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2对称性手性1,2-双(1-羟烷基)苯的制备
1
作者 钟吕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8,共11页
以(S)-5-烯丙基-2-氧杂二环[3.3.0]-1-辛烯为拆分剂,与外消旋体1,2-双(1-羟烷基)苯1进行缩醛反应。通过色谱柱对所得缩醛产物进行分离,然后再分别进行脱缩醛反应,获得了具有高收率、高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1。所得系列手性化合物1,通过IR,... 以(S)-5-烯丙基-2-氧杂二环[3.3.0]-1-辛烯为拆分剂,与外消旋体1,2-双(1-羟烷基)苯1进行缩醛反应。通过色谱柱对所得缩醛产物进行分离,然后再分别进行脱缩醛反应,获得了具有高收率、高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1。所得系列手性化合物1,通过IR,1H-NMR,旋光度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手性1,2-双(1-羟烷基)苯的简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对称性 1 2-(1-烷基) 二元醇 缩醛反应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1,n-亚烷基双[(E)-2-(4-氧苯基)乙烯基]]双吡啶的光化学性质(英文)
2
作者 张文勤 王勤耕 +3 位作者 郑艳 徐立勇 任荣良 刘金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7-521,共5页
通过E-[4-[2-(4-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啶与1,n-二溴烷烃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4’-[1,n-亚烷基双[(E)-2-(4-氧苯基)乙烯基]]双吡啶[n=2(Ia),3(Ib),4(Ic),6(Id)].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质子核磁共振谱鉴定了Ia-Id的结构.将... 通过E-[4-[2-(4-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啶与1,n-二溴烷烃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4’-[1,n-亚烷基双[(E)-2-(4-氧苯基)乙烯基]]双吡啶[n=2(Ia),3(Ib),4(Ic),6(Id)].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质子核磁共振谱鉴定了Ia-Id的结构.将Ia-Id的稀溶液用中压汞灯和低压汞灯交替照射,发现其分子内光环加成反应的存在,并且随着亚烷基碳链的延长,反应速度加快.研究还发现锌离子可以与毗陡环上氮原子发生螯合作用使分子内光环加成反应加快.本文化合物荧光很弱,在较高浓度下有较强分子间激基缔合物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1 n-烷基[(E)-2-(4-氧基)乙烯基]]吡啶 光化学性质 分子内光环加成 激基缔合物 荧光 合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玫瑰红催化喹喔啉-2(1H)-酮的C3-H烷基化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能选 徐宏烈 +1 位作者 刘华 李兰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7,共7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光诱导一锅法高选择性N-甲基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和苯乙酮类化合物合成一系列3-烷基化喹唑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玫瑰红作为光催化剂,在18 W 460 nm的蓝色LED下照射8 h,通过直接C3-H活... 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光诱导一锅法高选择性N-甲基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和苯乙酮类化合物合成一系列3-烷基化喹唑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玫瑰红作为光催化剂,在18 W 460 nm的蓝色LED下照射8 h,通过直接C3-H活化的方案,较好收率获得一系列相应的3-烷基化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最高产率可达到76%。反应体系具有经济实用性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为3-烷基化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喹唑啉-2(1H)- 丙酮 3-烷基化喹唑啉-2(1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十八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己二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谦定 孟凡宁 +1 位作者 杨添麒 林海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2-1456,1494,共6页
以十八叔胺与1,6-二溴正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八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己二铵盐(C18-6-C18·2Br-)。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通过表面张力法测定了C18-6-C18·... 以十八叔胺与1,6-二溴正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八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己二铵盐(C18-6-C18·2Br-)。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通过表面张力法测定了C18-6-C18·2Br-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的临界胶束浓度,测试结果表明:C18-6-C18·2Br-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13×10-5mol/L,γCMC为39.1 m N/m,C18-6-C18·2Br-的临界胶束浓度较1831低一个数量级。对C18-6-C18·2Br-和水杨酸钠、氯化钾组成的清洁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时可形成稳定耐高温的胶束,具有良好的耐剪切能力,在110℃、170 s-1下连续剪切60min,表观黏度依然保持在60 m Pa·s左右;破胶性能良好,压裂液遇到煤油和盐水后可迅速破胶,残渣几乎为零,可较大程度地减小对地层的伤害;岩心伤害实验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对地层的伤害较小。说明该压裂液是一种耐温性能良好、黏弹性较好的低伤害压裂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表面活性剂 N N’-(十八烷基二甲基)-1 2-二溴化己二铵盐 清洁压裂液 耐温性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双(2-氰基苯乙烯基)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丽丽 冯晓亮 +1 位作者 谢建伟 赵颖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56-458,462,共4页
以对二甲苯为原料,通过氯化反应,用乌洛托品法水解氯化物合成对苯二甲醛,收率78.4%,含量99.5%。以二甲苯为溶剂,邻腈基苄基氯和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通过Abuzov反应合成邻氰基苄基膦酸二乙酯,收率86.5%。邻氰基苄基膦酸二乙酯通过Wittig... 以对二甲苯为原料,通过氯化反应,用乌洛托品法水解氯化物合成对苯二甲醛,收率78.4%,含量99.5%。以二甲苯为溶剂,邻腈基苄基氯和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通过Abuzov反应合成邻氰基苄基膦酸二乙酯,收率86.5%。邻氰基苄基膦酸二乙酯通过Wittig反应和对苯二甲醛缩合制得1,4-双(2-氰基苯乙烯基)苯,收率84.1%,含量99.5%(HP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2-氰基乙烯基) 二甲醛 邻氰基苄基膦酸二乙酯 WITTIG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N-(3-苯氧-2-羟)丙基-N,N,N-三烷基铵的合成及其相转移催化性能
6
作者 姜润田 赵淑英 +2 位作者 马玉翔 张广友 赵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82-83,共2页
研究环氧氯丙烷和苯酚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苯基缩水甘油醚 ,然后和三甲胺或三乙胺的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甲基铵或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乙基铵 ,其结构通过红... 研究环氧氯丙烷和苯酚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苯基缩水甘油醚 ,然后和三甲胺或三乙胺的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甲基铵或溴化N - ( 3 -苯氧 - 2 -羟 )丙基 -N ,N ,N -三乙基铵 ,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得以证实。测定了其对氧烷基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相转移催化性能 季铵盐 相转移催化剂 环氧氯丙烷 溴化N-(3--2-)丙基-N N N-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的合成及其杀菌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司新生 胡延光 冯和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348-1350,共3页
用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合成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4 h... 用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合成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2-巯基吡啶-N-氧化物的钠盐∶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4 h。用平板划线法对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的杀菌性能进行实验,测试了几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 IC)。结果表明,2-甲基-5-(1-羟吡啶-2-硫烷基)-3-异噻唑啉酮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尤其是在很低的有效浓度下就可以杀灭真菌和酵母菌。首次提出了分子级别的杀菌剂"复配"概念,为创建环境友好型产品体系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5-(1-吡啶-2-烷基)-3-异噻唑啉酮 杀菌剂 微生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在ZnS(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夏琼 张福兰 +1 位作者 黄辉胜 徐伯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3-98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TBT)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C-DTBT单体在ZnS(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C-DTBT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C-DTBT吸附在ZnS(100)表面时,ZnS(100)表面向PC-DTBT转移0.200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2-溴代噻吩-5-基)-2 1 3-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 ZnS(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双烷基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新兵 安忠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以烷基苯乙酸为原料 ,与POCl3反应得到烷基苯乙酰氯 (Ⅰ ) ,Ⅰ与烷基苯及三氯化铝在n(Ⅰ )∶n(烷基苯 )∶n(AlCl3) =1 0∶5 0∶1 2的条件下反应 1h制得 1 (4 烷基苯乙酰基 ) 4 烷基苯 (Ⅱ ) ,再在ZnCl2 -SiO2 催化作用下 ,Ⅱ与乙酰氯... 以烷基苯乙酸为原料 ,与POCl3反应得到烷基苯乙酰氯 (Ⅰ ) ,Ⅰ与烷基苯及三氯化铝在n(Ⅰ )∶n(烷基苯 )∶n(AlCl3) =1 0∶5 0∶1 2的条件下反应 1h制得 1 (4 烷基苯乙酰基 ) 4 烷基苯 (Ⅱ ) ,再在ZnCl2 -SiO2 催化作用下 ,Ⅱ与乙酰氯以n(Ⅱ )∶n(AcOCl) =1∶8的比例在二氯甲烷中反应 5h得到 1 氯 1,2 二烷基苯取代乙烯 (Ⅲ ) ,最后Ⅲ与氢氧化钾按n(Ⅲ )∶n(KOH) =1∶8的比例在二甲苯中反应 15h ,合成了 4,4′ 双烷基二苯乙炔 (Ⅳ ) ,总收率达到47%~ 5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烷基乙炔 液晶 合成 ZnCl2-SiO2 烷基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4-(甲硫基)-2-[2-羰基-1-吡咯烷基]丁酰胺的合成
10
作者 徐宝财 于凉云 +2 位作者 肖阳 胡燕霞 周雅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酸甲酯盐酸盐于浓氨水中,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收率63%;(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用甲醇溶解,与浓盐酸成盐,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收率66%;(S) 2 氨基 4 (甲硫基... (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酸甲酯盐酸盐于浓氨水中,发生酰胺化反应,制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收率63%;(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用甲醇溶解,与浓盐酸成盐,得(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收率66%;(S) 2 氨基 4 (甲硫基)丁酰胺盐酸盐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及研细氢氧化钾的作用下,与4 氯丁酰氯发生取代、环化反应,制得(S) 4 (甲硫基) 2 [2 羰基 1 吡咯烷基]丁酰胺,收率61%。产品的结构经TLC、IR、1HNMR等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4-(甲硫基)丁酸甲酯盐酸盐 (S)-2-氨基-4-(甲硫基)丁酰胺 (S)-4-(甲硫基)-2-[2-碳基-1-吡咯烷基]丁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Br-AlCl_3-苯-n-十二烷基苯-CO_2四元体系相平衡测定
11
作者 齐国鹏 富佳玉 +1 位作者 孙学文 赵锁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8,96,共4页
以静态分析方法,在温度为40,60℃及压力为0~10.5MPa范围内,测定了CO2-苯-1-十二烷基苯-[Bmim]Br-AlCl3的相平衡数据,比较了[Bmim]Br—AlCl3、苯、1-十二烷基苯的分配因数(各组分在富离子液体相中的质量分数与富十二烷基相中的质... 以静态分析方法,在温度为40,60℃及压力为0~10.5MPa范围内,测定了CO2-苯-1-十二烷基苯-[Bmim]Br-AlCl3的相平衡数据,比较了[Bmim]Br—AlCl3、苯、1-十二烷基苯的分配因数(各组分在富离子液体相中的质量分数与富十二烷基相中的质量分数比值)随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加入可CO2促进苯、1-十二烷基苯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在40℃、8.0MPa及60℃、8.0~10.5MPa条件下,苯、n-十二烷基苯、[Bmim]Br—AlCl3的分配因数接近1.0;富离子液体相及富n-十二烷基相的互溶性最强,两相转变为均一相.加入CO2有利于将异相反应转变为均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十二烷基 [Bmim]Br—AlCl3 CO2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2,3-二甲氧基-5-甲基氢醌双苄醚的合成
12
作者 陈田 杨运泉 +2 位作者 刘文英 王威燕 周国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5-748,752,共5页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经与苯磺酰氯加成、水解乙酰化、皂化3步反应,制得末端羟基取代的异戊二烯短侧链——(E)-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简称产物A),并用乙酸乙酯-乙醚混合溶剂对产物A进行提纯精制。以还原型辅酶Q0(氢醌)为母环,...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经与苯磺酰氯加成、水解乙酰化、皂化3步反应,制得末端羟基取代的异戊二烯短侧链——(E)-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简称产物A),并用乙酸乙酯-乙醚混合溶剂对产物A进行提纯精制。以还原型辅酶Q0(氢醌)为母环,杂多酸为催化剂,与产物A进行偶联反应,然后采用溴化苄对母环羟基进行保护,用乙醚-异丙醚的混合溶剂进行提纯精制,选择性结晶得到了侧链延长法合成辅酶Q10的关键中间体辅酶Q1前体,即6-(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2,3-二甲氧基-5-甲基氢醌双苄醚(简称产物B)。探讨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成反应过程及结果的影响,目标产物B收率达75%(以产物A为基准)。产物A与目标产物B经测熔点、1H NMR分析和FTIR分析鉴定,确证其为(E)-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磺酰基-3-甲基-2-丁烯)--2 3-二甲氧基-5-甲基氢醌苄醚 (E)-1-磺酰基-2-甲基-4--2-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催化2-烯基苯胺与苯并异噁唑的[5+1]环化反应
13
作者 葛怡聪 聂万丽 +2 位作者 孙国峰 陈稼轩 田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18,共8页
利用廉价易得的2-胺基苯乙烯与苯并异噁唑在银催化下发生[5+1]串联环化反应,以中等至优异的收率一步得到含有N,N-双齿螯合片段的2-喹啉基苯胺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宽泛的底物普适性、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势,为合成这类具... 利用廉价易得的2-胺基苯乙烯与苯并异噁唑在银催化下发生[5+1]串联环化反应,以中等至优异的收率一步得到含有N,N-双齿螯合片段的2-喹啉基苯胺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宽泛的底物普适性、较高的原子经济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势,为合成这类具有广泛用途的N,N-双齿螯合分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烯基 并异噁唑 [5+1]环化 2-喹啉基 N N-齿螯合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双(苯胺基)对苯二甲酸闭环反应合成喹吖啶酮
14
作者 马歆 王高飞 +2 位作者 张莹 程利平 王莉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50-3756,共7页
喹吖啶酮作为颜料、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材料的重要原料,其合成过程的闭环反应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5-双(苯胺基)对苯二甲酸(DATA)为原料,在酸促进下进行闭环反应合成喹吖啶酮,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促进剂、投料比、加热温度和反应... 喹吖啶酮作为颜料、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材料的重要原料,其合成过程的闭环反应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5-双(苯胺基)对苯二甲酸(DATA)为原料,在酸促进下进行闭环反应合成喹吖啶酮,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促进剂、投料比、加热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促进剂,在投料比m(DATA)∶m(DBSA)=1∶4.3、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产物喹吖啶酮收率为92%。由极差R可知,影响喹吖啶酮产率的因素从主到次:酸的种类>温度>时间>投料比。利用1H NMR、FTIR和UV-vis,对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经SEM和TG-DSC热重分析表明产物的形貌规则,热稳定性良好;溶剂处理后,喹吖啶酮经过XRD检测分析为稳定的β-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吖啶酮 2 5-(胺基)对二甲酸 十二烷基磺酸 闭环反应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硒含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人宇 李咏梅 +1 位作者 吴俊杰 熊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86,共4页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在pH10.4的NaHCO3-NaOH缓冲溶液中,硒(I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410 nm处有正吸收峰,529 nm处有负吸收峰,据此建立了双波长光度法测定...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在pH10.4的NaHCO3-NaOH缓冲溶液中,硒(I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410 nm处有正吸收峰,529 nm处有负吸收峰,据此建立了双波长光度法测定痕量硒(IV)的新方法。硒(IV)浓度在0~0.12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1.82μ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3.38×105L.mol-1.cm-1。方法用于硒强化营养盐和健康平衡盐中硒含量的测定,结果与荧光法测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82%~1.16%(n=5),加标回收率为99.7%~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分光光度法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通过ERK/p38 MAPK信号通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的表达 被引量:62
16
作者 李姿慧 王键 +2 位作者 蔡荣林 刘晓丽 蒋怀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参苓白术散调控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AQP4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信号通路在参苓白术散调控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AQP4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化钠注射液)、参苓白术散组、U0126+参苓白术散组、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除正常组外,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结合环境与饮食干预复制。14 d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AQP3、AQP4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B203580+参苓白术散组及U0126+参苓白术散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较小幅度升高,与正常组和参苓白术散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蛋白及mRNA表达,ERK/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AQP3、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 MAPK) AQP3 AQP4 1 4-二氨基-2 3-二氰基-1 4-(邻氨基巯基)丁二烯(U0126) 4-(4-基)-2-(4-甲基亚磺酰基基)-5-(4-吡啶基)-1H-咪唑(SB2035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骨架上含芳硒基的替加氟硫代磷脂缀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秋林 曾纪朝 +4 位作者 许新华 周冰 卢锐亮 陈雄 李言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46-2051,共6页
以O-(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1,3,2-二氧磷杂环戊烷硫代磷酸酯1及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醇环甘油硫代磷脂缀合物2为模型,研究开环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甲醇对化合物1中1,3,2-二氧磷杂环戊烷中的磷原子的亲核进攻,生成O-甲基-O... 以O-(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1,3,2-二氧磷杂环戊烷硫代磷酸酯1及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醇环甘油硫代磷脂缀合物2为模型,研究开环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甲醇对化合物1中1,3,2-二氧磷杂环戊烷中的磷原子的亲核进攻,生成O-甲基-O-羟乙基-O-(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乙基硫代磷酸酯3,但是在此条件下,甲醇与化合物2不反应.在室温下,以异丙醇作溶剂,苯硒酚与化合物2不反应.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以异丙醇/水作溶剂(体积比20∶1),在室温下,硒酚可以有效地进攻中化合物2中1,3,2-二氧磷杂环戊烷中的碳原子生成相应的开环产物.按照这一反应条件,顺利实现了硒酚对N1-(2-呋喃基)-N3-羟烷基-5-氟脲嘧啶硫代环甘油磷脂缀合物的亲核开环,生成甘油骨架的端碳原子上带有芳硒基新颖的磷脂核苷缀合物.对开环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产物对膀胱癌细胞T-24、胃癌细胞BGC-823的恶性增殖抑制效果优于替加氟;但对正常肝上皮细胞毒性也大于替加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氟 N^1-(2-呋喃基)-N^3-烷基-5-氟脲嘧啶环状磷脂缀合物 选择性亲核开环 硒酚 环甘油磷 脂缀合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硒杂环红光聚芴电解质的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潺 黄飞 +2 位作者 杨伟 彭俊彪 曹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替传统的甲苯等芳香性非极性溶剂,而且有利于制备溶液型的多层显示器件。文章研究了这类新型聚电解质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荧光特性。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或电激发下,窄带系的DBse链段通过俘获激子能够实现有效的能量转移。聚电解质中DBSe的含量在5%以上,其器件具有电致发光峰值为700-740nm的饱和红光发射。所制聚电解质器件在用铝作电极时的电致发光效率比用钡作电极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聚[9 9-二辛基芴-9 9-((3′-(N 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 7-二噻吩-2--2 1 3-并硒二唑] 共扼聚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Stysanus like sp.属南海红树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峰 林永成 +2 位作者 王军 周世宁 Vrijmoed L LP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0-792,共3页
Two metabolites(A and B) were isolated from a mangrove endophytic fungus Stysanus like sp.(#2492)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al data as N-(2’-hydroxytetracosyl)-2-amino1,3,4-tr... Two metabolites(A and B) were isolated from a mangrove endophytic fungus Stysanus like sp.(#2492)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al data as N-(2’-hydroxytetracosyl)-2-amino1,3,4-trihydroxyoctadecane(A) and γ-stearolactone(B).In the primary bioassay,compound B did not exhibit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to DNA topoisomerase hTOP Ⅰ,and also had no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to tumor cell lines Bel-7402 and NCIH-460.It was the first report that γ-stearolactone(B) isolated from marine fungus as natural pro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代谢产物 N-(1-甲基-2 3’-基)十七烷基-2-基二十四碳酰胺 γ-硬脂酸内酯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纳米管及不同化学诱导条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明 张赫 +1 位作者 杨生 王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在不同培养基中,对比研究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Ti O2纳米管表面的成骨向分化特点。方法:分离并纯化MSCs,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 O2纳米管。使用4种培养体系:常规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 目的:在不同培养基中,对比研究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Ti O2纳米管表面的成骨向分化特点。方法:分离并纯化MSCs,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 O2纳米管。使用4种培养体系:常规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1α,25-双羟维生素D3培养体系、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分别在光滑面纯钛片,管径30、70、100 nm的Ti O2纳米管表面培养MSCs,3、7、14 d后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21 d后检测钙沉积量;14 d后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及OSX的表达。结果:同一种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组碱性磷酸酶活性(F=338.542,P=0.000)、钙沉积量(F=417.012,P=0.000)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F=14.419,P=0.000)和OSX(F=42.011,P=0.000)的表达均较其他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种培养体系下,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碱性磷酸酶活性(F=53.170,P=0.000)、钙沉积量(F=264.268,P=0.000)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F=3.196,P=0.037)及OSX(F=5.895,P=0.003)的表达均较其他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养体系与材料结构有交互作用(碱性磷酸酶活性(F=6.322,P=0.000)、钙沉积量(F=33.330,P=0.000)、OSX的表达量(F=2.825,P=0.015),其中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和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是最佳组合。结论:MSCs的成骨向分化与材料的表面结构和诱导药物的化学刺激相关。在相同的Ti O2纳米管结构表面,MSCs在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下成骨向分化能力较好;在相同培养体系下,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更有利于MSCs的成骨向分化;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培养体系和管径30 nm的Ti O2纳米管结构的组合条件最有利于MSCs的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IO2纳米管 成骨分化 地塞米松 1α 25-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