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7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醇对映体在手性柱上的拆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平 余录 +4 位作者 田吉 张春 王舒 王钦 杜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9-552,共4页
采用多糖类手性固定相,建立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醇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分析方法。考察了手性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流速及柱温对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醇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hiralcel OD-H色谱柱(25×... 采用多糖类手性固定相,建立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醇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分析方法。考察了手性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流速及柱温对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醇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hiralcel OD-H色谱柱(25×0.46cm,5μm)分离,采用正己烷-异丙醇(V/V,90∶10)作流动相,在流速为0.8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的条件下,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醇对映体能达到基线分离,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对映体的拆分及质量控制。该方法也适用于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醇类似物质的手性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戊基-3-苯基-2 3-环氧丙醇 多糖类手性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映体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拆分(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舒 韦思平 +4 位作者 王力 陈碧琼 张春 王钦 杜曦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7-241,共5页
采用多糖类手性色谱柱,建立了(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手性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并对分离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Chiralpak AS-H柱(25... 采用多糖类手性色谱柱,建立了(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手性柱类型、流动相组成、流速、柱温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并对分离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Chiralpak AS-H柱(250×4.6mm,i.d.,5μm),以正己烷-异丙醇(85∶15,V/V)为流动相,在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的条件下,(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对映体能达到完全分离,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该方法也适用于(2-戊基-3-苯基-2,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类似物的手性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戊基-3-苯基-2 3环氧丙烷基)二苯基磷酸酯 多糖类手性色谱柱 手性拆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的作用
3
作者 孔亚坤 王焕 +4 位作者 尹俊杰 熊承云 吴苏豫 张莹 赵建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究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缺氧-复氧(H-R)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取对数生长期HK-2细胞,于无葡萄糖和血清的特殊培养基中缺氧培养3、6和12 h后复氧,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MTT... 目的:探究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缺氧-复氧(H-R)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取对数生长期HK-2细胞,于无葡萄糖和血清的特殊培养基中缺氧培养3、6和12 h后复氧,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α、IFN-β、TNF-α、IL-1β、NF-κB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RIP3、cGAS、STING mRNA表达水平。细胞转染及加入RU.521(cGAS抑制剂)、Mito-TEMPO(线粒体ROS特异性清除剂)和溴化乙锭(EtBr)验证cGAS-STING信号通路激活机制,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mtD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 3、6、12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α、IFN-β、TNF-α、IL-1β、NF-κB及RIP3、STING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H-R 6、12组cGAS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5)。与H-R 12+si-NC组相比,H-R 12+si-cGAS组细胞存活率升高,RIP3、cGAS、STING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与H-R 12组相比,H-R 12+RU.521组与H-R 12+Mito-TEMPO组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β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H-R处理12 h可增加胞质双链DNA且其与线粒体共定位,而EtBr处理可减少胞质mtDNA(P<0.05)。结论:H-R可影响HK-2细胞活力及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cGAS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胞质mtDNA对cGAS-STING轴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HK-2细胞 RIP3 线粒体DNA-cGAS-STIN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Al_(2)O_(3)球形颗粒的制备及其催化燃烧环己烷性能
4
作者 尤生萍 付换然 +2 位作者 秦璐 王康 王希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大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催化燃烧是高效降解VOCs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海藻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nCe-Al_(2)O_(3)球形颗粒作为环己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结果表明,Mn催化剂中适当添加Ce可提高MnOx的分散性,...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大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催化燃烧是高效降解VOCs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海藻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nCe-Al_(2)O_(3)球形颗粒作为环己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结果表明,Mn催化剂中适当添加Ce可提高MnOx的分散性,降低催化剂H_(2)-TPR还原温度.催化剂中Mn和Ce摩尔比为3∶1、煅烧温度650℃时,催化剂催化燃烧环己烷活性最高,可以在345℃实现环己烷的完全转化.反应24 h后,催化剂仍显示出几乎100%的环己烷转化率,表现了良好的催化稳定性.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MnCe-31-Al_(2)O_(3)-650催化剂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MnCe-Al_(2)O_(3)球形颗粒 海藻酸盐溶胶-凝胶法 催化燃烧 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状Mo_(2)C/Mo_(3)P@NC异质结电极高效催化Li-CO_(2)电池
5
作者 李雪莲 曹志会 +7 位作者 雷普瑛 白冰 王璇 张金鑫 侯凯 刘爱芳 齐凯 高丽丽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以ZIF-8为基底并在其框架结构中原位引入金属Mo,进行高温煅烧处理,成功得到多孔富缺陷碳基底耦合的Mo_(2)C和Mo_(3)P异质结(Mo_(2)C/Mo_(3)P@NC)催化剂,Mo_(2)C/Mo_(3)P@NC呈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充分的活性位点,更重要的是诱导Mo向低... 以ZIF-8为基底并在其框架结构中原位引入金属Mo,进行高温煅烧处理,成功得到多孔富缺陷碳基底耦合的Mo_(2)C和Mo_(3)P异质结(Mo_(2)C/Mo_(3)P@NC)催化剂,Mo_(2)C/Mo_(3)P@NC呈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充分的活性位点,更重要的是诱导Mo向低价态δ(0<δ<4)过渡,改变材料表面电荷分布,增强的局域电荷位点Mo^(δ+)显著增加缺陷和活性位点,双价态Mo^(δ+)-Mo^(6+)位点构建出有利于CO_(2)吸-脱附,锂离子及电子迁移输运路径,在CO_(2)RR过程中稳定两电子产物Li_(2)C_(2)O_(4),并防止歧化成四电子产物Li_(2)CO_(3)。Mo_(2)C/Mo_(3)P@NC优异的催化特性驱动锂-二氧化碳电池遵循两电子反应路径(2Li^(+)+2CO_(2)+2e-→Li_(2)C_(2)O_(4)),电池充电电位和极化情况显著缓解,全放电容量高达10538m Ah/g,可逆充电容量为10521m Ah/g,库仑效率提升到99.8%;在电流密度为100m A/g下充电-放电电位差仅为0.7V,能以较小的电位差稳定循环110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池 Mo_(2)C/Mo_(3)P催化剂 异质结 二氧化碳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音 任海青 +2 位作者 郭晓阳 左江华 王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模式,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确诊的PMN患者100例作为PMN组,健康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水平,并按照PNM疾病分期、治疗结局进行分层对比,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法分析血清APRIL、PLA2R-Ab及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治疗效果预后的关系。结果PMN组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PMN患者,Ⅰ期20例、Ⅱ期42例、Ⅲ期34例、Ⅳ期4例,Ⅲ+Ⅳ期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N患者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与尿素氮(BUN)、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APRIL、PLA2R-Ab与TP(总蛋白)、白蛋白(ALB)呈负相关关系(P<0.05),PMN患者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BUN、Scr、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过治疗,有4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58例患者未达到缓解标准,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均明显低于未缓解组,缓解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25-(OH)D_(3)水平高于未缓解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APRIL、PLA2R-Ab水平增高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与PMN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肾功能损伤导致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上述三项指标反映出PMN疾病发生、病情程度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25-羟维生素D3 原发性膜性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55-5P靶向调控SOCS1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狼疮性肾炎肾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爱桃 黄志敏 +6 位作者 张知英 付庭娜 陆良喜 刘晓羽 江旖旎 赵蕾蕾 吴金玉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5-1292,共8页
目的探讨miRNA-155-5P靶向调控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狼疮性肾炎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雌性MRL-faslpr狼疮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对照组(a... 目的探讨miRNA-155-5P靶向调控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狼疮性肾炎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雌性MRL-faslpr狼疮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对照组(antagomir NC组)、miR-155-5p抑制组(miR-155-5p antagomir)、抑制miR-155-5p+干扰对照组(miR-155-5p antagomir+shRNA control)、抑制miR-155-5p+SOCS1干扰对照组(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每组各6只。给予腺相关病毒miR-155-5p antagomir、antagomir NC、SOCS1 shRNA、shRNA control进行干预。另设相同周龄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小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小鼠肾组织miRNA-155-5p、SOCS1、磷酸化JAK2(p-JAK2)、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BUN、Scr水平、肾组织中miR-155-5p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中SOCS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和antagomir NC组相比,miR-155-5p antagomir小鼠BUN、Scr水平、肾组织中miR-155-5p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miR-155-5p antagomir小鼠肾组织中SOCS1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1);与miR-155-5p antagomir和miR-155-5p antagomir+shRNA control相比,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小鼠BUN、SCr水平、肾组织中miR-155-5p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小鼠肾组织中SOCS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脏病理可见到肾小球萎缩、肾小管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甚至部分肾小管坏死。相比于模型组和antagomir NC组,miR-155-5p antagomir小鼠的肾组织中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坏死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所改善。与miR-155-5p antagomir组及miR-155-5p antagomir+shRNA control组相比,miR-155-5p antagomir+SOCS1 shRNA组小鼠的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显著改善。结论miR-155-5p靶向调控SOCS1促进MRL-faslpr狼疮模型小鼠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miR-155-5p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多区域多参数乳腺MRI影像组学对N2-3期腋窝淋巴结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林佳璐 陈佳雪 +3 位作者 娄鉴娟 邹启桂 王思奇 蒋燕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5,共11页
目的:基于瘤内及瘤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构建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N2-3期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的列线图并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规范治疗前乳... 目的:基于瘤内及瘤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构建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N2-3期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的列线图并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规范治疗前乳腺MRI检查的320例(训练集224例,验证集9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病理报告中腋窝转移淋巴结数量将患者分为N0-1期组(转移<4枚)和N2-3期组(转移≥4枚)。从5个MRI序列的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3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中分别提取并筛选与ALN分期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器构建3个影像组学模型(瘤内模型、瘤周模型及瘤内+瘤周模型),计算各自的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独立预测因子,构建临床模型。整合最优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中的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并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在单纯影像组学模型中瘤内+瘤周模型的表现最优,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11和0.858。整合了瘤内+瘤周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瘤周水肿和病灶强化形态)的列线图在所有模型中具有最佳的N2-3期ALN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23和0.892。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性良好。DCA显示列线图临床效用较高。结论:联合多区域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浸润癌乳腺癌N2-3期腋窝淋巴结的个性化预测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2-3 腋窝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a-miR-1574-5p生物学功能预测及其与G3BP2基因靶向关系验证
9
作者 平玉宇 黄烜 +5 位作者 蔡清清 王强州 王佳兴 白皓 陈世豪 常国斌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81-2991,共11页
【目的】gga-miR-1574-5p是细胞营养匮乏反应相关的miRNA。本研究旨在分析gga-miR-1574-5p功能并鉴定其与G3BP2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解析gga-miR-1574-5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线工具miRBase获得gga-miR-1574... 【目的】gga-miR-1574-5p是细胞营养匮乏反应相关的miRNA。本研究旨在分析gga-miR-1574-5p功能并鉴定其与G3BP2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解析gga-miR-1574-5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线工具miRBase获得gga-miR-1574-5p的成熟序列;使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gga-miR-1574-5p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预测其与G3BP2基因的结合位点;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gga-miR-1574-5p与G3BP2的靶向关系;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表达gga-miR-1574-5p对G3BP2基因表达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鸡巨噬细胞中gga-miR-1574-5p对G3BP2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GO功能富集显示,gga-miR-1574-5p的潜在靶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核、细胞质膜等细胞组分;RNA聚合酶Ⅱ的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的正向转录调控等生物过程;以及蛋白质结合、ATP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到卵母细胞减数分裂、TGF-β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通路等。TargetScan数据库检测到gga-miR-1574-5p种子区与鸡G3BP2基因3′-非翻译区(3′-UTR)存在结合位点;与G3BP2-3′-UTR野生型质粒和NC-mimics共转染组相比,G3BP2-3′-UTR野生型质粒和gga-miR-1574-5p mimics共转染组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NC-mimics组相比,转染20 nmol/L gga-miR-1574-5p mimics后对G3BP2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转染30、50 nmol/L gga-miR-1574-5p mimics组中G3BP2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gga-miR-1574-5p mimics(20、30、50 nmol/L)后G3BP2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低于转染NC-mimics组(P<0.01)。【结论】gga-miR-1574-5p与G3BP2基因存在靶向关系,且gga-miR-1574-5p能通过与G3BP2-3′-UTR特异性结合抑制鸡巨噬细胞中G3BP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miR-1574-5p 靶基因 G3BP2基因 应激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源和pH值对溶胶-凝胶法制备α-Al_(2)O_(3)粉体的影响
10
作者 高丽娜 韩兵强 +3 位作者 肖志兵 张锦化 魏佳炜 鄢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本文以硫酸铝、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的α-Al_(2)O_(3)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铝盐质量比和溶液的p... 本文以硫酸铝、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形貌规则的α-Al_(2)O_(3)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铝盐质量比和溶液的pH值对氧化铝粉体物相组成、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硝酸铝和硫酸铝的质量比可以改变α-Al_(2)O_(3)粉体的分散性和形貌。其中,硫酸根离子的加入使得氢氧化铝前驱体转变为勃姆石相,且制得的α-Al_(2)O_(3)粉体形貌规则。随着pH值的升高,前驱体物相由无定形氢氧化铝经勃姆石相转变为拜耳石相,且制得的α-Al_(2)O_(3)粉体团聚严重。当硝酸铝和硫酸铝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和25%,溶液pH值为7时,前驱体在1200℃下加热2 h,能够制得分散性良好、形貌规则的α-Al_(2)O_(3)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_(2)O_(3) 溶胶-凝胶法 显微结构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
11
作者 延思淼 李梦琦 +6 位作者 陈颐 钟秀驰 田滢舟 林怡然 林再帆 冉青珍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2)AG490处理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3)将ADM小鼠随机分为AG490组和ADM组,分别腹腔注射AG490和等体积溶剂。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组织细胞EMT、迁移和增殖相关蛋白表达;TUNEL实验检测小鼠子宫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DM小鼠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2)AG490抑制了Ishikawa细胞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1),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EMT、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Bcl-2和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凋亡水平升高(P<0.01)。(3)ADM小鼠腹腔注射AG490后,其子宫组织中p-JAK2/JAK比值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Twist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结论: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DM中异常激活,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对ADM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AG490通过阻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治疗ADM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大气等离子喷涂Al_(2)O_(3)-13%TiO_(2)复合涂层显微硬度和耐冲蚀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钟万才 刘成 +4 位作者 方良斌 李强 赵远涛 张士陶 李文戈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2,共6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Al_(2)O_(3)-13%TiO_(2)(质量分数)复合涂层,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喷涂距离(80,100,120 mm)、电流(530,565,600 A)、氩气流量(31,36,41 L·min^(-1))、氢气流量(10,12,14 L·min^(-1))...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Al_(2)O_(3)-13%TiO_(2)(质量分数)复合涂层,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喷涂距离(80,100,120 mm)、电流(530,565,600 A)、氩气流量(31,36,41 L·min^(-1))、氢气流量(10,12,14 L·min^(-1))对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获取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比研究了最佳工艺参数下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耐腐蚀性以及耐冲蚀性。结果表明: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程度按从大到小排序为喷涂距离、电流、氩气流量、氢气流量;随着喷涂距离增加,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电流、氩气流量或氢气流量增加,显微硬度先减小后增大;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530 A,喷涂距离100 mm,氩气流量41 L·min^(-1),氢气流量10 L·min^(-1),此条件下制备涂层的显微硬度最大,γ-Al_(2)O_(3)亚稳定相含量少,表面孔隙和微裂纹少,孔隙率小,耐腐蚀性和耐冲蚀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Al_(2)O_(3)-13%TiO_(2)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能 耐冲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SiO_(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皇帅 朱震庭 +3 位作者 杨子豪 陈哲 马毓 张航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_(2)O_(3)-SiO_(2)气凝胶的多种工艺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气凝胶的干燥方法和Al、Si物质的量比对气凝胶在极端高温下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掺杂策略,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Al_(2)O_(3)-SiO_(2)气凝胶 高温热稳定性 溶胶-凝胶法 高温相变 复合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介导色氨酸代谢增强促进食管鳞癌放射抵抗
14
作者 计超 胡玮彬 +5 位作者 王莹 璩凤仪 谢雨辰 刘思岐 张晓智 孙宇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获得ESCC患者的RNA转录组数据。收集2013—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7例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样本。使用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 GSVA)计算KEGG信号通路评分,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筛选放疗抵抗相关信号通路,利用DESeq2筛选通路中关键基因,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SVM-RFE)构建放疗疗效预测模型;并通过蛋白印迹、克隆形成等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KEGG信号通路的GSVA富集评分,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在TCGA队列及GSE45670队列中,色氨酸代谢通路富集值对ESCC放射抵抗的贡献程度显著优于其他通路。DESeq2分析发现,色氨酸代谢通路中关键分子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ALDH1B1、AOC1、INMT、AFMID和ALDH7A1在ESCC抵抗组及敏感组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利用上述差异基因基于SVM-RFE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7,可较准确预测ESCC放疗疗效。蛋白印迹实验表明,IDO1在ESCC细胞中高表达,且IDO1抑制剂处理显著抑制KYSE-410细胞的存活及放射敏感性。入组患者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O1在ESCC放疗抵抗组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的放疗不良预后相关;此外,进一步检测发现,IDO1在患者样本中的表达与其PD-L1表达正相关,且与CD3/CD8免疫细胞浸润比例负相关。结论 色氨酸分解代谢与ESCC放射抵抗相关,色氨酸代谢关键酶IDO1可作为ESCC放射增敏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 色氨酸代谢 放射抵抗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Ga_(2)O_(3)基MSM型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高温电流输运机制的研究
15
作者 杜桐 付俊杰 +6 位作者 王紫石 狄静 陶春雷 张赫之 张琦 胡锡兵 梁红伟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8,共10页
本文成功制备了β-Ga_(2)O_(3)基金属半导体金属(MSM)型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在室温下偏压为5 V时,具有高质量外延的器件的响应度达到469.6 mA/W(对应外量子效率(EQE)为229.2%),光暗电流比为5.26×10^(3)。为了研究β-Ga_(2)O_(3)基... 本文成功制备了β-Ga_(2)O_(3)基金属半导体金属(MSM)型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在室温下偏压为5 V时,具有高质量外延的器件的响应度达到469.6 mA/W(对应外量子效率(EQE)为229.2%),光暗电流比为5.26×10^(3)。为了研究β-Ga_(2)O_(3)基MSM型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在高温环境下的潜在应用,对该器件在高温下的电流-电压(I-V)和光响应(I-T)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器件在高温下的载流子输运机制。结果表明:在300~375 K时,器件的暗电流主要由低压下的热离子场发射(TFE)和高压下的普尔-弗兰克发射(PFE)主导,由PFE模型拟合的I-V曲线可知,PFE由导带下的0.200 eV附近的缺陷引起;根据光响应特性拟合结果,得到上升时间拟合活化能为0.280 eV,下降时间拟合活化能为0.036 eV。由分析结果可知,光电流的输运过程如下:光生电子首先被导带下0.200~0.280 eV附近的缺陷能级捕获并通过PFE发射进入到导带产生光电流。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过程为:光电子更倾向于被导带下的0.036 eV附近的缺陷能级捕获,进而与价带中的光生空穴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金属半导体金属 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 热离子场发射 普尔-弗兰克发射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为主体的双溶剂吸收剂用于CO_(2)捕集
16
作者 刘岳能 吴亚杰 +2 位作者 曹蒙欢 单楠烁 苟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9,共9页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_(2)O、2-EEMPA/AMP/DMF/H_(2)O和2-EEMPA/PZ/DMF/H_(2)O)。考察了3种吸收剂体系在不同活性组分、溶剂配比下对CO_(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并与质量分数30%单乙醇胺(30%MEA)水溶液(简称为30%MEA)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EEMPA、PZ、DMF、H_(2)O的质量比为20∶10∶40∶30的2-EEMPA/PZ/DMF/H_(2)O吸收剂(20E10P40D30H)具有最佳性能,CO_(2)解吸负载量达到0.573 mol CO_(2)/mol胺,是30%MEA(0.274 mol CO_(2)/mol胺)的2.09倍;在80℃下CO_(2)解吸率为82.7%,较30%MEA(54.6%)提高28.1%,且解吸能耗(18.9 kJ/g CO_(2))仅为30%MEA(54.6 kJ/g CO_(2))的34.6%;经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后,20E10P40D30H的CO_(2)吸收负载量仍保持在0.609 mol CO_(2)/mol胺,比30%MEA(0.369 mol CO_(2)/mol胺)提高了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 双溶剂 复配 解吸能耗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型白酒中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对映体的分布及感官特性
17
作者 余成霞 朱建猛 +4 位作者 王超 顾莎莎 韦朝阳 邱树毅 戴怡凤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6,共9页
该研究利用液液萃取(LLE)结合气相色谱(GC)和手性气相色谱-质谱(Chiral-GC-MS)分析白酒中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E2H3MB),优化其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对12种香型白酒中E2H3MB对映体分布情况进行探究,并利用三点选配(3-AFC)阈值测定方法,评... 该研究利用液液萃取(LLE)结合气相色谱(GC)和手性气相色谱-质谱(Chiral-GC-MS)分析白酒中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E2H3MB),优化其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对12种香型白酒中E2H3MB对映体分布情况进行探究,并利用三点选配(3-AFC)阈值测定方法,评估E2H3MB对映体在纯水和体积分数46%乙醇溶液中的嗅觉阈值及感官特征。结果表明,CYCLOSIL-B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对E2H3MB分离效果良好,升温速率1.5℃/min,载气流速为1.0 mL/min时,E2H3MB对映体分离情况最佳,分离度(R)=5.0>1.5。除了米香型、清香型以及豉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白酒中均只检测到(R)-构型E2H3MB((R)-E2H3MB),且同一香型白酒中(R)-E2H3MB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感官特征结果表明,在纯水和体积分数46%乙醇溶液中,(R)-E2H3MB嗅觉阈值分别是(S)-构型E2H3MB((S)-E2H3MB)的2.1倍左右((R)-构型38μg/L;(S)-构型18μg/L)和1.9倍左右((R)-构型322 mg/L;(S)-构型173 mg/L),两种构型均表现出令人愉悦的甜香以及果香。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白酒风味轮的细化,为研究白酒中手性风味物质对映体的分布提供参考依据,丰富人们对白酒中手性风味物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2-羟基-3-甲基丁酸乙酯 手性风味物质 对映体 感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2新型压电复合材料的有限元仿真
18
作者 黄仁海 夏丽莉 +2 位作者 王宏伟 杨鹏飞 兰宇丹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318,共7页
为了提升发射电压响应和机电耦合系数以提高压电性能,基于1-3型压电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3-2-2陶瓷-空气-聚合物新型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压电陶瓷阵列的理论机电特性,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敏感元件进行建模和物理场计算,确定敏感元件的发... 为了提升发射电压响应和机电耦合系数以提高压电性能,基于1-3型压电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3-2-2陶瓷-空气-聚合物新型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压电陶瓷阵列的理论机电特性,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敏感元件进行建模和物理场计算,确定敏感元件的发射电压响应和谐振频率,并对比不同尺寸对应的频率差异以确定聚合物最优尺寸。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1-3型压电复合材料,3-2-2型新型复合材料换能器的机电耦合系数提高了0.02,发射电压响应提高了2 dB。因此,3-2-2型新型复合材料有望开发出高性能压电换能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有限元 发射电压响应 3-2-2型新型压电复合材料 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辣素联合RSL3上调PTGS2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
19
作者 姜宇朗 余永鑫 +1 位作者 潘子扬 孙明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147,I0006,I0007,共8页
目的研究6-姜辣素能否增强RSL3诱导的肝癌细胞铁死亡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epG2,根据6-姜辣素对于正常肝细胞L02的最大无毒浓度和RSL3对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来确定6-姜辣素和RSL3的终浓度。细胞按不... 目的研究6-姜辣素能否增强RSL3诱导的肝癌细胞铁死亡效应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epG2,根据6-姜辣素对于正常肝细胞L02的最大无毒浓度和RSL3对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来确定6-姜辣素和RSL3的终浓度。细胞按不同处理因素分为3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RSL3处理组(2μmol/L),RSL3(2μmol/L)+6-姜辣素(50μmol/L)处理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长期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检测胞内LDH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含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不同程序性死亡细胞抑制剂观察6-姜辣素联合RSL3诱导的肝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并检测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铁蛋白重链(ferritin heavy chain,FTH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 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分析其可能的直接作用靶点。结果6-姜辣素可以显著增强RSL3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能力(P<0.001),这种细胞死亡方式可以不同程度地被特异性铁死亡抑制剂Fer-1、Lip-1、DFO抑制(P<0.001)。同时6-姜辣素联合RSL3可以显著增强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MDA、ROS的水平(P<0.001),同时可以显著降低GSH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铁死亡抑制基因GPX4、FTH1、SLC7A1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提高了PTGS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PTGS2可能是6-姜辣素联合RSL3治疗肝癌的作用靶点之一。结论6-姜辣素联合RSL3通过上调PTGS2增加了肝癌细胞铁死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辣素 RSL3 PTGS2 铁死亡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来源链霉菌中2-羟基苯基噻唑啉衍生物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
20
作者 刘思妮 白猛 +5 位作者 朱义广 罗小卫 高程海 刘永宏 徐新亚 蒋晓东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
文章探讨和分析了海南红树林沉积物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ardesiacus GXIMD 0350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相应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比对16S rDNA序列信息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其次级代谢产物,结合波谱数据分析... 文章探讨和分析了海南红树林沉积物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ardesiacus GXIMD 0350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相应生物合成基因簇。通过比对16S rDNA序列信息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其次级代谢产物,结合波谱数据分析与文献数据比对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该链霉菌中获得5个2-羟基苯基噻唑啉衍生物,经鉴定分别为(+)-(S)-pulicatin G (1)、pulicatin A (2)、aerugine (3)、pulicatin F (4)和(+)-(S)-dihydraeruginoic acid (5)。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定位及注释负责合成相应化合物的基因簇,并推导其生物合成途径。该菌株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其包含31个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基因簇11可能参与2-羟基苯基噻唑啉衍生物的生物合成,并推导了该衍生物的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放线菌 链霉菌 2-羟基苯基噻唑啉 生物合成基因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