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氧代-1,2-二氢喹啉-4-基)丙氨酸的合成研究
1
作者 刘大学 杨艺虹 +1 位作者 张珩 陈永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0期34-36,共3页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乙酰化、缩合、水解、脱羧反应制得3-(2-氧代1,2-二氢喹啉-4基)丙氧酸,总收率为41.5%,含量为98.7%。合成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3-(2-氧代-1 2-喹啉-4-) 合成 抗胃溃疡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9-三-O-乙酰-N-乙酰-2-脱氧-2,3-二脱氢-4β-羟基-D-神经氨酸甲酯的合成
2
作者 李卓荣 刘宗英 +1 位作者 孙兰英 郭惠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7,8 ,9-三 - O-乙酰 - N-乙酰 - 2 -脱氧 - 2 ,3-二脱氢 - 4β-羟基 - D-神经氨酸甲酯是合成抗流感药物扎那米韦的关键中间体 ,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 N-乙酰神经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酯化、氯化、脱氯化氢同时环合成口恶... 7,8 ,9-三 - O-乙酰 - N-乙酰 - 2 -脱氧 - 2 ,3-二脱氢 - 4β-羟基 - D-神经氨酸甲酯是合成抗流感药物扎那米韦的关键中间体 ,本文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 N-乙酰神经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酯化、氯化、脱氯化氢同时环合成口恶唑环及水解开环等六个反应、三步操作即可制目的物。该路线反应步骤少 ,操作简单 ,收率高 ,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那米韦 合成 关键中间体 7 8 9--O-乙酰-N-乙酰-2-脱氯-2 3--4β--D-神经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噻唑基)苯并咪唑)(L-丙氨酸根)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抑菌活性及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丽 卢艳梅 +1 位作者 区志镔 乐学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4-579,共6页
合成了新的三元铜(Ⅱ)配合物:[Cu(TBZ)(L-Ala)(H2O)]ClO4[其中,TBZ=2-(4'-噻唑基)苯并咪唑,L-Ala=L-丙氨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及电子吸收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发... 合成了新的三元铜(Ⅱ)配合物:[Cu(TBZ)(L-Ala)(H2O)]ClO4[其中,TBZ=2-(4'-噻唑基)苯并咪唑,L-Ala=L-丙氨酸根].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及电子吸收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发现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G+)、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typhi(G-)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G-)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另外,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粘度测定及琼脂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可能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维生素C存在下通过羟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或者1O2类似物切割pBR322 DNA双螺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2-(4-噻唑)苯并咪唑 L- DNA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中间体:(6aR)-1,3-二苄基-4-(4-甲氧羰基丁基)二氢噻吩并[-3,4-d]咪唑-2-酮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嘉 李云政 张青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以L 半胱氨酸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依次以苯甲醛,氰酸钠为关环试剂环化合成(7aR) 3 苯基 1H,3H 咪唑并[1,5 C]噻唑 (6H,7aH)5,7 二酮(Ⅲ),然后于50℃下利用溴苄对N原子苄基保护,继而以锌为还原剂于80℃下开环合成N,N′ 二苄基 L 巯基海因(... 以L 半胱氨酸盐酸盐为起始原料,依次以苯甲醛,氰酸钠为关环试剂环化合成(7aR) 3 苯基 1H,3H 咪唑并[1,5 C]噻唑 (6H,7aH)5,7 二酮(Ⅲ),然后于50℃下利用溴苄对N原子苄基保护,继而以锌为还原剂于80℃下开环合成N,N′ 二苄基 L 巯基海因(Ⅴ),经与己二酸单甲酯酰氯于5℃下的酯化反应引入侧链,在氩气保护下以钛为还原剂还原环合生成(6aR) 1,3 二苄基 4 (4 甲氧羰基丁基) 二氢 噻吩并[3,4 d]咪唑 2 酮(Ⅶ),成功地建立了生物素的立体化学骨架,收率达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R)-1 3-4-(4-甲氧羰)--噻吩并[3 4-d]咪唑-2- 生物素 L-半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并[2,3-c]氮杂-4,8-二酮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向潮 黎冬冬 胡斌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3-687,共5页
将N-(2-吡咯甲酰基)-β-丙氨酸甲酯(Ⅲ)与卤代烃经烷基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水解,得到N-(1-烷基-2-吡咯甲酰基)-β-丙氨酸(Ⅱa~Ⅱc),收率84.7%~91.2%;以化合物Ⅱ为原料,在多聚磷酸-P2O5作用下,经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烷基-6,7... 将N-(2-吡咯甲酰基)-β-丙氨酸甲酯(Ⅲ)与卤代烃经烷基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水解,得到N-(1-烷基-2-吡咯甲酰基)-β-丙氨酸(Ⅱa~Ⅱc),收率84.7%~91.2%;以化合物Ⅱ为原料,在多聚磷酸-P2O5作用下,经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烷基-6,7-二氢-1H,5H-吡咯并[2,3-c]氮杂-4,8-二酮(Ⅰa~Ⅰc),收率69.1%~77.2%。3步反应总收率为61.8%~69.1%。测定了3个标题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 7--1H 5H-吡咯并[2 3-c]氮杂-4 8- N-(1--2-吡咯甲酰)-β- α-葡萄糖苷酶抑制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的制备及表征
6
作者 徐盈 严琼姣 +1 位作者 李娟 李世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乳酸-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方法: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3S-[4-(...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的带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乳酸-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方法: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与D,L-丙交酯共聚,制备了聚(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乳酸),并用FT-IR,1H-NMR,13C-NMR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FT-IR,1H-NMR,13C-NMR谱图表明各步反应产物的生成,根据1H-NMR谱图中质子峰的积分面积之比得到共聚物中各单体的摩尔分数。结论: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被成功引入到聚乳酸主链中,且共聚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可通过投料比的不同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N^ε-苄氧羰-L--) 3S-[4-(苄氧羰)丁]-吗啉-2 5- D L-交酯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规模合成青霉烯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关键中间体4-AA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永双 李德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该文研究了青霉烯和碳青霉烯关键中间体4-AA的生产工艺。在-5℃,L-苏氨酸与亚硝酸钠、盐酸、氢氧化钠发生重氮化、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生成(2R,3R)-2,3-环氧丁酸(中间体A),收率74.5%。A再与对甲氧苯氨基乙酸乙酯(中间体B)反应5~6 h制得(... 该文研究了青霉烯和碳青霉烯关键中间体4-AA的生产工艺。在-5℃,L-苏氨酸与亚硝酸钠、盐酸、氢氧化钠发生重氮化、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生成(2R,3R)-2,3-环氧丁酸(中间体A),收率74.5%。A再与对甲氧苯氨基乙酸乙酯(中间体B)反应5~6 h制得(2R,3R)-N-乙氧羰甲基-N-(4-甲氧基苯基)-2,3-环氧丁酰胺(中间体C),收率94.3%。中间体C在六甲基二硅氮烷、氨基锂作用下环合成(3S,4S)-3-[(1R)-1-羟乙基]-4-乙氧羰基-1-对甲氧苯基-2-氮杂环丁酮(中间体D),收率72.1%。最后中间体D经羟基保护、水解、氧化脱羧、臭氧化脱保护基制得4-AA{(3R,4R)-3-[(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4-乙酰氧基-2-氮杂环丁酮}。总收率达到34.5%,4-AA液相色谱纯度达到9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3R 4R)-3-[(1R)-叔丁硅氧乙]-4-乙酰氧-2-氮杂环丁酮 中试合成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法同时测定蓝藻中BMAA和DAB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丛强 马泽民 +1 位作者 陈龙 杨品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5期49-52,共4页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测定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的两种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和2,4-二氨基丁酸(DAB),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1.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BMA...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测定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的两种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和2,4-二氨基丁酸(DAB),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1.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BMAA和DAB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5μg/L和0.9μg/L。对空白蓝藻样品做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BMAA和DA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2±4.0)%和(87.7±14.2)%,6次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2.6%~7.9%和2.1%~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L- 2 4-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蓝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亲性超分子的共价水凝胶辅助蛋白折叠
9
作者 王嘉鑫 刘佳 +3 位作者 秦金梅 NYV Mondele Mbola 孟子晖 薛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181,共9页
采用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MIS)和1,6-己二异氰酸酯(HDI)合成了中间体2-(6-异氰酸酯己基脲)-6-甲基-4[1H]嘧啶酮(UPy-C_(6)-NCO),并引入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HBA),合成了一种新型单体2-{6-[3-(6-甲基-4-氧代-1,4-二氢嘧啶-2-基)脲基]... 采用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MIS)和1,6-己二异氰酸酯(HDI)合成了中间体2-(6-异氰酸酯己基脲)-6-甲基-4[1H]嘧啶酮(UPy-C_(6)-NCO),并引入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HBA),合成了一种新型单体2-{6-[3-(6-甲基-4-氧代-1,4-二氢嘧啶-2-基)脲基]己烷氨甲酰氧基}丙烯酸丁酯(UPy-C_(6)-HBA).通过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使UPy-C_(6)-HBA和丙烯酰胺(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进行共聚,制备了具有均匀多孔结构和高度溶胀性的物理化学双交联水凝胶.将溶菌酶包埋在含UPy-C_(6)-HBA单体的水凝胶基质中,通过疏水作用辅助溶菌酶进行体外折叠复性研究.结果表明,UPy-C_(6)-HBA含量、凝胶用量、溶菌酶浓度和复性温度对复性效果均有影响.当环境温度为25℃时,含UPy-C_(6)-HBA单体15%(质量分数)的水凝胶可以使0.25 mg/m L溶菌酶的复性率提高41%.研究结果表明,向凝胶体系中加入UPy-C_(6)-HBA单体显著提高了溶菌酶的复性率,对于高浓度变性溶菌酶的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3-(6--4-氧代-1 4-嘧啶-2-)脲]己烷甲酰氧}丁酯 超分子水凝胶 蛋白质折叠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和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及转运体的数量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铭 尹榕 +3 位作者 张志银 赵波 张新宇 付学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细胞和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变化。方法:利用MPTP和二丙苯磺胺联合注射小鼠5周(每周2次,共10次)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慢性模型,通过转棒法检测小鼠行为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细胞和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变化。方法:利用MPTP和二丙苯磺胺联合注射小鼠5周(每周2次,共10次)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慢性模型,通过转棒法检测小鼠行为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变化,放射自显影技术测定纹状体内DAT的密度。结果:帕金森病小鼠在转棒试验中行为发生明显改变,模型组行为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95±238 vs 1202±252,P<0.001),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0.4±6.5 vs22.4±8.0,P<0.001)。模型组动物纹状体DAT放射自显影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2123±0.0316 vs 0.3034±0.0588,P<0.001)。线性回归表明,模型组小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及纹状体内DAT密度与对应行为学得分呈明显正相关(r=0.6354,P<0.01)。结论:MPTP和二丙苯磺胺所致的帕金森病小鼠,在行为学、纹状体DAT密度和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细胞量上均有明显改变,提示这种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4--1 2 3 6-吡啶 苯磺胺 多巴胺转运体 羟化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