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辉 陈燕 彭宗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3,共3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并确定中心磁场和扫描宽度.分别改变微波功率、时间常数、接收机增益及x轴的扫描次数,运行后得到不同条件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得到的实验优化条件:DPPH浓度0.5 mmol/L,中心磁场3522.33 GT,扫描宽度100 GT,调制频率100 kHz,调制幅度1 GT,接收机增益5.02×104,时间常数10.24 ms,扫描次数3次.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DPPH的g因子,与其理论值2.003 6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自由 自由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吗啉基片段的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凤梅 韩琼 +3 位作者 赵潘祥 王佳 芮佳怡 徐继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4-531,共8页
通过3-氟-4-吗啉基苯胺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含吗啉基片段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Ⅰa-Ⅰn)。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淬灭1... 通过3-氟-4-吗啉基苯胺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含吗啉基片段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Ⅰa-Ⅰn)。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在0. 02~0. 10 g/L,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淬灭DPPH自由基活性。其中,化合物Ⅰd和Ⅰf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性能,化合物Ⅰd的活性在30%~55%,化合物Ⅰf的活性则大于50%。随着化合物Ⅰd、Ⅰh、Ⅰj和Ⅰn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淬灭DPPH自由基的活性均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吗啉苯胺 席夫碱 1 1-二苯基-2-三硝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1-芳基-3-苯基-吡唑-4-基)次甲基]-2-羟基苯甲酰肼类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敏 卢俊瑞 +6 位作者 辛春伟 卢博为 朱姗姗 刘倩 李佳潼 邱建波 鲍秀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90-1595,共6页
依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以邻羟苯基和苯基吡唑为分子核心,构建了6种未见报道的N-[(1-芳基-3-苯基-吡唑-4-基)次甲基]-2-羟基苯甲酰肼衍生物.以芳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与苯乙酮缩合及Vilsmeier-Haack反应制得1-芳基-3-苯基-4-甲酰基... 依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以邻羟苯基和苯基吡唑为分子核心,构建了6种未见报道的N-[(1-芳基-3-苯基-吡唑-4-基)次甲基]-2-羟基苯甲酰肼衍生物.以芳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与苯乙酮缩合及Vilsmeier-Haack反应制得1-芳基-3-苯基-4-甲酰基吡唑,再与水杨酰肼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验证.探讨了制备中间体(3a~3f)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位芳环上取代基对关环反应有显著影响,供电基有利于关环反应的进行,吸电基则恰恰相反.抗菌活性测试表明,质量分数为0.01%的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70%以上,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真菌和抗革兰氏阴性菌的化合物.构效分析结果表明,1位芳基中引入Cl和Br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而引入NO2和CH3基团,则会降低其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3-苯基-吡唑-4-)次甲]-2-苯甲酰 衍生物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氨基-1,1-二苯基-1-丙醇的合成和外消旋Droxidopa前体的拆分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成刚 罗焕 +4 位作者 匡德忠 李鸿波 李蕾蕾 王海平 秦圣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S)-2-氨基-1,1-二苯基-1-丙醇是一种合成多种手性助剂的重要中间体,也用于外消旋屈昔多巴前体化合物的拆分。从价廉易得的L-丙氨酸出发,通过四步反应制得,总收率55.6%L-丙氨酸经甲酯化,苄氧羰基保护制得的L-2-苄羰基氨基丙酸甲酯与苯... (S)-2-氨基-1,1-二苯基-1-丙醇是一种合成多种手性助剂的重要中间体,也用于外消旋屈昔多巴前体化合物的拆分。从价廉易得的L-丙氨酸出发,通过四步反应制得,总收率55.6%L-丙氨酸经甲酯化,苄氧羰基保护制得的L-2-苄羰基氨基丙酸甲酯与苯基溴化镁反应制得(S)-2-苄氧羰基氨基-1,1-二苯基-1-丙醇。是在5%Pd/C催化加氢下脱除苄氧羰基得到标题化合物。该制备方法涉及的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易于纯化,总收率高且重现性好。我们用制得的氨基醇能成功地拆分外消旋苏式屈昔多巴前体化合物3-3,4-二苄氧苯基)-N-苄氧羰基丙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分剂 (S)-2--1 1-二苯基-1-丙醇 Β- 屈昔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的合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辉 张银龙 +2 位作者 杨振强 孙敏青 杨瑞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7-1440,共4页
以(S)-(-)-1,1'-联萘-2,2'-二酚为原料,经三氟甲基磺酸基保护后与二苯基氧膦偶联,最后经三氯硅烷还原得到(S)-(-)-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采用^(31)PNMR、~1HNM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考察各步的... 以(S)-(-)-1,1'-联萘-2,2'-二酚为原料,经三氟甲基磺酸基保护后与二苯基氧膦偶联,最后经三氯硅烷还原得到(S)-(-)-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采用^(31)PNMR、~1HNM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考察各步的反应条件,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n〔(S)-(-)-1,1'-联-2-萘酚二(三氟甲磺酸酯)〕∶n(二苯基氧膦)∶n(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n〔Ni(dppe)Cl_2〕∶n(HSiCl_3)=1∶2.1∶2.5∶0.1∶3,在催化偶联步骤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48 h,三氯硅烷还原步骤加热回流5 h,得到手性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的收率可达82.3%,e.e.值为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2 2'-二苯基-1 1-联萘 二苯基氧膦 催化偶联 还原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基苯基)膦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峰 楚庆岩 +3 位作者 施路 姜鹏 王凯 朱红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以乙酰基二茂铁为原料,经过钯催化氢化胺化及(R)-(+)-酒石酸拆分制备了(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Ⅲ);Ⅲ与正丁基锂作用后,与二苯基氯化膦作用得到N,N-二甲基-(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胺(Ⅳ);Ⅳ与新制的二(3,5-二甲基苯基)... 以乙酰基二茂铁为原料,经过钯催化氢化胺化及(R)-(+)-酒石酸拆分制备了(R)-1-二茂铁基乙基二甲胺(Ⅲ);Ⅲ与正丁基锂作用后,与二苯基氯化膦作用得到N,N-二甲基-(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胺(Ⅳ);Ⅳ与新制的二(3,5-二甲基苯基)膦烷发生构型保持的取代反应,得到双膦配体(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基]乙基二(3,5-二甲基苯基)膦(Ⅷ)。以乙酰基二茂铁计Ⅷ的总收率达19.5%,手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ee值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二茂铁 氢化胺化 拆分 (R)-1-[(S)-2-(二苯基膦)二茂铁]乙二(3 5-二甲苯基)膦 精细 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肼基-1,2,4,5-四嗪及其含能盐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海昊 贾思媛 +4 位作者 王伯周 王锡杰 周诚 来蔚鹏 李吉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6,30,共5页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基)-1,2,4,5-四嗪(BDT)为原料,通过肼基取代反应得到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优化了3,6-二肼基-1,2,4,5-四嗪的合成条件,得到纯度为98.5%的DHT,收率为92%(文献收率77%)。为了改善DHT的应用性能,合成了3...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基)-1,2,4,5-四嗪(BDT)为原料,通过肼基取代反应得到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优化了3,6-二肼基-1,2,4,5-四嗪的合成条件,得到纯度为98.5%的DHT,收率为92%(文献收率77%)。为了改善DHT的应用性能,合成了3,6-二肼基-1,2,4,5-四嗪的硝酸盐(DHTN)和高氯酸盐(DHTP),并测试了其部分性能。改进了DHTN的合成工艺和合成过程的安全性,收率为91%。结果表明,DHTN的密度为1.708g/cm3,放热分解峰温为104.5℃,爆速为8 541.3m/s,H50为38cm,摩擦感度为4%;DHTP的密度为1.765g/cm3,放热分解峰温为197.4℃,爆速为8 882m/s,H50为8cm,摩擦感度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3 6--1 2 4 5-四嗪 3 6--1 2 4 5-四嗪硝酸盐 3 6--1 2 4 5-四嗪高氯 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肼基-1,2,4,5-四嗪的热行为、比热容及绝热至爆时间(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抗震 赵凤起 +3 位作者 任莹辉 马海霞 宋纪蓉 胡荣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9-313,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热行为,其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放热的分解过程,且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4.8和123.4kJ·mol-1,指前因子分别为1016.63和109.48s-1.DH...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微商热重法(TG-DTG)研究了3,6-二肼基-1,2,4,5-四嗪(DHT)的热行为,其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放热的分解过程,且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4.8和123.4kJ·mol-1,指前因子分别为1016.63和109.48s-1.DHT热爆炸的临近温度为426.10K.同时,利用微量热法和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DHT的比热容,298.15K时的标准摩尔比热容为183.61J·mol-1·K-1.计算获得了DHT的绝热至爆时间为263.84-297.58s之间的某一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1 2 4 5-四嗪 热行为 比热容 绝热至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吡唑甲酰基-2-芳基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谭成侠 沈德隆 +2 位作者 翁建全 孙娜波 欧晓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3-366,共4页
为了寻求新的含吡唑双酰肼类先导化合物,用4-取代-1-甲基-3-乙基-5-吡唑甲酰肼与取代苯甲(乙)酰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了10个1-吡唑甲酰基-2-芳基酰肼类化合物,其中9个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 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 为了寻求新的含吡唑双酰肼类先导化合物,用4-取代-1-甲基-3-乙基-5-吡唑甲酰肼与取代苯甲(乙)酰氯进行缩合反应得到了10个1-吡唑甲酰基-2-芳基酰肼类化合物,其中9个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 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25μg/mL浓度下,3b和3 j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的抑制率分别为51.3%和56.1%;在1 000μg/mL下,3b对粘虫M ythimna separata的致死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吡唑甲酰-2-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6-二肼基-1,2,4,5-四嗪的两种高氮含能离子盐(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国 殷昕 +4 位作者 吴金婷 孙谋 冯金玲 张同来 周遵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587-2594,共8页
本文通过3,6-二肼基-1,2,4,5-四嗪(DHT)分别与高氯酸和硝酸反应得到2种高氮含能离子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DHT)(NO3)2(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0 0(6)nm,b=0.834 9(3)nm,c=1.018 7(5)... 本文通过3,6-二肼基-1,2,4,5-四嗪(DHT)分别与高氯酸和硝酸反应得到2种高氮含能离子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DHT)(NO3)2(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0 0(6)nm,b=0.834 9(3)nm,c=1.018 7(5)nm,β=118.89(5)°,Z=4;(DHT)(ClO4)2(2)属于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晶胞参数:a=0.980 4(4)nm,b=1.074 7(4)nm,c=0.532 5(2)nm,Z=2。采用DSC和TG-DTG技术研究了这两种含能离子盐的热分解机理,并对这两种含能离子盐的非等温动力学、爆热及感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这两种含能离子盐在敏感型含能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含能离子盐 3 6--1 2 4 5-四嗪 热分解 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乙基-3-羟基-6-苯硫基-4(1H)-吡啶酮对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
11
作者 蒲含林 黄霞 +2 位作者 邓岳松 戴云 陈小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研究2-乙基-3-羟基-6-苯硫基-4(1H)-吡啶酮(HPP)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生成抑制率,用比色法测定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大鼠腹腔多型核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 研究2-乙基-3-羟基-6-苯硫基-4(1H)-吡啶酮(HPP)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生成抑制率,用比色法测定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大鼠腹腔多型核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HPP对Fenton反应产生的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和抑制作用,且活性比羟自由基的特异性清除剂甘露醇强,对化学反应和大鼠腹腔多型核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也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活性较维生素E稍强.可见HPP是一种良好的氧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6-苯硫-4(1H)-吡啶酮 自由 FENTON反应 荧光强度 大鼠腹腔多型核白细偶然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热反应机理中1,4-双自由基去路研究
12
作者 何丽针 李朝晖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0-352,共3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丙烯在800 K发生热反应产生1,4-双自由基的2条去路:(1)1,4-双自由基闭环形成1,2-二甲基环丁烷;(2)1,4-双自由基经氢迁移产生1,5-双自由基而后闭环形成甲基环戊烷.分析比较产物的生成热可知:生成甲基环戊烷的反...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丙烯在800 K发生热反应产生1,4-双自由基的2条去路:(1)1,4-双自由基闭环形成1,2-二甲基环丁烷;(2)1,4-双自由基经氢迁移产生1,5-双自由基而后闭环形成甲基环戊烷.分析比较产物的生成热可知:生成甲基环戊烷的反应机理更为合理,计算结果与实验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自由 环戊烷 1 2-二甲环丁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甲基-5-磺酸基-1H-吲哚-3-)己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彦伟 马军营 +2 位作者 孙超伟 鲍丰 白争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6,共4页
以乙酰乙酸乙酯、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6-溴己酸乙酯和4-肼基苯磺酸为原料,经亲核取代、皂化、酸化、脱羧反应,得到8-氧代壬酸和7-甲基-8-氧代壬酸。利用Fischer吲哚合成法,8-氧代壬酸和7-甲基-8氧代壬酸分别与4-肼基苯磺酸反应,首次合... 以乙酰乙酸乙酯、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6-溴己酸乙酯和4-肼基苯磺酸为原料,经亲核取代、皂化、酸化、脱羧反应,得到8-氧代壬酸和7-甲基-8-氧代壬酸。利用Fischer吲哚合成法,8-氧代壬酸和7-甲基-8氧代壬酸分别与4-肼基苯磺酸反应,首次合成了6-(2-甲基-5-磺酸基-1H-吲哚-3-)己酸和6-(2,3-二甲基-5-磺酸基-1H-吲哚-3-)己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乙酸乙酯 2-乙酰乙酸乙酯 6-溴己酸乙酯 4-苯磺酸 6-(2--5-磺酸-1H-吲哚-3-)己酸 类似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张学骜 许静 肖加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1,共4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S)。用IR、1HNMR对其结...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S)。用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b-PS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稀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mg·ml-1的PPQ-b-PS(1∶1氟乙酸/二氯甲烷,v/v)在459nm作监控波长下测量的激发光谱,430nm处有最大发射波长,相对强度为509,PPQbPS可实现可见光的激发。最大发射波长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大,即发生了红移,与混合溶剂的配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 荧光性质 苯基 5-乙酰-2-二苯甲酮 喹啉 原子转移自由 4-苯乙酮 二氯甲烷 发射波长 1HNMR 聚合合成 P2O5 三氟乙酸 激发光谱 相对强度 溶液浓度 混合溶剂 聚合物 端羧 催化剂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潜在5-HT_(1A)脑受体显像剂^(99)Tc^m-Bicine/HYNIC-MPP2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现忠 庞燕 +2 位作者 范卫卫 张俊波 唐志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6-211,共6页
优化合成了含有1-(2-甲氧基苯基)哌嗪(MPP)结构的配体2-(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乙胺-6-叔丁基氧羰基肼基吡啶-3-甲酸(HYNIC-MPP2)。在室温下以N,N-二(2-羟基乙基)氨基乙酸(Bicine)为共配体制备得到配合物99Tcm-Bicine/HYNIC-MPP2,其... 优化合成了含有1-(2-甲氧基苯基)哌嗪(MPP)结构的配体2-(4-(2-甲氧基苯基)哌嗪基)乙胺-6-叔丁基氧羰基肼基吡啶-3-甲酸(HYNIC-MPP2)。在室温下以N,N-二(2-羟基乙基)氨基乙酸(Bicine)为共配体制备得到配合物99Tcm-Bicine/HYNIC-MPP2,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并且在6 h内保持稳定。脂水分配系数和电泳实验结果表明,该放射性标记配合物是水溶性和电中性的。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99Tcm-Bicine/HYNIC-MPP2有一定的脑摄取(注射后2 min时为0.31%ID/g)。脑区域分布及抑制实验显示,该配合物在5-HT1A受体含量丰富的海马组织有较高摄取(注射后2 min时为1.00%ID/g),而在受体含量低的小脑组织中摄取也低(注射后2 min时为0.63%ID/g)。抑制后,海马摄取降低较多(注射后2 min时为0.42%ID/g),而小脑摄取则无明显变化。抑制前后海马/小脑比值分别为1.59和0.89。由此可见该标记配合物与5-HT1A受体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是一种新的潜在5-HT1A受体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99Tcm 2-(4-(2-甲氧苯基)哌嗪)乙胺-6-叔丁氧羰吡啶-3-甲酸(HYNIC-MPP2)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三磷酸肌醇抗氧化活性研究
16
作者 江洪 吴谋成 马续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3,共5页
研究小麦麸皮植酸酶催化植酸水解法所得三磷酸肌醇(1,2,3-IP3)在小鼠体内外抗氧化作用及机理。用K_3[Fe(CN)_6]体系测还原性表明1,2,3-IP3还原能力很弱。在铁离子催化的Fenton反应中,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活性氧ROS含量,当浓度为0.... 研究小麦麸皮植酸酶催化植酸水解法所得三磷酸肌醇(1,2,3-IP3)在小鼠体内外抗氧化作用及机理。用K_3[Fe(CN)_6]体系测还原性表明1,2,3-IP3还原能力很弱。在铁离子催化的Fenton反应中,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活性氧ROS含量,当浓度为0.4 mg/mL时,1,2,3-IP3对化学模拟体系中及小鼠血清中活性氧的抑制率分别为91.54%、91.78%。在高浓度(20 mg/mL)时,1,2,3-IP3对大鼠红细胞氧化自溶血具有促进作用;低浓度(2 mg/mL)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3-IP3对小鼠肝匀浆体外温育MDA的生成抑制作用较弱。小鼠腹腔连续注射1,2,3-IP3(100 mg/kg·d)12 d后,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清抗活性氧显著提高,同时肝匀浆中MDA含量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三磷酸肌醇 抗氧化 自由 红细胞氧化自溶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作用早期对人肝癌细胞活性氧及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静 崔宝弟 孙震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究去甲斑螯素(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早期事件,分析NCTD作用早期Hep 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规律及NCTD对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NCTD30,60和120μmol·... 目的探究去甲斑螯素(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早期事件,分析NCTD作用早期Hep 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规律及NCTD对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NCTD30,60和120μmol·L^(-1)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3,6,12,24,48和72 h,MTT法检测NCTD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60μmol·L^(-1)作用细胞12,24和48 h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CFH-DA探针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于3,6和12 h对Hep G2细胞内ROS的影响;荧光素酶法测定NCTD同时转染ARE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p G2C8细胞的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3和6 h对Hep G2细胞存活无明显影响,而作用24,48和72 h对Hep G2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P<0.01);NCTD 60μmol·L^(-1)作用12 h后可诱导Hep G2细胞发生凋亡及G2/M期阻滞,12,24和48 h凋亡细胞比例分别由12 h细胞对照组(4.00±1.98)%增加到(12.10±1.70)%,24 h对照组(4.05±0.21)%增加到(31.80±6.50)%,48 h对照组(3.90±0.85)%增加到(33.30±1.41)%;12,24和48 h G2/M期细胞比例分别由12 h对照组的(16.51±1.58)%增加到(40.89±0.18)%,24 h对照组的(16.99±1.32)%增加到(55.29±3.99)%,48 h对照组的(14.45±0.59)%增加到(50.66±5.88)%,相应各时相NCTD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Hep G2细胞3,6和12 h,ROS无明显变化,作用Hep G2C8细胞6和12 h可明显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基因HO-1和NQO1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NCTD作用Hep G2细胞早期可明显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ROS激活可能不是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Nrf2/ARE信号通路 活性氧自由 血红素加氧酶-1 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含量对H_2O_2复合固体推进剂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伯涵 袁华 +4 位作者 张运刚 王涛 肖金武 曾大文 庞爱民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9-213,共5页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为指示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现了过氧化氢复合固体推进剂(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的定量测试。结果表明,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与推进剂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判稳定剂...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为指示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现了过氧化氢复合固体推进剂(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的定量测试。结果表明,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与推进剂贮存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判稳定剂效果及推进剂贮存性能的标准;CD-n型稳定剂可较好地抑制HPSP体系内的自由基含量,引入该型稳定剂后,HPSP体系内自由基浓度低于原材料H_2O_2中的自由基浓度;HPSP体系内自由基含量(C_(radical))与推进剂质量损失速率(r_(M_R))呈指数关系,常温条件下采用CD-n型稳定剂时,二者的经验公式为r_(M_R)=0.003 65+1.70 66×10^(-8)exp(5.531 78C_(rad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三硝(DPPH) 过氧化氢复合固体推进剂(HPSP) 自由含量 贮存性能 质量损失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芫荽茎叶精油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 被引量:67
19
作者 陆占国 郭红转 封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7,共4页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索式萃取法萃取新鲜芫荽茎叶,以0.252%产率获得芳香精油。利用GC-MS分析仪对精油进行了分析,检测出60种成分,解析了占精油94.200%的41种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57.755%,烷烃类化合物11.300%,醛类化合物16.168%,芳香族化...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索式萃取法萃取新鲜芫荽茎叶,以0.252%产率获得芳香精油。利用GC-MS分析仪对精油进行了分析,检测出60种成分,解析了占精油94.200%的41种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57.755%,烷烃类化合物11.300%,醛类化合物16.168%,芳香族化合物8.077%。该精油对DPPH(1,1-D: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62.7%,水蒸气蒸馏获得精油的清除率为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荽 香菜 精油 GC-MS 1 2-二苯基-2-味酰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评价药黑豆色素的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玉丽 任海伟 +3 位作者 李志忠 王永刚 姜交龙 董晓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105,共4页
通过对DPPH·体系的吸收光谱和稳定性研究,确定DPPH·乙醇溶液的检测波长为517nm;体系中加入不同抗氧化剂反应30min趋于稳定;用上述方法评价纯化前后的药黑豆色素(MBSP1和MBSP2)对DPPH·清除率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以VC作对照,... 通过对DPPH·体系的吸收光谱和稳定性研究,确定DPPH·乙醇溶液的检测波长为517nm;体系中加入不同抗氧化剂反应30min趋于稳定;用上述方法评价纯化前后的药黑豆色素(MBSP1和MBSP2)对DPPH·清除率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以VC作对照,HSC50值作为评价指标,并对MBSP2进行抗氧化动力学分析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药黑豆色素对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VC、MBSP1和MBSP2三者的HSC50值分别为0·63、1·09、0·88mg/mL,同时药黑豆色素的抗氧化能力与其花色苷含量呈正相关。FT-IR结果表明,药黑豆色素是一种以矢车菊素为主要结构的花色苷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黑豆色素 1 1-二苯基-2- 抗氧化作用 花色苷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