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9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二苯基-2-氨基乙醇的合成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陶京朝 弓建红 +2 位作者 刘玉霞 樊亚芳 刘宏民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76-79,共4页
以Raney Ni为催化剂,将安息香肟催化氢化合成1,2-二苯基-2-氨基乙醇,得到赤式和苏式非对映体混合物. 经分步结晶,分别得到纯度较高的赤式和苏式非对映体.考察了温度、压力对反应的影响,探讨了Pd-C催化下和 Raney Ni催化下安息香肟氢化为... 以Raney Ni为催化剂,将安息香肟催化氢化合成1,2-二苯基-2-氨基乙醇,得到赤式和苏式非对映体混合物. 经分步结晶,分别得到纯度较高的赤式和苏式非对映体.考察了温度、压力对反应的影响,探讨了Pd-C催化下和 Raney Ni催化下安息香肟氢化为1,2-二苯基-2-氨基乙醇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二苯基-2-氨基乙醇 合成 对映异构体 氢化 手性 不对称催化反应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与2-巯基乙醇在3.5%NaCl中对碳钢的缓蚀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鹏慧 原梦颖 +3 位作者 阮义蕾 高国芳 胡志勇 朱海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以三聚氯氰、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2-C_(12)),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失重测试、电化学阻抗、动电位... 以三聚氯氰、十二胺、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溴乙烷为原料,合成了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2-C_(12)),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失重测试、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研究了在60℃,3.5%NaCl溶液中C_(12)-2-C_(12)与2-巯基乙醇(TZ)对碳钢缓蚀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当n(C_(12)-2-C_(12))∶n(TZ)=7∶3时,复配后缓蚀剂的缓蚀率可达95.47%,缓蚀协同参数为1.52。动电位极化测试结果表明该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结果表明,C_(12)-2-C_(12)与TZ共同吸附在碳钢表面,增强了吸附膜的致密性。同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缓蚀机理进行具体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乙醇 三嗪基Gemini表面活性剂 协同缓蚀 NA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香酵母生物转化法合成2-苯乙醇的研究
3
作者 王晴 毛银 +1 位作者 赵运英 邓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8,共7页
2-苯乙醇是一种具有玫瑰香味的芳香族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和医药等领域中。该研究利用从发酵酱醪中筛选出的一株野生型生香酵母-贝酵母,通过生物转化方法探索了该生香酵母合成2-苯乙醇的能力。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中葡萄糖、底物L-... 2-苯乙醇是一种具有玫瑰香味的芳香族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和医药等领域中。该研究利用从发酵酱醪中筛选出的一株野生型生香酵母-贝酵母,通过生物转化方法探索了该生香酵母合成2-苯乙醇的能力。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中葡萄糖、底物L-苯丙氨酸、无氨基酵母氮源及其他无机盐等成分构建生物转化体系,建立了适用于该生香酵母生产2-苯乙醇的转化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生香酵母转化48 h后2-苯乙醇的产量最高,为2.89 g/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转化体系中碳源、氨基受体α-酮戊二酸和离子混合营养液的浓度,2-苯乙醇的浓度提高了67%。最后,通过优化转化体系的pH、温度和溶氧等条件使得2-苯乙醇的质量浓度达到了6.05 g/L,较初始转化条件提高了109%。该方法所获2-苯乙醇不仅具有天然产物的属性和安全性,且其产量和转化率高,工艺也具有周期短和成本低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香酵母 生物转化 2-乙醇 L-苯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氨基丁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聂滢潭 李彦芳 +4 位作者 韩金珂 吴菲菲 王小丹 林莉 燕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87例为T2DM组,根据年龄(±3岁)、性别1∶1选取同期就诊的非T2DM人群187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87例为T2DM组,根据年龄(±3岁)、性别1∶1选取同期就诊的非T2DM人群187例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GABA、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比较两组GABA、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MDA)的水平差异,Spearman法分析GABA与氧化应激指标相关性;将GABA和氧化应激指标分别按其对照组四分位分为3组[低水平组(Q1:25),中水平组(Q2:P_(25)~P_(75)),高水平组(Q3:>P_(75))],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GABA、氧化应激指标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GABA、氧化应激指标与T2DM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GABA水平、GSH-Px活性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GABA水平与SOD、GSH-Px活性呈正相关(P<0.001),与MDA水平呈负相关(P<0.00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各组低水平相比,中水平SOD、GSH-Px以及中、高水平GABA是T2DM的保护因素(P<0.05)。RCS结果显示,GABA、GSH-Px与T2DM发病风险之间存在负向剂量-反应关系,SOD与T2DM的发病风险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血清GABA水平与T2DM发病风险有关联。随着血清GABA水平的升高,T2DM发病风险可能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发病风险 剂量-反应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羟基苯甲酰氨基)辛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5
作者 张珈豪 程林琳 +3 位作者 卢赵洋 陈骏 孙成钰 裴叔宸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3-1646,共4页
为开发8-(2-羟基苯甲酰氨基)辛酸钠的合成工艺,本文以水杨酰胺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加成、水解、成盐得到8-(2-羟基苯甲酰氨基)辛酸钠,并对工艺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确认,总收率为60.4%,HPLC... 为开发8-(2-羟基苯甲酰氨基)辛酸钠的合成工艺,本文以水杨酰胺为起始原料,经酰化、加成、水解、成盐得到8-(2-羟基苯甲酰氨基)辛酸钠,并对工艺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确认,总收率为60.4%,HPLC纯度为99.696%。该工艺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条件温和、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2-羟基苯甲酰氨基)辛酸钠 合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2-苯乙醇及其糖苷含量与相关基因的表达
6
作者 史先鹏 宋敏 +3 位作者 武丞宇 刘立锋 程斐 马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07-214,共8页
以4个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品种(千禧、小红、T7、釜山88)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测定果实中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基于系统进化分析筛选潜在的... 以4个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品种(千禧、小红、T7、釜山88)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测定果实中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基于系统进化分析筛选潜在的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其表达模式,探究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间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均表现为千禧>小红>T7>釜山88,其中,千禧中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906.69、5590.26 ng/g,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筛选出20个SlUGT基因,其中,SlUGT42、SlUGT54、SlUGT103、SlUGT104和SlUGT105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呈增加趋势。SlUGT103、SlUGT104、SlUGT105在千禧中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其2-苯乙醇及糖苷含量也达到最高水平;SlUGT103的相对表达量与2-苯乙醇、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SlUGT104的相对表达量与2-苯乙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SlUGT103和SlUGT104是催化2-苯乙醇糖基化反应的关键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2-乙醇 糖苷 2-苯基乙基β-D-葡萄糖苷 含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的2-巯基苯并噻唑和2-氨基苯并噻唑
7
作者 胡贝贞 王栋 +4 位作者 陈瑶 孙红 刘鸿鹏 余作龙 韩超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巯基苯并噻唑(2-MBT)和2-氨基苯并噻唑(2-ABT)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对样品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弱阴离子交换(WAX)固相萃取柱净化,利用LC-MS/MS进行测试分析... 建立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纺织品中2-巯基苯并噻唑(2-MBT)和2-氨基苯并噻唑(2-ABT)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对样品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弱阴离子交换(WAX)固相萃取柱净化,利用LC-MS/MS进行测试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2-MBT和2-ABT分别在10~500ng/mL和2~2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2-MBT和2-ABT定量限分别为0.25mg/kg和0.05mg/kg,回收率为80.3%~91.7%,相对标准偏差为4.3%~8.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精准地检测纺织品中2-MBT和2-ABT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纺织品 2-巯基苯并噻唑 2-氨基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低能耗氨基酸盐水溶液固-液相变吸收剂捕集CO_(2)性能探究
8
作者 顾永正 李晓辉 +2 位作者 高歌 李小姗 熊卓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0,共9页
利用传统有机胺水溶液捕集CO_(2)的再生能耗较高,制约了其在CO_(2)捕集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降低吸收剂的再生能耗,提出了一种高效低能耗氨基酸盐水溶液固-液相变吸收剂。制备了不同浓度的L-苏氨酸钾溶液(PL-T)作为固-液相变吸收剂,研究了... 利用传统有机胺水溶液捕集CO_(2)的再生能耗较高,制约了其在CO_(2)捕集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降低吸收剂的再生能耗,提出了一种高效低能耗氨基酸盐水溶液固-液相变吸收剂。制备了不同浓度的L-苏氨酸钾溶液(PL-T)作为固-液相变吸收剂,研究了其CO_(2)吸收、解吸过程,并对吸收、解吸速率,以及反应热、显热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吸收、解吸温度分别为313 K、363 K下,当PL-T浓度为4 mol/L时,吸收、解吸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0×10^(-5)mol/s、1.43×10^(-4)mol/s。在313 K下,5 mol/L PL-T与CO_(2)的反应热为-80.94 kJ/mol,其绝对值小于5 mol/L单乙醇胺溶液对应值(-88.22 kJ/mol),因此解吸能耗更低;当只解吸5 mol/L PL-T的固相沉淀物时,其显热可较5 mol/L MEA降低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液相变吸收剂 氨基酸盐 再生能耗 反应热 显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和2-苯氧乙醇对不同品系罗非鱼的麻醉效果比较
9
作者 李珊 高延奇 +2 位作者 赵立宁 王莎 陈善真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为探明不同品系罗非鱼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不同品系罗非鱼麻醉剂的选择和使用,在水温(20.0±0.5)℃下,首先,将体质量(50±5)g的尼罗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分别暴露在丁香酚浓度为10 mg·L^(-1)、20 mg·L^(-1)、40 mg&... 为探明不同品系罗非鱼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不同品系罗非鱼麻醉剂的选择和使用,在水温(20.0±0.5)℃下,首先,将体质量(50±5)g的尼罗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分别暴露在丁香酚浓度为10 mg·L^(-1)、20 mg·L^(-1)、40 mg·L^(-1)、80 mg·L^(-1)、120 mg·L^(-1)和160 mg·L^(-1)、2-苯氧乙醇浓度为200 mg·L^(-1)、400 mg·L^(-1)、800 mg·L^(-1)、1200 mg·L^(-1)、1600 mg·L^(-1)和2000 mg·L^(-1)中,待进入完全麻醉期(A4期)后,立即转入清水中复苏,比较2种麻醉剂对不同品系罗非鱼的麻醉效果;然后,分别将2种品系罗非鱼逐尾放入麻醉液中,浓度为10 mg·L^(-1)、40 mg·L^(-1)、80 mg·L^(-1)和160 mg·L^(-1)丁香酚,200 mg·L^(-1)、400 mg·L^(-1)、800 mg·L^(-1)和1600 mg·L^(-1)2-苯氧乙醇,测定其在0 min、2 min、4 min、6 min和8 min的鳃动次数,研究2种麻醉剂对罗非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最后,在2种麻醉剂对罗非鱼的最佳麻醉浓度下(丁香酚40 mg·L^(-1),2-苯氧乙醇1200 mg·L^(-1)),将这2种罗非鱼麻醉至完全麻醉期后捞出,在空气中暴露2 min、4 min、6 min、8 min和10 min后放回清水中,记录鱼体复苏所需要的时间和2 h内的复苏率,以研究不同空气暴露时间对丁香酚和2苯氧乙醇复苏效果的影响,并且在最佳麻醉浓度下研究不同水温[(20.0±0.5)℃、(25.0±0.5)℃,及(30.0±0.5)℃]对丁香酚和2-苯氧乙醇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丁香酚和2-苯氧乙醇浓度的升高,2种品系罗非鱼的麻醉时间均显著缩短,复苏时间均显著延长;罗非鱼品系对丁香酚和2-苯氧乙醇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2-苯氧乙醇对2种品系罗非鱼的理想麻醉浓度为1200~1600 mg·L^(-1);40~120 mg·L^(-1)的丁香酚可使2种品系罗非鱼在3 min内麻醉,但复苏时间均超过5 min,当丁香酚浓度达到160 mg·L^(-1),尼罗罗非鱼复苏率显著下降(P<0.05)。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2种品系罗非鱼的呼吸频率显著下降,麻醉剂浓度越高呼吸频率下降速度越快(P<0.05)。经丁香酚麻醉的罗非鱼的复苏时间随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在空气中暴露10 min,吉富罗非鱼复苏率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P<0.05);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延长对2-苯氧乙醇的复苏时间无影响,在空气中暴露10 min,2种品系罗非鱼均可全部复苏。随着水温的升高,丁香酚对2种品系罗非鱼的麻醉时间和复苏时间均显著缩短;2-苯氧乙醇对2种品系罗非鱼的麻醉时间显著缩短,复苏时间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对同一种麻醉剂的敏感性相近,但吉富罗非鱼对丁香酚的耐受性更强;2-苯氧乙醇复苏快,安全性好,可作为罗非鱼科研操作的理想麻醉剂,最佳麻醉浓度为1200~1600 mg·L^(-1),入麻后的操作时间不宜超过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吉富罗非鱼 2-苯氧乙醇 丁香酚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对砷中毒大鼠心脏保护作用
10
作者 冯佳 田芮萌 +1 位作者 芦桂林 秦文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观察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MCE)联合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砷中毒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价值。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氧化二砷(ATO)中毒后低剂量2-APB干预组(2-APB_(L)组)、ATO中毒后高剂量2-APB干... 目的观察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MCE)联合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砷中毒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价值。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氧化二砷(ATO)中毒后低剂量2-APB干预组(2-APB_(L)组)、ATO中毒后高剂量2-APB干预组(2-APB H组)、单纯ATO中毒组(ATO组)、单纯2-APB干预组(2-APB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对2-APB_(L)组、2-APB H组及ATO组均经腹腔注射ATO 5 mg/kg体质量,对2-APB组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之后分别以2、4、4 mg/kg体质量对2-APB_(L)组、2-APB H组和2-APB组注射2-APB,对ATO组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行MCE及STI检查,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最后行心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间各参数差异,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曲线上升斜率(WIS)、峰值信号强度(PI)、WIS×PI、曲线下面积(AUC)、各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及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SER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基本依ATO组、2-APB_(L)组、2-APB H组、2-APB组/对照组次序递增或递减(P均<0.05)。WIS、PI、WIS×PI、心内膜下心肌GCS、中层心肌GCS、心外膜下心肌GCS均与SERCA呈正相关(r=0.874、0.893、0.920、0.916、0.848、0.783,P均<0.05)。结论MCE联合STI、尤其WIS×PI和心内膜下心肌GCS可用于评估2-APB对砷中毒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脏 砷中毒 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γ-氨基丁酸红小豆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秀杰 许庆鹏 +5 位作者 张家瑜 李莹 王杰 迟晓星 曹冬梅 张东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158,共8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流行的健康问题。豆类为基础的饮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T2DM发生及发展。为了研究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红小豆的健康效应,该研究...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世界范围内最普遍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流行的健康问题。豆类为基础的饮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T2DM发生及发展。为了研究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红小豆的健康效应,该研究构建T2DM模型,对富含GABA红小豆膳食干预的小鼠糖脂代谢水平、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富含GABA红小豆组(TF3)对抵抗超重具有一定效果,且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P<0.05),恢复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轻胰岛素抵抗。与M组相比,各处理组不同程度降低T2DM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和肌酐水平,其中TF3及阳性对照组平衡血糖及调节T2DM小鼠肝肾损伤效果更好,同时可缓解高脂饮食造成的肝脏、胰腺和盲肠组织病理性损伤。表明富含GABA红小豆膳食可改善T2DM小鼠糖脂代谢水平,并可缓解肝脏、胰腺和盲肠组织病理性损伤。该研究为富含GABA功能食品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Γ-氨基丁酸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衍生化3-氨基-2-恶唑烷酮的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世伟 吴会玲 +6 位作者 周迎春 王炳志 杨星星 杜业刚 汤璐 冯荣虎 郭继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276,共6页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AOZ单克隆抗体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或抗生物素抗体作为第二结合物可实现AOZ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得到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两个表位的极限距离,分别为12Å和13Å,理想距离分别为16Å和17Å。在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8 pg/mL和0.8 pg/mL(以AOZ质量浓度计),相对于竞争ELISA,其灵敏度最高提高了25倍。平均回收率为73%~8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2-恶唑烷酮 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表位间隔距离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2)O_(5)/CF_(3)SO_(3)H促进合成4,4′-二氟二苯甲酮
13
作者 付效禹 徐泽锋 朱锦桃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9-642,650,共5页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在P_(2)O_(5)-CF_(3)SO_(3)H的促进下与氟苯发生Fri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得到4-氨基-4′-氟二苯甲酮;后者在无水氟化氢中与NaNO_(2)发生桑德迈尔反应得到4,4′-二氟二苯甲酮。对该路线各反应条件进行筛选优化,并...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在P_(2)O_(5)-CF_(3)SO_(3)H的促进下与氟苯发生Fri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得到4-氨基-4′-氟二苯甲酮;后者在无水氟化氢中与NaNO_(2)发生桑德迈尔反应得到4,4′-二氟二苯甲酮。对该路线各反应条件进行筛选优化,并通过IR、1H NMR、LC-MS测试手段对各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发生酰基化反应的较优条件为:当物料比为n(对氨基苯甲酸)∶n(氟苯)∶n(CF_(3)SO_(3)H)∶n(P_(2)O_(5))=1∶1.1∶10∶1.25、反应温度20~25℃时,选择性(对位产物/邻位产物)达到98/2,收率92.2%;发生桑德迈尔反应的较优条件为:当物料比为n(4-氨基-4′-氟二苯甲酮)∶n(HF)∶n(NaNO_(2))=1∶7.5∶1.1,选用无水HF作为氟化试剂、加入固体亚硝酸钠发生桑德迈尔反应时,收率86.7%,HPLC纯度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 P_(2)O_(5)/CF_(3)SO_(3)H促进 4 4′-二氟二苯甲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γ-氨基丁酸的萌发红小豆对T2DM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作者 姜秀杰 张家瑜 +4 位作者 李莹 迟晓星 孙东波 曹冬梅 张东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1-159,共9页
为了研究富含GABA萌发红小豆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小鼠血糖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高脂膳食+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构建T2DM模型,选择不同剂量的富含GABA萌发红小豆对T2D... 为了研究富含GABA萌发红小豆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小鼠血糖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高脂膳食+链脲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构建T2DM模型,选择不同剂量的富含GABA萌发红小豆对T2DM小鼠连续膳食干预6周,并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T2DM小鼠盲肠内容物的菌群结构和分布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富含GABA红小豆膳食干预可使T2DM小鼠FBG值明显下降,其中高剂量富含GABA红小豆(TF3)组FBG值为8.36±0.78 mmol/L,相比模型组(M)下降54.09%,干预效果最好。此外,TF3膳食可引起T2DM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发生显著(P<0.05)改变,门水平上Firmicutes丰度为35.96%,比M模型组下降53.17%,并可显著上调Bacteroidetes、Verrucomicrobia的菌群丰度(P<0.05)。表明TF3膳食改善糖脂代谢与Bacteroidetes、Verrucomicrobia优势菌丰度呈正相关,暗示高剂量富含GABA红小豆膳食可通过增加有益菌来缓解T2DM小鼠高血糖症状,为进一步解释T2DM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萌发 Γ-氨基丁酸 2 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氨基-1,1-二苯基-1-丙醇的合成和外消旋Droxidopa前体的拆分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成刚 罗焕 +4 位作者 匡德忠 李鸿波 李蕾蕾 王海平 秦圣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S)-2-氨基-1,1-二苯基-1-丙醇是一种合成多种手性助剂的重要中间体,也用于外消旋屈昔多巴前体化合物的拆分。从价廉易得的L-丙氨酸出发,通过四步反应制得,总收率55.6%L-丙氨酸经甲酯化,苄氧羰基保护制得的L-2-苄羰基氨基丙酸甲酯与苯... (S)-2-氨基-1,1-二苯基-1-丙醇是一种合成多种手性助剂的重要中间体,也用于外消旋屈昔多巴前体化合物的拆分。从价廉易得的L-丙氨酸出发,通过四步反应制得,总收率55.6%L-丙氨酸经甲酯化,苄氧羰基保护制得的L-2-苄羰基氨基丙酸甲酯与苯基溴化镁反应制得(S)-2-苄氧羰基氨基-1,1-二苯基-1-丙醇。是在5%Pd/C催化加氢下脱除苄氧羰基得到标题化合物。该制备方法涉及的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易于纯化,总收率高且重现性好。我们用制得的氨基醇能成功地拆分外消旋苏式屈昔多巴前体化合物3-3,4-二苄氧苯基)-N-苄氧羰基丙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分剂 (S)-2-胺基-1 1-二苯基-1-丙醇 Β-氨基 屈昔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急性暴露对斑马鱼仔鱼脂质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涛 岳喜凯 余丽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共13页
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2-ethylhexyl diphenyl phosphate,EHDPP)是一种典型的有机磷阻燃剂,该化合物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环境基质中被频繁检出。大量离体研究表明EHDPP具有干扰脂质代谢的不良影响,但其是否会引起活体脂质代谢紊乱及潜... 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2-ethylhexyl diphenyl phosphate,EHDPP)是一种典型的有机磷阻燃剂,该化合物的大量使用导致其在环境基质中被频繁检出。大量离体研究表明EHDPP具有干扰脂质代谢的不良影响,但其是否会引起活体脂质代谢紊乱及潜在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将斑马鱼胚胎(2 hours post-fertilization,2 hpf)暴露在环境相关浓度(0、1、10、100、250和500μg·L^(-1))EHDPP中5 d,评估EHDPP对仔鱼脂质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100、250和500μg·L^(-1)EHDPP暴露显著降低仔鱼孵化率、体长、心率和存活率,畸形率升高,表现出显著的生长发育毒性。结果还显示EHDPP引发脂质紊乱,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在500μg·L^(-1)EHDPP暴露组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EHDPP暴露显著降低仔鱼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显著性升高,这提示EHDPP可能会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进一步发现EHDPP暴露导致仔鱼18rs-rrn基因表达显著性下降,而参与调控线粒体分裂(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和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融合(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和自噬(PTEN诱导激酶1(pink1)和FUN14域蛋白1(fundc1))的基因表达显著性升高,表明EHDPP引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参与脂质合成的基因(脂肪酸合酶基因(fas)和载脂蛋白E基因(apoe))显著性降低,而调控脂质代谢的基因,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基因(pparβ)和酰基辅酶A氧化酶1基因(acox1)显著性升高,这些结果表明EHDPP可能引发斑马鱼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干扰斑马鱼幼鱼的脂肪酸氧化和脂质合成,总的来说,本研究发现EHDPP可能诱发脂质紊乱,并首次在体内实验中表明EHDPP会引发斑马鱼线粒体功能障碍,为EHDPP的毒性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 斑马鱼 脂质紊乱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
17
作者 杨莎 李晓花 +3 位作者 杜漠 高艳蓉 朱周静 唐文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2-氨基苯甲腈衍生物(2a~2f)为原料,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合成了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1a~1f),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 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钾用量n(KOH)∶n(2a)为4∶1、回流反应14 h的最佳... 以2-氨基苯甲腈衍生物(2a~2f)为原料,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合成了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1a~1f),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 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钾用量n(KOH)∶n(2a)为4∶1、回流反应14 h的最佳条件下,衍生物1a的收率达到84%;以多聚磷酸为催化剂,衍生物1a与苯甲醛在微波辅助下可以合成7-甲基-2-苯基-2,3-二氢喹唑啉-4(1 H)-酮(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苯甲酰胺 水解反应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烟酸镧铈对PVC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羽轩 杜桂芳 +5 位作者 柳召刚 赵金钢 陈明光 胡艳宏 吴锦绣 冯福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62,共8页
以2-氨基烟酸(2-ANA)、Ce(NO_(3))_(3)、La(NO_(3))_(3)和NaOH为原料,合成出2-氨基烟酸镧铈(2-LCANA),研究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提高了PVC的热... 以2-氨基烟酸(2-ANA)、Ce(NO_(3))_(3)、La(NO_(3))_(3)和NaOH为原料,合成出2-氨基烟酸镧铈(2-LCANA),研究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LCANA及其复配稳定剂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能,当m(2-LCANA)∶m(ZnSt_(2))∶m(PE)=2∶1∶2时,其热稳定时间为38 min,可以减小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增强PVC的力学性能,但是随着温度升高2-LCANA要比m(2-LCANA)∶m(ZnSt_(2))∶m(PE)=2∶1∶2的复配稳定剂抑制PVC降解反应发生更有效。2-LCANA能够吸收PVC降解释放的HCl气体,生成LaCl_(3)和CeCl_(3),减弱了HCl对PVC降解的催化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止PVC链上C-Cl和与氯相连的C-H断裂,减少共轭双键的生成,减缓PVC变色,延缓了PVC的热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烟酸镧铈 聚氯乙烯 热稳定性能 降解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囊促进成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莉红 陈晨 +1 位作者 马语笛 梁睿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2-580,共9页
目的 探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囊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对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制备包封BMP-2的2种相对分子质量(12 000和30 000)的PLGA微囊。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 目的 探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囊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对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制备包封BMP-2的2种相对分子质量(12 000和30 000)的PLGA微囊。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囊形态结构;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泡法表征微囊缓释性能;细胞Calcein-AM/PI染色及CCK-8法检测微囊细胞相容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包封BMP-2的微囊作用48 h对MC3T3-E1细胞的趋化作用;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微囊作用MC3T3-E1细胞后对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2种相对分子质量的微囊均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的趋化作用最佳。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缓释时间长,且初始爆发量减少了约25%。成骨诱导14、21 d后,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形成的钙沉积结节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多。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控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BMP-2的释放,发现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能够更好地诱导MC3T3-E1细胞的长期骨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囊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改造羧酸还原酶合成医药中间体(S)-2-氨基丁醇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辉 覃宗敏 +3 位作者 李聪聪 路福平 曲戈 孙周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3,93,共9页
(S)-2-氨基丁醇同时具有羟基及氨基官能团,是多种重要药物分子的关键手性中间体,生物合成(S)-2-氨基丁醇尚缺少有效的酶元件。以塞格尼氏菌(Segniliparus rugosus)来源的羧酸还原酶SrCAR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室已有SrCAR突变文库进行... (S)-2-氨基丁醇同时具有羟基及氨基官能团,是多种重要药物分子的关键手性中间体,生物合成(S)-2-氨基丁醇尚缺少有效的酶元件。以塞格尼氏菌(Segniliparus rugosus)来源的羧酸还原酶SrCAR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室已有SrCAR突变文库进行筛选测试,结合活性位点共进化分析,同时利用组合活性中心饱和突变策略(Combinatorial active-site saturation test,CAST)构建新的突变体文库,经测试最终获得优势突变体XH7(G430V/E533F/A627N)。该突变体催化底物N-Boc-(S)-2-氨基丁酸到醛产物的活性(kcat/Km)较野生型SrCAR提高2.1倍,热熔值(Tm)提升2.3℃。进一步通过引入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来源的醇脱氢酶PfADH,可还原N-Boc-(S)-2-氨基丁醛到醇产物。XH7和PfADH的双酶共表达体系反应5 h即可将20 mmol/L底物实现几乎完全转化,转化率达到99%,并经脱Boc保护与分离纯化获得终产物(S)-2-氨基丁醇,得率为60%。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最优突变体活性及热稳定性提高的分子机制,为SrCAR酶设计改造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拓展酶法合成(S)-2氨基丁醇的生物酶工具箱,可为类似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还原酶 理性设计 生物催化 双酶级联 (S)-2-氨基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