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共聚物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鲁手涛 彭娅 +2 位作者 张莹 葛翠 唐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107,共4页
综述了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共聚物在改善血液相容性、提高药物控释效率、增加基因转染率、改善角膜接触镜表面亲水性、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和减小生物传感器表面污染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仿生材料 2-甲基丙烯氧基胆碱(MPC) 胆碱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改性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顾花林 林杨 +3 位作者 王国尧 唐秀兰 吴宇浩 彭娅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4,50,共5页
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PMPC)是一种具有极强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通过PMPC改性材料表面获得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生物医用材料已成为研究重点之一。综述了PMPC的合成方法以及PMPC改性聚合物的主要接枝方法,并展望了磷酰... 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PMPC)是一种具有极强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通过PMPC改性材料表面获得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生物医用材料已成为研究重点之一。综述了PMPC的合成方法以及PMPC改性聚合物的主要接枝方法,并展望了磷酰胆碱类聚合物的发展以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 改性 生物相容性 聚2-甲基丙烯氧基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基夫 林明涛 +3 位作者 王春鹏 吴红 刘美虹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AR)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反应合成丙烯酸改性松香酰氯(AR-C l),然后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MA),并分别采用FT-IR、GC-MS、13C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 以丙烯酸改性松香(AR)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反应合成丙烯酸改性松香酰氯(AR-C l),然后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基酯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AR-2-HEMA),并分别采用FT-IR、GC-MS、13C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主要由丙烯海松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37.88%)和树脂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52.48%)组成。丙烯海松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两种异构体质量分数分别为31.79%和6.09%。所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改性松香 丙烯酸改性松香(2-甲基丙烯氧基)酯 可聚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谷氨酸苄酯-co-聚磷酰胆碱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秀苗 王迎军 任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04-1906,共3页
为提高聚谷氨酸苄酯的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能,采用紫外光交联法将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能良好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引入端烯丙基-聚谷氨酸苄酯(A-PBLG)原位制备出A-PBLG与MPC的共聚物(PBLG-co-PMPC)。研究结果表明,PBLG-co-PMPC中... 为提高聚谷氨酸苄酯的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能,采用紫外光交联法将亲水性和抗凝血性能良好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引入端烯丙基-聚谷氨酸苄酯(A-PBLG)原位制备出A-PBLG与MPC的共聚物(PBLG-co-PMPC)。研究结果表明,PBLG-co-PMPC中的MPC含量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由于MPC的引入导致PBLG-co-PMPC的亲水性和降解速度都得到明显地提高。血小板粘附实验研究表明,PBLG-co-PMPC比A-PBLG具有更好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谷氨酸苄酯 2-甲基丙烯胆碱 紫外交联 亲水性 抗凝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接枝聚合磷酸胆碱/聚醚砜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旭 秦利娟 +1 位作者 张亚涛 刘金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8-606,共9页
以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为两性离子单体,采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技术,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合磷酸胆碱,合成了两性离子材料二氧化硅-聚磷酸胆碱(SiO_2-PMPC);将其与聚醚砜(PES)共混,利用相转化方法制备了... 以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MPC)为两性离子单体,采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技术,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合磷酸胆碱,合成了两性离子材料二氧化硅-聚磷酸胆碱(SiO_2-PMPC);将其与聚醚砜(PES)共混,利用相转化方法制备了聚醚砜基杂化荷电复合膜(SiO_2-PMPC/PE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AFM)及膜性能测试等研究了杂化荷电复合膜的结构与分离性能,考察了SiO_2-PMPC含量对杂化荷电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O_2-PMPC的添加有助于提高PES复合膜的亲水性;杂化荷电复合膜对染料活性黑5和活性绿19的截留率较高,分别达到82.6%和92.4%,而杂化荷电复合膜对无机盐的截留率则保持在8%以下,在保持较高水通量的同时,杂化荷电复合膜能够有效分离活性染料与无机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 聚醚砜 复合膜 纳米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表面紫外光接枝MPC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君 李金钟 +2 位作者 王曼 谈政 熊党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6,50,共6页
将所合成的生物相容性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通过紫外光接枝到聚乙烯表面,以改善其表面的润滑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耐磨性。通过IR、ATR-FTIR、XPS、SEM以及722分光光度计等手段检测了接枝前后聚乙烯样品的相关性能,并研究... 将所合成的生物相容性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通过紫外光接枝到聚乙烯表面,以改善其表面的润滑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耐磨性。通过IR、ATR-FTIR、XPS、SEM以及722分光光度计等手段检测了接枝前后聚乙烯样品的相关性能,并研究了接枝前后聚乙烯样品在蒸馏水、生理盐水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表面可接枝MPC,且接枝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接触角由64°~76°变成15°~26°,接触角大小随接枝量的增大而减小;接枝后样品的溶血率比接枝前低,且样品表面几乎没有血小板;接枝后样品摩擦因数变小,体积磨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 2-甲基丙烯磷酸胆碱(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co-MPC)修饰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桑冀蒙 李学平 +2 位作者 赵瑾 侯信 原续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89,共8页
以丙烯酸(AA)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为单体,采用RAFT聚合合成系列共聚物(P(AA-co-MPC)),并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AA-co-MPC)表面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利用1H NMR,FTIR,GPC,TG,TEM,XRD,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和Squid-VS... 以丙烯酸(AA)和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为单体,采用RAFT聚合合成系列共聚物(P(AA-co-MPC)),并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P(AA-co-MPC)表面修饰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利用1H NMR,FTIR,GPC,TG,TEM,XRD,Zeta电位及粒度分析仪和Squid-VSM磁性测量系统等手段对共聚物和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RAFT聚合成功合成了窄分子量分布的P(AA-co-MPC),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含有修饰基团;单体摩尔比(AA∶MPC)为1∶1时合成的共聚物修饰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最好,具有最小的水合粒径(36.54±4.00)nm和最窄的粒径分布,最高的Zeta电位(-30.98±1.25)mV,饱和磁化强度为65.57A·m^2·kg^-1,剩磁和矫顽力均为零,具有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超顺磁性 RAFT聚合 丙烯酸与2-甲基丙烯胆碱共聚物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贻贝磷脂聚合物的合成及其仿生涂层的构建
8
作者 李小静 李培闯 +4 位作者 陈慧清 李欣 赵元聪 王进 黄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157,共7页
为改善纯钛表面的抗凝血性能,合成了一系列磷酸胆碱仿生聚合物,并在其表面构建了稳定的仿生涂层,通过一系列实验、表征和评价优化出更有利于钛材表面改性的磷酸胆碱聚合物。首先采用简单的自由基聚合法和羧基与氨基的反应,分两步合成了... 为改善纯钛表面的抗凝血性能,合成了一系列磷酸胆碱仿生聚合物,并在其表面构建了稳定的仿生涂层,通过一系列实验、表征和评价优化出更有利于钛材表面改性的磷酸胆碱聚合物。首先采用简单的自由基聚合法和羧基与氨基的反应,分两步合成了5种不同比例的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甲基丙烯酸(MA)和多巴胺(DA)的无规共聚(PMMDA3-Q、PMMDA3-T、PMMDA5-Q、PMMDA5-T、PMMDA7),并通过FTIR、1 H NMR、GPC以及UV-Vis等完成了定性、定量表征和分析。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将5种不同聚合物分别组装到钛表面,并采用QCM-D、AFM及血小板粘附实验考察了5种聚合物在钛表面的组装量、表面粗糙度以及改性后的钛表面抗血小板粘附及抑制血小板激活的能力。结果表明,聚合物PMMDA7更适合作为钛材表面改性聚合物,为构建磷酸胆碱仿生多功能涂层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丙烯磷酸胆碱 多巴胺 自组装 仿生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抗菌能力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研究
9
作者 马璋玉 张丛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2-MPC),制备一种具有抗菌能力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方法: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法将2-MP... 目的: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2-MPC),制备一种具有抗菌能力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方法: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法将2-MPC接枝于PLGA表面,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验证接枝的成功,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以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在已接枝的和未接枝的样品表面接种1×106 CFU/mL浓度的细菌悬液,37℃孵育4 h,梯度脱水后扫描电镜观察。并且在材料表面接种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培养12 h,进行活细胞染色观察样品表面细胞形态。结果:红外和扫描电镜结果证明2-MPC成功接枝于PLGA膜表面,抗菌实验结果显示接枝后的材料抗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能力显著提高,并且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明,表面接枝2-MPC在有效提高材料抗菌能力的同时,2-MPC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PLGA表面接枝2-MPC可以获得一种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牙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 2-甲基丙烯氧基胆碱 聚乳酸-醇酸共聚物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