况.结果:阿莫西林在波长22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值,在0.42~42μg/mL浓度范围内的阿莫西林溶液与吸光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校正曲线方程为:Y=0.0209x+0.0006,(n=8,r=0.9989);溶解度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Y=0.005214x+4.38×10-6,(r=0.9963),阿莫西林-2-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结常数为1.132×103 L/mol.表明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阿莫西林有较好的包合增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溶解度法 阿莫西林 2-羟丙-环糊精 包结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女贞叶提取物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锦业 刘远军 +2 位作者 罗智 张莉 蔡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18-919,共2页
关键词 2-羟丙β-环糊精 女贞叶提取物 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阿魏酸包合物对熏马肠中阴沟肠杆菌产酪胺的影响机制
5
作者 黄亚丽 李亚倬 +2 位作者 李蕊婷 于红红 卢士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5-62,共8页
制备2-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阿魏酸(ferulic acid,FA)包合物(HP-β-CD/FA),探究其对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L63的pH值、生长量、酪氨酸脱羧酶相关基因表达和酪胺积累的影响,以及对熏... 制备2-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阿魏酸(ferulic acid,FA)包合物(HP-β-CD/FA),探究其对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L63的pH值、生长量、酪氨酸脱羧酶相关基因表达和酪胺积累的影响,以及对熏马肠中酪胺积累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酪氨酸脱羧酶(tyrosine decarboxylase,tdcA)、酪氨酸/酪胺逆向转运体(tyrosine/tyramine antiporter,tyrP)、酪氨酸t-RNA合成酶和Na+/H+逆向转运体基因在酪胺产生途径中的表达水平。此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酪胺在48 h内的累积水平。结果表明:FA和HP-β-CD/FA包合物在纯菌体系下均能够降低tdcA和tyrP基因的表达(P<0.05),对阴沟肠杆菌L63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纯菌体系和熏马肠中均能够抑制pH值升高,同时有效减少酪胺积累,FA包埋后抑制酪胺积累效果更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丙-环糊精/阿魏酸包合物 因表达 阴沟肠杆菌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CdTe荧光探针定量分析结晶紫及机理探讨
6
作者 严梅敏 李丽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57,共6页
在稳定剂巯基乙酸(TGA)和修饰剂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存在下,获得的2-Hp-β-CDCdTe量子点具有高的荧光强度、水溶性和光稳定性,以及对结晶紫(CV)的良好包含能力。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TEM图谱,研究了2-Hp-β-CDC... 在稳定剂巯基乙酸(TGA)和修饰剂2-羟丙基-β-环糊精(2-Hp-β-CD)存在下,获得的2-Hp-β-CDCdTe量子点具有高的荧光强度、水溶性和光稳定性,以及对结晶紫(CV)的良好包含能力。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TEM图谱,研究了2-Hp-β-CDCdTe量子点与CV的相互作用情况。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用,显著降低了供体与受体之间的距离,促使量子点与结晶紫发生能量转移,且量子点的荧光光谱与CV的吸收光谱有效重叠,据此建立了量子点与CV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体系,并用于CV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pH 8.0的Tris-HCl缓冲液中,当存在CTAB时,CV能对2-Hp-β-CDCdTe量子点的荧光峰发生猝灭,且CV浓度在1.0×10^-7~1.0×10^-5 mol/L范围内与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变化(ΔF)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52),检出限为1.74×10^-8 mol/L,平均回收率为99.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丙-环糊精(2-hp-β-cd) CDTE量子点 结晶紫 荧光分析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的合适包合比及体外透膜能力研究
7
作者 宋玲玲 任勇 +2 位作者 张振海 曾建 张列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289-9291,9297,共4页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包合的合适比例及经包合后的胰岛素的体外透膜能力。[方法]连续递变试验测定包合比递增的作用变化,溶液法制备包合物;DTA和1H-NMR验证包合物;HPLC检测中性条件下包合后胰岛素的溶解度;Caco-2细胞模型...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胰岛素包合的合适比例及经包合后的胰岛素的体外透膜能力。[方法]连续递变试验测定包合比递增的作用变化,溶液法制备包合物;DTA和1H-NMR验证包合物;HPLC检测中性条件下包合后胰岛素的溶解度;Caco-2细胞模型考察包合后胰岛素的体外透膜能力。[结果]羟丙基-β-环糊精与胰岛素分子比增大至120∶1,包合作用仍未现饱和;40∶1分子比包合物中胰岛素中性条件溶解度达16.70 g/L,且胰岛素表观渗透系数较包合前增大约10倍。[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胰岛素难达饱和,其40∶1包合物即有较高胰岛素Caco-2细胞转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羟丙-环糊精 包合比 CACO-2细胞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拆分2-(9-蒽基)-2-羟基乙酸对映体 被引量:1
8
作者 杜丽丽 李宝林 +2 位作者 王伟 李锦 温俊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15,共3页
以羟丙基_β_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试剂,首次对外消旋的2_(9_蒽基)_2_羟基乙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环糊精的种类、浓度、背景电解质的类型及pH对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5mmol/L羟丙基_β_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试剂... 以羟丙基_β_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试剂,首次对外消旋的2_(9_蒽基)_2_羟基乙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环糊精的种类、浓度、背景电解质的类型及pH对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5mmol/L羟丙基_β_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试剂,在20 mmol/L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磷酸缓冲体系中(pH 6.0),2_(9_蒽基)_2_羟基乙酸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2-(9-)-2-乙酸 羟丙-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法研究α-环糊精与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世兵 宋明芝 +2 位作者 魏西莲 尹宝霖 孙得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7-842,共6页
在298.15K下用微量热法研究了α-环糊精与3-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水溶液中的包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疏水链CnH2n+1O中碳原子数目n的增加(n=7、8、12、14),主-客体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由1:1为主变为2:1为主.各包合物都相当稳... 在298.15K下用微量热法研究了α-环糊精与3-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水溶液中的包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疏水链CnH2n+1O中碳原子数目n的增加(n=7、8、12、14),主-客体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由1:1为主变为2:1为主.各包合物都相当稳定,对应于n=7、8、12、14所得实验稳定常数分别为,β1=1.95×103dm3·mol-1、β1=2.62×103dm3·mol-1、β2=3.06×106dm6·mol-2、β2=13.75×106dm6·mol-2.包合物的形成均是焓驱动过程.包合物的平衡常数随烷氧基(CnH2n+1O)中碳原子数目n的增加而增大,而包合物生成过程的标准反应焓(ΔH)和标准反应熵(ΔS)都随n的增加而减小.从主、客体的微观结构及包合物形成前后表面活性剂离子憎水基团周围溶剂分子排列结构的变化出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环糊精 3-烷氧-2-羟丙三甲溴化铵 微量热 -客体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包合作用对在体大鼠肠道P-糖蛋白药泵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艳斌 崔元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研究环糊精包合作用对P-糖蛋白底物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以P-糖蛋白底物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使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灌流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酚红的浓度变化;研究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yD)... 目的研究环糊精包合作用对P-糖蛋白底物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以P-糖蛋白底物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使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灌流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酚红的浓度变化;研究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yD)对盐酸小檗碱肠道吸收的影响,以此评价环糊精包合作用对P-糖蛋白药泵的影响。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碱/HP-β-CyD物理混合物及盐酸小檗碱/HP-β-CyD包合物在大鼠空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45±0.029)、(0.70±0.087)、(2.39±0.119)×10-2·min-1,有效渗透系数(Peff)分别为(0.43±0.028)、(0.63±0.098)、(2.17±0.145)×10-3min·cm-1。HP-β-CyD对盐酸小檗碱的包合作用促进了大鼠肠道对盐酸小檗碱吸收。HP-β-CyD与盐酸小檗碱混合给药也能促进药物的吸收,但其作用远低于包合作用。结论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将有可能成为提高P-糖蛋白底物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2-羟丙-B-环糊精 单向肠灌流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环糊精与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包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世兵 降林华 +3 位作者 邹立壮 孙德志 尹宝霖 魏西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在298.15 K下,用滴定式微量热法对α-、β-环糊精(α-/β-CD)与两个新型同系列表面活性剂3-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nNC l,n=8,12)的包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8NC l与α-/β-CD均形成摩尔比为1∶1的稳定包合物,实验稳定常... 在298.15 K下,用滴定式微量热法对α-、β-环糊精(α-/β-CD)与两个新型同系列表面活性剂3-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nNC l,n=8,12)的包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8NC l与α-/β-CD均形成摩尔比为1∶1的稳定包合物,实验稳定常数分别为1.41×103dm3.mol-1和6.50×102dm3.mol-1;而C12NC l与α-/β-CD分别形成摩尔比为1∶2和1∶1的包合物,实验稳定常数分别为1.05×106dm6.mol-2和8.83×103dm3.mol-1。具有较长疏水链的C12NC l与两类环糊精包合过程的标准焓变(ΔHθ)和标准熵变(ΔSθ)较小。α-CD包合物的形成过程是焓驱动熵阻滞,而β-CD包合物的形成过程则是熵焓共同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烷氧-2-羟丙三甲氯化铵 环糊精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β-环糊精包合物对羊肚冷藏期间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冉丽丹 李文慧 +5 位作者 赵超 钟媛媛 袁湖川 闫青青 朱伟超 董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7-235,共9页
本实验将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2-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通过共沉积法制备出不同物质的量之比(n(HP-β-CD)∶n(TP)=1∶0.5、1∶1和1∶2)的包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 本实验将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2-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通过共沉积法制备出不同物质的量之比(n(HP-β-CD)∶n(TP)=1∶0.5、1∶1和1∶2)的包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P及其包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HP-β-CD/TP包合物被成功制备,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包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此外,以新鲜绵羊羊肚为研究对象,选取0(对照)、0.1、0.5 mg/mL和1.0 mg/mL HP-β-CD/TP包合物(1∶2)对羊肚进行浸泡处理,于4℃条件下贮藏,研究7 d内其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包合物处理能显著抑制羊肚中MP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浊度的上升和总巯基含量、游离氨基质量分数、溶解度的下降(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也表明HP-β-CD/TP包合物对MP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包合物质量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1 mg/mL处理效果最佳。因此,HP-β-CD/TP包合物与MP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延缓其变性和降解程度,抑制羊肚功能性质的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2-羟丙-环糊精 包合物 羊肚 肌原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修饰的氟苯尼考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怡娇 李姝琪 +7 位作者 高崇凯 易军 李晓芳 吴芳 林博璇 邓洵 黄智龙 郭波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5期45-52,共8页
制备了环糊精修饰的氟苯尼考PLGA纳米粒(FF-2-HP-β-CD-PLGA NPs),筛选出其最优处方并进行评价。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FF-2-HP-β-CD-PLGA NPs,通过单因素考察,以乳化剂浓度、药脂比、药物浓度和2-HP-β-CD浓度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考... 制备了环糊精修饰的氟苯尼考PLGA纳米粒(FF-2-HP-β-CD-PLGA NPs),筛选出其最优处方并进行评价。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FF-2-HP-β-CD-PLGA NPs,通过单因素考察,以乳化剂浓度、药脂比、药物浓度和2-HP-β-CD浓度为考察因素,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制备FF-2-HP-β-CD-PLGA NPs的最佳工艺为PVA浓度2%,药物与PLGA用量比1∶15,药物浓度2.0 mg·mL-1,2-HP-β-CD浓度为1.5%。测得平均包封率为(82.02±0.82)%,处方的重现性较好且工艺稳定可行。在体外药物释放试验中,FF-2-HP-β-CD-PLGA NPs释放速率明显较FF慢且平稳(P<0.05),后期可持续平稳释放至72 h,累积释放率为(82.08±1.71)%。结论表明,制备的FF-2-HP-β-CD-PLGA NPs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体外释药具有缓释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2-羟丙-环糊精 纳米粒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负载的电催化剂高效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乐艳 张楠 +2 位作者 李雪妮 郭赞如 郑龙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42-1950,共9页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10-甲基吩噻嗪/2-羟丙基-β-环糊精主客体化合物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MPT—HPlB—CD/MWNT,并用FT-IR、UV-Vis、荧光光谱、拉曼光谱、TEM等对其组成进行表征。通过CV曲线、i-t曲线对谷胱甘肽(GSH)的催化性能...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10-甲基吩噻嗪/2-羟丙基-β-环糊精主客体化合物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MPT—HPlB—CD/MWNT,并用FT-IR、UV-Vis、荧光光谱、拉曼光谱、TEM等对其组成进行表征。通过CV曲线、i-t曲线对谷胱甘肽(GSH)的催化性能以及对催化剂阻抗的研究,证明了MWNT可以提高导电能力,提高对GSH的催化活性。此外,还研究了pH值、温度、扫速等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表明该复合材料可用于GSH的电化学检测,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以及很高的灵敏度。最优检测浓度范围为5×10-7 -4.95×10 -5 mol·L-1.检测限为3.96×10-8 mol·L-1(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2-羟丙1β-环糊精 10-吩噻嗪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基羟基甲苯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慕雪 蒲虹宇 +5 位作者 任秀云 赵鲁丹 张双双 刘园园 唐培潇 李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65-1972,共8页
本文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获得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P-β-CD IC)、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DM-β-CD IC)和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SBE-β-CD IC)。相溶解度法确定了二者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包合模型;粉末X射... 本文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获得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P-β-CD IC)、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DM-β-CD IC)和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SBE-β-CD IC)。相溶解度法确定了二者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包合模型;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核磁共振氢谱及扫描电镜等技术给出其可能的结合模式,并通过AutoDock分子模拟对接理论研究佐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证明,三种包合物稳定性顺序为SBE-β-CD/BHT IC>DM-β-CD/BHT IC>HP-β-CD/BHT IC,其中SBE-β-CD/BHT包合物增溶效果最显著。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法考察BHT三种包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结果是:三种包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清除效果,且与BHT相当。利用β-CD衍生物的包合技术改善BHT的水溶性,是一种拓展BHT应用领域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甲苯(BHT) 2 6-二甲-环糊精 2-羟丙-环糊精 磺丁-环糊精 增溶效果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水溶性包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坤 丁霄霖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1,106,共5页
制备了番茄红素-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比较了包合物及番茄红素的紫外吸光光谱变化,差示扫描量热图谱.结果表明:番茄红素与2-HP--βCD以摩尔比1∶4混合,经研磨法包合处理后,2-羟丙基-β-环糊精与番茄... 制备了番茄红素-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比较了包合物及番茄红素的紫外吸光光谱变化,差示扫描量热图谱.结果表明:番茄红素与2-HP--βCD以摩尔比1∶4混合,经研磨法包合处理后,2-羟丙基-β-环糊精与番茄红素形成一种新的物相,包合后番茄红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到0.5 mg/mL,包合物在4℃下放置两个月番茄红素基本不损失,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2-羟丙-环糊精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质中蜂毒素聚集/解聚集的超分子调控及相关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磊 郝雅琼 +2 位作者 李岳 李正强 吴玉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蜂毒素在2-羟丙基环糊精、氯化钠或DOPC调控下的聚集/解聚集过程、相关机理以及不同介质中α-helix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蜂毒素在不同介质中的聚集能力、构象以及和介质分子相互作用力均存在很... 利用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蜂毒素在2-羟丙基环糊精、氯化钠或DOPC调控下的聚集/解聚集过程、相关机理以及不同介质中α-helix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蜂毒素在不同介质中的聚集能力、构象以及和介质分子相互作用力均存在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素 2-羟丙环糊精 氯化钠 DOPC Α-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