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7-二甲基-2-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全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孟祎 陈立功 +2 位作者 许艳杰 古险峰 宋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71-974,共4页
对松叶蜂 ( 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全合成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条新的合成外消旋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路线 .以正辛醇为原料合成了 2 -甲基 -1 -辛烷基锂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 2... 对松叶蜂 ( Diprion pini)性信息素活性组分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全合成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条新的合成外消旋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的合成路线 .以正辛醇为原料合成了 2 -甲基 -1 -辛烷基锂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 2 ,3-环氧丁烷为原料合成了 3,4 -二甲基 -γ-丁内酯 .2 -甲基 -1 -辛烷基锂与 3,4 -二甲基 -γ-丁内酯反应 ,得到的酮醇再经黄鸣龙还原 ,得到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 ,酯化 ,得到 3,7-二甲基 -2 -十三碳醇乙酸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叶峰 性信息素 甲基-十三碳 性引诱剂 全合成 生物监测 性引诱剂 松林 害虫 3 7-甲基-2-十三碳乙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苯二醇
2
作者 丁成荣 韩哲 +3 位作者 吴坤 殷燕龙 游兆镭 张国富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三聚氯氰为起始原料,与间二甲苯和间苯二酚在氯化铝和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经两次傅克反应一锅法合成了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苯二醇,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进行了确证。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 以三聚氯氰为起始原料,与间二甲苯和间苯二酚在氯化铝和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经两次傅克反应一锅法合成了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苯二醇,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进行了确证。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以氯化铝为催化剂,浓盐酸用量为氯化铝质量的6%、第一步反应温度为5℃,第二步反应温度为80℃,4-[4,6-二(2,4-二甲苯基)-1,3,5-三嗪-2-基]-1,3-苯二醇的收率可达91.5%,纯度为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氯氰 2--4 6-(2 4’-甲基苯基)-1 3 5-三嗪 4-[4 6-(2 4-甲苯基)-1 3 5-三嗪-2-基]-1 3- 傅克反应 三嗪类紫外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2-2,4-二硝基苯基偶氮鎓二醇盐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严畅 邹瑜 +3 位作者 傅俊杰 黄张建 张大永 张奕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1-597,共7页
以O^2-2,4-二硝基苯基偶氮鎓二醇盐(PABA/NO)为先导化合物,选择适当的仲胺作为偶氮鎓二醇盐中相应的胺片段,并用碳氮键取代苯环5位的碳氧酯键,设计合成了化合物2a,2b和4a^4j,以期获得活性更强且稳定性好的抗肿瘤药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 以O^2-2,4-二硝基苯基偶氮鎓二醇盐(PABA/NO)为先导化合物,选择适当的仲胺作为偶氮鎓二醇盐中相应的胺片段,并用碳氮键取代苯环5位的碳氧酯键,设计合成了化合物2a,2b和4a^4j,以期获得活性更强且稳定性好的抗肿瘤药物.目标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及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其中化合物4h的活性最强(IC50=7.945±0.421μmol/L),优于PABA/NO(IC50=12.134±0.675μmol/L).NO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的NO释放量与细胞毒性呈正相关.化合物4h在HCT-116细胞中释放NO的量最多,约是正常细胞的2倍.此外,化合物4h在大鼠血浆中的体外稳定性显著优于PABA/NO,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2 4-硝基苯基偶氮鎓 HCT-116细胞 抗肿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氯-2-丁炔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严赞开 张钟宁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5-366,369,共3页
1 ,4-二氯 - 2 -丁炔是合成链状脂肪烃类化合物的中间体。将 2 -丁炔 - 1 ,4-二醇和 PCl3 混合于CH2 Cl2 中 ,在吡啶的存在下 ,以六甲基磷酰胺 ( HMPA)为催化剂 ,反应物回流 1 2 h,1 ,4-二氯 - 2 -丁炔的得率可达 72 %。合成物经 IR、1H... 1 ,4-二氯 - 2 -丁炔是合成链状脂肪烃类化合物的中间体。将 2 -丁炔 - 1 ,4-二醇和 PCl3 混合于CH2 Cl2 中 ,在吡啶的存在下 ,以六甲基磷酰胺 ( HMPA)为催化剂 ,反应物回流 1 2 h,1 ,4-二氯 - 2 -丁炔的得率可达 72 %。合成物经 IR、1H NMR及元素分析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2-丁炔 2-丁炔-1 4-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2-萘甲酸烷基酯的分子内类立方烷光二聚体的手性拆分
5
作者 程素芳 陈彬 +2 位作者 张丽萍 佟振合 吴骊珠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1-329,共9页
双-2-萘甲酸多亚甲基二醇酯(N-Mn-N,n=2,3,4,5)在环己烷中进行光二聚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结构明显受链节长度的影响.N-M3-N生成反式-头头和顺式-头头两种结构的类立方烷,而N-M4-N和N-M5-N高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地生成反式-头头结构的类立... 双-2-萘甲酸多亚甲基二醇酯(N-Mn-N,n=2,3,4,5)在环己烷中进行光二聚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结构明显受链节长度的影响.N-M3-N生成反式-头头和顺式-头头两种结构的类立方烷,而N-M4-N和N-M5-N高产率、高区域选择性地生成反式-头头结构的类立方烷.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成功拆分了反式-头头结构的分子内光二聚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萘甲酸多亚甲基 分子内光聚反应 类立方烷化合物 区域选择性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臭草来源植物内生真菌生物转化(+)-柠檬烯产物分析
6
作者 杨道茂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95-501,共7页
为了筛选能够生物转化(+)-柠檬烯的微生物,将7株假臭草内生真菌作为生物催化剂,在30℃,150 r·min^(-1)下发酵6 d后,添加体积分数为0.5%的(+)-柠檬烯继续转化4 d,并采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产物.结果表明... 为了筛选能够生物转化(+)-柠檬烯的微生物,将7株假臭草内生真菌作为生物催化剂,在30℃,150 r·min^(-1)下发酵6 d后,添加体积分数为0.5%的(+)-柠檬烯继续转化4 d,并采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产物.结果表明:各真菌生物转化(+)-柠檬烯的主要产物为(1S,2S,4R)-柠檬烯-1,2-二醇、环氧柠檬烯、(1S,2R,4R)-柠檬烯-1,2-二醇等;菌株Alternaria Nees PS08生成唯一产物(1S,2S,4R)-柠檬烯-1,2-二醇,质量浓度达到(2.46±0.16)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烯 假臭草 植物内生真菌 (1S 2S 4R)-柠檬烯-1 2-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植物内生真菌生物转化柠檬烯和月桂烯产物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道茂 王奇志 裴真巧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74-380,共7页
为了筛选具有转化利用单萜类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以5株植物内生真菌为生物催化剂,(+)-柠檬烯、(-)-柠檬烯、月桂烯为生物转化底物,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考察生物转化产物.结果表明:5株植物内生真菌具有生物转化(+)-柠檬烯、(-)... 为了筛选具有转化利用单萜类化合物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以5株植物内生真菌为生物催化剂,(+)-柠檬烯、(-)-柠檬烯、月桂烯为生物转化底物,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考察生物转化产物.结果表明:5株植物内生真菌具有生物转化(+)-柠檬烯、(-)-柠檬烯、月桂烯的能力;当底物为(+)-柠檬烯时,主要产物均为柠檬烯-1,2-二醇,其中,菌株Diaporthe Nitschke PS10的产量最高,达到4.57 g·L-1;当底物为(-)-柠檬烯时,主要产物为柠檬烯-1,2-二醇,产量为0.81~2.04 g·L-1;当底物为月桂烯时,转化产物有环氧罗勒烯、氧化芳樟醇、柠檬烯-1,2-二醇等化合物;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内生真菌 柠檬烯 月桂烯 柠檬烯-1 2-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