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油脂中的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 被引量:3
1
作者 尹峰 杨冰洁 +2 位作者 李靖 李克静 李淑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4-1469,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油脂中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3-MCPD-DP)的分析方法。油脂经溶解后,以自填装PSA+C18吸附剂的固相萃取柱净化,ThermoFisher Accucore C18色谱柱分离,以10 mmol/L甲酸铵甲醇溶液和10 mmol/L甲...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油脂中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3-MCPD-DP)的分析方法。油脂经溶解后,以自填装PSA+C18吸附剂的固相萃取柱净化,ThermoFisher Accucore C18色谱柱分离,以10 mmol/L甲酸铵甲醇溶液和10 mmol/L甲酸铵异丙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分析,内标法定量。对离子化条件、固相萃取吸附剂用量、洗脱条件、定容溶液等条件进行了考察。在优化条件下,3-MCPD-DP在0.5~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方法检出限(S/N≥3)与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025 mg/kg和0.050 mg/kg。在橄榄油样品中加标量为0.1~0.5 mg/kg时,3-MCPD-DP的平均回收率为90.8%~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3.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可满足油脂中3-MCPD-DP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SPE)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油脂 3--1 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3-MCPD-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D的研究
2
作者 郭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7-2032,共6页
以环氧氯丙烷-D5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反应得到3-氯-1,2-丙二醇-D5,然后和棕榈酰氯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的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D5。以消耗的环氧氯丙烷-D5计算,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D5的总产率为52.4%。产... 以环氧氯丙烷-D5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反应得到3-氯-1,2-丙二醇-D5,然后和棕榈酰氯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得到稳定同位素标记的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D5。以消耗的环氧氯丙烷-D5计算,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D5的总产率为52.4%。产品结构、纯度和氘同位素丰度经核磁共振波谱(NMR)、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等仪器表征确定,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D5的色谱纯度和氘同位素丰度均高于99.0%。该化合物可以作为稳定同位素内标试剂,用于油脂中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的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 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 稳定同位素标记 固定化脂肪酶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2
3
作者 戴嵘德 刘峰 +3 位作者 傅武胜 黄思婷 杨贵芝 刘文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5-271,共7页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氨水水解,用有机溶剂提取脂肪,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使用银离子色谱柱分离,以0.55%乙腈-正己烷为流动相洗脱,用高效液相色...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检测方法。样品经氨水水解,用有机溶剂提取脂肪,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使用银离子色谱柱分离,以0.55%乙腈-正己烷为流动相洗脱,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该方法实现了OPO和1,2-二油酸-3-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基线分离,可对OPO进行准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25~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9 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0、0.90 g/kg,加标含量为1~96 g/kg的范围内,OPO的平均回收率在97.1%~104.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2.9%,精密度和正确度等方法学指标均符合要求;还通过了实验室间的协同性验证。调查分析了我国39份市售OPO强化婴幼儿配方奶粉,OPO含量仅为标签标示量的28.4%~59.7%,这主要是因为检测方法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1 3--2-棕榈甘油三 婴幼儿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胜杰 侯超 +2 位作者 黄雨晴 赵皛舟 施敬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51-258,共8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方法。方法样品通过碱式水解处理,提取脂肪后,采用甘油三酯专用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并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方法。方法样品通过碱式水解处理,提取脂肪后,采用甘油三酯专用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并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OPO在0.02~1.00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119 g/100 g和0.664 g/100 g,回收率为99.1%~10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应用此方法对我国市售的36批次OPO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检测,OPO含量为2.39~4.89 g/100 g,占标签标示值的60.7%~102.1%。这主要因为本方法检测的是OPO含量,而标签标示的是碳数为C52的甘油三酯的量。结论该方法成功实现了OPO与其他碳数为C52、饱和度不同的甘油三酯的气相色谱法基线分离,可对OPO单体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中OPO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2-棕榈甘油三 配方乳粉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丙二醇二硝酸酯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10
5
作者 石飞 王庆法 +2 位作者 张香文 王莅 米镇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75-77,共3页
为解决硝硫混酸法合成1,2-丙二醇二硝酸酯(PGDN)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N2O5硝化环氧丙烷(PO)制备1,2-丙二醇二硝酸酯的方法,该反应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研究了原料滴加顺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反应收率和... 为解决硝硫混酸法合成1,2-丙二醇二硝酸酯(PGDN)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N2O5硝化环氧丙烷(PO)制备1,2-丙二醇二硝酸酯的方法,该反应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研究了原料滴加顺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对反应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PO滴至N2O5/有机溶剂,N2O5与PO的摩尔比1.1∶1.0,反应温度15℃,溶剂采用CH2C l2为最佳反应条件;1,2-丙二醇二硝酸酯的收率达96.3%,选择性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1 2-丙二醇 绿色合成 N2O5 硝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戈 亢美娟 杨金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1-355,共5页
建立并比较了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方法。利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油脂,经旋转蒸发浓缩后,分别采用银离子色谱柱和C18色谱柱,配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其中采用银离... 建立并比较了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方法。利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油脂,经旋转蒸发浓缩后,分别采用银离子色谱柱和C18色谱柱,配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其中采用银离子色谱柱以二氯甲烷-丙酮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的正相色谱法完全分离了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和1,2-二油酸-3-棕榈酸甘油三酯(OOP)两种同分异构体,方法的重复性和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3.0%~101.5%,精密度(RSD)为2.89%~4.56%,检出限为20 mg/kg。该方法可准确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OPO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相液相色谱 反相液相色谱 1 3--2-棕榈甘油三 婴幼儿配方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巴沙鲶鱼油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曹江 邹孝强 +1 位作者 金青哲 王兴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6-220,324,共6页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酸解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首先将巴沙鲶鱼油在30℃下分提,富集鲶鱼油中富含sn-2棕榈酸的部分,再以sn-1,3位选择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以高油酸葵花籽油脂肪酸为酰基供体,在填充... 以巴沙鲶鱼油为原料采用酶法酸解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首先将巴沙鲶鱼油在30℃下分提,富集鲶鱼油中富含sn-2棕榈酸的部分,再以sn-1,3位选择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以高油酸葵花籽油脂肪酸为酰基供体,在填充床反应器中酸解鲶鱼油分提物,制备得到富含OPO的产品。酸解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停留时间1 h,鱼油与脂肪酸的比值1∶6(摩尔比),反应温度50℃,水分含量3.5 wt%。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sn-2棕榈酸含量为57.8%,sn-1,3油酸含量为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2-棕榈甘油三 巴沙鲶鱼油 填充床反应器 LIPOZYME RM 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脂替代品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海燕 贾艾玲 曹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2502-2508,共7页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脂肪酸在甘油三酯骨架上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位置分布,其70%为sn-2棕榈酸酯。棕榈酸在甘油三酯中酰基化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棕榈酸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sn-2棕榈酸酯易被人体吸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脂肪酸在甘油三酯骨架上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位置分布,其70%为sn-2棕榈酸酯。棕榈酸在甘油三酯中酰基化位置的不同直接影响棕榈酸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sn-2棕榈酸酯易被人体吸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 triglyceride,OPO)是一种典型的sn-2棕榈酸酯。普通婴儿配方奶粉主要以牛乳为原料,虽然牛乳脂肪酸组成与母乳脂肪酸接近,但其脂肪酸结构与母乳存在显著差异,牛乳中的sn-2棕榈酸酯远低于母乳中sn-2棕榈酸酯含量。以牛乳为基础,在奶粉中加入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较之一般的配方奶粉更加接近母乳,更宜作为人乳脂替代品?本文介绍了人乳脂替代品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研究意义、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等研究进展,旨在为婴儿配方奶粉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脂替代品 1 3--2-棕榈甘油三 sn-2棕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Ⅳ)引发丙烯酸甲酯在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上嵌段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盈海 周玮琪 +2 位作者 白利斌 刘元伟 李艳香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17-20,25,共5页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具有还原性端羟基基团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PPA与丙烯酸甲酯(MA)的自由基嵌段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MA与PPA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和...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具有还原性端羟基基团的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引发PPA与丙烯酸甲酯(MA)的自由基嵌段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MA与PPA的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嵌段参数的影响。在引发剂浓度为4·972×10-5mol/L、单体MA与底物PPA的质量比3·93∶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min的优化条件下,制得高嵌段参数的共聚物。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约为35·65kJ/mol。利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过碘合镍(Ⅳ)钾 聚己1 2-丙二醇 丙烯 嵌段共聚物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定化Aspergillus oryzae脂肪酶催化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7
10
作者 谷思云 李阳 +1 位作者 卢蓉蓉 冯凤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30,共6页
旨在评价自制固定化sn-1,3专一性脂肪酶Aspergillus oryzae L03(AOL)替代商业固定化脂肪酶酸解法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可行性。以棕榈硬脂和油酸为原料,在正己烷体系中,得到AOL最... 旨在评价自制固定化sn-1,3专一性脂肪酶Aspergillus oryzae L03(AOL)替代商业固定化脂肪酶酸解法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的可行性。以棕榈硬脂和油酸为原料,在正己烷体系中,得到AOL最适反应参数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 h,棕榈硬脂和油酸的底物摩尔比为1∶8,正己烷与底物混合物质量比1∶6,AOL水分含量3.5%(w/w)。该条件下,OPO含量44.9%,三棕榈酸甘油酯(PPP)含量为3.23%,sn-2位棕榈酸占所有棕榈酸比例为68.86%,符合国家标准。同时,AOL和LipozymeRM IM、LipozymeTL IM两种商品酶对比,AOL的催化速率最快,1 h达到最大OPO生产峰值。经过8次循环使用,AOL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研究表明,自制的新型廉价固定化酶AOL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2-棕榈甘油三 固定化脂肪酶Aspergillus ORYZAE L03 操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晨 王敏 +2 位作者 刘宁 李春 刘丽波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
概述了在婴儿配方乳粉中添加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重要性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底物比等反应条件对OPO等母乳脂肪替代品的合成影响及其简单反应过程。比较了不同方法合成的OPO的产率与纯度。
关键词 1 3--2-棕榈甘油三 人乳脂肪替代品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盐和蛋白质配比对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乳液体外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文彬 徐雨茜 +2 位作者 熊华 胡蒋宁 朱雪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7-24,共8页
利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系统,考察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不同比例和矿物质含量及两者相互作用对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消化的影响,并对体外消化后的脂肪酸释放率、粒度分布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 利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系统,考察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不同比例和矿物质含量及两者相互作用对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消化的影响,并对体外消化后的脂肪酸释放率、粒度分布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胃消化阶段,相同乳化剂配比,OPO型乳液脂质生物利用率随CaCl2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在20 mmol/L CaCl2浓度下,不同蛋白质配比(乳清蛋白-酪蛋白),乳液体外消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释放率大小顺序为:10∶0>6∶4>0∶10。体外模拟脂质消化前后平均粒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CaCl2浓度影响下,胃肠消化后乳液平均粒径大于新鲜乳液;随Ca2+浓度增加,新鲜乳液d(0.1)、d(0.5)、d(0.9)值均增加,且在加胃肠消化液后,平均粒径显著增大。在肠消化阶段,3组乳液在不同CaCl2浓度下,FFA释放速率及程度均随CaCl2浓度增加而增加。胃肠消化后的产物FFA和单甘酯组成分析表明:乳液消化后,FFA和单甘酯主要由棕榈酸和油酸组成。除此之外,本实验还考察了不同钙盐对OPO乳液脂质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度高的钙盐加速脂质水解,有利于脂肪酸的释放即在肠消化阶段FFA释放速率和程度次序为:柠檬酸钙>氯化钙>乳酸钙>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2-棕榈甘油 乳液 体外消化 CA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制备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晓 孙聪 +5 位作者 杨瑞楠 张林尚 康宝 陈雁然 梁慧敏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6,88,共8页
旨在为可可脂生产提供新的基料油,同时为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高油酸花生油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脂肪酶NS40086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酶法合成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POP... 旨在为可可脂生产提供新的基料油,同时为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高油酸花生油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脂肪酶NS40086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下酶法合成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三酯(POP)。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POP含量、酰基位移、sn-2位油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制备PO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底物(棕榈酸乙酯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1∶1、酶添加量(以底物总质量计)3%、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POP含量为86.48%,酰基位移为3.25%,sn-2位油酸相对含量为7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交换 高油花生油 1 3-棕榈-2-甘油三 酰基位移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万建春 李维瑶 +3 位作者 贾才华 姜波 俞建国 胡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39,共5页
概述了模拟母乳脂肪结构的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合成技术研究进展,包括脂肪酶、反应底物及反应介质的选择,OPO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关键词 母乳脂肪 结构油脂 1 3--2-棕榈甘油三 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的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被引量:5
15
作者 陆雪龙 黄芳芳 +2 位作者 王巧云 李光辉 马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973-1977,共5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含量。方法乳粉中的油脂经过石油醚和乙醚提取后,离心机分层,用正己烷溶解,并过滤膜后,经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乳粉中1,3-二油...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含量。方法乳粉中的油脂经过石油醚和乙醚提取后,离心机分层,用正己烷溶解,并过滤膜后,经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测定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得到的检测峰型良好,在线性范围0.10~5.00 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5。回收率在90%~104%之间,重复测定20次,相对标准偏差0.0692%,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气相色谱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 婴幼儿配方乳粉 1 3--2-棕榈甘油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合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晓雅 齐玉堂 +2 位作者 张维农 从艳霞 袁曼雨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2,152,共7页
为了解决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合成过程中不利于脂肪酶活性发挥的问题,采用两步法合成OPO,首先以棕榈硬脂和高油酸葵花籽油为原料通过化学酯交换反应得到相对棕榈硬脂熔点降低的油脂,再以化学酯交换油脂与油酸为原料在Lipoz... 为了解决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合成过程中不利于脂肪酶活性发挥的问题,采用两步法合成OPO,首先以棕榈硬脂和高油酸葵花籽油为原料通过化学酯交换反应得到相对棕榈硬脂熔点降低的油脂,再以化学酯交换油脂与油酸为原料在Lipozyme RM IM脂肪酶催化下进行酶法酸解反应得到OPO。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棕榈硬脂与高油酸葵花籽油质量比2∶1、化学酯交换油脂与油酸质量比1∶1.45、酶添加量4%、反应温度50.40℃、反应时间5.29 h,该条件下OPO含量为27.26%,sn-2位棕榈酸占总棕榈酸含量为67.36%。以棕榈硬脂为原料合成OPO的新工艺一方面提升了高油酸植物油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酶法酸解反应的温度适中,更有利于脂肪酶活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交换反应 酶法解反应 1 3--2-棕榈甘油三 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食品营养强化剂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建春 徐振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共4页
结合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归纳了影响酶法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因素,包括脂肪酶、反应底物、反应器及反应工艺。指出了当前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食品营养强化剂 1 3-2-棕榈甘油三 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解52℃棕榈硬酯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世磊 惠菊 +3 位作者 初柏君 尚嘉毅 刘孟涛 王翔宇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母乳脂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步法来实现。本实验以熔点为52℃的棕榈硬酯为酰基受体、食品级油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制备...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母乳脂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步法来实现。本实验以熔点为52℃的棕榈硬酯为酰基受体、食品级油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制备OPO。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0,反应温度56℃,酶添加量10%,加水量1%,反应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OPO产品中,sn-2位棕榈酸占总棕榈酸的含量为57.73%,OPO含量为45.23%,PPP的含量为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2-棕榈甘油三 52棕榈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剂S_2O_8^(2-)/TiO_2-ZrO_2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被引量:20
19
作者 华平 沙兆林 李建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07-809,共3页
The preparation of peroxodisulfated zirconia titania(PSZT) solid super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function of molar ratio of Ti to Zr, impregnation time, calcin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esterification of maleic... The preparation of peroxodisulfated zirconia titania(PSZT) solid super ac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function of molar ratio of Ti to Zr, impregnation time, calcin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in esterific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with n octanol. The highest yield of dioctyl maleate was 98 2% at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O8^2-/TiO2-ZrO2 固体催化剂 马来 合成 氧化钛 氧化锆 马来 正辛醇 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酞酸二(2-乙基己基)酯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琳 陈鹏宇 +2 位作者 涂建峰 吴峰 邓南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分别采用PDMS、PDMS/DVB、CWX/DVB三种萃取头,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 HPLC)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痕量酞酸二(2 乙基已基)酯(DEHP)。实验发现,PDMS/DVB萃取头的萃取效果较其他两种萃取头理想;对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 分别采用PDMS、PDMS/DVB、CWX/DVB三种萃取头,应用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 HPLC)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痕量酞酸二(2 乙基已基)酯(DEHP)。实验发现,PDMS/DVB萃取头的萃取效果较其他两种萃取头理想;对SPME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水中痕量DEHP的SPME HPLC分析方法,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2~15.60mg/L,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为0.06mg/L(3σ,n=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回收率为89.9%~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渗滤液 (2-乙基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