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消光机理研究
1
作者 赵鹏飞 赵卫国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1,18,共5页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ZMBT)是一种常见的粉末涂料用消光助剂,但有关其消光机理研究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衰减全反射红外等方法,对ZMBT在聚酯(PE)/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粉末涂料固化体系中的消光机理进行了...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ZMBT)是一种常见的粉末涂料用消光助剂,但有关其消光机理研究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衰减全反射红外等方法,对ZMBT在聚酯(PE)/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粉末涂料固化体系中的消光机理进行了研究。从反应机理出发,分析了ZMBT在体系中可能进行的亲核开环反应及催化开环作用,并研究了ZMBT对漆膜光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ZMBT含量的增加,漆膜光泽降低,力学性能下降。综合反应机理和应用测试,发现ZMBT在PE/TGIC体系中的局部催化作用造成的反应速度差是漆膜消光的原因,并且发现ZMBT催化PE/TGIC固化反应与ZMBT自身开环TGIC反应是一对竞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涂料 消光机理 聚酯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 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刻蚀埃洛石微米管负载2-巯基苯并噻唑并包覆壳聚糖防腐蚀自修复涂层
2
作者 石浩 王志豪 +7 位作者 褚贵文 张培琦 刘润远 王艺翔 孙雷 宋立英 蒋全通 麻福斌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0,共14页
目前大多数无机微纳米载体在有机涂层中存在团聚问题,对自修复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对碱刻蚀埃洛石微米管(HMTs)负载缓蚀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并通过外包覆壳聚糖(CS)作为微米填料,制备填料在涂层良好分散性和缓蚀... 目前大多数无机微纳米载体在有机涂层中存在团聚问题,对自修复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有一定影响。对碱刻蚀埃洛石微米管(HMTs)负载缓蚀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并通过外包覆壳聚糖(CS)作为微米填料,制备填料在涂层良好分散性和缓蚀剂高负载量的自修复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实HMTs成功负载MBT,且缓蚀剂的防腐功能没有失效。使用扫描电镜图(SEM)和透射电镜图(TEM),观察HMTs、HMTs负载MBT(HMTs-MBT)和包覆CS的HMTs-MBT(CS-HMTs-MBT)的外貌结构。通过热重分析(TGA),测得HMTs对MBT的质量负载约为13wt.%,HMTs外包覆CS的质量分数约为61 wt.%。通过测试各样品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涂层中分散状况,证明包覆CS可以提高微纳米容器在涂层中的分散性。使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来评估涂层的自修复能力,通过分析|Z|_(=0.01Hz)值确定在第4 d自修复涂层的自修复能力达到峰值,使用ZSimpWin对获得的阻抗数据进行拟合,验证自修复涂层对金属的防腐蚀能力。在4 d浸泡试验结束后,通过SEM、电镜能谱(EDS)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得出自修复涂层划痕处铜元素含量大幅降低,利用扫描Kelvin探针(SKP)测试发现划痕处电势谷消失,表明涂层划痕处已被缓蚀剂修复。利用CS在有机涂层中良好分散特性,增强CS-HMTs-MBT在PDMS涂层中的分散性。当涂层有划伤时,缓蚀剂MBT被释放并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紧密薄膜隔绝腐蚀性物质,实现涂层对破损处自主修复。具有高分散性的CS-HMTs-MBT复合自修复涂层为金属设备的防腐蚀涂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在海洋工程和其他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减少损失并延长设备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刻蚀埃洛石微米管 2-苯并噻唑 壳聚糖 分散性 自修复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生黑麦草对锌和2-巯基苯并噻唑复合胁迫的响应
3
作者 冯阳 吴程 +4 位作者 李祖然 李博 曹力 李亚阑 祖艳群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8-2557,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在锌(Zn)和2-巯基苯并噻唑(2-Mercaptobenzothiazole,MBT)复合胁迫下的响应及耐受性差异。本研究以20份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分析Zn+MBT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 为探究不同品种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在锌(Zn)和2-巯基苯并噻唑(2-Mercaptobenzothiazole,MBT)复合胁迫下的响应及耐受性差异。本研究以20份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分析Zn+MBT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量、光合色素、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响应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Zn+MBT复合胁迫对黑麦草抗氧化系统和光合色素等指标产生显著影响,变异范围为19.70%~38.07%。不同品种多年生黑麦草的干重、叶绿素a和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CK相比分别降低24.24%,19.51%和21.17%。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总体显著升高,较CK分别升高32.12%和22.99%。不同品种黑麦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较CK分别升高21.11%和0.39%。黑麦草通过调整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系统来应对Zn+MBT复合胁迫,且不同品种的黑麦草响应的程度也不同。利用综合响应指数对20份品种的耐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品种‘唐吉坷德’对Zn+MBT复合胁迫表现出高耐受性,而‘金牌’表现最为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黑麦草修复Zn+MBT污染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复合胁迫 2-苯并噻唑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的2-巯基苯并噻唑和2-氨基苯并噻唑
4
作者 胡贝贞 王栋 +4 位作者 陈瑶 孙红 刘鸿鹏 余作龙 韩超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巯基苯并噻唑(2-MBT)和2-氨基苯并噻唑(2-ABT)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对样品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弱阴离子交换(WAX)固相萃取柱净化,利用LC-MS/MS进行测试分析...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巯基苯并噻唑(2-MBT)和2-氨基苯并噻唑(2-ABT)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对样品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弱阴离子交换(WAX)固相萃取柱净化,利用LC-MS/MS进行测试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2-MBT和2-ABT分别在10~500ng/mL和2~2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2-MBT和2-ABT定量限分别为0.25mg/kg和0.05mg/kg,回收率为80.3%~91.7%,相对标准偏差为4.3%~8.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精准地检测纺织品中2-MBT和2-ABT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纺织品 2-苯并噻唑 2-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橡胶塞中可提取硫和4-叔辛基苯酚及2-巯基苯并噻唑的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程佳美 贾菲菲 +2 位作者 李颖 赵霞 杨会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716,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用卤化丁基橡胶塞中可提取硫、4-叔辛基苯酚及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方法使用甲苯-甲醇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采用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流速1.0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用卤化丁基橡胶塞中可提取硫、4-叔辛基苯酚及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方法使用甲苯-甲醇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采用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40℃,进样量20μL。结果可提取硫、4-叔辛基苯酚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0~501.00μg·mL^(-1)(r=0.9998)、0.20~502.95μg·mL^(-1)(r=0.9999)、0.22~547.53μg·mL^(-1)(r=0.9998),检出限分别为0.40、0.25和0.15μg·mL^(-1);精密度、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3%;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3.5%~104.8%、99.0%~100.6%和103.0%~107.7%;迁移回收率分别为97.0%~101.8%、98.7%~110.3%和89.3%~94.0%。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药用卤化丁基橡胶塞中可提取硫、4-叔辛基苯酚及2-巯基苯并噻唑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卤化丁橡胶塞 可提取硫 4-叔辛苯酚 2-苯并噻唑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高质高效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
6
作者 胡杰 丁军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4-1280,共7页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 利用HNO_(3)或H_(2)O_(2)氧化活性炭制备得到表面含酸性含氧基团的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SEM、N_(2)吸附-脱附、HPLC等分析了催化剂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对催化剂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含氧基团对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具有适量的介孔比例能有效保障催化剂孔道结构的稳定性,而酚羟基比羧基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因此用H_(2)O_(2)氧化介孔为主的活性炭ECAC得到的ECAC-H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ECAC-H所得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达87.62%(w),收率86.57%。套用10次后,产物中2-巯基苯并噻唑的含量仍有86.93%(w),收率85.92%。该碳基固体酸催化策略可有效抑制副产物的生成,可为实现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绿色工业化合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改性活性炭 固体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建宏 张梅梅 +4 位作者 程相林 王建设 王留成 宋成盈 张家丽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定量测定反应液中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Hypersil C18(150 mm×4.6 mm i.d)型色谱柱,以V(甲醇):V(水)=50∶50作为流动相(用氨水调节流动相的p H为7.0~8.0);检测波长254... 建立了一种同时定量测定反应液中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Hypersil C18(150 mm×4.6 mm i.d)型色谱柱,以V(甲醇):V(水)=50∶50作为流动相(用氨水调节流动相的p H为7.0~8.0);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0.9 m L/min.结果表明,待测物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两种物质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47~0.426 g·L^-1和0.059~0.273 g·L^-1,检出限分别在1.23×10^-3g·L^-1和0.78×10^-3g·L^-1,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8.20%~101.03%和98.78%~99.76%,测定结果的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5%和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2-苯并噻唑 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对铜缓蚀行为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霍胜娟 陈利红 +1 位作者 祝卿 方建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65-2572,共8页
2-巯基苯并噻唑(MBT)是Cu的高效缓蚀剂,但是缓蚀机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从宏观角度对缓蚀效率进行评估,并利用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电位控制下的微观吸附构型.结果表明:在较高电位(... 2-巯基苯并噻唑(MBT)是Cu的高效缓蚀剂,但是缓蚀机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电化学极化曲线从宏观角度对缓蚀效率进行评估,并利用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电位控制下的微观吸附构型.结果表明:在较高电位(大于0 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SCE))下,MBT和金属Cu之间发生电子转移,MBT以硫醇式的环外S和N与金属Cu(I)离子配位在表面形成聚合物膜;在较低电位(小于0 V,vs SCE)下,MBT通过环外S原子以硫醇离子形式在金属Cu表面直立吸附.表面膜阻止了腐蚀介质的侵蚀,起到了较好的缓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2-苯并噻唑 缓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的改性及其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曾小军 李芬芳 +1 位作者 周茂林 范成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100,共5页
在2-巯基苯并噻唑分子中引入硼元素(B)和油溶性基团正辛氧基,合成了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正辛基硼酸酯(OTB),以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铜片腐蚀性试验分别考察了加有OTB的菜籽油(RO)的摩擦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 在2-巯基苯并噻唑分子中引入硼元素(B)和油溶性基团正辛氧基,合成了2-硫酮苯并噻唑啉-3-甲基二正辛基硼酸酯(OTB),以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铜片腐蚀性试验分别考察了加有OTB的菜籽油(RO)的摩擦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分析了载荷?摩擦时间?添加剂含量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菜籽油中添加OTB后,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磨斑直径和摩擦系数均显著下降,特别在较高的载荷下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并表现出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可以作为润滑油多功能添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2-苯并噻唑(MBT) 菜籽油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醇-氯化钠-水体系萃取铑(Ⅲ)-氯化亚锡-2-巯基苯并噻唑络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云涛 王伟 吴立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7,共3页
研究了丙醇 -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 -氯化亚锡 -2_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 ,在HCl介质中 ,铑(Ⅲ)的萃取率是99 % ,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 ,并建... 研究了丙醇 -氯化钠双水相体系萃取铑(Ⅲ) -氯化亚锡 -2_巯基苯并噻唑(MBT)络合物的萃取行为及在丙醇萃取相中的光度性质;实验表明 ,在HCl介质中 ,铑(Ⅲ)的萃取率是99 % ,方法可从Fe、Al、Pb、Zn、Ca等常见金属基体中分离铑(Ⅲ) ,并建立了双水相体系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铑(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 丙醇 氯化钠 氯化亚锡 2-苯并噻唑 萃取 分光光度法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2-巯基苯并噻唑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慧 王婷婷 +1 位作者 吴文获 洪建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2-巯基苯并噻唑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以50 m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6.25)-甲醇-80%乙腈(60:10:30,V/V/V)为流动相...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2-巯基苯并噻唑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以50 m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6.25)-甲醇-80%乙腈(60:10:30,V/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 2-巯基苯并噻唑在浓度0.01~102.9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70652x+2167.2,相关系数r=0.9999;定量限为0.3 ng,检测限为0.1 ng,回收率均值(n=9)为91.7%。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捷、灵敏且耐用性良好,为测定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2-巯基苯并噻唑含量的有效补充检测与定量方法,并为该产品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2-苯并噻唑 因毒性杂质 含量 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头孢噻肟钠生产废渣中回收2-巯基苯并噻唑和三苯基氧膦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起增 杨光瑞 刘巧茹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研究了从头孢噻肟钠生产废渣中提取2-巯基苯并噻唑(以下简称M)和三苯基氧膦的方法,探讨了溶剂种类、溶剂的加入量和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二次碱中和法提取M,用质量分数95%的乙醇浸取三苯基氧膦效果较好.在室温条件下加入... 研究了从头孢噻肟钠生产废渣中提取2-巯基苯并噻唑(以下简称M)和三苯基氧膦的方法,探讨了溶剂种类、溶剂的加入量和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二次碱中和法提取M,用质量分数95%的乙醇浸取三苯基氧膦效果较好.在室温条件下加入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滤液pH为10,然后于60~65℃加入体积分数10%的硫酸溶液中和,第一次调节pH为2~3,第二次调节pH为5~6,用丙酮提纯,此时M的收率为20.0%;向提取过M的滤渣中加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用活性炭脱色,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加热分层、趁热分液、旋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三苯基氧膦收率为10.0%,M和三苯基氧膦的纯度通过气质联用仪检测都高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 制药 2-苯并噻唑 三苯氧膦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2-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瑞江 王华 +2 位作者 张业旺 卢仕荣 周禾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5-158,172,共5页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对高压下苯胺、CS2和硫磺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单因素考察法优化了搅拌、催化剂两个因素,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原料配比3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得到... 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对高压下苯胺、CS2和硫磺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单因素考察法优化了搅拌、催化剂两个因素,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原料配比3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合成2-巯基苯并噻唑的收率计算模型,并得到合成优化条件:反应在高温高压无搅拌条件下,以水杨酸为催化剂,水杨酸用量为苯胺质量的5%,原料摩尔配比为n(苯胺)∶n(S)∶n(CS2)=1∶1.05∶1.11,升温速率为1.93℃/min,保温时间为2.0h,2-巯基苯并噻唑收率高达92.08%,使得反应时间缩短1.0h,升温速率降低了0.77℃/min,收率提高了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苯胺 二硫化碳 响应面分析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1 位作者 李桂云 王爱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45,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采用旋转氧弹法、PDSC法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性能以及与几种抗氧化和抗磨添加剂间的协同性能。... 介绍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采用旋转氧弹法、PDSC法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性能以及与几种抗氧化和抗磨添加剂间的协同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并与添加剂Lube-515复配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衍生物 抗磨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自组装膜电极同时测定米吐尔和对苯二酚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传银 陆光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4-275,共2页
Mercaptobenzothioz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modified electrode was fabricated successfully,and cylic voltam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s modified electrode.The electroch... Mercaptobenzothioz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 modified electrode was fabricated successfully,and cylic voltam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s modified electrode.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emtol and P-benzenediol were studied on the SAMs in Britton-Robinson buffer solution.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metol and p-benzenediol can be catalyzed on the SAMs.They can not only be determined singleness but also be determined in mixture simultaneously and doesn’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in a large range of concentration.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metol and P-benzenediol in waste photographic imaging agent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自组装膜电极 米吐尔 对苯二酚 同时测定 环境污染物 含量测定 显影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在铜表面的吸附状态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风亭 张冰如 《腐蚀与防护》 CAS 2002年第8期344-344,共1页
在pH值大于 6时 ,2 巯基苯并噻唑 (MBT)在银和铜表面具有相同的吸附状态 ;随溶液 pH值降低 ,部分吸附的硫醇离子逐渐异构化为硫酮 ,破坏了MBT平面吸附层。在pH值高于 3时 ,MBT在铜表面仍然以其分子平面平行于表面 ,起到阻挡侵蚀分子的... 在pH值大于 6时 ,2 巯基苯并噻唑 (MBT)在银和铜表面具有相同的吸附状态 ;随溶液 pH值降低 ,部分吸附的硫醇离子逐渐异构化为硫酮 ,破坏了MBT平面吸附层。在pH值高于 3时 ,MBT在铜表面仍然以其分子平面平行于表面 ,起到阻挡侵蚀分子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表面 吸附状态 MBT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清华 马和邦 杨官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9,共4页
合成了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羟基)-两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乙酰基)-丙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两种化合物。运用IR、MS、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试验、HQ-1... 合成了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羟基)-两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S-(1-(2-苯并噻唑基巯基)-2-乙酰基)-丙基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两种化合物。运用IR、MS、HNMR和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四球试验、HQ-1环块试验分别考察了其对润滑油的极压承载能力及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0SN中性油中添加所合成的化合物后可以显著降低四球长磨后磨斑直径、有效地降低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拥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衍生物 摩擦学性能 研究 添加剂 润滑油础油 抗磨性 磨损试验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贤华 姜燕 +2 位作者 吕斌川 陈德勇 陈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了减少由于橡胶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掺假而导致橡胶制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提出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MBT的有效含量进行定量研究。利用太赫兹透射测量得到MBT和聚乙烯混合物在0.3THz~1.4THz的吸收特征谱,提出了一种基于最... 为了减少由于橡胶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MBT)掺假而导致橡胶制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提出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MBT的有效含量进行定量研究。利用太赫兹透射测量得到MBT和聚乙烯混合物在0.3THz~1.4THz的吸收特征谱,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的MBT定量检测模型,将LS-SVR模型分别与偏最小二乘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模型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330%,2.5583%和2.3869%。结果表明,LS-SVR的定量模型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其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本研究为MBT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定量分析 太赫兹时域光谱 2-苯并噻唑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自组装分子膜对45#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琳 郑艳秋 +1 位作者 邢锦娟 钱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3-815,共3页
合成了2-辛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运用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制备有机分子膜。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自组装膜在1 mol/LHCl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衍... 合成了2-辛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运用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自组装技术在钢片表面制备有机分子膜。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自组装膜在1 mol/LHCl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2-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缓蚀剂自组装膜对钢片有良好的缓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衍生物 缓蚀剂 分子自组装膜 失重法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苯并噻唑的生物降解性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娉婷 林伟雄 +5 位作者 孙水裕 任杰 戴永康 李海宇 徐启智 庄圣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8-205,共8页
为了探讨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生物降解性,借鉴浮选捕收剂等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评价体系,分别采用静置烧瓶筛选试验法、震荡培养法(GB/T 15818—2006)、改良斯特姆法(OECD—301B)3种评价方法首次对MBT的生物降解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生物降解性,借鉴浮选捕收剂等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评价体系,分别采用静置烧瓶筛选试验法、震荡培养法(GB/T 15818—2006)、改良斯特姆法(OECD—301B)3种评价方法首次对MBT的生物降解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静置烧瓶筛选试验法中,MBT在第4周期的生物降解度为4.68%;在震荡培养法中,MBT的8 d生物降解度为28.9%;在改良斯特姆法中,MBT的生物降解性指数I_B为77.07,相对降解度(D_(RBD)为35.49%。这3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表明MBT属于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对微生物有一定毒害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本研究可为MBT的环境行为以及含MBT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生物降解性 评价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