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IF-8改性自具微孔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对CO_(2)的分离性能
1
作者 赵红永 赵晨阳 +1 位作者 丁晓莉 张永刚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自具微孔聚合物(PIMs)膜对CO_(2)的分离效果,对PIM-1膜进行功能化改性。首先,将PIM-1膜通过水解、置换等作用引入Zn2+离子,再将改性后的PIM-1膜浸泡在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中,于室温下在膜表面生长类沸石咪唑酯框架-8(ZIF-8)选... 为了提高自具微孔聚合物(PIMs)膜对CO_(2)的分离效果,对PIM-1膜进行功能化改性。首先,将PIM-1膜通过水解、置换等作用引入Zn2+离子,再将改性后的PIM-1膜浸泡在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中,于室温下在膜表面生长类沸石咪唑酯框架-8(ZIF-8)选择层,经过硅橡胶填补后得到无缺陷ZIF-8改性PIM-1膜(pZIF-8@PIM-1),并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在离子改性后的PIM-1膜表面成功生长了厚度约0.8μm的ZIF-8选择层,晶体尺寸大小均匀,粒径直径在200 nm左右;与PIM-1纯膜相比,由于多价金属离子交联及ZIF-8选择层的存在,pZIF-8@PIM-1的CO_(2)扩散系数明显下降,CO_(2)/N_(2)扩散选择性有所上升,由0.89提升到1.01;ZIF-8中含氮有机杂环与CO_(2)之间的Lewis酸碱作用及2-甲基咪唑环上静电势对CO_(2)的亲和作用,使得pZIF-8@PIM-1的CO_(2)溶解度系数上升,且CO_(2)/N_(2)溶解选择性也得到提升,由18.56提升到20.31;改性后的PIM-1膜CO_(2)/N_(2)扩散选择性及CO_(2)/N_(2)溶解度选择性的双重提升共同促进了CO_(2)/N_(2)分离系数的提升,由原膜的16.57增加到20.43,具有良好的CO_(2)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分离膜 自具微孔聚合物 类沸石咪唑酯框架-8(zif-8) CO_(2)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在ZIF-8/乙二醇-2-甲基咪唑浆液中溶解能力理论分析
2
作者 姚德松 刘煌 +2 位作者 陈莉 李瑞景 王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15-321,共7页
有效降低CO_(2)排量实现碳中和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ZIF-8/乙二醇-2-甲基咪唑浆液被发现不仅能高效地捕集CO_(2),同时能利用浆液良好的流动性实现一个碳捕集-浆液流动再生-浆液再利用的连续碳捕集过程。为了有效地掌握纯CO_(2)气体在ZIF... 有效降低CO_(2)排量实现碳中和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ZIF-8/乙二醇-2-甲基咪唑浆液被发现不仅能高效地捕集CO_(2),同时能利用浆液良好的流动性实现一个碳捕集-浆液流动再生-浆液再利用的连续碳捕集过程。为了有效地掌握纯CO_(2)气体在ZIF-8/乙二醇-2-甲基咪唑浆液中的溶解能力,本文首先测定了293.15K、303.15K和313.15K下CO_(2)在干ZIF-8上的吸附量和在2-甲基咪唑-乙二醇溶液中的溶解性;然后基于Langmuir方程和CO_(2)溶解机理进一步建立了相应吸附量和溶解度计算数学模型;最后综合考虑ZIF-8/乙二醇-2-甲基咪唑浆液中乙二醇和ZIF-8之间的共存特征和相互影响,建立了CO_(2)在目标浆液中溶解吸收量计算数学关联式。所得研究结果对浆液法CO_(2)技术的推广和后续流程模拟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乙二醇-2-甲基咪唑浆液 二氧化碳 溶解性 模型 二氧化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2,5′-(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培全 曾和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物3和4的荧光红移80~150nm;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0687(5)nm,b=0.96203(6)nm,c=1.22109(8)nm,α=86.735(4)°,β=87.840(4)°,γ=74.333(4)°,V=0.79801(9)nm3,Z=2,Dc=1.367Mg.m-3,μ=0.089mm-1,F(000)=344,wR1=0.0552,wR2=0.1581。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确认了2-甲基-8-羟基喹啉甲酰化是在5位。测定了化合物5和6的荧光光谱及其荧光寿命,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6发光的峰值为620nm和623nm,能够发出橙色的荧光,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λmax=515nm)比较,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化合物5和6的寿命分别为1.57ns和1.77ns,呈单指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2 5′-(乙烯基)--8-羟基喹啉 配合物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硫醇基甲基苯并咪唑锌制备及其光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世宏 贾太轩 +1 位作者 吴红梅 郭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13-4016,共4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出2-硫醇基甲基苯并咪唑锌(MMBZ),通过FTIR,UV-Vis,XRD,TG-DSC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出MMBZ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了MMBZ分子内部的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确定最终产物为MMBZ。UV-Vis检测出MMBZ在219.6,24... 采用一步法制备出2-硫醇基甲基苯并咪唑锌(MMBZ),通过FTIR,UV-Vis,XRD,TG-DSC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出MMBZ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了MMBZ分子内部的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确定最终产物为MMBZ。UV-Vis检测出MMBZ在219.6,245.5和302.2nm有三个吸收峰,分别为MMBZ分子中S—C、苯环、含N五元杂环的n→σ*,π→π*,π→π*的电子跃迁产生的,为企业MMBZ产品质量检测,推测MMBZ的结构提供实验依据。XRD谱图发现MMB作为MMBZ的配体,仍然保留其单元基本结构,MMBZ分子呈非晶态结构。TG-TG-DSC检测出MMBZ的质量变化与热效应两种信息,在167.5,155.3,253.7,324.8,391.3℃吸热峰,分别为杂质溶剂分解峰、相变峰、分解峰。一步法制备环保复合型橡胶防老剂MMBZ,方案切实可行,本研究通过检测结果推测MMBZ结构,关联MMBZ的性能,探究其防橡胶老化机理,开拓MMBZ应用范围,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硫醇基甲基苯并咪唑 FTIR UV-VIS XRD TG-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甲基-2-咪唑基)-1-亚甲基]-β-丙氨酸锌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5
作者 杨仕平 刘文明 +2 位作者 张凡 陈红梅 余锡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5-807,共3页
The dinuclear complexes [Zn(MIMHA)]2(MIMHAH=N-[(1-methylimidazole-2-yl)methyl]-β-alanine)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Crystal data:monlclineic,space group P21/c,a=8.792(2),... The dinuclear complexes [Zn(MIMHA)]2(MIMHAH=N-[(1-methylimidazole-2-yl)methyl]-β-alanine)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Crystal data:monlclineic,space group P21/c,a=8.792(2),b=9.267(2),c=16.942(2)?,β=99.5(2),V=1351.6(2)?3,and Z=2.The zinc(Ⅱ) atom was co-ordinated in a tetrahedral geometry(N2Cl2),which positions were occupied by one nitrogen atom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the ligand and two chlorine a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甲基-2-咪唑基)-1-甲基]-β-丙氨酸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键长 热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6
作者 潘荣楷 刘生桂 +1 位作者 谭凤娇 苏仕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9-1262,共4页
合成了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及其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运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28nm,在固态下的荧... 合成了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及其锌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运用荧光光谱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锌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28nm,在固态下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48nm,均属于蓝光发射,具有作为蓝色发光材料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苯并咪唑)-6-甲基吡啶 配合物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甲基-1H-苯并咪唑锌(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杨晓东 赵海燕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16-421,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含苯并咪唑有机配体与Zn(Ⅱ)的配位反应规律和性质,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ZnSO_4·7H_2O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维链状结构配位聚合物{[Zn(AMBI)(H_2O)SO_4]·0.5H_2O}n,测定了晶... 为了进一步研究含苯并咪唑有机配体与Zn(Ⅱ)的配位反应规律和性质,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ZnSO_4·7H_2O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维链状结构配位聚合物{[Zn(AMBI)(H_2O)SO_4]·0.5H_2O}n,测定了晶体结构,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Zn(Ⅱ)与来自AMBI的2个氮原子、硫酸根的2个氧原子和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空间扭曲的四方锥结构;配位聚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通过对配合物超分子体系的结构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氢键和π…π堆积等非共价作用和配体结构对超分子拓扑结构的影响,对于合理选择有机配体、合成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学 (Ⅱ)配合物 2-甲基-1H-苯并咪唑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2,5-二(苯并咪唑亚甲基)环二肽为桥以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为配体的Zn(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和量化计算
8
作者 马燕 孙云 +2 位作者 马明 孙美丽 刘小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合成了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及其副产物的混合配体与Zn( )的双核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以晶体结构数据为依据,采用HF方法在LanL2DZ基组下对桥连... 合成了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及其副产物的混合配体与Zn( )的双核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以晶体结构数据为依据,采用HF方法在LanL2DZ基组下对桥连双锌配合物的配位正离子进行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的电子结构有利于该配合物呈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生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苯并咪唑甲基)环二肽 二(2一苯并咪唑甲基 配合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量子化学 合成 双核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钯ZIF-8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庆利 苏策 +3 位作者 尚朝阳 黄雪莲 魏云彪 李思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6-289,共4页
水是生命之源,采用沉淀法合成Pd@ZIF-8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染料(亚甲基蓝)方面的应用和对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将ZnNO3·6H2O和2-甲基咪唑按一定比例在室温下反应合成ZIF-8,采用硼氢化钠还原将Pd负载在ZIF-8上,得到均匀分散的P... 水是生命之源,采用沉淀法合成Pd@ZIF-8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染料(亚甲基蓝)方面的应用和对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将ZnNO3·6H2O和2-甲基咪唑按一定比例在室温下反应合成ZIF-8,采用硼氢化钠还原将Pd负载在ZIF-8上,得到均匀分散的Pd@ZIF-8。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手段对Pd@ZIF-8样品的形貌、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与硼氢化钠的还原反应为模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来观察Pd@ZIF-8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沉淀法制备的Pd@ZIF-8具有分散均匀、容易大量制备的优点。该催化剂不仅降解效率高,并且能够多次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纳米粒子 2-甲基咪唑 沸石咪唑酯骨架-8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布负载ZIF-8衍生多孔碳的储能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浩东 解勤兴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18,共4页
为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通过在棉布上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2-甲基咪唑锌(ZIF-8)并热处理,制备锂硫电池正极中间层材料碳布负载ZIF-8衍生多孔碳(ZIF-C@CC)。采用XRD、S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材料的组成、... 为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效应,通过在棉布上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2-甲基咪唑锌(ZIF-8)并热处理,制备锂硫电池正极中间层材料碳布负载ZIF-8衍生多孔碳(ZIF-C@CC)。采用XRD、SE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了ZIF-8前驱体的形成,且ZIF-8衍生碳以正多面体结构致密包覆在碳布表面。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以0.2 C在1.7~2.8 V循环50次,放电比容量为710.3 mAh/g;在5.0 C下的放电比容量可达407.2 mAh/g。ZIF-C@CC材料性能的提升,可归因于ZIF衍生多孔碳骨架为多硫化物提供了更多活性吸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中间层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 2-甲基咪唑(zif-8) 多孔碳 穿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锌卟啉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构象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树军 罗代兵 +2 位作者 阮文娟 朱志昂 马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4-839,共6页
在纳秒(ns)领域中,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Zn(o-BocTyr)TAPP(主体1)和Zn(p-BocTyr)TAPP(主体2)两种手性锌卟啉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手性锌卟啉都具有反饱和吸收效应和自散焦效... 在纳秒(ns)领域中,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Zn(o-BocTyr)TAPP(主体1)和Zn(p-BocTyr)TAPP(主体2)两种手性锌卟啉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手性锌卟啉都具有反饱和吸收效应和自散焦效应;(2)由于两种主体中侧链位置的差异,造成两种主体分子极化程度的不同,主体1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值;(3)主体1中侧链苯环与卟啉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4)分子识别出现了配位方向的选择性,客体咪唑(Im)与主体1侧链中的苯环能够形成π-π相互作用,选择从有侧链一方配位于主体1,而2-甲基咪唑(2-MeIm)选择从没有侧链一方进攻主体1,但对于主体2,则没有出现配位方向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性质 Z-扫描 手性卟啉分子识别 构象研究 量子化学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咪唑类客体 手性卟啉 分子识别 构象 Π-Π相互作用 非线性折射率 2-甲基咪唑 技术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聚集荧光增强性质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Zn^(2+)的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边延江 王鑫 +4 位作者 曹福祥 李方霁 陈志新 钟克利 汤立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9-823,共5页
利用5-甲基水杨醛和2-氨基苯并咪唑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席夫碱荧光探针L,通过氢谱和碳谱表征了其结构。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对其进行了聚集荧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混合体系下,随着水含量的升高探针L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探针L具... 利用5-甲基水杨醛和2-氨基苯并咪唑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席夫碱荧光探针L,通过氢谱和碳谱表征了其结构。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对其进行了聚集荧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混合体系下,随着水含量的升高探针L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探针L具有AIE性质。在乙醇体系中,L对锌离子具有高选择性识别,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检测限可达到4.11×10^(-6 )M,表明了探针L对锌离子的检测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苯并咪唑 5 甲基水杨醛 苯并咪唑化合物 聚集荧光分子 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茹 岳俊杰 +3 位作者 刘晓红 尹宇新 刘小兰 缪方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分别以三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TB)和二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3)为配体 ,合成了四种Cu ,Zn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模拟化合物 [Cu(NTB) (ClO4) 2 ·CH3OH·3H2 O ,Cu(NO3) 2 ·NTB·2CH3OH·3H2 O ,Cu(... 分别以三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TB)和二 ( 2 苯并咪唑亚甲基 )胺 (N3)为配体 ,合成了四种Cu ,Zn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模拟化合物 [Cu(NTB) (ClO4) 2 ·CH3OH·3H2 O ,Cu(NO3) 2 ·NTB·2CH3OH·3H2 O ,Cu(NO3) 2 ·N3·4CH3OH ,Cu(ClO4) 2 ·N3·6CH3OH·6H2 O],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紫外谱图表征 ,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了活性 .活性数据值表明 ,配合物具有抑制O2 .-的活性 .其中Cu(ClO4) 2 ·N3·6CH3OH·6H2 O的活性高于其它配合物 ,IC5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苯并咪唑甲基)胺 合成 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模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景风 李杨 +1 位作者 王小涛 吴晓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1-488,共8页
为提高ZnO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采用溶剂热法,在甲醇-水混合溶液中以2-甲基咪唑为氮源和碱源一步制备了N掺杂ZnO(N-ZnO)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 为提高ZnO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采用溶剂热法,在甲醇-水混合溶液中以2-甲基咪唑为氮源和碱源一步制备了N掺杂ZnO(N-ZnO)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表征了N-ZnO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组成,并通过热重-差示扫描量热联用技术研究了N-ZnO对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N-ZnO的催化作用下,AP热分解温度由432℃降低至292℃和放热量由376 J/g提高至为1253 J/g,其催化性能优于纯ZnO,这是由于N原子成功掺入ZnO晶格后,禁带宽度的窄化和氧空位缺陷的增多有利于AP热分解产物HClO 4中Cl—O键的断裂,并容易获得更多电子,得到的活性O-加剧了NH 3的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氧化 2-甲基咪唑 氧空位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Zn(II)配合物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克 尹宇新 +3 位作者 孙云 霍建中 刘小兰 缪方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合成了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和其副产物[2,5-二(苯并咪唑亚甲基)环二肽](BBD)的混合配体与Zn(II)的双核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对化合物[N3ZnBBDZnN3(DMF)2]·4(ClO4)·2(DMF)(C70H90N22O24Cl4Zn2,A)进行了元素分析、... 合成了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和其副产物[2,5-二(苯并咪唑亚甲基)环二肽](BBD)的混合配体与Zn(II)的双核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对化合物[N3ZnBBDZnN3(DMF)2]·4(ClO4)·2(DMF)(C70H90N22O24Cl4Zn2,A)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表征;利用测得的晶体结构坐标,用Guassian98程序在HF/LANL2DZ基组对桥连双锌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原子轨道贡献和原子净电荷布居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二(2-苯并咪唑甲基)胺 2 5-二(苯并咪唑甲基)环二肽 配合物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硫化物对油炸鸡胸肉中MeIQx的抑制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祥祥 周迎芹 +3 位作者 黄晶晶 谢宁宁 鄢嫣 陈小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38,共8页
为探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和二丙基二硫(diphenyl disulfide,DPD)对油炸鸡胸肉中2-氨基-3,8-二甲基咪唑并[4,5-f]喹喔啉(2-amino-3,8-dimethylimidazo[4,5-f]quinoxaline,Me IQx)形成的影响和抑制机制,本实验对添加DAD... 为探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和二丙基二硫(diphenyl disulfide,DPD)对油炸鸡胸肉中2-氨基-3,8-二甲基咪唑并[4,5-f]喹喔啉(2-amino-3,8-dimethylimidazo[4,5-f]quinoxaline,Me IQx)形成的影响和抑制机制,本实验对添加DAD和DPD的无油和含油鸡胸肉及模拟体系中MeIQx、羰基价、MeIQx的中间体及前体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炸鸡胸肉中Me IQx含量较焙烤鸡胸肉中Me IQx含量显著提高(从10.9 ng/g增加至56.4 ng/g),DAD和DPD对MeIQx的抑制率明显提高,从无抑制分别提高至57.4%(DAD)和67.1%(DPD),并在模拟体系中得到验证。DAD和DPD的添加显著减缓体系中羰基价的上升速率和前体的消耗速率。添加DAD可降低甲醛的形成量,DPD则对3种MeIQx中间体的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可推测大蒜硫化物可能是通过减少油脂氧化所产生的羰基,从而减弱其对MeIQx前体经Strecker降解产生中间体的催化作用,实现抑制MeIQx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硫化物 油炸鸡胸肉 2-氨基-3 8-甲基咪唑并[4 5-f]喹喔啉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