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H自由基引发的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的液相氧化机理
1
作者 李铭 陈瑞欣 +1 位作者 杨姝 孙延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基于量子化学方法对OH自由基引发的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的转化机制、动力学及生态毒性进行研究。在PBSA降解反应中,相对于H原子抽提和单电子转移反应,OH自由基加成路径占主导地位。OH自由基更容易攻击位于苯环上的C12位点,生成... 基于量子化学方法对OH自由基引发的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的转化机制、动力学及生态毒性进行研究。在PBSA降解反应中,相对于H原子抽提和单电子转移反应,OH自由基加成路径占主导地位。OH自由基更容易攻击位于苯环上的C12位点,生成优势中间体IM13,并对其进行后续反应探究得到主要产物IM13-4a-12和IM13-4a-14。在298 K,1 atm(1 atm=1.01×10^(5)Pa)下,PBSA与OH自由基反应的总反应速率常数为2.98×10^(9)mol·(L·s)^(-1),与实验测定结果相吻合。极短的半衰期(0.16~30.20 s)说明OH自由基对于PBSA降解效果较好。此外,对PBSA及其主要转化产物的水生生态毒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BSA对于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的威胁且其代谢产物的生态毒性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咪唑-5-磺酸 OH自由 降解机理 动力学计算 生态毒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2
作者 刘晓冬 韩英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3,107,共8页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 近年来,紫草萘醌类衍生物因其临床应用受到副作用的限制。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合成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研究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对人肝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TT检测其细胞活力,发现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降低了人肝癌细胞系的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上调Cle-caspase3、Bad和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诱导肝癌细胞Hep3B凋亡。为进一步检测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诱导Hep3B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使用荧光探针JC-1检测了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处理后Hep3B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说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能通过线粒体损伤来诱导Hep3B细胞凋亡。由于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显著诱导Hep3B细胞凋亡。因此,2-(4-甲氧基-苯巯基)-5,8-二甲氧基萘-1,4-二酮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甲氧基-)-5 8-甲氧基-1 4-二酮 Hep3B细胞系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l溶液中2-巯基苯并咪唑和1-苯基-5巯基-四氮唑对铜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大全 高立新 +2 位作者 周国定 龚琼 陆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9-431,440,共4页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考察了 0 .5 mol/ L HCl溶液中 2 -巯基苯并咪唑 (MBI)和 1 -苯基 -5 -巯基 -四氮唑 (PMTA)对铜的缓蚀作用。MBI和 PMTA的加入使铜的自腐蚀电位正移 ,对铜电极的阳极腐蚀过程存在抑制作用。两...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考察了 0 .5 mol/ L HCl溶液中 2 -巯基苯并咪唑 (MBI)和 1 -苯基 -5 -巯基 -四氮唑 (PMTA)对铜的缓蚀作用。MBI和 PMTA的加入使铜的自腐蚀电位正移 ,对铜电极的阳极腐蚀过程存在抑制作用。两者复配使用增强了对铜电极的阳极和阴极电化学过程的抑制作用 ,提高了铜电极膜电阻 ,从而具有较好的缓蚀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溶液 缓蚀作用 铜缓蚀剂 2-苯并咪唑 1--5--四氮唑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咪唑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军 任振甲 +2 位作者 燕友果 于立军 乔贵民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2-巯基苯并咪唑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咪唑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可达94.0%以上;随温度的升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显著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缓蚀剂的作用机理,运用... 采用静态失重法研究了2-巯基苯并咪唑缓蚀剂在盐酸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咪唑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可达94.0%以上;随温度的升高,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显著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缓蚀剂的作用机理,运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缓蚀剂的EHOMO、ELUMO、电荷分布、Fukui指数等表征分子活性的参数,结果显示,2-巯基苯并咪唑在水溶剂环境中以质子化形式存在,质子化后的分子具有更好的全局反应活性和局部反应活性,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中心的吸附,从而提高了缓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咪唑 失重法 缓蚀效率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振动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玉锋 关皓月 +2 位作者 姜力 汪洋 邵长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杂化泛函,在B3LYP/6-311++G(d,p)水平下,优化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巯基-5-甲苯并咪唑分子是一个近平面结构.通过频率计算,获得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 本文选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杂化泛函,在B3LYP/6-311++G(d,p)水平下,优化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2-巯基-5-甲苯并咪唑分子是一个近平面结构.通过频率计算,获得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拉曼光谱,并和实验获得的拉曼光谱图进行了对比,实验和理论计算获得的拉曼光谱图基本上是一致的,表明本文选取的DFT理论计算方法是可靠的.结合VEDA4软件对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的拉曼谱带简正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此外,分析并讨论了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前线轨道,HOMO和LUMO轨道能级差为4.51 eV,电子有从HOMO跃迁到LUMO的趋势.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 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对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的激发态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乙醇溶剂中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MMBI)理论计算的吸收波长为226 nm,288 nm.对研究2-巯基-5-甲基苯并咪唑分子的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振动光谱 2--5-苯并咪唑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分子内质子转移及溶剂化效应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洪亮 于贤勇 +4 位作者 易平贵 汪朝旭 李筱芳 王涛 周继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在B3LYP/6-31G(d,p)和TD B3LYP/6-31++G(d,p)//CIS/6-31G(d,p)水平上,研究了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MPyBI)在气相和七种溶剂(环己烷、苯、三氯甲烷、乙醇、乙腈、二甲亚砜和水)中基态和激发态的分子内质子转移(GSIPT和ESIPT)过程... 在B3LYP/6-31G(d,p)和TD B3LYP/6-31++G(d,p)//CIS/6-31G(d,p)水平上,研究了2-(3-巯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MPyBI)在气相和七种溶剂(环己烷、苯、三氯甲烷、乙醇、乙腈、二甲亚砜和水)中基态和激发态的分子内质子转移(GSIPT和ESIPT)过程.在基态势能面的研究中发现,该化合物存在分子内双质子转移,其中分步的双质子转移在动力学上具有优势.同时对激发态质子转移势能面及激发态转移过程中的光物理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存在快速的无能垒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可以降低基态过渡态的能垒,改变硫醇式与硫酮式互变异构体的比例,从而灵敏地控制荧光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2-(3--2-吡啶)苯并咪唑 分子内质子转移 极化连续介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烃基-1-烃基-3-[4-(苯并咪唑-2-巯基)苯基]异硫脲的合成及其iNOS抑制活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徐云根 华维一 +2 位作者 朱东亚 时煜 封小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08-2214,共7页
以 2 -巯基苯并咪唑 ( 1 )为原料 ,经缩合和还原得到 2 -( 4 -氨基苯硫基 )苯并咪唑 ( 3 ) ,再与异硫氰酸苯甲酰酯或异硫氰酸烃基酯反应得到取代硫脲 ( 5和 7) ,最后与卤代烃反应得到 2 0个新的 S-烃基 -1 -烃基 -3 -[4-(苯并咪唑 -2 -... 以 2 -巯基苯并咪唑 ( 1 )为原料 ,经缩合和还原得到 2 -( 4 -氨基苯硫基 )苯并咪唑 ( 3 ) ,再与异硫氰酸苯甲酰酯或异硫氰酸烃基酯反应得到取代硫脲 ( 5和 7) ,最后与卤代烃反应得到 2 0个新的 S-烃基 -1 -烃基 -3 -[4-(苯并咪唑 -2 -巯基 )苯基 ]异硫脲化合物 ( 6和 8) ,其结构经 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 .初步的药理试验表明 ,2 0个目标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 i NOS抑制活性 ,其中化合物 6b,8d和 8f的 i NOS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药氨基胍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3-[4-(苯并咪唑-2-)苯]异硫脲 合成 INOS抑制剂 抑制活性 败血性休克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芳氨基噻唑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虫活性 被引量:8
8
作者 罗先福 胡艾希 +3 位作者 王宇 叶姣 王晓光 欧晓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00-2805,共6页
以2-(2-甲基烯丙氧基)苯酚为原料,经Claisen重排、呋喃环化、醚化、Friedel-Crafts乙酰化、α-溴代和噻唑环化等反应合成了22种4-(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芳氨基噻唑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1H NMR和元素分... 以2-(2-甲基烯丙氧基)苯酚为原料,经Claisen重排、呋喃环化、醚化、Friedel-Crafts乙酰化、α-溴代和噻唑环化等反应合成了22种4-(7-甲氧基-2,2-二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芳氨基噻唑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1H NMR和元素分析等确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7j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2.21140(12)nm,b=0.87602(5)nm,c=2.13911(12)nm,β=115.5380(10)°;V=3.7391(4)nm3,Z=8,Dc=1.375 g/cm3,F(000)=1616,S=1.046,μ=0.333 mm-1,最终偏差因子R1=0.0390,wR2=0.1079.杀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7a,7b,7h和7t在浓度为500mg/L时对蚕豆蚜死亡率分别为95.12%,62.60%,57.53%和5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7-甲氧基-2 2-二甲-2 3-二氢苯并呋喃-5-)-2-芳氨噻唑 杀虫活性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咪唑与溶菌酶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滕跃 刘美 +1 位作者 邹路易 黄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1-1435,共5页
在生理条件下利用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2-巯基苯并咪唑对溶菌酶的毒性作用机理,分析了二者的结合特性,探讨了溶菌酶空间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模拟了二者的具体结合位置,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咪唑可以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显著地猝灭溶... 在生理条件下利用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2-巯基苯并咪唑对溶菌酶的毒性作用机理,分析了二者的结合特性,探讨了溶菌酶空间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模拟了二者的具体结合位置,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咪唑可以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显著地猝灭溶菌酶的内源荧光。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以及热力学常数,显示2-巯基苯并咪唑与溶菌酶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分子模拟结果显示2-巯基苯并咪唑结合在溶菌酶的活性位点处,并最终导致溶菌酶空间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该研究为从分子水平上考察2-巯基苯并咪唑的毒性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咪唑 溶菌酶 多种光谱技术 分子模拟 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氧基-2-{(E)-[(3-甲基吡啶-2-基)亚氨基]甲基}苯酚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林山 周影 +3 位作者 李竹琴 俞婉霞 丁盛 宋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38-142,151,共6页
研究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缩合反应合成新型席夫碱衍生物5-甲氧基-2-{(E)-[(3-甲基吡啶-2-基)亚氨基]甲基}苯酚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 研究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缩合反应合成新型席夫碱衍生物5-甲氧基-2-{(E)-[(3-甲基吡啶-2-基)亚氨基]甲基}苯酚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3-甲基吡啶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75℃时,反应产率最高。用IR、1H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产物结构表征,表明:目标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β=96.54o,a=4.64(7)Å,b=28.23(4)Å,c=9.46(14)Å,Dc=1.30×10^(3)kg/m^(3),Z=4,V=1230(3)Å3,μ=0.09 mm^(-1),R_(1)=0.10,w R_(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2-{(E)-[(3-吡啶-2-)亚氨]甲}苯酚 2--4-甲氧基苯甲醛 2--3-吡啶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酰基-5-溴-6-甲氧基萘的多相催化氢化
11
作者 胡艾希 袁帅 +2 位作者 姚志钢 伍小云 陈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Acetyl-5-bromo-6-methoxynaphthalene(1) was hydrogenated over Pd/C by bubbling H 2 into a mixture of n-BuOH, KOH(aq) and CTAB.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KOH and n(1)∶ n(Pd)∶ n(CTAB) on the hydrogenation wer... Acetyl-5-bromo-6-methoxynaphthalene(1) was hydrogenated over Pd/C by bubbling H 2 into a mixture of n-BuOH, KOH(aq) and CTAB.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KOH and n(1)∶ n(Pd)∶ n(CTAB) on the hydrogen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ubbling H 2 for 4.25 h at 60 ℃ into the mentioned mixture solution gave 6-methoxy-2-naphthylethanol in yield of 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酰-5--6-甲氧基 多相催化氢化 甲氧基乙醇 萘普生 药物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2-巯基苯并咪唑银/硬脂酸银(AgMBM/AgSt)的制备、表征及其在PTG材料中的成像性能研究
12
作者 林海莉 曹静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8-174,共7页
分别以硬脂酸银(AgSt)为本体、2-巯基苯并咪唑(MBM)为修饰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巯基苯并咪唑银/硬脂酸银(AgMBM/AgSt)复合结构颗粒.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对复... 分别以硬脂酸银(AgSt)为本体、2-巯基苯并咪唑(MBM)为修饰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巯基苯并咪唑银/硬脂酸银(AgMBM/AgSt)复合结构颗粒.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对复合颗粒的微观结构、形貌、晶型以及热相变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gMBM/AgSt作为光敏热成像(PTG)材料银源时的成像性能.结果表明,AgMBM/AgSt由本体AgSt以及其表面负载的AgMBM小颗粒构成.与本体AgSt相比,AgMBM/AgSt在80℃附近出现新的热相变峰,其热分解温度也有所降低.当AgMBM/AgSt为银源时,PTG材料的热显影密度显著增加,而灰雾仍然保持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银 2-苯并咪唑 复合颗粒 PTG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氧基-3-(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吲哚的合成研究
13
作者 田建文 张小林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5-甲氧基吲哚为原料,经加热反应、真空去挥发物、碱液稀释调和、溶剂萃取、减压蒸馏等工艺过程制得5-甲氧基-3-(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吲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原料的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 以5-甲氧基吲哚为原料,经加热反应、真空去挥发物、碱液稀释调和、溶剂萃取、减压蒸馏等工艺过程制得5-甲氧基-3-(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吲哚,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原料的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即反应时间为18~19h,反应温度为130~140℃,用环丁砜作溶剂,反应原料配比(质量比)为m(5-甲氧基吲哚)∶m(DIPEA)∶m(碘代异丙烷)=1∶2.73∶3.57时,收率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3-(2-二异丙)-吲哚 5-甲氧基吲哚 吲哚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咪唑/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岗 赵超 +1 位作者 许新华 刘晓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727-731,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2-巯基苯并咪唑/聚苯胺复合材料,材料呈纳米棒状结构,直径约50nm,长度300nm。将此复合材料与环氧树脂共混涂覆于不锈钢表面,采用Tafel曲线、电化学阻抗及浸泡法研究了涂膜的防腐性质。实验显示该共混涂膜表现出良...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2-巯基苯并咪唑/聚苯胺复合材料,材料呈纳米棒状结构,直径约50nm,长度300nm。将此复合材料与环氧树脂共混涂覆于不锈钢表面,采用Tafel曲线、电化学阻抗及浸泡法研究了涂膜的防腐性质。实验显示该共混涂膜表现出良好的防腐性能,当MBI/PANI复合材料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样品腐蚀电流Icorr低至0.011 mA/m^2,涂层转移电阻Rct达1.09×10~6 kΩ,样品在1mol/L HCl溶液中浸泡7d,缓释率仍高达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咪唑 聚苯胺 复合材料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及银离子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志锋 陈思颖 +5 位作者 庞姝琳 宋爽 贾康 毛钰瑾 田芳 张彩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7-594,共8页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水合肼为还原剂,“一锅法”合成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高稳定性、强荧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铜纳米团簇(Cu NCs),并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银离子含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水合肼为还原剂,“一锅法”合成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高稳定性、强荧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铜纳米团簇(Cu NCs),并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银离子含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铜纳米团簇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铜纳米团簇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0和558 nm,在日光灯和紫外灯下分别为无色和橙色。Cu NCs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尺寸大小为2~3 nm。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铜纳米团簇可以选择性地被银离子猝灭,且灵敏度高,线性范围为1~40μmol/L,检测限为0.5μmol/L。该方法用于检测实际水样(自来水、湖水)中银离子的浓度,结果令人满意,表明在环境监测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团簇 2-苯并咪唑 银离子 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苄硫基)苯并咪唑与2-(对氯苄硫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炎俊 赖川 +3 位作者 谢斌 曾倪 邹立科 黄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6-309,316,共5页
合成了2-(苄硫基)苯并咪唑(BSBD)和2-(对氯苄硫基)苯并咪唑(CBSBD),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BSBD和CBSBD在5%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失重法研究表明:BSBD和CBSBD在HCl溶液中均... 合成了2-(苄硫基)苯并咪唑(BSBD)和2-(对氯苄硫基)苯并咪唑(CBSBD),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BSBD和CBSBD在5%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失重法研究表明:BSBD和CBSBD在HCl溶液中均能有效抑制Q235钢腐蚀,在25°C、5%CHl溶液中,两者浓度均为50 mg/L时,其缓蚀率分别达到98.37%和98.47%;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属高效混合型缓蚀剂。另外,两者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完全符合Langmuir吸附温式,吸附过程自由能ΔG0a为41.04 kJ/moL和41.76 kJ/moL,说明在Q235钢表面吸附均为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2-苯并咪唑 盐酸 缓蚀剂 Q235 LANGMUIR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l溶液中1,2-二(苯并咪唑-2-硫基)乙烷对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燕 赖川 +3 位作者 苏秀兰 谢斌 李玉龙 陈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9-486,共8页
合成了缓蚀剂1,2-二(苯并咪唑-2-硫基)乙烷((bit)_2E),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液质联用技术确证了缓蚀剂的分子结构。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了(bit)_2E在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 合成了缓蚀剂1,2-二(苯并咪唑-2-硫基)乙烷((bit)_2E),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液质联用技术确证了缓蚀剂的分子结构。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价了(bit)_2E在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bit)_2E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增加而增大,随HCl浓度增大而减小,受腐蚀体系温度和放置时间影响较小。在30℃的1.0 mol·L^(-1)HCl溶液中,(bit)_2E浓度为1.0×10^(-3)mol·L^(-1)时的缓蚀率为95.68%。(bit)_2E作为新型缓蚀剂在碳钢表面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式,属于自发进行的物理和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咪唑 缓蚀剂 缓蚀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氯4-二苄胺基-5-甲氧基-2(5H)-呋喃酮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18
作者 陈凯琪 谭越河 +2 位作者 傅建花 宋秀美 汪朝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在THF溶液中合成了标题化合物3-氯-4-二苄胺基-5-甲氧基-2(5H)-呋喃酮,并用FT-IR、UV-Vis、1H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15.891(16),b=11.126(11)... 在THF溶液中合成了标题化合物3-氯-4-二苄胺基-5-甲氧基-2(5H)-呋喃酮,并用FT-IR、UV-Vis、1HNMR、13C NMR、MS、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15.891(16),b=11.126(11),c=19.778(19),α=β=γ=90°,V=3497(6)3,Z=8,Dc=1.306Mg/m3,μ=0.234 mm-1,F(000)=1440。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两个苯环几乎垂直于呋喃酮平面,且它们与呋喃酮平面的两面角分别为89.38°和8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二苄胺-5-甲氧基-2(5H)-呋喃酮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二巯基-1,3,4噻二唑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保安 陈白珍 +2 位作者 肖立新 胡拥军 袁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5-310,共6页
以水合肼、二硫化碳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氢氧化钠为转换剂,硫酸为酸化剂,在85℃乳液聚合得到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用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的结构;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PAn,PMOT和CuC2O4对DMcT的电催化作用,测试PAn/DMcT复合正极... 以水合肼、二硫化碳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氢氧化钠为转换剂,硫酸为酸化剂,在85℃乳液聚合得到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用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的结构;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PAn,PMOT和CuC2O4对DMcT的电催化作用,测试PAn/DMcT复合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二硫化碳):n(氢氧化钠):n(水合肼)=3.5:1.5:1,酸化pH值控制在0.6~1.0,此时,产率达到92%;PAn对DMcT的电催化作用明显,使其阻抗从1.28kΩ减小至270Ω;PAn/DMcT复合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25mA·h/g,与DMcT的135mA·h/g相比,放电比容量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1 3 4噻二唑 乳液聚合 交流阻抗 充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钱建华 朱江丽 郑艳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68,共4页
以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MMTD)和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噻二唑衍生物——水杨酸硫代-(5-甲基-1,3,4-噻二唑)酯(TM)。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热重分析评价产物的热稳定... 以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MMTD)和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新的噻二唑衍生物——水杨酸硫代-(5-甲基-1,3,4-噻二唑)酯(TM)。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热重分析评价产物的热稳定性,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TM在菜籽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品TM的热分解温度为225.6℃,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合成产品TM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可作为油品的抗磨减摩添加剂,当添加量(w)为0.6%时,其抗磨减摩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1 3 4-噻二唑 水杨酸 菜籽油 热稳定性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